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隋末弃少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打压氏族

隋末弃少 第二百六十三章 打压氏族

作者:yp卿卿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5:59:18 来源:书海阁

文武百官一番行礼过后,杨延裕便将前几天自己写在竹片上关于三省六部制,建立政事堂,科举,学校等事宜向文武百官一一解答一遍。

待的众人商议之后,一致同意,最后杨延裕又将天下疆域划分十一道五府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对于杨延裕这番改革,众人亦是无话可说。

只听杨延裕朗声说道:“诸位爱卿,政事堂的创立是为了集思广益,将每一条政策更好的贯彻下去,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全面落实科举制度。”

门下省给事黄门侍郎马周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大力推举科举制度,微臣附议,从古至今,朝廷选士都是从氏族里选拔,这直接造成氏族的壮大,使得氏族垄断朝廷各部门,普通寒门学子,夜以继日的读书,并换不来出头之日,倘若大举推进科举,势必给寒门学子一个公平的机会,这对于天下学子来说,将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杨坚创造的科举,打破了自古在选拔官员时对出身的束缚,使得如魏晋时“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这样的由门阀士族所把持朝政的局面消失不见。

三朝元老高颎迈步走上前来拱手说道:“对于大举推进科举,微臣举双手造成,只是这氏族与寒门之间该如何选取呢?”

闻听高颎这番话,杨延裕有些不解,看着杨延裕这番茫然的样子,刑部尚书柳述拱手说道:“启奏陛下,之前隋文帝在任的时候,曾经推行科举,只是被关陇贵族,山东士族这些人断然拒绝了,文武百官纷纷上奏拒绝执行科举,后来经过商议,双方各退一步,氏族百人之中抽出九十,寒门学子百人之中抽取十人,这样的方式推行,科举制度才得以实行下去。”

太常寺卿裴仁基拱手说道:“杨广上任的时候,不顾各大氏族的联合上奏,大力推行了科举,引起天下氏族反感,也因此,微臣认为前朝的覆灭,有一部分是杨广好大喜功,骄奢淫逸,但是有一部分也是杨广失去了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的支持。”

杨延裕闻听裴仁基这番话,便有些不悦的问道:“那裴大人的意思是要朕优待关拢贵族和山东士族吗?”

待的杨延裕说完这番话,长孙无忌,吏部尚书褚遂良,柳述这些关拢家族,以及山东士族的代表房玄龄,魏征等纷纷俯首不言不语。

裴仁基一脸尴尬的说道:“微臣不敢。”

只见杨延裕站了起来,朗声说道:“这天下不是靠一个家族建立起来的,而是考千千万万的家族建立起来的,记住朕一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了百姓的支持,我大梁同样会土崩瓦解的。”

但听杨延裕继续说道:“朕建立大梁,南征北战靠的是麾下将士的勇猛无敌,而不是靠氏族的支持,氏族对于朝廷的影响巨大,朕以后不想看到你们之中任何人为了家族的利益,盘剥朝廷利益,记住朕一句话,倘若任何人心怀叵测,不顾朝廷,不顾及百姓,有一个朕处理一个,绝不姑息。”

氏族是根除不了的,但是杨延裕要做的就是降低氏族在民间的威望,不过这件事情还是需要依靠科举去改变,杨延裕相信,只要科举公平公正,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寒门学子鱼跃龙门,参与国家大事。

文武百官闻听延裕这番话,齐齐跪在地上说道:“陛下圣明,臣等受教。”

杨延裕说完这句话之后,回想起裴仁基关于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那番话,心中有些无奈,想要彻底根除氏族在百姓心目中的威望,看来要费劲一番周折了。

不管是五姓七望大家族,亦或是山东士族,这些家族从两晋,南北朝,隋朝时期就已经根深蒂固,几百年的家族势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彻底消除的。

杨延裕皱着眉头暗暗想到,看来现在必须要尽快执行科举了,朝堂中现在有关拢家族和山东士族这两派人马是根本不行的,自己必须要尽快将寒门扶持起来,不然自己的命令传达下去,一定会遇到一些抵制的。

想清楚这些,杨延裕盯着众人说道:“科举这件事情,势在必行,必须全力以赴执行下去,至于裴大人所言的氏族和豪门如何分配这件事情,从现在开始起,没有这回事,想要入朝做官,那就好好读书,凭本事来当官吧,另外从现在开始,朝廷选吏选官从科举之中产生,任何人的举荐一概不理,当然对于那些特别有才的,特别对带。”

众人闻听延裕这番话,顿时面面相觑,看来科举制度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有些人为杨延裕大力推行科举而开心,而有些人因为延裕推行科举而担忧。

反正从此刻起,这些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回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家中儿子,命令他们尽快读书。

毫无疑问杨延裕的科举之路,让许许多多原先只懂得风花雪月,溜鸡斗狗,风流潇洒,无所事事的公子哥收回了放荡不羁之心。

整个街面上的治安情况,空前的好,这让那些摆摊的小贩有些奇怪,怎么那些公子哥竟然集体都消失了呢?

公子哥们集体待在家里读书,对于娼妓业的打击是最大的,那些老鸨们面对萧条的生意,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何方神圣。

中兴三年十月下旬,大梁国从上到下风风火火的开始了改革创新,而明春的乡试在孔颖达,虞世南,许敬宗,高炯,苏威等人的商议下,又经过政事堂等人的商议之后,终于全面落实下去。

*N酷匠jm网正U版首发B

按照乡试的标准,分别由孔颖达,虞世南,许敬宗,高炯,苏威等五老统一出题,而后快马加鞭在乡试之前送到各县。

为了避免考题泄露,试题将由小吏亲自当堂打开,采用糊名的方式进行阅览,当然阅览的事情则是交给了国子监,毕竟后面还有县试,州试和道试,殿试等,大梁五老仅仅负责州试和道试的阅览,殿试则有杨延裕亲自负责。

喜欢隋末弃少请大家收藏:(wuxia.one)隋末弃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