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隋末弃少 > 第二百六十一章 改革创新(下)

隋末弃少 第二百六十一章 改革创新(下)

作者:yp卿卿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05:59:18 来源:书海阁

政事堂从此之后,将是大梁最高的议事机构,设立的唯一目的就是用来协助自己统治全国各地政务,政事堂下属除了三省六部以外,将分别设立商贸司具体负责国内的经济一事,对于延裕来说,下一步开通丝绸之路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倘若一旦开通丝绸之路的话,将会吸引更多的栗特人,波斯人,甚至是康国人等西域诸国商人,前来长安前来进行商贸活动。

到时候商贸司只要给前来长安做生意的人开具通关文书,另外收取一定的费用,那么仅凭这一点,将能加大朝廷的额外收入,另外对于天下做生意的店铺,商人等收取管理费,那么也能增加一点额外的收入。

另外政事堂之下要设立监察司,监察司与政事堂一样属于自己直接管理,设立监察史一人,侍郎两人,吏员五名,主要搜集朝廷官员贪污**以及结党营私等事情。

可以说监察司就好比是明朝设立的锦衣卫那样,当然杨延裕是不会让监察司变成锦衣卫那样令人谈虎色变的,说到底不过是用来震慑天下官员而已。

待得三省六部这些事情确定好了之后,就剩下人选的问题,面对诺大的朝廷,这么多文武百官,杨延裕竟然找不到合适的人去负责商贸和监察司,想了许久,杨延裕有些头疼,索性暂时不在去想。

那么接下来,大刀阔斧需要改革的就是府兵制了,南北朝和隋朝的时候,府兵制是世袭制度,也就是说父亲是府兵,那么儿子也就是府兵,对于这种没有人性,不合理的制度杨延裕是极其排斥的。

府兵制这种制度是兵农合一,平时耕种,农闲训练,这种制度到唐朝中期的时候,就引发了拥兵自重的节度使,造成朝廷对于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失去控制,因此府兵制必须要改革,而且要大力改革。

按照杨延裕的设想,折冲府依旧设置折冲都尉一人具体负责折冲府一应具事,设立果毅校尉一人,具体负责士兵平常的训练。

折冲府设立团,每团二百人,设立团长一名,团之下有旅,每旅设置一百人,设置旅长一名,旅之下是队,每队有五十人,设立队正一名,队之下就是火,一火为十人,设立火长一名。

摒弃南北朝及隋朝折冲府士兵世袭罔替的制度,改为从全国各郡挑选,面对全国,每三年征召年满十八岁的青年入伍,入伍三年之后,可自行选择离去。

对于有本事的,朝廷将会赐予相应的官职,杨延裕相信,在丰厚的俸禄赏赐之下,没有人会轻易离开的,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观念,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根深蒂固的。

杨延裕知道,想要破除折冲府世袭罔替的制度,是需要缓缓进行,按照杨延裕的设想,先从太原郡,河北诸郡开始进行试点,待得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之后,开始在全国开始实施,期间倘若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时的进行改正。

府兵制确定好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于天下疆域的重新划分了,倘若自己没记错的话,唐初李渊曾经将天下化为十一道,分别为京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

杨延裕提笔在竹片上写下这十一道的名字,另外紧盯着地图上吐谷浑,西突厥,东突厥,高句丽等这些地方,延裕皱着眉头想了想,分别写下云中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东都护府。

云中都护府疆域属于现在阴山,河套一带,如今这片区域属于西突厥之地,安北都护府疆域在如今杭爱山这一带,属于东突厥之地,安西都护府疆域主要包括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城这一代,就在亚楚河流域附近。

北庭都护府治所属于庭州,现在属于吐谷浑和吐蕃疆域,主要是天山,阿尔泰山,巴里坤湖,西至西突厥那一片疆域。安东都护府则属于高句丽,新罗,百济等这一片疆域,按照杨延裕的设想,将来是一定要拿下这三个国家的。

安南都护府也就是红河,文山这一代,也就是现在越南那一带,在杨延裕的心里,南诏这些小国没有多少好日子可过了,等到自己平定唐室,高句丽,西突厥,东突厥之后,一定会挥兵将他们斩尽义绝,这片疆域也要划归大梁所有。

天下分别设立十一道五府,道之下为州,县,乡,里。每道设立都督一人,主管辖内郡县政务,设立兵马总管一人,主管自己疆域内的军务,当然监察使是少不了的,另外其他那些部门等,均按照之前的旧制进行补充。

接下来应该就是学校的设立了,按照杨延裕的设想,朝廷在每道设立一所太学院,传授国子,律学,书学,算学,四书等。

g。正B版首《发

想了想杨延裕又将武学,兵书,医学加了上去,另外又将水利加了上去,原本杨延裕想将物理这种学科也加上去,奈何延裕自己对于物理都是一知半解,因此便作罢了,看来想要使大梁国有质的飞越,还需要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呀。

每州同样设立一所学校,教授国子,四书五经,律学,武学,医学,书学等,最低一层的县同样设立一所学校,按照杨延裕心中的设想,等将来朝廷有钱了,应该在每个乡设立一些私塾,让没钱读书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这是杨延裕的理想,有个伟人说的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今杨延裕对于教育同样是怀着这个伟大的理想。

学校设立之后,那么科举这件事情,就是势在必行一件事情了,对于科举延裕其实懂得也不多,仅仅知道有状元,榜眼,探花。

杨延裕仔细的想了想,便在纸上写了殿试,道试,州试,县试,杨延裕相信,底下文武百官一定可以想出关于科举更好的办法来。

最后一件需要迫切去解决的事情,就是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了,对于现在动不动就判处斩立决这样一件事情,对于一个从和平时代而来的人,是容忍不了的。

喜欢隋末弃少请大家收藏:(wuxia.one)隋末弃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