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世子的崛起 > 第542章 泡沫+见杨洪昭

世子的崛起 第542章 泡沫+见杨洪昭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03:55:36 来源:书海阁

夜色微凉,春虫开始鸣叫,诗语脸色酥红,无力躺在他怀中。

“我要去洗洗。”诗语推他。

李星洲不放手,“别,都快午夜了,擦干净就好,小心着凉,再说大晚上哪里热水。”

诗语小声抱怨道,“都怪你。”

“嘿嘿,怎么能全怪我呢,你不也出力了。”

诗语用手肘轻轻顶了他一下:“臭流氓......”

“都一家人,哪能见外。”李星洲坏笑。

诗语反驳:“不跟你见外,我都没法干活了,白天还有那么多事呢.....”

“那多好,该多歇歇,你就是太认真了,很多事情可以放手让下面的人去干。”

“我可不像你那么胆大妄为,现在王府各地分号初建,根基还很脆弱,可出不得半点岔子,要知道很多人都在觊觎王府生意,朝堂上别人会畏惧你,但商人可不会因为你是平南王就不敢抢王府的生意。”诗语认真道。

李星洲点头,诗语比他想象中更加聪慧冷静,也更明白商场的道理,为什么人们都喜欢以什么“百年老字号”之类的噱头宣传,因为心理上,人类存在晕轮效应,除去利用数字,几乎不可能完全客观的判断事物。

一些东西一旦根深蒂固,就难以改变,正因为人类的这种奇特心理,品牌效应才会如此作用巨大,也正因如此,商场老手都知道想要击垮一个品牌,最好的机会就是在它刚刚起步的时候。

负责一旦等它有了忠实顾客,就很难与之竞争,产品质量将不再是第一考量标准。

王府生意蒸蒸日上,王府的日子越来越好过,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但显然诗语还清醒,现在也是最不能出问题的时候,王府初得名声,但还没完全立住脚。

李星洲抱着她,小声道:“明天吃火锅怎么样,趁着早春,天还寒,还能吃,以后都吃不成了。”

“你拿主意,不过记得有东西也给季叔家送些,你别老是大大咧咧的,这些事虽然季叔心里不在意,心知肚明,可你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诗语道。

“那把你爸妈也叫过来呗。”李星洲又贴过去些。

“你压着我头发了。”诗语说着转过身,黑暗中与他面对面,理了理自己的秀发:“我爸妈来这也不自在,白受罪,还是算了。”

“那我让人送些酒肉过去。”李星洲说,之前上元节他把诗语父母接过里,结果老两口根本不适应王府到处都是大人物的氛围,紧张得连话都说不顺畅了。

李星洲其实很理解,有些人总有自己的小环境,一旦日久天长,难以改变。更很快是如今这样阶级如此固化,上层贵族和普通百姓天差地别的时代。

于是专门给他们安排单独的屋,还自己带着诗语去作陪,但无论如何,强制别人不好。

“不用,家里就三人,他们吃不了那么多,你上次送去的羊还在呢。”

“你说的,有些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李星洲挑眉。

诗语被自己的话堵住,一时无言,处在辩论的下风,只能轻轻掐了一下他的腰间软肉发泄。

“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你还没跟我说什么是郁金香计划呢。”诗语搂住他的脖子,声音软下来。

李星洲一笑,王府里估计也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听懂他的意思,这少数几人里绝对包括诗语。

李星洲嗅着诱人芬芳,小声道:“以前有人跟我说过,资本......不是,商人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被绞死的危险。”

诗语点头:“不然怎么说商人重利呢。”

“其实不止商人,许多普通人也是如此,任何事都会有两面性,人们的这种“贪婪”会促进市场进步,推动商贸发展,但换一个角度说,也可能促成惨剧。”李星洲道。

“什么惨剧?”诗语不解。

李星洲一笑:“经济泡沫。”市场有很多规律,大多人心造成,可很多市场规律,如果不是众多血的教训,人类永远也学不会。

像古代朝廷就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大量制造新钱币,并且赋予它大面值,就能从百姓手中把财富盘剥过来。

到底什么原理,他们不懂,但是很多人都这么做了,有些为自己的私欲,有些迫不得已,共同特点是这要这么做,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这就是一个经济规律,但古人是无法总结出其规律特点的,因为市场错综复杂,情况千变万化,朝廷又一直抑制商贸。

可李星洲懂,后世的心理学者,经济学者,社会学者专门大量研究过。

知识就是力量,也是他最大的优势。

“经济泡沫?”

诗语还是不懂,黑暗中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他。

李星洲轻轻揽住她的腰,拉近一些距离:“我做一个假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假如:王府能生产一种货物,看起来像稀世珍品,注意只是像,但其实它的生产成本很低,只用一百文一件。

可在世面上,都还没见过这样的产品,我可以把它卖到一千两(1两=1贯=1000文)一件左右,你觉得我可以用它做什么?”

诗语想也不想回答:“可以把很多人的钱帛套过来。”

“真聪明。”李星洲夸奖:“不过这只是低级操作,还有更加厉害的。”

“什么厉害的?”

“以后慢慢告诉你,八字还没一撇呢。

郁金香计划的第一步是招收小商贩,第二步要能找到吸引人眼球,看起来高端,让人们以为它很值钱,其实加工成本却不高的商品。

等这两步都做好,我再告诉你第三步。”

诗语不满的哼了一声,然后翻身背对这他,李星洲一笑,搂着她的小腰闭上眼睛。

.....

市场规律是人类心理规律的集合现象,复杂多变,难以琢磨,但在宏观上还是有迹可循的。

说到十七世纪欧洲最大的事情是什么,那么有一件事不得不说,那就是荷兰的衰落。

荷兰的衰落是很多原因的叠加导致的,可其中有一个原因非常有趣而且典型并且在后世市场中不断重演的事件,这个事件称为:郁金香经济泡沫事件。

在此事之后,还有诸多经济泡沫事件发生,每一次都会导致小到地区,大到国家经济动荡,无数人瞬间破产,甚至集合体由胜转衰。

这类事件很多,但无独有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春也发生过因花引起的经济泡沫事件,称为:长春君子兰经济泡沫事件。

这种事件的发生,是因为人们对利益的盲目追逐,对市场和商品本身没有客观自主的看法。

虽然事后站在事后诸葛亮、旁观者、局外人的角度看来,事件中的人太傻,可如果只是一个“傻”字能说明问题,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人,难道全都是傻子吗?

正如那句着名的话,“资本商人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被绞死的危险。”

这就是资本的规律,一个人的盲目追逐看起来傻,但正如论断所言,几乎每个人都有逐利性!

当千万人目盲追逐时,这种浪潮就会势不可挡,越架越高,哪怕下面镂空也不能停下,因为只要停下,架空的高楼就会瞬间倒下,无数人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而这种规律,这种商场上杀伤力巨大的现象,就是李星洲想要用来对付夏国的武器。

这种泡沫能有多厉害?

荷兰郁金香事件期间,最贵的一朵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

这是什么概念,这笔钱足以买下当时最繁华的阿姆斯特丹运河边一幢独立豪宅,而这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当泡沫破碎的瞬间,郁金香一下跌到比洋葱还要便宜,无数各个阶层的人瞬间破产,涌向法院希望国家给他们做主。

可当初买卖都是双方你情我愿之上的,之所以上当,都是因为众多商人、到富豪、普通中产阶级甚至百姓,都相信郁金香还会涨,买了会赚大钱!

逐利性!

买卖程序合法,且有合同。

法院也没办法,面对汹汹民情,他们去哪把钱找回来?

此事件间接导致当时欧洲最为富有,且十分强大的荷兰衰落。

这种办法也可以用来对付西夏......

........

二月初十,起芳和严昆从北方回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李星洲邀约了杨洪昭过来。

杨洪昭这次可谓风光无限,也责任巨大,此次出兵,他为主帅,而且加了辅国大将军,和李星洲这个镇国大将军是同为二品的。

再往上,武官就只有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了,而冢道虞的正一品大将军只是个个例,如果没有他那样的战功是不可能的。

其实李星洲这个镇国大将军也是有水分的,显然皇帝是为他壮声势。

若只是剿个匪,根本没有可能加到二品将军,可玉面狐狸刚好把汉的大旗打出来了,于是剿匪就变成平叛,平定北汉叛乱,功劳一下上升个档次,皇上趁机加他为镇国大将军众人无话可说。

李星洲的目的是将起芳和严昆介绍给杨洪昭,他并不准备亲自去江州,他不可能事无巨细,他也信任起芳和严昆,所以在一些决策上放手让他们自己决定。

杨洪昭和他也是共同在南方作战过的战友,虽一年多没见,却不生疏。

寒暄之后,李星洲直接向他介绍严昆和起芳,并且说明用意。

说到严昆时,说他以前是三家王府酒楼主管,之后又管理王府北方生意,杨洪昭对此很满意,觉得严昆是个能办事的人。

可说到起芳时,杨洪昭看了他一眼,脸色不太好,李星洲明白他的顾忌,直接道:“杨将军务须多虑,本王不是见色心起,毫无原则之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起芳是曾经的淮化府知府之女,统领过当地厢军,我在南方打仗的时候,数万大军辎重补给,伤病安置都是她主持的,很有能力,以后你自会知道。”

起芳也不卑不亢的拱手。

杨洪昭这才迟疑点头:“那好,既然王爷举荐,老臣也就放心,但话说在前面,起姑娘到底有没有能力,要需要见后分晓,届时如果达不到老臣要求,劳请王爷......”

“哈哈哈,要是达不到,我给你换人。”李星洲豪迈笑道。

“如此,老臣也放心了,王爷办事令人放心!”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大多都是说起北方的战局。

毕竟两人一起打过仗,对彼此都有认同,在李星洲看来,杨洪昭虽有圆滑一面,可其人有大将风范,用兵稳重谨慎,没有冢道虞那么灵活多变,但稳扎稳打,打正面战,正规战是一把好手。

“杨将军用兵当然轮不到我指点,我只是有点小小担忧,从我王府商人给出的消息来看,金国如今大量从渤海走海路买进粮食,还从高丽、西夏等地买进,价格翻了三四倍也在所不惜。

说明一年多连续打仗,金国已到强弩之末。

他们能取用辽国继续的金银,但粮食,牛羊不会凭空一下长出来,没了吃的,他们再想用兵都没办法。”李星洲道。

“我觉得只怕攻下西京之后,金国会暂停大规模用兵,停留在南京北面,休整喘息。”

杨洪昭听到这皱起眉头:“王爷的意思是?”

“必须抢在金国停止用兵之前攻下南京,不然金国停止进军之后,辽国就能全力以赴,应付我们的进攻。”

杨洪昭思索了一会儿,缓缓点头:“多谢王爷提醒。”

随后,他又说到:“王爷可知道,辽国南院大王耶律大石,还有辽国新帝耶律惇派使发来文书,说只要景国帮助他们击退金人,以后辽国世世代代臣服景国,向景国缴纳岁贡。”

“还有这事?”李星洲讶异,这几天去上朝,他一直神游天外,因为新军不出征,也没他什么事,他只要操心京北转运使的分内之事就行,所以大事都没怎么关心。

“千真万确,老臣也没想过辽国有朝一日居然会服软,当初冢大将军打过南京城他们都没服软。”杨洪昭感叹。

李星洲摇头:“现在服软有什么用,他们要是早点,在金人攻下上京之前就来服软,皇上还有可能出兵,如今辽国打到这步田地,不过是块摆在案桌上的肥肉,谁都想咬一口。”

随即,他又皱眉道:“不过......这个耶律大石要小心,此人不是善茬。”

“耶律大石......”杨洪昭念着这个名字,默默记在心中。

喜欢世子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世子的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