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盛世田园之夫凭妻贵 > 第六十六章 三把火,大穆大典

盛世田园之夫凭妻贵 第六十六章 三把火,大穆大典

作者:月亮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3:31:35 来源:88小说

朝颜同穆武帝说完了禅位的事情后,便抬脚去彭皇后那边,看望她一下。

她只希望钦天监选出的好日子能够晚一点,好给她更多的准备时间。

她轻车熟路来到彭皇后的宫殿,刚进殿内便嗅到了淡淡的药味。

闻着这药,的确像是染了风寒的样子。

彭皇后的宫女对着朝颜福了福身子,行礼。

“免礼。”朝颜放轻了声音,“母后现在什么情况?”

宫女低声道:“娘娘从昨天便有些发热,原本早上还支撑一下起来的,只是走到一半,却忽然晕了过去。娘娘刚刚才喝了药,现在已经好多了,刚刚端王妃也过来见过。”

端王妃说的便是岳照琴了。

“那就好。”

朝颜也希望彭皇后能够尽快好起来。

从彭皇后宫里出来后,朝颜返回了自己的玉华宫。

褚晏清走到她面前,问道:“娘,他们说你要当皇帝了。”

朝颜摸了摸他的头,想牵他走,不过褚晏清已经八岁了,现在正是需要证明自己是男子汉的时候,因此背着手,不想被牵。

朝颜说道:“现在还不是。”

等进了屋内,她才问道:“晏清不喜欢娘当皇帝吗?”

褚晏清脸色有些纠结,“不是,那以后我也得当皇帝吗?”

从小他便听到了不少类似的话语。

朝颜多少明白他的想法,晏清虽然聪明,但是对政事却兴趣不大,他宁可将自己关在屋里,看一个下午的书,拆一天的时钟。

就如同蛋糕所说的那般,褚晏清的将来只怕不在皇位之上。

儿子不喜欢的话,朝颜也不可能强迫他。他说道:“放心吧,你若是不想当的话,没有人能够逼你。”

褚晏清听了这话,脸上多了几分的笑意,然后又用同情的眼神看着她娘,“娘,以后你起得来吗?”他娘是全家最喜欢睡懒觉的人,时常睡到日上三竿。

这问题扎心了!

朝颜无语凝噎,没好气说道:“习惯了总能起来的。”

想到这里,她也有点郁闷了。自己悠闲自在的小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

褚晏清小大人一般地拍了拍朝颜的背,像是在安慰她一样。只可惜朝颜并没有被安慰到的样子。

褚晏清还说道:“以后我要发明出能够自动批改奏折的东西,让娘轻松点。”

朝颜忍不住噗嗤一笑,“很好,有志气!娘就等着了。”

她将话题转移到别的身上,“我给你选了几个伴读,你想要哪几个?”

朝颜差不多弄了十来个人选,这段时间也让儿子同他们接触了一下,看看晏清喜欢谁。

她打算这两天尽快定下来。如今她是太子,穆武帝又放话要禅让,到时候儿子身边的伴读位置只怕有更多人家想要争抢了。

褚晏清想也不想地说道:“世杰挺好的。”

徐世杰,是徐太傅的曾孙子,模样据说同徐太傅年轻时一般无二,深得徐太傅的喜欢。徐世杰看着温文尔雅,小小年纪便风度不凡,但其实也是个腹黑的主。

他年纪比褚晏清还大一岁,若有他跟着的话,朝颜便不怕儿子被算计。晏清虽然聪明,但聪明劲不怎么用在人情往来上。徐世杰正好可以同他形成互补。

朝颜脸上露出微微笑意,“嗯,可以。”

“另一个呢?”

褚晏清想了想,说道:“唐黎。”

唐黎是闻纤语的儿子,和褚晏清年岁相当。朝颜和闻纤语的交情还是在两人当初一起进宫时结下的。闻纤语后来嫁给了左丞相之子唐阳,唐阳也是大穆有名的书画家,不过擅画人。偏偏这两夫妻生的唐黎却是另一种画风,不爱舞文弄墨,反而喜欢舞刀弄枪,还是有名的大力士。

嗯,很好,两个伴读,一文一武。两个孩子朝颜都见过的,品行自不必说。

朝颜点头,说道:“既然你喜欢他们两个的话,那就定下他们了。”

……

琼林宴上的消息在一夜之间便传遍了整个京城。毕竟晚上那条金龙实在显眼,不独是皇宫里,就连京郊那边的人都看到了,于是闹得可谓沸沸扬扬的。

等大家知道这是穆武帝禅位时引发的神迹,所有人都淡定了,纷纷表示这种神迹发生在昭瑞公主身上一点都不稀奇。不,现在应该称呼为昭瑞太子了。

大家纷纷翘首等待着朝颜登基的日子。

至于朝颜,等琼林宴第二天,便被穆武帝以提前适应为理由,抓去帮忙批改奏折了。

朝颜那叫一个吐血,她又不是没处理过,哪里需要批改奏折了。

穆武帝还将这一批的进士安排交给了朝颜,也算是让朝颜施恩一把。

朝颜按照旧例,封授苏子言为翰林院修撰,为正六品官。吴归远和施温雅两人一个榜眼,一个探花,皆封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穆武帝见了后,说道:“我原本以为你会让施温雅回到契州。”

朝颜笑眯眯说道:“非进士步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我想还是让温雅混一年的翰林院资历再回去。”

反正契州那边,那官员目前做的也不错。

有了翰林院这层经历,以后她要提拔温雅也显得更名正言顺一些。

穆武帝微微颔首,“除了一甲,其他人你待如何安排?”

一般情况下,就是安排他们当庶吉士。

朝颜想起了翰林院中的庶吉士人数,便觉得这些都是在浪费国家资源啊。她淡定说道:“父皇,我打算对翰岭院进行一个小小的改革。”

翰林院在读书人心中地位不凡,还有的在里头一呆就是十多年不挪窝。朝颜看了一下,目前翰林院庶吉士都达到了三两千多人。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其中也不乏一些得过且过、滥竽充数之人。

朝颜最不喜欢臃肿的部门,趁着穆武帝还在,便打算来一个改革。

她嘴角勾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女儿打算来一个翰林院的庶吉士考核。每三年考一次,考试考秀者,可以选择留馆,授编修,或是派到六部担任主事、御史。”

“考试没过的则是派遣到各地当官。”

说真的,那些人都修书修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朝颜也没看出个啥成果。

朝颜停顿了一下,说道:“至于留下来的庶吉士,我打算让他们编写一个大穆大典,将按照类别,汇集从古至今的文献书籍。”

像是历史地理、文学礼数、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这些要进行分类编排。

穆武帝听了这话,眼中亮了起来,他单单只是想象都可以猜到,这本前所未有的大典若是当真编成后,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的一笔。

朝颜觉得与其让那些文人们闲着,不如给他们点事情做,省得他们生事。再说了,这大典若是编写成功后,对后来者也是好处多多,而且还会让他们名声大涨。

这也是她将吴归远和施温雅等人暂时留在翰林院的原因之一,好歹也让她们沾光点。再说了,吴归远以前整理了十多年的情报,对于这方面可谓是驾轻就熟。

穆武帝点点头,说道:“可以。官员的安排就交给你了。”

朝颜正好趁着整办这件事而收揽士人之中的声望。

朝颜笑了笑,说道:“我觉得像书画文献这方面的收集,可以交给二皇兄,历史方面的给大皇兄,水利农业的给四弟,四弟现在不就是在工部吗?”

她继续说道:“大姐姐在天文算法上颇有造诣,可以负责这块。二姐姐擅词曲……”

朝颜将皇子皇女们一起拉进来做这项公主,一方面是减轻负担,一方面也算是给他们沾光的机会。

至于三皇子柳凤喆,朝颜实在不知道他有什么擅长的东西,只觉得他擅长惹祸。加上她和柳凤喆关系只是寻常,便没将她算在内。

穆武帝看朝颜十分大方地将兄弟姐妹们都拉入这其中,十分满意。

他想起了整日流连于后院美色之中的柳凤喆,没说什么。

……

新官上任三百火。朝颜这个新出炉的太子,烧的第一把火便是大穆大典,第二把火则是庶吉士的选拔与淘汰。

朝颜亲自召见,那些大学士、太傅等文官,说了这事。

就算一贯淡定给的徐太傅也坐不住了,语气激动,“殿下说的可是真的?”

朝颜点点头,脸色严肃,“不过想要修缮好大典,绝非几天能成,最少也要花费几年的时间。”

对于这些文人来说,他们不怕时间长!用膝盖想也知道这大穆大典是那种绝对能名留千史的东西。文人最想要的不就是在青史留名吗?

于是这些平时总是慢悠悠,一派云淡风轻的老头子们都坐不住了。

苏学士对徐太傅说道:“听闻太傅前些天身子不爽,修缮大典劳心费神,太傅还是好好休息吧。”

徐太傅只想骂娘,哼了一声,“老夫的身子不必你操心,我这两天吃饭还能吃三碗呢。”

几个老小孩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纷纷诋毁彼此,为的便是减少一个竞争者。为此他们甚至还互相爆出了对方的黑历史。

比如苏学士看书的时候,因为太入神,曾经将书本当包子往嘴里塞。

比如赵大学士喝醉酒后,就喜欢写那种酸的要死的情诗,清醒后从来都不肯承认,只说是他儿子写的。他儿子不知道给他背了多少黑锅。

朝颜在旁边听得简直要笑死了,她肚子都疼了。

等八卦听得心满意足以后,朝颜才说道:“大穆大典工程浩大,所以我打算选四个总攥官。”

赵大学士、苏学士、徐太傅和沈大人,四个刚好。

徐太傅等人:“……”

白白暴露黑历史了!

朝颜说道:“为了修订好这大穆大典,我还打算对庶吉士们进行一个考核。”

朝颜借着大穆大典,推行了庶吉士的考核。

徐太傅等人都没有意见,毕竟考上的庶吉士也是要一起帮忙编写的,自然得挑选那些有才之士。朝颜直接将出题的工作交给了他们,她才懒得出题目呢。

一个大穆大典,将这些读书人的积极性全都调动了起来,一个个那叫一个神采飞扬的。

车清容还似真似假地同她抱怨,“好不容易考完看殿试,这下好了,还得继续再考。”

朝颜笑道:“那些对你来说只是小问题罢了。”

以车清容的本事,这庶吉士的考核对她来说,难度一点都不大。

这话车清容爱听,她还说道:“以后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国子监大学士,这样就可以每三年都出一些难题刁难他们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透着一股的杀气。

朝颜不由笑了,然后认真说道:“那我等着你啊。”

车清容同朝颜说完这些后,便回去认真准备她的考试了。

今年这批新晋的进士,才刚弄完殿试,便又要迎接新一轮的考试,不过他们这叫做痛并快乐着。一说到编写大穆大典,就算是平时内向不爱说话的读书人都跟着激动了一把。

原本殿试过后,正是新科进士们赴宴结交人脉展现自己的时间,今年则不同。大家都发狠地努力读书,争取能够参与修缮大典。

朝颜也没闲着,她做了一份编写文书的计划书。

单单只是文渊阁的书还远远不够,虽然皇家拥有最多的藏书,却不足以涵盖全部,或者说十之一成都不到。于是朝颜便将前世记忆中编写文书的法子记了下来,加以改进。

她决定弄一个奖励制度来向全天下征集书籍。进书超过五百种(这五百种里得是文渊阁中所没有的书籍)的,将在书籍罗城后,奖励一套的大穆大典。

超过一百种的则能够选取两本文渊阁所拥有的书籍。超过十种的还会在大穆大典中注明是他们才进上来的。

除了编写文书的大臣和进士,到那个时候,还需要誉写人员。

誉写人员也有讲究,首先必须得字体端正之人。而且最少也得有个童生的功名,不然连书都未必看得懂。

朝颜同徐太傅等人商量了一下,询问他们,大致抄写人员需要多少。

徐太傅说道:“到时候需要编写的书籍最少也有几十万本,因此需要的人不少,先招收五百人。等正式抄写的时候,若是人数不够,再继续招人。”

徐太傅这也是稳妥起见。

朝颜笑了笑,“这人数倒不难找。”

五百人……今年参加会试的都有五千多人呢。

朝颜拿着计划书,同几个大学士们进行讨论,他们也都夸朝颜的法子实在是好。

朝颜根据他们的意见,稍微改动了一些,写成一份折子,交给穆武帝看。

穆武帝看过后,并没有意见,直接放手让朝颜来。

轰轰烈烈的图书征集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和征集活动一起进行的还有庶吉士的考核。让朝颜十分满意的是,除去施温雅、吴归远这两个不必考试的,其他八个女进士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庶吉士,即将参与编写工作。

这次庶吉士的考试,也淘汰了一半以上的人,让翰林院的人减少了不少。然而这批没考上的人如何安排,便成了一个问题。毕竟没考上的最少也有两千人。

朝颜对此早有对策,他们若是要留下来做抄写的活自然可以,只是这活他们只怕也看不上。若是不想做抄写的活,那么也可以到各地去进行实习的工作。

很多人从翰林院出来后,便担任各地官员,而他们往往得花费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上手。朝颜打算给他们弄个一年的实习期,也好让他们有如何处理政事的经验,等将来真的当县令或是知府,不至于走弯路。

至于实习的薪资,朝颜十分大方,决定就按照府衙主事八成的薪资来算。毕竟不少庶吉士家境都比较清寒,总得让他们能养活自己。

这法子不仅是庶吉士,那些等待任职的官员们也同样可以如此安排。

朝颜的这一手,让不少进士对她颇为感激,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门路能安排到一个好工作的。

这也是昭瑞太子新官上任的第三把火。

------题外话------

朝颜:为了让他们少废话,还是给他们安排事情做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