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世子的崛起 > 第248章 皇帝的决定+解放生产力

世子的崛起 第248章 皇帝的决定+解放生产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1 03:55:36 来源:书海阁

小屋里灯火昏暗,气氛压抑。

布满油污的黑色小桌上摆着一碟炸得酥脆的花生米,一碟泛着油光的韭菜炒鸡蛋,冯同强一把鼻涕一把泪,老脸通红:“要不是跑得快,只怕死在潇王府啰!”

他的大哥冯同辉皱眉,一脸不快的说:“老二你怎么就敢惹王府贵人,要是稍有闪失,我们冯家都要跟着你遭灾,你这是害人,还害一大家!”

“我害人!”冯同强不满的反击:“是他李星洲先不给我们活路。”

“什么不给你活路,他不要你,你到别处做活去,还不是照样能活。”大哥冯同辉拍桌子道。

他在家里年纪最大,也是这一代有名的铁匠,认识铁匠朋友多,当初王府招人他也想去,可王府说他年纪太大,不要他。

“你们两个,有话好好说啊,一家人整成这样,不怕丢人!”年纪最轻的老五冯同财斥责。

两个哥哥互相看一眼,都不敢反驳,老五年纪最小,可跟着孙半掌混,不学无术,却十分有能耐,随便能招呼几十号人。

冯同强放低语气:“你不明白,王府外面那些水轮子,就是连三人高的,你知道用来干嘛的吗?”

冯同辉摇头,冯同强站起来,从门缝探头看了下院子,小心关上门,然后才神秘兮兮道:“那是用来打铁的!那江水一淌,大水轮子就转起来,然后屋里面的锤子,好几百斤重,就可以自己打铁,白天晚上都不停,砰砰砰自己打铁!”

两兄弟都听得目瞪口呆:“还有这种事,你莫不是骗人吧。”

“骗你!不信你自己去看,就在河边上,隔河都见得着,清清楚楚。”冯同强对两兄弟怀疑很生气,不满的道。

冯同财皱眉,夹了颗花生米送进嘴里:“哥,它打铁就打铁,这关你什么事?你激动些什么......”

“不关我事!”冯同强抬手喝下一大碗米酒,然后吹口酒气大声嚷嚷:“王府现在有五个这样的大东西,还有新的在建,你懂什么意思?

那些东西可以白天黑夜不停打铁,起的锤子就是两个汉子都抬不起来,等王府有几十座、上百座那东西,整个京城还要我们这些打铁的干嘛?那东西可以不吃米,不拉屎,还不休息,可以把全京城的铁打完了,我们兄弟吃土去啊!”

听完这话,冯同辉也逐渐面色凝重,缓缓放下手中筷子,酒也喝不下去,作为一个老铁匠,他一下子也明白过来其中道理。

“这......”最小的兄弟冯同财也说不出话了。

冯同强脸色通红,酒劲上头,他是几个兄弟中唯一一个读过书的,所以说话表达比较利索:“你两以为我想闹,我想得罪潇王世子啊?

我在王府做活,比你们还懂,李星洲不只是表面上,那府中经常出入朝廷大臣,腰上挂着会亮光的玉,拉车的马一匹上千两的好马,蹄比碗口还大,个子比人还高,都是高高在上的贵人!我又不是傻,平白无故去得罪他,我这是为我们这些人争条生路!”

说着他又端碗喝一大口,一脸愤懑。

“这要咋办?”老大冯同辉沉默许久,也有些着急了。

老二闷闷不乐,不悦的回答:“你问我,我问谁?因为这事差点被李星洲打死,要不是跑得快,现在你们两都要去王府给我收尸!”

小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屋外夜风呼呼做响,时不时传来隔壁邻居骂孩子的声音。

许久后,老五冯同财开口道:“要不......闹一闹?”

“闹什么,你不知道王府多少人,关人高马大的护院就有上百,你敢去闹,找死!”冯同强不同意。

“二哥你说什么,我也不傻,我是说大哥不是认识人多吗,我也认识得多,多叫几个人,那些打铁的,做木匠的,跟他们说说,我们到开元府去闹啊。”冯同财道。

“你们别忘了,才十几天前,几千连皇帝宫门前闹,最后怎么着?皇帝都怕了,赶紧出兵。这回只是个世子,皇帝的孙子,你们约上些铁匠,跟他们说明白事情轻重,拉几百号人到开元府门前一跪,李星洲肯定就怕,就把那破东西拆了啊。”老五条理清晰的说。

老大和老二都陷入沉思,老二冯同强有些犹豫:“这......这会不会太冒险,再说人家怎么会听我们,我看还是再想想,想想吧......”

老五摊手:“随便你们两个,反正我不打铁,到时候喝西北风的又不是我。”

“这.......”

老大皱眉想了许久:“铁匠朋友我倒是能叫好些,跟他们说说事情严重,十有**会同意,总归不多......”

“怕什么,我道上有的是兄弟,随便叫人来凑凑,能叫不少。”老五冯同财自信回答,随后又摆摆手:“就怕你们胆小,不敢干。”

“这不是胆小不胆小的问题......”老二冯同强满脸愁容。

“那是什么?”老五一脸不屑。

“这.....这我跟你说不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还不是胆小......”

“你!”

老大抬手打断他们说话:“现在不是兄弟闹的时候,关键是我们两兄弟饭碗都要丢了,总要有个办法,总要有个办法......”

老五一脸不爽,直接放下话:“我就一句话,要我帮忙赶紧,你们想好再说话,今晚上出了这门,这事以后就别来找我。”

老大老二都沉默了.......

.......

皇上放下手中奏折,揉了揉眉心:“杨洪昭来的折子,他说瓜州水寨子已经搭得差不多,不过军心不是很稳。”

皇后上前,一边轻轻为他按摩太阳穴一边道:“能挺过来就好。”

“是啊,能挺过来已是万幸,可他奏折中也直言不讳,军队士气低迷,因太子之过,众多军士对太子颇有微词,特别是听说太子只是禁足东宫之后。”皇上叹气:“哼,不孝子给朕惹下的麻烦!”

“太子终归是太子,贵为东宫,是天家之本。”皇后一边给皇帝按摩一边道:“岂是他们胆敢言语评判的。”

皇上靠着椅背:“古之圣贤有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朕便是天子也左右不了天下悠悠之口。”

他说着闭上眼睛:“太子这次,真是丢尽天家脸面,还害死众多将士,军中有微词也可以理解,朕早有预料。”

“陛下准备如何如何处理这事。”皇后问。

皇帝缓缓站起来,旁边宫女为他披上精致紫色裘皮斗篷,然后安静一会儿,皇后端起茶杯,正准备上前,皇上突然轻声道:“朕想让星洲到南方去。”

皇后手中茶杯一颤抖,差点脱手:“陛下!这......”

“你听朕说完。”皇上压压手道,然后走到皇后身边:“朕并非让他去打仗,身为天家子弟,无须身先士卒,自降身份,成兵将走卒,他只要身在前线就能稳定军心,助长士气,得天下人心。

朕当初派太子去就是这个道理,故意让他晚上杨洪昭几日才出京也是,他只要跟着大军,天下人便会说天家太子亲临前线,亲征叛逆,无不欢呼雀跃,可惜他不懂!

现在鞍峡口一败,南方天家名声大不如前,正是需要有人能身在南方,稳定军心,振奋士气,重塑我天家威严的时候。

朕已经遣一军人马保护他,不会有大事。待枢密院整备完毕,兵马交接之日朕也会亲自交待,他到南方无须上阵,务须杀敌,只用好好稳定军心,坐等军功就行。”

“可,可南方终归是纷乱之地,叛逆横行......”皇后还是不放心。

皇帝摆摆手:“朕自会给他些时日接容禁军,可身为皇家子弟,总要有担当才行,众多大臣也信其才能,不用担心。昱儿不堪大用,林王、潇王有英年早逝,皇孙中只有他被朝臣看中。”

“可......”皇后还想说什么,被皇帝抬手打断。

“朕意已决,不过与你说说,让你务须担忧罢了。”说罢不理皇后,转身入了内殿。

皇后张张嘴,终是不敢说话了。

......

李星洲逐渐发现诗语的不对劲,这几天她好几次和秋儿独处时提起珍宝阁之事,两人独处时她会时不时会要自己听她唱词,可提及搬到王府去的事,她还是坚持反对。

“你为什么要签这种契书?”诗语指着桌面上的一沓纸,不解的看着他,一脸不满。

李星洲低头看了一眼,那些正是船厂工人的合同,还有一些是空白的。

他轻轻一拉,将女人拉到自己怀中:“你的夫君自有打算,乖乖听话,让珍宝阁所有人都签。”

“可这......这太荒唐了!”诗语还是不解。

他也不知如何解释:“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诗语白了他一眼,还是收下这些新的契约。

这契约当然不是后世的劳动合同,更多的人身权力保障能激发劳动热情,从而解放生产力,但问题在于这个时代缺乏监管。

景朝,甚至说这个时代的国法并没有那么严格,更多是人治。

在后世,当一个争议进入人们目光,不管法律能否落实到位,钻法律漏洞也好,表面工作也好,都必须是有说得通的说法,这就是法制至上,所有人必须依附或者遵从于法律,哪怕做样子也是。

可现在的时代不同,皇帝一句话,就是景朝王法也要让道,而且名正言顺。

甚至务须皇帝,像德公之类的大臣,一句话就能定事。

这种情况下,监管是无力的。

即便他合同写明赋予工人们各种自由权利,朝廷不承认,开元府也不会,那谁来监管?总不能自己监管自己,根本没有说服力,无法激发劳动热情。

契约路线走不通,可随着王府不断壮大,当前的雇佣方式已经开始限制生产力解放。

李星洲只能走另外一条,那就是利用生物本能。

人的大脑运作是依靠反馈的,从心理学角度,这意味着人其实并不了解或者完全掌控自己的,需要激励和反馈才能激发内在潜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很多事情并非难,而是长期缺乏反馈导致的意志丧失,难以坚持。

好比高考600分和高考400分,中间差距200分,实际差距很可能就是摩托车和宝马,出租房和小别墅的差距,天上地下。

可其实200分并不多,高中三年,少算900天,平均到每一天,从400分进步到600分,每天只需进步0.2分,也就是,10天只用进步2分,然后日积月累,就可以从400分到600分,这期间还有195天时间可以用于休息放松。

问题在于能做到人如同凤毛麟角,理论与现实差距巨大。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反馈。

学生努力做习题一天,我进步了吗?进步了多少?

完全不知道......

没有任何反馈,没有半点成就感。

人的大脑在接受反馈之后产生刺激,随后才会兴奋,继而成为新的动力。

这是一个循环,可长时间没有反馈,自己进步了吗?不知道,进步多少?不知道,这种毫无结果的努力让大脑缺乏反馈,消磨人的意志,的不到反馈的人也随着失去前进动力,无法坚持。

所以这明明是很简单的每天进步0.2,十天进步2分的事,却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因为没有反馈就没有动力。

人都不害怕努力,而是害怕没有结果的努力,这是我们大脑工作的方式决定的。

因此,及时的反馈是最能激发人们劳动热情的。

人类发展史也可以从这方面去解读,从最开始的奴隶制,奴隶身为主人私有财产,是终身制的,劳动都是义务,没有任何报酬。

相当于所有劳动终身没有反馈,怎么可能激发人民的劳动热情,解放劳动力呢?

随后奴隶制因限制生产力而被淘汰,文明向前进步,再到封建社会,也是如今景朝的制度。

奴隶表面被废除,但很多人卖身大户人家,长工一做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

虽然有了报酬,付出的劳动,然后得到报酬这个反馈周期长达十几年,数十年。

虽比奴隶制度的劳动毫无反馈好,可几十年的反馈周期早将人所有的劳动热情耗尽,何来劳动热情,对劳动力解放也是十分不利。

而到近现代,契约制,劳动合同逐渐建立,报酬从数十年的长工变成年薪,逐渐变为月薪,甚至到现代有很多日薪,发达国家开始流行时薪结算。

变化不单单只是因为完善社会监管体制,还有高效告速的生活节奏导致。

更多的是因为这种做法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快速给予人们的劳动与反馈,让人们产生连续不断成就感,将能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解放劳动力。

李星洲无法做到完善监管体制,启发敏智之类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又一点他是能做到的,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进一步解放劳动力。

......

他和工人们签下的新契约在人身权力方面并没有太大改动,改动的地方在于签一次有效期五年,不再一次性付清买身的钱,而是改为每月一发的月钱,但比之前要高许多。

这种月钱和王府中的月钱不同。

王府中下人的月钱全看主人高兴,发多少,发不发全看李星洲心情,同时,王府下人即便没有月钱,吃喝拉撒睡住,王府也是会负责的。

而船厂工人们的月钱是他们所有收入,是劳动所得,是他们的经济来源,生存之本。

在合同里,李星洲第一次将之定义为“工资”一词。

可问题也来了,因为缺乏监管,很多工人对此并不信任。

之前卖身魏家几十年虽然毫无尊严,报酬也少,但至少能保证有吃的,可以过日子,因为他们就是魏家的财源。

现在看似工资高了,也不受太多束缚,更有自由,可王府要是不讲信用,突然不发工资,他们能怎么办?找谁说理......

李星洲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信誉是需要时间建立的。

.......

三月中旬,王府已经囤积五百多斤熟铁片,八百多枚手雷,还有两百二十四把遂发枪,季春生每天带来朝廷的消息,枢密院接受神武军第五厢已经进入尾声。

李星洲摩拳擦掌,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接手自己的第一支武装力量了.......

喜欢世子的崛起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世子的崛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