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596章 兵发辽东

游龙戏唐 第596章 兵发辽东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子明一定要去么?”

李恪给出的期限是两天,却不曾想陈子明居然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成功说服了李积,面对着二人的联名请战本章,李恪不禁觉得有些头大,问题是他又想不出甚好的理由来强行阻止陈子明出征,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不怎么情愿让陈子明走上这么一趟,而以其之军略能力,也挑不出陈子明所上的战略计划中有甚瑕疵可言,无奈之下,不得不将陈子明唤了来,见礼一毕,也自无甚寒暄之言,紧着便发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高、百两国向来敌视我大唐,近年来虽不曾扰边,却不过是在休养生息罢了,若不早灭此二国,早晚会是大患,今若欲灭之,当须得速胜为上,概因此二国皆多山,又地处寒冷地带,我大军前去征讨只宜速战速决,不令敌有喘息之机,一旦不能在九月前灭此二国,则战必不利,故,微臣方才图谋以奇制胜之法,此策看似简单,实则变数极多,稍有差池便是满盘皆输之结果,唯微臣自去,方可保得调度无虞也。”

尽管不甚清楚李恪为何有着阻止自己挂帅之想法,然则陈子明却是不想改变初衷,没旁的,他能为大唐谋划的,大体上都已谋划好了,该做的事尽管不能说全都做完了,可也已是大体差不离了的,到了这般田地,陈子明已经不想再恋栈不去,接下来的岁月,他可不想再那么劳心劳力了去,毕竟伴君如伴虎这么句古话可不是说着好玩的,而是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堆砌出来的,正因为此,功成名退自也就成了陈子明的不二之选择。

“嗯……来人,传朕口谕,宣:兵部尚书李积、左武卫大将军苏烈、兵部侍郎裴行俭、娄师德即刻到此议事!”

这一见陈子明执意要挂帅出征,李恪也自不好强劝,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之后,紧着便下了道口谕。

“诺!”

李恪金口既开,侍候在侧的内侍监何欢自是不敢稍有耽搁,紧着应了一声,匆匆便退出了御书房,自去传唤诸般人等不提。

“臣等叩见陛下!”

何欢去后不多久,李积等人很快便联袂赶到了御书房,这一见到李恪与陈子明君臣俩正蹲在一幅大型沙盘前低声计议着,众将的精神自不免都是为之一振,已然明白了李恪此际召见的用意之所在,但却都不敢在礼数上稍有闪失,紧着便齐齐抢上了前去,各自大礼参拜不迭。

“都免了罢。”

见得众将已到,李恪这便起了身,拍了拍沾了沙子的双手,随口便叫了起。

“谢陛下隆恩。”

李恪金口既开,众将们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多言处,有趣的是众将在谢恩之际,视线几乎是齐刷刷地瞄向了那幅大型沙盘,眼神里尽皆透着浓烈的求战之**。

“朕叫尔等来,只为一事,唔,就东征高句丽之战,子明献了一策,朕有些拿捏不定,尔等且帮着参详一二好了。”

李恪有心想让众将们好生挑挑刺,最好能将陈子明的战略驳倒,如此一来,他也就能借题发挥上一番,不给陈子明出征之机会,当然了,鉴于陈子明也在场,李恪自是不好将话说得太明,可言语间的暗示之意味却无疑明显得很。

“陛下、诸公请看,高句丽与百济两国相邻,皆位于半岛之上,地形狭长,山脉走势大体为纵向分布,多山地少平原,其国之城除平壤外,大多依山而建,易守难攻,若以平推而进之战法,过鸭绿江之后,我军须得连克七城四十三军寨,方可进抵平壤城下,耗费时日恐多,一旦冬季到来,受阻之可能不小,战不利焉,故,某思得一策,当得兵分三路,第一路走安平,兵力为辽东、幽州军六万四千余众,正面平推直进,以水师配合,强渡鸭绿江,第二路事先走海路进新罗国,兵力两万余,与新罗军联兵一道,攻百济,拖住百济军之主力,不给其救援高句丽之可能,第三路军则是在第一路军发动后半个月里走海路进大同江,先期兵力为新军一个军三万余众,直扑平壤,沿途除了南浦以及松林两处小军寨之外,并无重兵把守,且江面宽而深,利我水师之进出,无论增援还是补给,皆甚为便利,以围点打援之战法先破高句丽各地赶来增援之军,后趁胜取平壤,一举灭其国祚,待得第一路军赶到,即刻随水师直扑大川,沿白马江杀奔百济国都泗沘(今之扶余郡。战而破之,大事定焉!”

尽管听出了李恪言语中的暗示,然则陈子明却并不在意,但见其先是冲着李恪深深一躬,而后便即一侧身,朝向了大幅沙盘,指点着其上的地形地势,详细地道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思。

“子明既已将方略道出,诸位爱卿且就此议议看好了,朕听着呢。”

时值陈子明畅畅而谈之际,李恪明显有些个不甚自在,可到底还是耐着性子地等到了陈子明陈述完毕之后,这才一挥手,语调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末将以为此策虽略有风险,然,却是克敌制胜之最佳方略,宜行!”

李恪想让诸将们挑刺的想法无疑很丰满,可惜现实却极为的骨干,没旁的,早在上本前,陈子明就已跟有关人等商议过此战之战略,也早就已取得了共识了的,这不,李恪话音方才刚落,苏定方便已是头一个站出来附和陈子明之所奏。

“陛下,微臣也以为此策当是破敌之良方也。”

“陛下,微臣请命为先锋!”

……

还没等李恪对苏定方的进言加以置评,裴行俭与娄师德也已是先后站了出来,同样是极力支持陈子明所提之方略,唯有李积尚保持着沉默。

“懋功对此策可是有甚不同之意见么,且自说来与朕听听好了。”

见得苏定方等人齐齐支持陈子明,李恪的心中自不免有些不甚爽利,再一看李积兀自站在一旁,心中立马便是一动,也没理会苏定方等人的意见,紧着便将问题丢给了李积,显然是希望从其口中听到些异议来着。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陈大人所言之策略从总体来看,应是可行,只是老臣对海路一事尚有些疑虑,概因大海风云变幻无定,倘若稍有闪失,则恐于战事有大不利焉。”

李积倒是没让李恪失望了去,但见其眉头微皱地便提出了个风险之所在。

“嗯,懋功此言甚是,海上风浪无定,确是不得不防啊,子明对此可有甚妥当之应对否?”

李恪早就在等着有借题发挥之机会了的,这一听李积所言颇是有理,紧着便将问题砸向了陈子明。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李尚书所虑确是不无道理,然,却不是不可克服之苦难焉,据兵部职方司历年水文资料可知,渤海、黄海之大风大浪大多集中于夏秋之交,其余时节基本无大风浪,我水师从胶澳出击当是在二月底至三月初,是时,正值二海之宁静期,纵有风浪,亦不大,更惶论我水师战舰乃至运兵船皆巨,抗风浪能力远胜普通民船,纵使遇大风大浪,也自无惧,有鉴于此,微臣方敢以海路突袭敌之心腹。”

既是早就知晓李恪不太愿意让自己挂帅出征,陈子明又怎可能不早做预防,实际上,李积之所以会提出疑义,正是出自陈子明的安排,对于风浪之说么,陈子明自是早就有了应对之策,这会儿说将起来,自也就自信十足得很。

“唔,若如此,那倒也能成,只是朕看新军虽强,却只得三万兵力入平壤,会否稍嫌不足,可否先于南浦暂守,且让水师多往返上几趟,待得兵足再行进取,似更稳当些罢?”

听得陈子明这般解说,李恪用不着去着人调查,便知陈子明断不会在此事上作假,也自不好再拿大海风浪不定来说事儿,毕竟前几回的东征都曾动用过水师,也确实不曾遇到太大的麻烦,然则李恪还是有些不太情愿就这么准了陈子明之所请,这便换了个角度刁难了陈子明一把。

“陛下明鉴,以我大唐水师目下之实力,一趟也就只能运载如此多的兵力,再要多,就须得从民间征召船只,恐有扰民之嫌也,再者,微臣之所以轻兵直进,为的便是要诱使敌与我战于野,充分发挥我新军之强大火力,力争破敌于城下,待敌胆丧,再以炸药炸开敌城墙,一举灭敌国祚,是时,兀自抵抗的高句丽诸城必望风而降矣,大捷可期哉。”

李恪这么个问题明显就是半吊子水平者方才会问将出来,对此,陈子明心中虽暗自好笑不已,但却并未带到脸上来,而是心平气和地为其剖析了一番。

“好,朕意已决,兵发辽东,不灭高、百两国誓不罢休!”

李恪等了等,见诸将皆不曾对陈子明所言提出异议,也就没再多犹豫,但见其豪气十足地一挥手,已是就此下了最后的决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