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世子的崛起 > 第863章 彰武元年的大事

世子的崛起 第863章 彰武元年的大事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03:55:36 来源:书海阁

八月底,李星洲派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赵光华率岭捷军左厢北上。

按军制,每军两厢,为左右厢,每厢两万五千人。

但岭捷军是主力骑兵军,每厢总兵力只有一万人左右,主战力五千,剩下五千是辅兵,负责后勤补给,养马喂马,必要时候袭扰敌人,掩护主力的。

李星洲派赵光华北上,除了带给杨洪昭的书信,还让他们护送零四式新步枪两千支,淘汰的旧遂发枪两千支,弹药两百车。

到达之后,岭捷军左厢也归杨洪昭调度。

岭捷军是禁军中的精锐,派他们去辽西,归杨洪昭指挥,加强太行山以西防御。

另一方面,让新军,岭捷军右厢,神武军,整军备战,加强训练。

神武军是步兵,左右两厢主力军就有五万人。

随着新军不断推进换装,淘汰下来的遂发枪就有几万支,这些都可以装备到神武军去。

李星洲让参林负责,挑选军中好手,负责教神武军使用火枪。

在神武军中先训练二十营,一万人的火枪手,使用新军淘汰的遂发枪,训练五个营的炮兵,使用新军淘汰的旧式炮。

这些新训练的火枪手,炮兵,共二十五营,一万两千五百人,全编在神武军左厢。

经过众人商议,李星洲力主,神武军由原新军陆军第四师师长范寄里出任指挥使。

岭捷军除去被赵光华带领北上左厢一万人,岭捷军右厢指挥使由耶律大石担任,统帅剩余的一万人,包括五千精锐骑兵和五千辅兵。

李星洲和皇上商议之后,也亲自开始整肃禁军,处理吃空饷,克扣军饷的,禁军高层几乎清理一半。

清理武官在景国可比清理文官轻松太多了,随后,李星洲将新军中培养出来的骨干派到神武军中,补充高层空缺,如此,禁军新军,都完全在他控制之中。

接下来的时间内,大战略既定,沿海改革推行顺利,李星洲开始全力改整禁军。

除去神武军左厢改造,还有提高高层将领品级,不至于随意被文官宰割。

此举与新改的“彰武”年号相辅相成,朝中百官都明白他的意图,加之如今李星州威望,只有礼部的老头还说了几句,其他人都没意见。

至此,武将散官最高官阶提到与文官相同的正一品,将武职枢密使,三衙高官也往上提半品,并提出往后武人专职武事,枢密使由武官担任。

不过即便如此,也只是一定幅度提高武人地位,别的不说,武将一品官只有一个散官骠骑大将军,而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都是正一品。

但种种举动让他大得军心,禁军战斗力高昂。

随后就是整改武德司,李星洲将武德司四个营训练为遂发枪队,一个营训练为炮兵营,将老炮推上城头,保卫京师。

众多改革都是逐渐进行的,一直持续到年底,此乃后话。

九月末,何芊和蒲察伶向后为他生下两个孩子。

何芊的女儿李思蕊,蒲察伶的儿子李思宁,一下子,家里就有了四个小家伙。

这也成了景国的一件大事。

而且九月初,耶律雅里也怀上了,让耶律大石十分高兴,借此机会,还真在京城娶了个漂亮寡妇,是汤家人,在李星洲看来,他很可能就是找个借口而已。

不过倒是借此机会在京城有了些根基,耶律大石虽有个辽王的虚号,但实际官职只是侍卫亲军岭捷军右厢都指挥使,可远比不上汤舟为这个三司使。

随着时间推移,到入东时节,北方的消息不断传来。

十月,赵光华率领的岭捷军左厢已经到达中兴府,与杨洪昭交接。

也是十月,蒙古人南面部队绕过乌沙堡最后的堡垒,进入上京,蒙古十万大军合围上京,周边城池尽数陷落,被蒙古人扫荡一空。

到十月下旬,蒙古大军围攻上京久攻不下已经超过两个月,虽然周边城池尽数攻陷,蒙军甚至向东扫荡一千多里,到达宋瓦江畔,还与东面的金军完颜宗弼部交手,双方在宋瓦江畔林泉地交手。

双方各有损伤,蒙古军因后无援军不敢冒进。

但自西起乌沙堡,东到宋瓦江畔,东西横跨一千六百里的广大金国地域上,金人已经无法抵御蒙古人了。

到十一月初,铁木真留下他的爱将木华黎继续围困金国上京,自己则率大军返回草原。

所有奏报送到案头后,李星洲对着地图看了半天,再根据描述,大概得出个结论,蒙古人已经向东打到后世的长春,哈尔滨一带,先头小部队甚至到达松花江边,与完颜宗弼的人交手。

还有木华黎,也是大名鼎鼎,铁木真最信任的人之一。

东面局势开始明朗,铁木真撤军说明他对上京已经采取一种放任态度,或者说听之任之,他对攻下上京也没有太大决心了。

后世蒙古和金国的战争打了二十多年,蒙古人在大量获得中原的工匠和技术之前攻城手段是十分有限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和金国人打二十多年主要原因就是难以用打硬仗的方式攻城,大多数时候靠游击,出其不意的用兵夺城,所以他们难以像景国那样快速攻占金国。

这是个大好消息。

蒙古人不能迅速打下,他就有时间!

.......

彰武元年,是李星洲得势之后的六七年中,景国难得没有对外用兵,也没有对内用兵的一年。

皇太孙所有精力用在国内的改革,上半年对南方沿海诸州县实行税收改革,下半年着力于禁军改革。

两次大改革建立在这么多年南征北战积累起来的威望之上。

两件大事,前一次遏制土地兼并,为南方发展打下坚实良好的基础。

第二次则完全改变禁军样貌,创造出一支二十五营,共一万二千五百人的新式军队。

禁军士气大震,李星洲军中威望更高。

到冬月下旬,彰武元年的最后一件大事也摆在李星洲面前。

王府新火力舰原型舰已经完成,与赵四、秋儿为首的方案,和以铁牛、关仲、祝融为首的方案舰都已经造完,在王府造船厂下水,已经可以开始实际测试。

李星洲对此事十分重视,甚至推开朝中所有大小事,叫上新军将领五十多人,准备亲自去看看两种原型舰测试,比较性能,也让军方快速选出合适方案,投入生产。

一切为西线战事做准备.......

喜欢世子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世子的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