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 > 第3节

少将在八零种田种药材 第3节

作者:苏佑蓁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5 17:18:04 来源:免费小说

  裴柠离婚那天刚回到家,两个舅舅和两个舅妈来指着她的脸大骂很难听的话,说她离婚让他们娘家人丢人,并说以后两家不再是亲戚。

  省事。

  二队的人全部姓夏,河那边种粮食的土地比较平坦广阔,地好,每年分的粮食比较多。

  这边是三队,全是杂姓,都是在解放前后搬来定居,包括裴家也是。

  这边种粮食的土地不平,成梯状,每年分的粮食都比一队和二队少。

  三队小队长叫高家河,打原主主意的人叫高志武,是高家河的侄子。

  据裴爷爷跟原主讲,当年修建小河上能通牛车的石桥时高家出大半钱,高家河的父亲也因此当上小队长,后来传给高家河。

  裴爷爷临逝世前和裴柠一个人说他很早便断定高家河的父亲以前是土匪,他觉得高家后人不会是好人,叫裴柠警惕高家人,可惜……

  原主因为被离婚受打击,被亲戚指着鼻子骂,没两天又被高志武打主意,三个原因之下发起高烧。

  裴宁把所有东西都重新收好,把布袋放回原位,伸手在一个角向下摸,摸出一兜布包着的钱,里面有五百多元,是裴爷爷临走前交给裴柠,同时也把这个家交给她。

  裴宁把这兜钱收进空间钮,盖回木箱盖子锁上铜锁,抽出钥匙放回藏钥匙的地方。

  随后她取出身体修复液喝两口重新收起,拉上窗帘,躺下睡觉,裴宁以为自己会睡不着,但没一会便很困倦,陷入沉睡。

  半夜起来抱裴晈去小解一回。

  裴宁再睁眼发现房间里昏暗,身体轻爽,精神饱满。

  她起来下炕走两步拉开窗帘,发现天已经全亮,厨房里有轻微声响。

  裴晈坐起来软软喊:“妈妈。”

  裴宁接受这个身份后,被小孩喊妈不再觉得很别扭,“嗯”一声后转身去拿梳子给小姑娘梳头,轻手并慢吞吞地给她绑头发。

  小姑娘头发黑又软,她手接触觉得顺滑。

  裴宁给小姑娘绑好头发,也梳自己的头发绑起,小姑娘出去后她关上门,换上干活的蓝色衣裤,穿旧布鞋,出去洗漱后喝水,洗衣服,挑水出后门去浇菜。

  韩秀梅做好饭后提猪食去后边喂,回前面后吃饭。

  早饭是黑面和玉米做的发面馒头和咸菜,碴子粥,裴柠记忆里韩秀梅会做好吃的饭菜,据说是裴奶奶教她。

  裴宁想到那些菜,那些菜味道的记忆浮现,她口水分泌加速,咬一大口馒头嚼一嚼咽下。

  四人安静吃完早饭,韩秀梅问裴宁:“宁宁,你今天要去上工吗?”

  韩秀梅自从视力不太好,便不再上工,在家看裴衍和裴晈。

  她视力虽然不太好,但不影响做饭和做一些家务活,缝补破衣服和做鞋也还可以,做衣服就不行。

  裴宁应:“是。”

  韩秀梅叮嘱她:“你刚病好,快中午有人回家做饭你也回来。”

  裴宁又应:“好。”

  裴宁拿上遮阳草帽,提绿色水壶,在两个小孩不舍的眼神中出门,去三队仓库前等小队长安排活。

  她慢慢在路上走,观察环境和对上记忆,碰见裴宁的夏红英见她走得慢,关心问她:“裴宁,病没好吗?”

  裴宁平淡回:“没有好全。”

  夏红英说:“现在很热,一会干活注意点。”

  裴宁:“谢红英嫂。”

  两人搭话后一起走去仓库,没一会有几个女人加入一起走,问候裴宁,裴宁都简洁回答。

  几人觉得裴宁话比以前更少,不过想到陈文海前几天回来和她离婚,瞬间理解。

  他们边走边碰到更多的人,裴宁觉察到有人鄙视自己,鄙视自己是离婚的身份,这个社会离婚的人非常少,离婚的人会被人看不起,被人欺负。

  这个社会文明程度低,九成人以上是文盲,她并不在意这些眼神。

  至于想要欺负自己……

  没一会,他们走到小仓库前,裴宁觉察到更多鄙视和轻视的眼神,还有几道不怀好意的视线。

  鄙视和轻视的眼神是属于女人的,不怀好意的视线是属于男人的。

  小队长高家河来安排大家干活,去玉米地里拔草。

  高家河身材中等,面相端正,穿的衣服比在场的所有男人整洁,说话中气足,脸上表情和眼神正常。

  裴宁见到高家河后暗中留意他,没有发现不对劲。

  高志武很少上工,没有看到人。

  第3章 条件

  玉米已经抽穗,裴宁戴着草帽蹲在玉米行间用手拔起小杂草,里面闷热,被玉米叶刮到的地方发痒,又出汗又痒,很不舒服。

  裴宁慢慢调整呼吸频率和拔草速度,过一阵子后舒服许多,但随着太阳升高,阳光变猛烈,出汗速度加快。

  蹲着干活,时间长了腿发酸,水壶里的水喝完,裴宁忍着口渴,女人们提前下工回家做饭时,她也走出玉米地去和高家河说:“队长,我下午请假。”

  不是农忙时,裴柠时常进山采药,请假是常事。

  三队的人叫高家河队长不是小队长。

  高家河以为她病没有好,说:“行。”

  裴宁回到家,在井边洗手后进堂屋,裴衍和裴晈在堂屋里玩,见她回来相继喊:“妈妈。”

  “妈妈。”

  “嗯。”裴宁应声后从烧水壶里倒涼茶喝下,连喝两碗热气消下一些,舒一口气,转身去厕所解体生理问题,洗手后回堂屋躺在躺椅里。

  裴衍和裴晈靠近妈妈关切看她,裴宁开口和他们说:“我没事。”

  上午干这点活不累,比起以前野训还差太远,只是生活环境和工作差距太大,就算做好心里准备,也不能一下子适应。

  她思考,自己在这个地方除了种田和采药,还有什么出路?

  这样的生活如果过一辈子会很沉闷,且没有什么意义。

  裴衍和裴晈听妈妈说没事,便重新去玩。

  中午的饭菜也简简单单,裴宁没有想到什么出路,吃饭时决定先提升家里伙食。

  她醒来后还没有叫过韩秀梅娘,边吃饭边做心里建设,吃完饭后和韩秀梅说:“娘,我和队长请假了,下午进山。”

  韩秀梅担心:“你刚病好,请假了再歇歇?”

  裴宁说:“我没事,我不走太远。”

  韩秀梅性格很软和,刚结婚时听婆婆的话,婆婆不在后听男人的话,男人不在听公公,公公不在听女儿的话,没有主见。

  现在听裴宁执意要进山,不再坚持拦着。

  阳光猛烈,裴宁收拾进山的工具,换上解放鞋,头上戴着草帽背着一个背篓,手拿一根到她肩膀的棍子,从后门出去,踏上上山的小路,她调整呼吸,脚步不急不缓地上山。

  山里树林青翠,有山风吹过,走着不算很热。

  裴宁顺着记忆,约一个半小时后来到一处山谷,谷底有一条清澈小溪,她没有和原主一样拿棍子打草惊蛇,直接在杂草和矮木从中行走。

  她走着走着侧边突起竖起一个蛇头迅速向她小腿咬来,随之裴宁手里的棍子极速打出,闪电似的打中蛇头,攻击她的蛇瞬间掉在杂草上。

  裴宁看蛇身的花纹和记忆对应,是条蝮蛇,蛇头被棍子打扁已经死透。

  裴宁手里出现一副银白色手套,她穿上手套提着蛇向下走,走到溪边放下背后的篓子,从篓子里拿出一把二十厘米长的小刀,小刀木柄很光滑,显示已经被人用很久,刀身用老旧的皮套套子。

  这把刀以前是裴爷爷用的。

  她抽出小刀,刀身是青黑色,看着平平无奇,但裴宁稍用力划蛇头,蛇头马上整齐切断。

  裴宁从竹篓里拿出小锄头,在旁边挖个小坑将蛇头埋进去。

  随后用小刀剥出蛇皮,从空间钮里取出一个密封小瓶,将蛇胆放进去收起,清洗蛇肉,从竹篓拿油纸包着收进空间钮,她看着蛇皮想了想也收起。

  裴宁处理好蛇,喝些水,此时肚子已经很饿,她吃下半支营养液,然后在溪边挖几种常见的草药,挖够半篓上山谷返回。

  这时已经过一天最热的时间段,山风不小,裴宁在山林行走感觉清爽,没有再出汗。

  她在半路把包蛇肉的油纸包放进竹篓底下,回到家后门推门进去,脚顿一下,前面正房堂屋有个陌生女声在和韩秀梅说话。

  裴宁顿一下脚继续走,到前面先进杂物放下竹篓和棍子,到井边洗洗手洗把脸,再进堂屋。

  来客见裴宁回来热情招呼:“裴宁回来了。”

  裴宁认出这人是河对面二队的媒婆,叫韩翠花,她淡淡喊:“婶子。”

  韩秀梅在倒涼茶,和裴宁说:“宁宁,快来坐下喝凉茶。”

  裴宁走过去在八仙桌里面坐下,端起碗喝凉茶。

  韩翠花等她喝完凉茶说:“裴宁,你已经和陈知青离婚,你一个人养着老人孩子很不容易。”

  裴宁放下碗说:“我娘还不是老人,我也不觉得养家不容易。”

  她看到韩翠花,更深切感觉到带着离婚身份的自己像块肥肉,有用资源。

  还有这个房子,在裴宁眼里很差的黄泥砖瓦房,但在一般人眼里是好房子,宽敞,又有明亮的玻璃窗。

  这样的房子一般住着一大家子,十几二十人,她这才住四个人,都想打她主意。

  韩翠花当然知道裴宁有能力养家,笑说:“你就算能养家,一个家也需要一个男人,有个人帮衬才没那么累,是吧?”

  裴宁不想跟她扯皮,想想说:“婶子是想给我介绍对象,那我说说条件。”

  韩秀梅听裴宁的话欲言又止。

  韩翠花听裴宁同意找对象,脸上拉开大笑容连说:“你说,你说。”

  裴宁漫不经心说:“一,人比我高一个头,年纪不能超过我五岁。”

  这…,韩翠花脸上笑容收敛一半,裴宁身材高挑,比丰收大队的一多半男人高,比她高一个头的男人几乎没有。

  还有年纪,死老婆的男人基本上是三十岁以上。

  裴宁继续说:“二,人长得俊,皮肤不能太黑,身材笔直。”

  韩翠花脸上笑容全无,心里骂裴宁异想天开,农村男人哪有皮肤不黑的,只有当兵的身材笔直。

  裴宁无视韩翠花脸上表情继续说:“三,能打得过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