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世子的崛起 > 第811章 隐患+辽王出山

世子的崛起 第811章 隐患+辽王出山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03:55:36 来源:书海阁

蒲察翼静静看着头发花白的母亲痛哭送别自己年轻的儿子,纵有千万不愿,手持弯刀的士兵往中间一站,一下将其隔开。

周围时不时传来细碎哭声,或远或近,气氛哀闵,那边不舍得儿子的女人被推了一下,一屁股坐在屋外泥地里。

她年轻的儿子气得大吼大叫,但还是被士兵无情拖走。

蒲察的马在不安的气氛中也有些躁动,周围仇恨敌视的目光机会要将他吞没,马是有灵性的动物,大概感受到那些敌意,所以也躁动起来。

他麾下有众多士兵,这些手无寸铁之人的敌意毫无意义,一文不值。

征丁一直到下午,大部队在众人仇视的目光中带着年轻男子离开。

蒲察翼对所有目光无动于衷,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缓缓走出村落,这已经不是大金国今年第一次征丁了。

或者说他也记不清第几次,马蹄踩踏着泥泞的小道,没一会儿马没法走了,只好下马步行,周围的村民早跑得远远的不敢靠近,见了官兵跟见豺狼虎豹一样。

一种隐忧在蒲察翼心头升起,他是大金国齐王,但他这个齐王与其它得封王爵的人不同。

战功也有,不够显着,与完辽王颜宗弼相比相形见绌,他最大的功劳就是为太祖皇帝治理好龙兴之地,提供政治资源,组织朝廷。

因为他们蒲察家世代经营辽东已经数百年,更懂政治,饱读诗书,看到的与只会砍人的将领是不同的。

那些让他如芒在背的目光就令政治敏锐的蒲察翼十分不安。

这种情景他不是第一次见,当初辽国皇帝贪图享乐,好大喜功,对他们辽东的溪人和女真人横征暴敛的时候到处都是这样的目光。

仇恨,愤怒,但是在压抑,在忍耐,直到完颜乌骨乃横空出世,大手一挥,整个辽东几乎瞬间就反了,压抑的民众纷纷揭竿而起,北方第一强国,号称带甲百万的大辽国,数年之间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这样的教训太过深刻了,而如今.......他似乎有隐隐有了这种感觉。

可大金国不得不征丁,昨天夜里前方又来了情报,李星洲已经将宁远周边大小村镇小城全部拿下,宁远城如今是一座孤立无援之城,同时连日派人攻城。

景军的火枪大炮昼夜不停,给守军造成极大伤亡,如果再不增援宁远迟早也要破城。

一下子朝野震惊,皇上和大臣都慌了神,本以为宁远可以多支撑一些时间,拖到景国大军撤退,没想到这么快也告急了。

主要原因还是设立在辽西走廊上的许多堡垒根本没有起作用。

大金国边境防御的堡垒群主要有两处,一处在北面,防范鞑靼人,以乌沙堡为名,一共有七十六堡。

还有就是南面辽西走廊上的,辽西走廊平均宽度只有六七十里,设的堡垒也没有北方多,前面是山海关,后面还有宁远、锦州,谁能想山海关那么不经打呢......

着急之下,众大臣商议来商议去把原本囤驻锦州的大军往南调的同时,又一次提议征丁。

朝廷上那些酒囊饭袋早被李星洲吓怕了,如今更是,一听征丁纷纷赞同,还把征丁年龄直接降到十六岁!

萧鸿祁再三反对,因为今年已经不是第一次征丁了!

本来例行征丁就有一次,知道景国大军北上之后各地征一次,等到景军破了山海关又征一次,如今景军猛攻宁远,又要征丁!

一年之内,四发壮丁,标准一次比一次低。

同时伴随的还有加税,不加税新征的士兵就养不过来,本来打仗就要加收战争税,已经加收一次,景军破山海关之后又加收一次。

百姓青壮劳力都被拉去打仗,无人放牧劳作,赋税反而一涨再涨,蒲察翼心惊胆战,他又看到了当初大辽国的影子。

如果民心不稳,再多士兵也是没用的,说不定外敌不御,内部先生祸乱。

不过皇亲贵胄们自然不会听他的,他们早被李星洲吓得肝胆发颤,一心只想着把人送到辽西,把更多的人送到辽西,不管死多少人,只要把景军堵在那就好,他们的完全,他们去的额财富,权势就能得以保全。

见那些满脸通红,大义凛然义正辞言其实假公济私的朝臣权贵,萧鸿祁失望到了极点,最终他不再争辩,默默闭嘴。

如今他终于发现大金国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皇亲贵胄完全掌握朝廷,说白了整个国家,位高权重者除了一个刘旭,几乎都是完颜家的亲戚朋友。

如果说在景国任人唯亲是避讳,至少还要做文章或者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那么在金国任人唯亲就是常态。

这种结构短期内确实能提高国家凝聚力,因为基本都是一家人,不是一家人也是亲朋好友,只要有人能主持局面,大家都会卖力。

但时间一长,各种弊端就会显现,权力越来越集中,国家利益和家族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冲突时,胜利的极大概率是后者。

而因为是家族治国,官员爵位几乎都是世袭,不可能像景国那样认认真真搞科技,民间没有上升通道,底层没有丝毫话语权,上下不通,很快就会民怨四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样的王朝即便再强盛也难以持久,退朝之后蒲察翼就陷入深深的思考和担忧之中。

他博古通今,治理地方,见识多,声望大,所以他比别人想得多。

也明白一个道理,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底层有上升通道,不管这个通道是大是小,至少要让普通人有盼头,有期望,地方才能安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景国的科技制度就是如此,它保证底层百姓又翻身的机会,让普通人至少有盼头,而且事实上景国的平民宰相确实出过好几个,这些都在告诉明众,在景国即便最底层的人也有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可能。

只要有了这个可能性,人就会有盼头,有盼头才能安稳过日子而不是揭竿而起。

所以蒲察翼觉得景国这样的国家,哪怕再弱,也绝对不会轻易灭亡。

金国形势就很危险,皇亲贵胄几大家族完全把持朝廷官场,普通人几乎没有任何上升通道,一出生,一辈子的命就定了。

没有盼头的人们随时可能起来拼命,这种情况下金国再强大也没用,一次叛乱可以用武力镇压,但根源不解决,底层的反抗就会永无止境,迟早一天要了大金国的命。

可他偏偏对当前现状无法改变,那些把持朝政的皇亲贵胄和大族,要么有赫赫战功,要么和皇上关系很好,要么就是女真大族根深蒂固。

蒲察翼头一次感觉这么心灰意冷.........

还令他头疼的是,最招人恨的征丁之事也落在他身上。

........

想起种种,蒲察翼长叹口气,这次他又要被百姓们骂惨了。

好在并非全是坏消息,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皇上终于肯请辽王完颜宗弼出山,接替乌林晃,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金国除禁卫军外所有兵马。

辽王离京当天,皇上带百官送行,蒲察翼在人群中发现辽王清瘦了很多,如今壮得如熊虎的猛汉,大军阵前杀得有来有回的凶神,如今眼窝深陷,面部清瘦,全身能看出他壮实的只有一副宽阔骨架。

皇上敬酒辽王也一言不发,单手端起一饮而尽,没有礼节,没有下跪,没说任何谢恩的话,甚至客气话都没一句。

是个人都察觉出了气氛的微妙。

蒲察翼许久不见辽王,也不知他被皇上囚禁的小道消息是真是假,但两人是老战友,便激动上前一步。

辽王也察觉了他,不过只是点点头,随即上马离去,身边只带了六个亲兵南下。

.......

蒲察翼回神,他之所以背着民间的骂名也要征丁是遵从皇上的命令,但遵从命令也完全可以阳奉阴违,毕竟年岁这东西谁说得清。

重要的是,他相信辽王,如果辽王为主帅,那么战局说不定有转机,所以他必须为辽王征发足够的兵员。

想到这蒲察抬头,天边刚刚下过一场雨,漆黑的云层还在远方天空堆叠,遮住阳光,更遥远的天边,山峦起伏不定,巍峨蔓延向南边。

大江的江山壮丽多彩,辽阔无垠,令他痴迷,不过稍一抬头,就看见了天空散不开的阴云。

政治上很敏感,有丰富基层治理经验的的蒲察翼有一种直觉,这场仗再这样败下去,都不用李星洲动手,大金内部就要出大问题。

蒲察翼也不是没有私心,可他蒲察家女儿是皇后!

光是这一点就注定他必须为金国死战到底,没有后路......

这一仗必须尽力,即便不赢也要和李星洲那个怪物打个平手。

想到这他又叹口气,早知道当初或许不该让女儿嫁给完颜家,即便他没有如今的地位,也有斡旋余地,不像如今一样陷入死局。

蒲察家从汉朝辅佐辽东汉官开始立足,到如今已延续数百年,改朝换代不断,大小势力更迭,他们却总能稳稳立足辽东不是没有道理的,他们的总是能看得更高一些,更长远一些。

“好在辽东总是安全的.......”蒲察翼自言自语,算是自我安慰了。

........

锦州,辽西最重要的重镇要地,四通八达,扼守咽喉,此地也山海关和宁远不同。

山海关和宁远可以称为防御重镇,而锦州则是交通重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锦州是战略要地,丢了山海关,丢了宁远还可以防守。

锦州要是没了,金军连要守哪里都成大问题,因为进攻路线一下子变得奇多无比。

所以战略层面上,锦州的位置最为重要。

这里兵荒马乱,尘土漫天,喊杀声阵阵,到处都是大营,金国从辽东,上京方向抽调的兵力在这集结,各地征发的壮丁在这紧急训练,方圆百里之内都是一副热火朝天景象。

今天却格外不同,所有锦州大小武将官吏,纷纷出城五十里,盯着大太阳似乎在期盼什么。

等候一个多时辰,众人热得躲到路边树下休息,终于,远处大道尽头,蒸腾扭曲的空气中出现了几个稀疏人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一共七匹马,七个人,缓缓向这边走来。

“来了来了!”有人激动喊到。

路边武将官吏纷纷起声拍打屁股上的灰尘,然后整齐站好,等待大道那头的人靠近。

......

“属下等在此恭迎大帅!”

数百人齐刷刷跪在大道中的黄土上。

来人翻身下马,正是清瘦的完颜宗弼,这里许多人都是完颜宗弼旧将部下,见他半年多不见成了这样,忍不住落泪。

完颜宗弼点点头,“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有人再忍不住诉苦,“大帅,你终于来了,再不来那李星洲都要杀到锦州城下了!”

完颜宗弼继续往前走,有人牵过他的马,众人让开道,团团将他围在中心。

“有老夫在,你们放心。”他开口,语调平静,声音也不高,却让众人安心下来。

“乌林晃呢?”他边走边问。

“那小子被景军围困在宁远城了,现在宁远就是座孤城。”有人轻蔑的说,他们这些人都不太看得起乌林晃。

完颜宗弼没再多问了,乌林晃的死活他并不关心,“耶律脱乎呢,有他的确切消息吗?”

周围安静了一会儿,然后有人小声道:“死了,死在山海关,他让大部往北逃,又带少数人跟景国人拼命.......”

“朝廷还说是他丢了山海关,说他不听帅令,刚愎自用.......”

声音越来越低,完颜宗弼深吸口气,最终还是没说什么,经历半年的软禁,他明白的东西更多了,不是只知道喊打喊杀的将领。

耶律脱乎,他曾经视为兄弟,一同出生入死的人,如今落得样的下场,不心寒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的心早就寒透了,在他被骗交出军权,然后被自己的亲侄儿,当今皇上囚禁之后。

如果不是这次景国人打过来,他只怕一辈出不来了,还真是讽刺。

不过........“既然景国人来了,就不能让他们安然无恙的回去!”

喜欢世子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世子的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