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567章 观风江南

游龙戏唐 第567章 观风江南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一场陈府大婚引得万众瞩目,盛况传出,天下为之轰动不已,说来也不奇怪,无论是陈家还是萧家,都是顶级豪门,双方联姻本来就是强强联合,更遑论天子与皇后亲自莅临陈府,为陈舒主婚,这等待遇除了皇子之外,便是嗣王、郡王们都不可能有,再算上过半朝臣道贺之规模,这等盛况虽不能言空前绝后,却也绝对是大唐开国以来的头一遭,引来无穷之热议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朝野热议连连之下,前些日子因废后传闻而深陷麻烦的萧家可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至于陈子明么,本来名声就已是一时无两,如今更是鼎盛到了无以复加之地步,然则陈子明不单不曾因此而有甚横傲之言行,反倒是深自收敛了许多,接连数月下来,于大朝时,基本不再动本言事,错非陛下有问,通常情况下,都是缄默无语居多,甚至对各部公务的督查都比从前要松泛了不少,就连近来朝野间热议不已的新军组建一事,都没见陈子明置上一词,治政之风格似乎有着向无为而治转变之趋势。

“子明啊,兵部上报的呈文,朕虽是阅过,看着似乎不错,然,朕终归对此不甚了了,依卿看来,可有甚不妥之处否?”

陈子明虽是对新军组建一事不置一词,然则新军之所以能组建,全然是陈子明一力所为,在定案之前,李恪终归是须得好生与陈子明商榷上一回的,若不然,怕是李恪自己都不免有些个难以心安。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此章程应是可行。”

新军组建之章程虽是裴行俭与娄师德二人联手炮制出来的,可基本的思路以及精髓却全都来自于陈子明往昔的指点,从新军的招募到训练再到退役士兵之安置,以及各军将领的轮换体制、军法处之设立等林林种种之纲要都深深地烙印着他陈子明的痕迹,此份章程可行与否,陈子明自然是最有发言权之人,纵使如此,陈子明也不曾将话说得太满,仅仅只是谨慎地给出了个简洁无比的答案。

“嗯,既如此,那朕便准了,先练出一军三师来看看究竟再说也罢,子明以为如何哉?”

虽说已然见识过新军的强大战力,可毕竟此番革新意义重大,李恪自是不敢掉以轻心,纵使陈子明已然说了可行,他也依旧只是持着谨慎乐观之态度,并不打算一上来便大力推广,而是想着先组建出一支新军为样本,以观后效。

“陛下圣明。”

李恪这等谨慎的决断无疑会拖延新军建成的速度,然则陈子明却并未表示反对,概因这等谨慎有着其必要性,毕竟军国大事关乎社稷安危,再如何谨慎都是应该的。

“子明以为可便好,那就这么定了,只是如此一来,卿尝对朕所言之政体革新事宜却恐须得延后了,会否影响到五年之预定计划?”

当初陈子明所上的五年计划之本章可是一环扣着一环的,如今李恪既是打算在新军组建一事上以稳为主,自不免便担心会影响到后续之计划安排,他可是还等着发兵去剿灭高句丽这个中原之世仇呢,万一要是拖延过久,一旦让高句丽彻底缓过了气来,岂不是要平添无穷之变数了么。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影响虽有,却并不会大,时至今日,政体革新已可搬上日程,只是在此之前,还须得对各地之情形详加了解,窃以为派出朝廷大员观风天下势在必行,一者可借此机会考察各地要员,二来亦可顺便勘察民情,以为接下来之划省事宜做个前提准备。”

尽管李恪不曾明说,可陈子明却清楚其心中真实想法是甚来着,无非是想要尽快稳住内部,也好腾出手来征战天下,以显自身之武功,对此,陈子明自是乐见其成得很。

“观风天下?嗯,不错,子明这想法好,朕看着可行,子明可有具体之章程么?”

李恪之所以会极力赞成陈子明所提的划省而治,概因他自己也察觉到了现行体制下,朝堂对地方的控制力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州郡制的根本其实是地方自治,中央不过只取财税罢了,倘若中央强,地方上虽偶有动乱,也不致有太大的问题,可倘若中央一旦出了问题,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可就基本不存,长此以往,必有割据之情形出现,真到那时,大唐其实也就名存实亡了去了,周朝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所谓的天下共主不过就是个木雕泥塑罢了,各地诸侯根本不会将中央政权放在眼中,此一条,有过地方治理经验的李恪自是看得比太宗要通透上几分,之所以不曾急着划省,不是不想,而是火候未至,一旦新军编练有成,那便是中央收权之时,当然了,在此之前,对各地多加了解自是必不可少之事了的,正因为此,这一听陈子明提到了观风天下一事,李恪的精神立马便是一振,紧着便问起了具体章程来。

“回陛下的话,微臣草拟了份本章,还请陛下御览则个。”

陈子明这段时间以来之所以表现得极为低调,除了是克己自守以避嫌之外,更多的则是他已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政体革新一事上,为防止朝局动荡,陈子明自是不可能去跟朝臣们公然谈论此事,只能是私下里秘密规划,数月下来,自是早已有了稳妥之准备,此际听得李恪问起,自是不慌,但见其一抖手,便已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一本厚实的折子,恭谨地递到了李恪面前的龙案上。

“哦?朕且先看看。”

这一见陈子明早有准备,李恪不由地便是一愣,可也没多犹豫,紧着便取过了折子,细细地翻阅了起来,良久之后,这才抬起了头来,却并未急着开口,而是若有所思地弹动了几下手指,斟酌了下语气道:“子明打算亲自去江南走上一遭么?”

“江南乃赋税重地,又是粮秣要地,实不容稍有闪失,确须得派重臣去走上一遭,微臣之所以提议自去,其实是存了私心的,不瞒陛下,微臣与馨儿成婚都已多年,却始终不曾有时间好生陪陪馨儿,心中内疚不已,就想着此番能假公济私上一回,若能蒙陛下恩准,实微臣之幸也。”

李恪此问一出,陈子明的脸上立马布满了愧色,颇见扭捏地便道出了“实情”。

“呵呵,原来如此,朕知晓了,这些年来辛苦子明了,且去江南走走也自无不可之处,朕准了。”

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李恪不禁为之失笑,可也就只笑了两声,便紧着停了下来,没旁的,概因陈子明所言还真就不假,这二十年来,他一直在劳心劳力地为社稷操持着,功绩可谓无数,无论是太宗还是他李恪,用起来都觉得格外之顺手,也就这么一直重用着,浑然没想过要给陈子明一个喘息的空档,一念及此,李恪也自不免有愧在心,自不会在观风江南一事上有甚异议,紧着便给出了个明确的答复。

“谢陛下隆恩。”

要说累,这么多年的禅精竭力下来,不可能不累,可要说累得必须去散心么,却也断不致如此,这不过只是个借口而已,陈子明之所以打算在此际离京,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避开新军之组建,道理很简单,无论是裴行俭还是娄师德,身上都打着他陈子明的烙印,而军械研究所以及两家军械制造厂也同样如此,哪怕李恪再如何开明,涉及到国之根本大事之时,也断然不会不防,与其将来被李恪清算了去,还不如这会儿自觉避开新军组建一事,换而言之,此不过自保之手段罢了。

“子明不必如此,是朕亏欠了你啊,罢了,不说这个了,子明既是要去江南,朝中要务终归是须得有人总揽才是,依子明看来,何人可担此责?”

如此多年来,李恪一直是靠着陈子明主持大局的,如今虽是答应了要给陈子明放假上一回,可心里头却不免有些不衬底,这便紧着问起了替代人选之事。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御史大夫来济老成持重,应可大用。”

陈子明原本是不打算举荐人选的,故而先前始终不言此事,然则李恪既是问起了,他倒也不会故作谦虚,略一沉吟之后,便即给出了答案。

“亭明(来济的字)么?朕看可,中书令敦礼已屡次向朕请辞,自言老朽不堪用,要归乡养老,朕因一时无人替代,也就籍勉其多操劳上几年,今,既是子明举荐了亭明,朕看便着亭明替了敦礼也好。”

李恪对陈子明的识人之明自是信得过,这一听陈子明说来济有相才,他也自无甚犹豫,很是果决地便下了决断。

“陛下圣明。”

见得李恪如此爽快地便下了决断,陈子明也自欣慰得很,但却并未多言,仅仅只是恭谨地称颂了一声了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