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世子的崛起 > 第430章 谈经论道

世子的崛起 第430章 谈经论道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03:55:36 来源:书海阁

下午,孙焕匆匆进了东宫侧门,正好撞上刚准备出门的方先生。

“方先生上哪去?”孙焕礼貌的问。

按理说,他是太子府詹事,方先生只是食客,无非与太子亲近些,但对于这个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方先生,孙焕向来尊重,大概是敬重其智慧。

平时与太子说话,他大多在场,太子听不出,他却听得出,方先生胸有韬略文章,看事看人总是高人一筹。

“原来是孙大人,只是闲来无事,准备去吃酒罢了。”方先生也客气回道。

孙焕拱拱手:“那先生方不方便赏脸,让在下同往呢。”

方先生一愣,随即点头:“那是自然,孙大人要是不嫌弃,尽可同去。”

孙焕笑起来,然后道:“那先生等我片刻,有消息要告诉太子,去去就来。”

方先生点头答应,孙焕匆匆进了内院,不一会儿又出来了,两人一同出了东宫。

........

两人一路说话,出午门,然后乘车向城中一代走去,两人边说边走,待到上了楼,孙焕注意到方先生落后半步,似乎有些犹豫,心里顿时明白过来。

这里是知秋楼,京城最高档,最昂贵的酒楼之一,方先生只是太子府门客,虽沾了太子的光,但说到底还是寄人篱下,看人眼色,自然不可能富足优渥,在府中衣食都有人安排,在外囊中羞涩再所难免。

孙焕也未声张,而是似不经意的说:“我与方先生共事也有几年了,但因公务繁忙,琐事陈杂,还未有机会与先生共饮,实在遗憾,今日便请先生赏脸如何。”

“孙大人客气了.....”

两人上楼,在三楼坐定,这知秋楼足足有五层高,越是往上,就越尊贵,坐在三楼也不错。

两人坐定,便有穿着得体的小二礼貌上来问候,两人叫了些肉食素菜,然后再加两瓶果酒,自然不是将军酿,但也比寻常酒好许多,而且滋味更是不同。

抬起头,只见柜台前的牌匾上写着几个好看大字,下笔有力,神韵丰满“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让人看后心旷神怡,顿时整个酒楼格调再上一层。

孙焕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念出来,然后道:“都说平南王好才学,果然不假,随笔为两处酒楼提句,也是好句。”

方先生也笑了,然后说:“这平南王可怕之处不在才学。”

“哦,那在何处?”

方先生说:“孙大人可知道,当初平南王初建听雨楼的时候,许多人笑他,说他用黄布挡灰,不懂事。后来开始处处学起来,也用黄布,就是不得精要,一知半解,也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只知道依葫芦画瓢的学。

还没学会,听雨楼又改了菜品,其它酒楼一听也跟着学,又弄出些不伦不类的东西。结果菜品还没弄清楚,听雨楼又出新酒,大名鼎鼎的将军酿,这下好了,就是照葫芦画瓢也画不成,只能高价从平南王府买。

好不容易有了将军酿,听雨楼又出了果酒,还出好句.......”

说到这,方先生摇摇头:“众人都没冷静下来好好想过,只是一味想着听雨楼赚钱,我如他一般做就能赚钱,没想他为何要这般?结果到头来东施效颦,还总是被牵着鼻子走。

这就是平南王可怕之处,不知在这酒楼经营,孙大人不觉得他处处先人一步,快人一招吗?

有时甚至大家都无法察觉,被他牵着鼻子走尚且沾沾自喜,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孙焕点头,也感慨道:“不过短短一年多,从京都大害的世子,到平南郡王、冠军大将军、京北转远使兼新军指挥使兼鸿胪寺卿,还有军器监少监......

太子殿下说起时总说只是时势造人,他运气好罢了,可就算运气再好,若没本事,怎么可能如此得势.....”

看着窗外寒风习习,来往行人裹着大衣,冬天真的到了。

孙焕怅然,忍不住想到今年春天的南征,那是也可谓大好机会啊,天家十万大军,数百战船,浩浩荡荡,逆贼子拿什么挡?若是那时赢了,太子也必然风光无限,说不定如今已坐上开元府尹的位置。

可就是这么一个大好机会却被白白葬送,太子殿下总说平南王机会多,可他自己何尝不多呢,甚至多过平南王太多,因为他是天家太子啊......

孙焕无言,默默喝下一杯,然后道:“昨日皇后亲发书信,代皇上斥责平南王,说他代行江州事务拖沓怠慢,鸿胪寺也上下乱成一团,与金谈崩,在下方才就是把此事告诉太子殿下,殿下大喜之。”

方先生有些吃惊:“天家书信,孙大人怎么知道!”

“嘘.....”孙焕连忙道:“先生低声!”随后他小声贴过去说:“东宫就在宫中,太子又是将来的皇上,天家书信乃由内廷司收发,内廷司中必然也有想讨好殿下之人.......在下只能说这么多了,方先生可千万不要与外人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孙大人放心,这事我心里有数。”方先生拱手。

孙焕点头,两人又随便聊了一会儿,然后说起过去的事,方先生有些语焉不详,孙焕却知无不言。

他本籍真定府人士,父辈是一知县,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了国子监读书,陈钰便是算得上他的老师,可像陈钰那样的大家,桃李满天下,自然不会记得他这么一个小小弟子。

“后来学成,本有机会回真定为官,朝廷也许以漠州知州之任,在下却选择留在京城,为太子府詹事。”孙焕道。

“为何不回去呢?”方先生不解,太子府詹事从七品,漠州知州少说也是正六品,若是大州,甚至有可能是从五品,正五品大官。

孙焕只是摇摇头,苦笑道:“先生有所不知,西面太原,东面真定,这两府可都是抗辽前线,几乎年年都与辽人交锋,时时刻刻不得松懈,有时候日子过得......都不算活着。”

“不算活着?”

孙焕点头:“西面三交重镇,杨家大军;东面禁军轮值,魏节度使安边,可重镇守得住大道,遏不住小路。大局面上双方都没什么办法,可总归要争个输赢。

就像两个孩子置气,你打我一拳,就算不痛,我也一定要挠你一下,否则就是我示弱了。

边关上也是如此,大军过不去,小股骑兵匪兵却能时不时走小道过来,见到人就杀,看到东西就抢,粮食、牲畜、人,能抢就抢。

辽人以此为荣,辽**士民众,甚至一些亡命之徒也会效仿,虽有些被边军抓了,杀了,可根本没人怕,他们本来就吃不饱,不抢哪来活路?

在那样的地方,有时候晚上眼睛一闭,都不知道明天能不能睁开眼,不怕你笑话,方先生,在下是真怕了,我不想回那地方去......”

孙焕苦笑,他确实过怕了那样的日子,整日担惊受怕,不得安宁,一不小心就没命,活得人不似人。

他爹那个知县,到风头紧的那几季,比如秋收时,每天晚上都要吹着冷风到城头去睡,不因他是什么为民为国的好官,只因怕不知什么时候,辽人就来了,辽人要是杀进来,不管好官坏官都没得活。

孙焕知道话说出来方先生会笑话他,因为自他来国子监读书,到京城之后,人人都说着报效家国,人人喊着北上投笔从戎,酒楼茶肆处处听得到人们谈论这样的话题。

可他却完全相反,他想的是逃离边关,想的是南下,远离是非之地。

所以他一直不敢声张,很少结交朋友,怕被口伐笔诛,今日与方先生畅谈,不知怎么就说了出来,他也做好受到鄙夷之待的准备。

可没想方先生只是点点头,眼神中有一种他看不懂的忧伤,怅然笑道:“好啊,不回去也好。”

喜欢世子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世子的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