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二百五十九章 1vs3!!!哈哈哈

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二百五十九章 1vs3!!!哈哈哈

作者:金之天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3:52 来源:书海阁

徐荣策动马匹,往前靠近,金良早已注意到徐荣的动作。冷笑道:“三人打不过我,还想四个人吗?!好,你们联手吧,我金良最不怕别人联手。人越多越好!”

金良睥睨群雄,卓尔傲然的话语,激发了中央军将士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马中赤兔,人中金良!石龙大刀,天下无敌!”

徐荣喟然叹道,在这斗将的舞台上,不论是华雄,还是张绣,还是阎行,都只是配角。主角只有一个,就是金良金贤霆。

金良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战神!

斗将咱斗不过,咱们就斗兵,我有四万多西凉骑兵,一万六千多西凉刀兵,八千多西凉弓兵,三千多西凉弩兵,合计起来有七万多人马,而你金良中央军只有三万战兵,还有三万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辅兵。怎么斗得过我们!

徐荣望着周边西凉将士垂头丧气的低迷神态,有些西凉将士甚至对金良流露出无边的敬仰之色,徐荣心里甚是惊惶,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再过一段时间,若是金良把阎行三人斩杀。或金良把阎行三人生擒,都是对西凉军士气的莫大打击,到那时再发动大军相攻,根本无法取胜。

徐荣正要下令,却被身边一个人所阻拦。

徐荣身边那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文士,一头杂色头发被绿色头巾裹着,上面嵌着一块绿色美玉,瘦小枯干的身躯裹着一身绿色丝袍,骷髅般的脸上满是青气,一双绿豆小眼,眼白多,眼黑少,蒜头鼻鼻孔朝天,每次在看人时都似在鄙视人,年龄不大,长相不佳,气质猥琐,却被董卓委任在徐荣军中做军正,只是因为他是名门世家太原王氏弟,司徒王允的堂侄王兴,虽然才学低下,却甚有大志,自号为“无冕书生”,王兴取这样的名号,本来是想说自己虽然是一个没有什么地位的书生却可以有巨大的影响力,然而无冕之意是没有官职,无冕书生便指的是没有官职的书生,若按王兴的本意他应该取无冕之王来做号,王兴却用了无冕书生这样狗屁不通的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号,足见王兴此人的不学无术。

王兴一向以圣人门徒世家贵胄自居,非常看不起大头兵出身的徐荣,因为看不起,所以他一直在暗中调查徐荣的一举一动,也就是在一天前,他在无意之中听到徐荣奉着董卓的命令跟金良私下沟通,让出了荥阳城,在汜水边伏击关东世家诸侯,军情紧急,王兴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个情报告诉他叔父王允。

王兴见徐荣有倾发大军的冲动,连忙说道:“徐将军,相国大人不是跟那个金良有盟约吗?你倾发大军攻击中央军岂不是违背了盟约?!”

徐荣甚是瞧不起这个不学无术、仗着家族势力在荥阳为非作歹的无能又无耻的家伙,冷笑道:“我们西凉军纵横边陲十余载,身经百战曾百胜,乃是天下第一的精兵,而那中央军却只是一群由白波贼、黑山贼整编的贼兵而已,若是我们因为一个见不得光的盟约,就此撤兵,岂不是显得我们怕了中央军,岂不是弱了我们相国大人的名头,只怕是我们就此撤兵以后,天下人都小看了相国,小看了西凉军,从此之后投奔襄阳朝廷的络绎不绝,投奔洛阳朝廷的屈指可数!”

王兴一愣,徐荣说得很有道理,可王兴作为军正,亦有监督徐荣的责任,他尖声说道:“相国大人既然已经跟金良定下盟约,你做大将的就不应该私自毁掉这个盟约!”

王兴说得很是冠冕堂皇,实际上,他心里想的是,只有徐荣不跟金良开战,他才能把金良跟董卓私下结盟的消息传递到叔父王允处,王允才能把这个消息散布到全天下,让金良名誉扫地,但若是徐荣贸然跟金良对战起来,打得血流成河,王允再散布这个消息怕是没有人相信,人们会想私底下有盟约还打得不可开交,哪不是有毛病吗,肯定是谣言!王兴为了帮助叔父王允报阉割之仇,他就要充分地创造条件让那些关东诸侯们知道金良跟董卓私下是有盟约是出卖了你们的。

徐荣冷厉地扫视了王兴一眼,他看得出王兴的私心自用:“王军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为了我们西凉军,相国大人一定会理解我的决定!”

王兴还在努力地劝说徐荣跟金良息事宁人:“徐将军,那中央军战力颇强,他们的强弩兵甚是厉害,我担心将军这次会重蹈覆撤,不如先问问那金良,若是他能够主动撤退我,我们就不主动攻击他!”

徐荣听王兴竟敢毫不隐晦提及他惨败于中央军,这样揭人伤疤,实在可恨,徐荣很想一刀把这家伙给活劈了,怎奈这家伙的叔父王允最近很受相国大人的信赖,是相国大人身前的红人,不可得罪,便涩声道:“那就按照王军正的意思来办。”

徐荣策马来到阵前,冲着正在跟阎行三人缠斗的金良高声喊道:“温侯,若是你们中央军能速速撤出荥阳城并后退二十里,我们既往不咎,放你们一条生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金良把阎行三人缠斗得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还很轻松地高声回道:“徐荣!若是你们西凉军速速撤出虎牢关,退回洛阳城,我既往不咎,放你们一条生路,不让你们重蹈覆辙!”

徐荣厉声怒喝道:“温侯如此没有诚意,那就不用谈了!你区区三万战兵,敢跟我十万西凉大军对抗,当真是不知死活!”

这个时代流行四舍五入的说法,徐荣手下只有七万多人马,就敢说是十万大军。

金良大声喝道:“你要战,那就战,只要你不怕成了光杆将军!”

徐荣不顾王兴的惊呼,挥起大刀,厉声高喊道:“毕功于一役,消灭中央军,斩杀金贤霆,有得金良首级者,赏金万斤,封万户侯!”

金良暗道,徐荣尼玛吹牛逼,你根本没资格赏金万斤封万户侯,更别说消灭我中央军了。

可那些西凉军可不这样想,徐荣带着他们除了败在金良中央军之外,陆续击败王匡、曹操、鲍信、几乎全歼关东世家诸侯,深得军心,他说得话根本没有人质疑,那些西凉兵听徐荣这么一说,都嗷嗷直叫,一个个活像看到肥肉的禽兽,恶狠狠地扑向金良这边。

阎行、华雄、张绣虽是西凉军中大将,却也垂涎徐荣开出的赏格,本来伏击关东世家诸侯战斗了半天,他们都有些累了,跟金良又缠斗半天,他们更累得半死,听了这个赏格以后,他们焕发了生机,抖擞了精神,发誓要取金良的性命。

金良大笑道:“想要我的首级,那要看你们有没有命来拿!”他本来还打算生擒阎行三人,现在看来,还是要速战速决,痛下杀手!

金良刚下杀心,赵云策动白龙马,张飞策动乌骓马来到近前,赵云大声说道:“西凉骑兵即将杀来,请主公速回本阵,指挥全军迎敌!”

金良大笑道:“我不在本阵,自有高顺指挥迎敌,我们现在先把这三个人收拾掉了!”

赵云挥动亮银枪,策动白龙马,冲向张绣:“师兄,何必助纣为虐,何不弃暗投明!”

张绣以前在山上就知道赵云的功夫不在他之下,不敢小觑,连忙放弃围攻金良,转而应对赵云:“师弟,我家相国大人扶持当今天定都洛阳,宗庙所在乃是正朔,你又何必屈居在襄阳伪朝廷的伪征北大将军麾下呢,何不弃暗投明,归于我正朔朝廷大相国董公麾下!”

赵云厉声大喝道:“师兄,我家主公仁义英明,你家主公残暴不仁,你休要再执迷不悟了!”

张绣自然知晓董卓纵容西凉军做的一些恶行,他一挺虎头金枪,高声喝道:“师父之前一直说你天资超过我,今天就让师兄领教师弟你那过人的天资吧!”说着就施展了赖以成名的百凤朝凰枪。***

与此同时,张飞挥动丈八蛇矛,策动胯下乌云踏雪乌骓马,冲向阎行:“小白脸,你这套行头咋跟我差不多呢,你这白脸若是涂上墨,怕是跟俺老张一样了,看在你处处模仿俺老张的份上,俺老张今天就给你留一个全尸!”

阎行自诩西凉第一将,自然不把张飞这个现未成名的山野匹夫看在眼里:“环眼贼,你个无名小辈,也敢在此大放厥词,看矛!”说着就挥舞起他的灵蛇矛法。

张飞施展开他的杀猪矛十八,一个粗中有细,一个细中有粗,两人粗粗细细。细细粗粗战在一起。

阎行、张绣被张飞、赵云接过去以后,金良压力一轻,赤兔马似是一道红色闪电,直奔华雄。

华雄看自己落单。要独自面对金良,心惊胆颤,浑身颤抖,手里的凤嘴大刀便觉有几分沉重,就在这时,金良的石龙大刀已经如同一条苍龙,直扑过来,一股无法抵御的大力涌向凤嘴大刀。涌向华雄的肩膀,华雄虎口震裂,双手脱力,嘡啷一声。凤嘴大刀落地。

赤兔马飞扑过来,金良轻轻一提,便把那身高九尺,虎背狼腰的关西大汉华雄提到自己马上,如同提着一个稚童。华雄没有半点反抗的勇气。

金良策马向本阵冲了几步,将华雄丢在地上,早有飞虎士卒冲上前,将华雄捆绑起来。

金良又返身杀向张绣。张绣本来已经非常疲累,强撑着气力跟赵云鏖战。赵云同样用百鸟朝凤枪,已将张绣杀得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金良一戟将已成强弩之末的张绣的虎头金枪打落在地,赵云顺势上前,将张绣擒住。

金良又想故伎重演,将阎行擒获。

阎行跟张飞鏖战的时候,早就看到华雄被金良生擒,当赵云擒了张绣以后,阎行便虚晃一矛,策马冲出圈外,将长矛刺在马屁股上,踏雪乌骓疼痛难耐,亡命逃回本阵。

金良望着已经铺天盖地而来的西凉骑兵,只得望而兴叹道:“这番就饶他一命吧!”

金良、赵云、张飞策马回归本阵。

中央军骑兵并未直接迎战西凉骑兵,而是缓缓地往两侧后方退去,露出了后面的车阵,数百辆大车原来是装载霹雳车的四轮马车,现在连在一起,组成了骑兵难以逾越的大车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中国其实从春秋时期就有四轮马车,此后一直在用,汉朝有,宋朝亦有,在《清明上河图》上就有明证,只是中国古代的四轮马车都是用来载货,不像西方那样既载人又载货,所以在历史出场的证据几乎没有,故而给人造成了中国古代没有四轮马车的错误印象。在金良所处的东汉末年,四轮马车是用来载重或运送大块头东西,比如霹雳车,当然此时的四轮马车有个致命的问题是没有转向结构。

金良在现代的时候听一些妄人说中国古代不适合四轮马车,二轮马车适应性好,所以他本来没打算花费时间去改良四轮马车。

乘坐了一段时间的二轮马车后,金良发现二轮马车有一些问题让他实在没办法忍受,二轮马车负载量小,与地面接触只有两个轮,太大就会增大压强,路面车辙更深,更难拖;二轮马车的负载部分压在牲畜上,加大牲畜的负担,使得牲畜无法全力拉车;二轮马车不稳定,由于无法要求牲畜的身高和轮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车始终是倾斜的,导致车厢中的货物摆放也倾斜,而动物奔跑时,四条腿来回摆动,动物的背脊始终处于一上一下的振动状态,因此车厢也被迫一起一付,导致车厢里的货物不稳;每当歇车时,必须拿个东西放在前面扛着车辕,以便把动物卸下来休息,这在平时也可能就是在车上多放木架之类的东西,但打仗时就糟糕了,军情紧急要立刻赶车时,还要先给牲口套缰绳,会延误军机。因为这种种毛病,金良下定决心,不再听信那些妄人的不切实际的判断,决心迅速改良四轮马车。

金良本身对着这些技术问题没有多大的研究,他便把这个事情交给郑浑、马钧的军械司负责,有转向的四轮马车虽然在中国古代一直没出现过,但转向系统在技术上一点都不复杂,对于一个发明了指南车和船舵的古文明来说,不能造出四轮马车就像能造摩托车却不能造三轮车一样不可思议。

郑浑、马钧很快就做好了一个转向系统,是把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的,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结起来,从而实现转向的目的。这个改良看起来很不起眼,却是历史上建立近代军队的重要军事改革之一,四轮马车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机动性,这是其有别于中世纪军队的一个重要方面。

郑浑、马钧的军械司又在马车的两侧装上又高又厚又可以从里面推拉的挡板,许多辆马车互相连接在一起,便形成了一道结实坚固的屏障,敌人弓箭射不透厚厚的木挡板,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车里的弓弩兵,还可以保护车阵后方的刀兵、枪兵、骑兵,而在木头挡板上,有一些巧妙的孔洞设计,方便弓弩兵不用露头,就可以将手中的弩箭、弓箭射向敌人。

这样的四轮马车,若是在河道密集的江东一带,就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而金良现在的势力范围在河北平原,地段平缓,较少河网,雨水也没有那么多,正好合适这样的四轮马车行驶。

原本金良苦恼于拉车的牲畜短少,自从将南匈奴征服了以后,便可以源源不断地从那里获取牛马用作蓄力。四个驽马拖拉着,一辆大车便可以拉上一千多斤的物资,亦可以运上一个伍的士兵及其辎重,可以极大地加快行军速度。

这些马车相对于骑兵,速度还是慢上不少,但是它作为抵御骑兵的战斗堡垒非常管用,特别是在草原平原等无险可守的地方,只要把这些马车互相连接在一起,便会迅速构成一个简单的堡垒。

为了不至于被敌人的骑兵太过容易冲破车阵,这些车都被用铁链从轮到轮链接起来,而且在这道车壁之前,金良早已派辅兵挖好了一道壕沟。

车阵后面有枪兵、刀盾兵、弩兵、弓兵,强弩兵的弩机已经上了弩箭,等待发射,弓兵只是把箭搭在弓上,等待骑兵到达射击范围内再拉弓放箭,枪兵的长枪寒光闪闪地露在外面,只等那些在弩箭、弓箭的射杀中逃得性命的骑兵上前接受穿刺。

徐荣看到中央军早已做好准备,赶忙下令骑兵停止冲锋,徐荣带兵有方,西凉骑兵也算训练有素,听到停止的命令,都陆续停下马蹄,等待进一步的指示,只有三百多个西凉骑兵贪功心切,冲进了中央军强弩兵的射程里,连人带马被射成了刺猬。

徐荣冷静地扫视了中央军车阵后面的强弩兵,中央军的强弩之厉害他是早就领教过的,其射程之远,其射击强度之烈,都是西凉强弩所不能望其项背的,若是强驱西凉轻骑冲阵,恐怕这四万轻骑兵要折损大半才能挨着那车阵的边缘,可四万轻骑兵折损大半也就意味着西凉军输了。

徐荣当机立断,让所有西凉骑兵退后,让一万六千多刀盾兵驱赶三万多名关东盟军俘虏做前驱,冲乱中央军的车阵。

关东盟军这次追击徐荣出动了八万多人,刚才一役被西凉军歼灭了三万多人,通过密林逃亡的有七八千多人,通过浮桥逃脱的有四五千人,剩下有三万多人全被俘虏,徐荣全部用他们来做前驱。

用俘虏或平民百姓做前驱攻打汉人的城池是羌人惯用的伎俩,西凉军在凉州跟羌人鏖战多年,也学得了这样的伎俩。

徐荣料想,有袁绍等关东世家诸侯在那里,这些猪一样的队友没准会坚决阻止金良对那些盟军俘虏痛下杀手,金良若不能有效制止那些俘虏兵的靠近,一旦西凉刀盾兵到达车阵,那车阵便会成为形同虚设的堡垒,任由一万六千名西凉刀盾兵肆虐,空有弩机的强弩兵只有被刀盾兵斩首的可能。(未完待续。)

喜欢三国之群芳寻踪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三国之群芳寻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