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历史同人] 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 第390章

[历史同人] 被附身后得罪全三国 第390章

作者:鱿不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9 15:17:31 来源:免费小说

  当然这么说也不对,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

  “……”吕思彤盯着章局紧皱的眉头看了又看,总觉得好像不是在思考什么好事。

  就和老王说的一样,他当时如果不是见到了“高科技”,也一直是怀疑她的。这位章局才刚认识,双方还没有合作过什么事情得到足够信任,因此不敢贸然让他也见见“高科技。”

  章局还在端详,最主要是,不论她身份好坏,年纪轻轻只身前往异地的局子,都显得过于胆大了,而且神态轻松十分自信,就好像认定自己一定会相信她与她合作。

  章局站起来踱步一阵,太过平凡的人如果某天出尽风头必然是会招惹非议质疑。这位小吕同志不是一次两次上电视了,参与破获的还都是大案件,网络上对她的质疑声很高。

  有人说是当地炒作让功,保不准是哪个大官的孩子呢。

  过了一会,章局重新坐下,皱眉说:“我问你个问题,请不要介意,这是为了建立信任。”

  “嗯,你说。”

  章局说:“正常人去旅游都是选风景优美或者人文景观的知名地,但你去的都是陵墓附近,是有什么原因吗?”

  就这?吕思彤颇为费解,挠挠头说:“我们史同人就是这样的。”

  上坟不仅是人文景观,还特别人文关怀呢!

  比如说,咱们江东粉丝,哪怕吴主孙权在给朱元璋看门,都没有嫌弃不认他,并且知道他孤零零寄明篱下肯定很伤心,还跑去明孝陵给他送张辽卡片止啼,这不是真爱绝对办不到如此贴心。

  再比如说,咱们曹魏粉,知道曹操生前被头风困扰十分痛苦,特意给他带了治头风的良药,当年他一听就不头痛的讨伐檄文!他们黑子会畏首畏尾怕被骂,只有我们真爱粉才会冒着被骂的风险给老曹治病。

  再再比如咱们季汉粉,千古明良鱼水君臣合祀,当年一个诸葛亮北伐太过劳累,所以刘备坟前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诸葛亮卡片。更有贴心的粉丝谎称诸葛亮改名凄然投靠东吴,为的就是气活刘备,看一眼而今成都的繁华。简直再暖心也没有了!

  这,就是人文关怀,像章局这种年纪的人是不会懂的。

  从小吕同志的回答来看,确实是存在一定的代沟,他不太明白史同人是什么意思。

  手指在桌面上敲得嗒嗒作响,不难看出他做决定前的犹豫。

  “你既然是自学历史,还自学了鉴定和多种书法,方便展示一下吗?比如说,你最了解的一段历史。”

  她故作深沉,说:“这地方以前应该算是在荆州范围吧,说到荆州自然想到的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其中的赤壁之战也是历史重大转折点,那就讲讲赤壁之战的主将周瑜,和他的好基……好朋友!孙策的事情吧。”

  章局点头,说先等一会,自己也请了个历史系教授过来,正好可以聊一聊。

  吕思彤微微皱眉,看样子准备齐全,真是把她当骗子对待的,伤心!

  在等历史系教授过来之前,章局又让人去拿了笔墨纸过来,让她随便写点什么就行。

  吕思彤看向随意坐在沙发上的孙策和周瑜,投去视线确认。

  孙策连连摆手,将周瑜往前推了推,说:“我虽有练字,终究上不得台面,还是让周郎来吧。”

  周瑜没有推辞,只等她点头应下就附身书写。

  没看到砚台墨块,是用的成品墨汁,打开盖子就一股墨水的不太好闻的气味。他们平时在家写字时还是更喜欢研出来的墨,会比墨汁略稠些,水分略少些,下笔不会导致一下子就晕开,哪怕是不小心一滴墨滴到纸上,也是凸起来的一小点,而不是一团墨。

  准备的纸是普通的a4纸,的确是够随便的。

  周思彤提起笔只沾了少许墨汁,在室内环顾一圈,看见有几面锦旗,随意选了一面上的字书写。

  些的是繁体行草,比草书要端正,比行书再飘逸些,其中这个度不是很好把握。四个字一气呵成,他下意识有个揽袖子的动作搁置笔杆,说:“见笑了。”

  随后就分离出来,把夸夸留给小吕。

  吕思彤回过神来,看见章局正在端详a4纸上的字迹,其实他也并不是很懂书法,只能直观地从这字给人的感觉美不美来判断书法的好坏。

  “小吕同志的确是有两把刷子,你这写的是什么字?”

  “问就是天道酬勤。”

  “……”周瑜刚想提醒,她已经嘴快随便说了一个,好在章局也没认出来是什么字。

  之后又等了大概十分钟,那位历史教授姗姗来迟,脸上带着几分看小辈的傲慢。这个小辈从去年开始在圈子里就颇有名声,找回了诸多文物,好几个博物馆的馆长都靠她拿业绩,过于神奇了点。

  也就导致哪怕是考古圈/历史圈里的人,更加是怀疑的态度。他们有的人考究一辈子,一件重大文物的追回/鉴定/修复都未必能碰到,老祖先们留下的宝贝太多了,也因为多,评级难度也就高。时间久远的古董,在古代人眼里也是古董,盗墓行径自古就有,也导致越古老的墓剩余的文物越少。

  但这个平平无奇的小辈,半年不到的时间追回的文物居然都是汉末的,而且都涉及到历史重点人物。物凭主贵,历史赋予的价值远远高于本身的价值,不管是随葬的丁夫人陶俑,还是被盗的白玉美人像,都对历史研究有着重大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