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507章 一花谢了一花开(二)

游龙戏唐 第507章 一花谢了一花开(二)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这……,此话怎讲?”

一听陈子明此言蹊跷,李恪不由地便是一愣,没旁的,太宗独宠李泰乃是不争之事实,当年李泰逼迫李承乾造反,又暗杀了李治,可谓是无恶不作,偏偏太宗就愣是不肯对李泰下狠手,说是流放外地,可没满两年呢,就巧借各种名目,硬是顶着群臣们的反对浪潮,将李泰又召回了京师,足可见太宗有多宠爱李泰,而今,陈子明居然说李泰此番造反以及被平灭乃是太宗故意之安排,李恪将信将疑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殿下明鉴,陛下病重乃尽人皆知之事,在这等时分,于长孙无忌而论,若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则大事可成焉,只可惜陛下对此洞若观火,早早便封闭了宫禁,如此一来,长孙无忌只能退而求其次,那便是狙杀殿下您,而这,显然也在陛下的预料之中,故而方才会将宿卫军的调兵符交托给殿下,目的便是要殿下亲手平灭此乱,以奠定我大唐社稷之绥靖,陛下用心良苦啊。”

这么多年的相处下来,陈子明对李恪自是了解得很,在他看来,李恪的雄才大略并不在太宗之下,治政之能、容人之量以及军略才干都不比太宗差多少,此一条,从其监国年余的表现便可看出一斑,独独在对人心的把握以及算计上,却远不如太宗,换而言之,李恪会是继太宗之后的又一明君,于功业上,或许会超出太宗一大截,可在后世的评价上么,却绝对不及太宗之声望,而这,说起来与他陈子明为李恪包办了太多也自不无关系。

“原来如此,那父皇他……”

李恪在谋算之道上虽是稍有欠缺,可毕竟是聪慧之辈,只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立马敏锐地意识到一个事实,那便是叛乱既平,太宗最后的心愿也就了了,如此一来,只怕太宗殡天之日也就到了,对此,李恪的心情当真是复杂至极,伤感、窃喜、激动、怅然全都掺杂在了一起,一时间竟自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

“嗯。”

尽管李恪并未将话说完整,可以陈子明之睿智,又怎会不知他要问的是甚,无非是想确定一下太宗的殡天之事罢了,对此,陈子明心中虽有数,但却是断然不能宣之于口的,也就只能是面色凝重地轻吭了一声了事。

“唔……”

彼此都是聪明人,有些话根本不用明说,只消一个神情,便可传递出足够的信息,很显然,李恪是听懂了陈子明这么声轻吭的意味之所在,自是不会再往深里追问了去,只是心绪却并未就此平稳下来,反倒是更波澜汹涌了几分……

“下官等见过殿下。”

下马陵一战的持续时间虽不长,从开战到李泰投降,拢共也就只有一个时辰不到的时间,可影响无疑极为巨大,待得李恪与陈子明乘马车抵达承天门前之际,在京的朝臣们几乎都已赶到了门前的小广场上,一见到李恪下了马车,立马紧着便拥上了前去,齐齐躬身见礼不迭,很显然,到了眼下这般田地,谁都清楚大局已定,又有谁敢不紧着讨好即将登基之新君的。

“诸公客气了,都免了罢,小王还须得紧着去面奏父皇,有甚事,回头再议好了。”

饶是李恪也算是见识过无数大场面之人了,可真被如此多的朝臣这般礼拜,心下里也自不免有些个飘飘然之感,好在头脑还算清醒,倒是不曾有甚得意忘形的表现,拱手回礼之际,语调也算是平和,只是言语间那等俯瞰天下之气势却已是隐隐然显露了出来。

“殿下英明。”

李恪虽是说有事回头再议,可大家伙都不傻,又有谁会当真了去,这不,称颂归称颂,却是无人肯错过这等从龙之良机,齐刷刷地跟在了李恪的后头,一并向宫门处的警戒线行了去。

“末将尉迟恭参见殿下!”

警戒线处,早已闻讯赶了来的尉迟恭一见到李恪在诸多朝臣的簇拥下缓步行了来,也自不敢稍有怠慢,赶忙大步抢上了前去,恭谨地便行了个军礼。

“尉迟将军不必多礼了,小王有要事要面奏父皇,还请尉迟将军代为通禀一下可好?”

值此时分,李恪心中虽是豪情万丈,可表现出来的却依旧是一派的谦和态度,这等养气功夫当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

“殿下请稍候,末将去去便回。”

尉迟恭伸出双手,恭谨地接过了李恪递过来的请见腰牌,客气了一句之后,紧着便往宫门里行了去,约莫两刻钟之后,就见赵如海已领着两名小宦官急匆匆地从宫门里行了出来。

“陛下口谕,宣,吴王李恪、左仆射崔仁师、右仆射陈曦、中书令殷元、侍中崔敦礼承庆殿觐见,另,着从五品以上臣工一体到两仪殿候见,钦此!”

宫禁虽依旧,可消息却是早就传到了深宫之中,身为太宗身边最听用之人,赵如海自是早已知晓了平乱的全过程,这会儿见得在百官簇拥中的李恪,自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之心,紧着便抢上了前去,先是卑谦地躬身致意了一下之后,这才站直了身子,一板一眼地将太宗的口谕宣了出来。

“儿臣(臣等)领旨谢恩!”

太宗这么道口谕听着平常,可在场诸般朝臣们都不是傻子,只一听便知此乃宣遗诏之格局,各自的心思立马便全都活泛了起来,当然了,在这等场合下,却是无人敢乱说乱动的,磕头谢恩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

“殿下,您请。”

赵如海有心要巴结李恪,恭请之际,自是怎么卑谦怎么来了的。

“有劳赵公公了。”

多年的奋斗以及期盼如今就要成为事实,李恪的心情无疑是激动得很,只是考虑到父丧在即,他自是不能在此际流露出丝毫的得意之情,也自不敢在此事有甚失常之表现,仅仅只是面色平静地客气了一声,便即大步向宫门方向行了去,一见及此,列在其后的诸般臣工们也自不敢稍有迁延,齐齐迈步便跟了上去……

“儿臣(臣等)叩见陛下。”

李恪等人这才刚从寝宫的屏风后头转了出来,入眼便见太宗赫然盘腿端坐在龙榻上,形容虽是消瘦,可双眼却是明亮得惊人,众人的心不由地皆是一震,但却不敢在礼数上稍有闪失,也就只能是强压着心头的慌乱,纷纷抢上了前去,齐齐大礼参拜不迭。

“情形如何了,嗯?”

太宗环视了下跪在地上的众人,却并未叫起,仅仅只是声线低沉地发问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话,事情是这样的,儿臣今日照惯例前往卫国公府吊唁,于途,得知四弟与长孙无忌欲图聚众行刺儿臣,事发突然,儿臣来不及向父皇禀明,便着右仆射陈曦即刻调兵救援,幸得三军将士用命,已将叛匪一网打尽,四弟束手就擒,长孙无忌畏罪自尽,其余涉案诸官吏尚有部分逍遥法外,儿臣恳请父皇明示行止。”

李恪本以为太宗应是奄奄待毙了的,却不曾想太宗的精气神会如此之好,心下里自不免有些个惴惴不安,只是这当口上,他也自不敢有丝毫的流露,也就只能是简略地将如今之事态说明了一番。

“嗯,依律办了去便好,朕只问尔一条,尔将如何处置泰儿?”

李恪这么番陈述说起来是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推敲,然则太宗却并未加以置评,仅仅只是不咸不淡地回应了一句,重点却是着落在了如何处置李泰一事上,很显然,事情的经过早在太宗的预料之中,他根本就不屑在此时去刨根问底。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四弟本性是好的,之所以行此逆事,实是被长孙无忌这老贼挑唆所致,虽有罪,却并不致死,依儿臣看来,幽禁于封地,着其思过忏悔也就是了,此儿臣之浅见耳,还请父皇圣裁则个。”

听得太宗不问经过只问李泰之处置,李恪的心弦自不免便更绷紧了几分,真担心太宗会说出要赦免李泰的话来,奈何事已至此,不管心中究竟有多不情愿,李恪也只能是硬着头皮地提出了自己的处置意见。

“恪儿此言可是出自真心么,嗯?”

太宗依旧不曾表态,甚至脸上的神情都不见一丝的波澜,语调虽算平和,可问出来的话却是诛心无比,当即便令崔仁师等宰辅们都不禁为李恪好生捏了把冷汗。

“父皇明鉴,儿臣所言句句出自肺腑,断无虚假。”

从本心来说,李恪自是百般不愿李泰这个死敌活在世上,奈何太宗明摆着不许,他也自不敢说要灭杀掉李泰,纵使再不情愿,在此时,也只能是坚决地表了态。

“如此便好,尔能如此宽厚,朕在九泉之下,也自能安心了,哈哈……”

听得李恪这般表态,太宗显然是信了的,也自不曾再往下追问个不休,而是宽慰地仰头大笑了起来,只是笑着笑着,头却是越垂越低,笑声也渐渐地低弱了下去,片刻之后,已是再不闻一丝声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