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484章 一致反对(三)

游龙戏唐 第484章 一致反对(三)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殿下无须担心,依下官看来,司徒大人应不会在此事上乱动无名的。”

陈子明自是能理解得了李恪的忧心与焦虑,但却显然并不以为意,只淡然一笑,便已给出了个笃定的判断来。

“哦,此话怎讲?”

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李恪不由地便是一愣,皱着眉头想了想,还是搞不懂陈子明作出此等判断的依据之所在,没旁的,这几年来,李泰与长孙无忌可是没少鼓动太宗亲征,就在前不久,还借着对高句丽战事将近的由头,上本请求****薛万彻,怎么看都是坚定无比的主战派,如今太宗既是起意要亲征,长孙无忌不趁机造乱才是怪事了的,至少在李恪看来是如此。

“此一时彼一时也,若是此番陛下不提带下官一道出征的话,或许司徒大人的想法会有所不同罢。”

随着李恪登基的日子日渐临近,陈子明在议事之际,也就不再似往日那般有甚说甚,大多都是采用引导式的陈述方式,留足让李恪自行发挥的余地,此际自然也不例外。

“唔……,如此说来,父皇的龙体……”

李恪乃是聪慧之辈,尽管陈子明所言甚是隐晦,可其琢磨了片刻,也就已明了了个中之蹊跷,只是对太宗的龙体之状况明显有些拿捏不定,这便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金石之丹起于春秋,盛行于东晋,延续至今,算来也有千年之历史了,然,殿下可曾见过长生之人么?怕是不曾罢,似此金石之丹,最大效用不过是激发人体之潜能耳,看似有用,其实不过是透支身体而已。”

太宗用丹药的事儿虽是宫中隐秘,可对于有心人来说,却根本谈不上机密,长孙无忌都能知道的消息,陈子明自不会不清楚,几句话便已说明了一个事实,那便是太宗命不久矣!

“嗯……,若是长孙老儿不乱伸手,此番朝议倒也不虞有变,且就先如此好了。”

李恪本人对于金丹之说本也不甚相信,此际听得陈子明这般说法,也自不疑有它,略一沉吟之下,也就没再多言啰唣,语调淡然地扯了几句,便算是就此结束了此番之议事……

“众爱卿,朕今日叫尔等前来,只为一事,朕打算月底前往幽州,以备明春征高句丽之战,卿等且议看,何人随朕出征,何人留守国中?”

服食金丹者,性情通常情况下,会远比往常来得焦躁,很显然,太宗也自不例外,这不,他根本就不曾等到朝时,急吼吼地便将从三品以上的大员们全都召到了两仪殿中,见礼一毕,也自无甚寒暄之言,紧着便道出了主题。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高句丽猖獗无礼,屡犯我大唐天威,确是该灭,然,今我大唐连逝三宰辅,为防万一,陛下切不可轻离京师,且,高句丽屡败之余,气势早衰,但消派一上将前去,便足可马到成功,实无须陛下亲力亲为焉。”

这一见太宗一上来便是这等蛮不讲理的态度,李恪明显是有些沉不住气了,只是碍于身份,他却是不好率先站出来唱反调,也就只能是紧着朝中书令殷元使了个眼色,旋即便见殷元大步从旁闪出,高声进谏了一番。

“远尘(殷元的字)是对朕没信心还是对自己没信心啊,嗯?”

太宗显然对殷元所提的这么个理由甚是不以为然,不过么,倒是不曾出言呵斥,仅仅只是语带一丝不悦地发问了一句道。

“陛下,老臣所言皆是实情,无关信心之事。”

太宗的问题可谓是刁钻得很,一个应对不当,那就绝对是灰头土脸之下场,但这,却难不倒宦海沉浮多年的殷元,但见其不慌不忙地朝着太宗便是深深一躬,慢条斯理地便来了招避实就虚。

“滑头!前几日乔良那厮就拿这等理由跟朕说事,朕就只回了他一句,朕对自己有信心,对卿等也有信心,有卿等在,这大唐的江山乱不了!”

太宗明显就是有备而来的,对于群臣们可能的反对意见早有应对之策,这不,笑骂中,一股英主的豪迈之气陡然大起了。

“陛下圣明。”

太宗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这当口上,殷元除了称颂之外,还真就没啥旁的言语可说了的。

“陛下,兵圣有云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今,我大唐新取辽东二十州,官吏虽委,民心却兀自未定,造乱之事不时可闻,攘外者,必先安内,是故,微臣以为征高句丽之战应延后一年方妥。”

见得殷元只一个回合便被太宗给整得没了脾气,陈子明可就无法再保持沉默了,这便紧着从旁站了出来,高声地进谏了一番。

“嗯?懋功。”

见得冒出了头来的人是陈子明,太宗的脸色立马便是一沉,显见心中已是颇为的不爽,但却并未对陈子明所言加以置评,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之后,紧着便点了李积的名。

“微臣在!”

听得太宗点了名,李积头皮当即便是一紧,没旁的,概因他很清楚太宗这是要他出面来跟陈子明打擂台来着,而这,显然超出了他李积的能力范围之外,更别说李积心下里其实早已转投到了李恪的一边,自是不愿真跟陈子明当庭唱对手戏来着,问题是李积又不愿让太宗忌恨自己,如此一来,该如何应对,就成了摆在李积面前的一道越不过去的坎。

“子明质疑二十新州之绥靖,卿对此可都有甚要说的么,嗯?”

如此多年的君臣相处下来,太宗对陈子明的辩才可是心知肚明得很,自是不愿亲自跟陈子明辩上一番,一派随意状地便将难题丢给了李积。

“陛下明鉴,微臣刚从辽东归来,对二十新州之绥靖不力确负有不可推卸之责,微臣惶恐。”

这一听太宗果然是要自己去跟陈子明对搏当庭,李积的额头上立马便见了汗——一边是当今皇帝,另一边陈子明的背后站着的是未来的帝王,都不是他李积能得罪得起的,问题是到了眼下这般地步,根本由不得他规避,只能选择一方投效,毫无疑问,李积能也只能选择李恪,此无他,太宗虽是现任帝王,可毕竟已是日落西山了,而李恪的日子明显还长着,让太宗不满,顶多得一训斥,可真要是让李恪不满了,那就不是训斥一番能过得了关去了的。

“哼!辅机。”

太宗原本对李积可是寄以厚望的,却万万没想到李积居然就这么连抵抗都不曾地便举了白旗,心中当真怒极,偏偏此际又不好当庭发作出来,也就只能是怒气勃发地冷哼了一声,转而又点了长孙无忌的名。

“老臣在。”

听得太宗点到了长孙无忌的名,满殿重臣们的目光立马便齐刷刷地聚焦在了其之身上,所形成的压力无疑不小,然则长孙无忌却是浑然不受半点的影响,不紧不慢地从旁闪了出来,从容淡定地应了一声,一派的胸有成竹之状。

“爱卿可愿随朕再战疆场么?”

太宗虽是将长孙无忌叫了出来,可明显不以为他能辩得过陈子明,正因为此,太宗也没强人所难,仅仅只是声线平和地发问了一句道。

“陛下如此豪情,老臣自当附之骥尾,只是攘外确须得先行安内,故,老臣以为暂缓一年出兵似为更佳。”

长孙无忌本来就已起了反对太宗亲征之心,此际一听太宗要将他也一并带了去,反对之心自不免便更坚了几分,没旁的,若是太宗带走陈子明,而将他长孙无忌留在京中主持大局的话,长孙无忌或许还会动心上一下,可眼下太宗明显没这么个意思,万一要是太宗死在了征途上,长孙无忌可不以为自己能在军权的争夺上压倒陈子明,倘若三十万大军落入陈子明之手的话,所有的安排与部署岂不是全都就此付诸流水了去,而这,显然不是长孙无忌所乐见之结果。

“陛下,老臣以为长孙大人所言甚是,此战确须得再缓一年为宜。”

“陛下,臣也以为此战确须得暂缓。”

“陛下……

……

长孙无忌这等态度明显有些出乎诸般臣工们的预料之外,然则不管心中究竟作何感想,众臣工们却是断然不会错过这等劝谏太宗的大好机会,这不,长孙无忌话音方才刚落,也不等太宗有所表示,于志宁、张玄素等一大帮重臣们便已是全都站了出来,齐齐劝谏不已,到了末了,便是连一向甚少在朝议时发言的崔敦礼、崔仁师也都跟着出了列。

“尔等,尔等……,哼!”

眼瞅着几乎所有的重臣一致反对自己亲征,太宗的脸色立马便难看到了极点,只是怒归怒,这当口上,太宗也自不知该说啥才好了,但见其面色铁青地环视了下诸般臣工,而后重重地怒哼了一声,就此拂袖而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