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一百六十章 蓄力阶段

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一百六十章 蓄力阶段

作者:金之天狼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31 04:33:52 来源:书海阁

“那是自然了,我在军中十多年,对马匹也非常了解,我一眼也能看出到底什么是好马,什么是劣马,希望你的人这次去采购马匹,不要被那些外族人给忽悠了。”金良顺口说出忽悠二字。

“忽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田畴万份不解道。

“就是蒙蔽,蒙骗,这是我们家乡话。”金良赶紧掩饰道。

“哦,我明白了。对了将军,这些好马加起来可能要二千万钱,现在在草原上的普通战马至少是五万钱,那一万匹战马至少是五亿钱,挽马至少是一万钱,一万匹挽马至少要一亿钱,其他各个渠道都要赚些钱,总共这么多马匹下来,将军至少要付出八亿钱,不知道将军可有这么多买马的余钱?”田畴见金良的府邸装饰甚为简单朴实,以为金良的家底并不丰厚。

“你再把那些牛、羊、狗的价钱算一下?这第一次大概要采买一万头耕牛,一万头奶牛,一万头羊,一千头猎犬。”金良并不直接回答田畴的问题。

“现在的耕牛一头至少也要六千钱,一万头耕牛要花六千万钱。那种产奶的乳牛须要从西域那边进来,一头至少须要一万钱,一万头要一亿钱。羊一头大概要五百钱,一万头羊大概是五百万钱。一头猎犬大概是二千钱,一千头大概是二百万钱。如此算来,将军若想买这么多牛羊狗,须要两亿钱。”

“加上马匹,那总共要出十亿钱了,这样吧,我写一封书信,签发一个军令。你带着书信和军令去襄阳新建的中央钱庄找义父唐龙先生,让他从钱庄支取十亿钱给你。”金良刷刷写了书信,签发了军令。

田畴拿着书信和调令。并未马上离开,笑着说道:“将军不要这么心急。对于如何扩建骑兵压过蛮族,并不只有花大价钱从大草原来买战马一条路。”

“子泰,请讲,我愿洗耳恭听。”金良听田畴这么一说,来了精神。

“除了买马之外,还有一个办法,自然是俘虏敌军的骑兵,缴获敌人的马匹。将军只看重了俘虏草原上异族的马匹。却忘了我们的敌人那里也有很多马匹。”说到这里,田畴停顿了一下。

“呃,你继续说来。”金良诧异地抬头看了看田畴。

“将军,我想问一下您,您既然已经答应与巨鹿田家合作,那您对我们北平田家和渔阳田家如何看待?”田畴抛出自己的计策之前,想知道金良对他们家族的看法,如果金良有个正面的看法,田畴就把计策抛出来,如果是负面的看法。田畴就把计策瞎胡处理一下讲出来。

“一句话,爱屋及乌,我对你和田豫二人都甚为钦慕。所以对你们的家族也没有任何恶意,只有好感,只是你大概也知道我的出身,我是一直希望像你们这样深受皇恩的世家大族,能够为大汉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不要像很多世家大族那样,拔一毛以利天下却不舍得去拔。”金良言辞非常诚挚,因为他知道在田畴这种智者面前撒谎装逼是没用的,一眼都会被人识破。

“将军。听您说了这番话,我就放心了。

您大概对我们渔阳田家和北平田家知之不深。我们的先祖从巨鹿田家搬迁到幽州,便是跟巨鹿田家家族里面那些一心谋求私利不顾其他民众安危的家族人员不和。被那些人排挤走得,我们的先祖到了幽州,招揽流民,屯垦边地,教化边民。

说到深受皇恩,我觉得,汝南袁家那样的家族才是深受皇恩,但我们田家在对大汉子民的贡献上绝对在他汝南袁家之上。汝南现在黄巾最为猖獗,为何,还不是袁家太过横征暴敛,而刘太尉在我田家的辅佐下,招募来自冀州青州一带的流民多达百万。”田畴甚是自傲地说道。

金良沉重地点点头,继而问道:“天下的世家大族如果都像你们田家那样,这天下就太平了,也不会饿死那么多人了。子泰,你我都表明了各自的态度,你是否可以把心中大策说出来呢?”

“将军虽然极力掩饰你对那些世家大族的厌恶,但我从你往昔的言行里看出,你对于那些为富不仁的世家大族很是憎恨,只是将军担心他们联合,想缓缓图之,我也赞成这样。只是该首先对付那些家族呢,我想给将军一些提示,其实并不算是什么像样的计策。

那些世家大族里面,尤其是靠近边境和太行的郡县里,有很多跟外族、太行山贼勾结狼狈为奸的世家大族,他们家里都蓄养了数百乃至数千名骑兵,这些家族因为有跟这些贼寇勾结,心术不正也表露在外,他们在地方上素有恶名,将军若是腾出手来,可以先行收拾这些家族,收拾了十几个这样的家族,便可聚拢起上万匹战马。”田畴对那些跟异族勾结的家族甚为讨厌,但他的北平田家只是一个中等家族,对那些家族亦无可奈何,幽州牧刘虞是一个厚道君子,向来不喜欢动武,田畴只能寄期望于金良了。

“我说那些异族劫掠幽州并州冀州来去自如,原来在那些世家大族里面有内应,这些混蛋家族,我必定铲除之,不过这也不能操之过急,要徐徐图之。”金良自从铲除了栗成等五个家族,就发现那些世家大族便如同悬挂在他面前的一块块肥肉,若是把这些家族给干掉完,金良一二十年间都不必为钱财发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另外便是董卓的西凉骑兵,董卓原本控制的呃天水安定等地都是天然牧场,盛产良马,所以他的十万西凉骑兵竟然带着二十万战马,一个骑士有两匹战马可以换乘,将军若真的兴兵讨董,千万不要忘记俘获他们的战马。”田畴对金良了解越深,对金良的信心越大。

田畴忽然又想起来一事,忙道:“北平太守公孙瓒乃是将军的师兄,将军也可以先从公孙瓒那里买一些良马。不过也只限于最近几年,以后的情势就会慢慢不同。实话讲与将军听,公孙瓒那人虽是将军的师兄。但他一味好杀,残暴不仁。将军宽厚仁义,你们二人将来必然水火不容,肯定会有一战,公孙瓒那白马义从虽然不可一世,但刚而易折,早晚必败,依我看来,他麾下那三万战马就等着将军去拿。”

金良听田畴说到公孙瓒。甚是佩服田畴的远见卓识,但以他的身份,他也不可能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微笑不语。

田畴见金良笑而不语,已经知道金良默认了他献上的这些提醒。

田畴又说道:“将军,除了买马和从敌人那里俘获马匹,将军其实也可以通过精细养马来获取更多更好的马匹。将军完全可以把赤兔马这样的好马跟其他的好马一起搭配在一起,让它们配出更好的下一代。”

“子泰,多亏你提醒,否则我就忘了这一茬了。”金良依稀记得。后世的军马场采用优生优育的选育之法,用了二十多年,就把满清时期的那种毛驴一般的小矮马给淘汰掉了。剩下的都是高头大马。

金良笑道:“子泰,我同你一样,都久居边地,素知那些外族的习性。我就发现,像鲜卑、乌桓、匈奴、羌胡那样的养马方式,其实是粗放养,其实是三不管,根本培育不出好的战马来。”

“将军,您说的太对了。其实吧。不管什么牲畜,都是好的跟好的配。一般能配出更好的,最起码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若是把好的跟差得配在一起,只会渐渐流于平庸。”田畴瞪大眼睛:“培育?这个词甚是新鲜,不知这是何意?”

“培育,顾名思义,便是好好培养让它好好发育,我所说的培育之法便是优生优育的选育方法。”

“优生优育?选育?”田畴根本没想到金良对这一点儿也有研究:“请将军示下。”

“哈哈,就是严格控制马匹的生育,从这么多马匹里选出最好的一批,进行互配,用他们所生的下一代公马给其它母马配种,所生小公马除了特别优秀的留做公马外,一律阉割,母马中选取好马继续留下做种,就这样建立核心马群,日后所有的战马都从核心马群中配出,如此三四代后,便可配出最好的马。当然特别优秀的好马宝驹还要回补核心群,加强核心群优势。一旦培育出最完美的品种后,就不再杂交,要开始保持核心马群的纯良血统,而新培育的马匹核心群是新组织的,并不会污染核心群本来的优良血统。”

说到这里,金良强调道:“牲畜这个东西,人不努力培育是不行的,只要努力选育,就会回报给你看。”就拿鼎鼎大名的蒙古马来说,和俄国后来培育的顿河马来比,差老远了,耐力、个头、负重都不如甚多。

“没想到将军你对培育良马也有经验,我只是模糊的感觉,没想到将军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田畴笑道:“那就以将军之言,优生优育选育法。”

金良心目中有一种好的混血战马,便是后世俄国哥萨克骑兵乘骑的顿河马,是蒙古马、阿拉伯马等混合血统为基础,如此培育出来的顿河马吃苦耐劳,易于饲养,能够在冰冻的顿河干旱草原中生活,脾气很好,适应性强,体形健壮,高大,耐力持久适应性非常强,反应机敏,对主人忠贞不二,综合了蒙古马和阿拉伯马的长处,是最实用的骑兵用马。

等日后远洋舰队打造完成以后,金良就会派人前去波斯湾购买阿拉伯马,再派一支船队从苦叶岛上岸,绕过鲜卑人,深入鲜卑草原极北之地,向当地的丁零人购买蒙古马。

当然现在条件不容许,便只能用一般的河曲马和一般的蒙古马来相互培育。

从这一年开始,田畴在吕布的指示下,开始了优中选优的培育,最后得到的马匹兼具了河曲马和蒙古马的大部分优点,体质粗糙结实,体格较高,平均体高五丈左右,抗寒,持久力和适应力强。能持久耐劳,挽力强,因为是在太行山区培育的。便叫做太行马,这种马的较大缺陷就是冲击速度较慢。要等阿拉伯马的到来方才能将这个缺陷给改良掉。

金良也实现了对老朋友赤兔马的许诺,接连给它找了好几匹外形结实漂亮的白马,让它享受,当然那些白马算是千里挑一的好马,经过赤兔马这个种马的良好基因的影响,生下的小马驹虽然不如它们老子赤兔马那么神骏,亦都是千里马,金良便把赤兔马的那几个子女送给随后的几个子女做坐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天子的诏书已经发出去了七天。荆州那二百四十个世家家主只来了一百八十多个,还有六十多个没来,天子刘辩便耐心等待,说是再等三天。

三天以后,若是那些世家还不来襄阳朝廷拜见天子,还不来参加天子举办的宴会,襄阳朝廷便以藐视朝廷、目无皇室、大不敬之罪,把那些世家列入黑名单,郭嘉的暗部便开始搜集那些世家的其他罪证。

先密而不发,待证据确凿。金良这边的中央军准备妥当,便奇袭那些世家邬堡,把他们按照栗成等五个家族的待遇办理。

天子之宴还未开席。颍川的司马徽、胡昭、徐庶、石韬,陈留的蔡邕,以及其他愿意前来襄阳的贤才都在路上,金良便乘这个难得的空档,继续跟太仆丞田畴商议如何大兴马政的事宜。

西汉开国时,一直受到北部匈奴的威胁,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一直都在大兴马政。

汉高祖时,丞相萧何作汉律九章,创加厩律。制定了有关养马的法律。汉文帝即位后,曾因养马费粮。一度限制马匹的发展,晁错发现后。马上建议“令民有车骑马者,复卒三人”,鼓励民间养马。汉文帝接受他的建议,下令用免役的办法促使民间养马,史称“马复令”,民间养马之风再兴。汉景帝在秦边郡牧马苑的基础上,“益造苑马以广用”,在边地六郡设置了三十六个马场,养了三十多万匹战马。有这么多战马,汉武帝才能大起骑兵,以骑兵破骑兵,在名将卫青、霍去病的统帅下,大破匈奴骑兵。怎奈到了东汉末年,朝廷混乱,马政荒废,那些为朝廷养马的边地六郡多不在朝廷治下,金良想要重整汉武帝昔日的雄风,就必须要重新捡起马政,大兴马政。

金良大兴马政,其实并不只是拿汉武帝做标杆,他还有一个更高的标杆,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在边地多置监牧,属太仆管理,监牧马五千以上为上监,三千为中监,以下为下监,置牧监使,对各监牧每年还要进行考课。自唐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所养官马达七十余万匹,置八坊四十八监,占田地一千多顷,所以李唐初期才能够将不可一世的突厥打得落花流水。

金良大兴马政发展骑兵的动机,一是加快战争进程,早日统一大汉,进而一统欧亚大陆,最起码是亚洲陆地部分,二就是要对抗和击溃近些年骑在汉民族脖子上拉屎的那些游牧民族。

金良跟典农中郎将韩浩、太仆丞田畴两人经过一番商议,决定把荆州境内所有不便于开垦或开垦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方全部种上牧草,圈起来做牧场。

很显然,这样圈起来的牧场都是小牧场,每个牧场的占地面积都不超过一千亩,放养的马匹都在五百到二千头之间。但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除非金良把河南统一了,有足够强大的兵力,才能在雁门关内外逐步建立起能够放牧一万匹战马以上的大牧场,现在他只控制了荆州的部分地区,只能先搞小牧场。

如此一来,在荆州各地大概圈了一百座牧场,都在山脚、河边等地,大概能够放养十万匹战马,实际上,到这一年年底,从各个渠道采购、俘获的战马,只有三万匹战马可供培育,包括现役的两万战马。以这三万战马为基础,积极地进行择优选育,这些马匹每年的自然繁殖旅为百分之五十,成活率大概在百分之六十,每年马群大约自然增加百分之三十,如此算来,一年后将会有四万匹,五年后将有十万匹。

而在此期间,金良将勒索了董卓的五千匹战马,讨伐荆州各地敌对的世家大约得到二万多匹战马,讨伐董卓大约得到了他三万多匹战马,讨伐公孙瓒大约得到三万多匹战马,击溃鲜卑等异族侵扰得到两万多匹战马,这些加起来有十三万,算上这些战马的繁殖,估计会有二十万。

如果算上战争消耗和自然死亡消耗掉三分之一的战马,五年后,吕布中央军至少也有二十万战马,因为骑兵比较难训练,若是金良训练出十万骑兵,那基本上能够做到每个骑兵有两匹战马,接连换乘,一夜奔袭至少能达到四五百里,这样的机动力量可以扫荡大多数势力。为了防止敌对势力抢夺马匹,这些牧场都靠近兵营,附近还有一个屯田邬堡成掎角之势互相照应。

至于那些牛、羊、犬一开始也养在牧场里,也采用优生优育的选育法,争取耕牛、奶牛、山羊、猎犬的品种越来越好。(未完待续)

喜欢三国之群芳寻踪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三国之群芳寻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