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474章 盖棺定论(二)

游龙戏唐 第474章 盖棺定论(二)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贞观二十二年八月初九,又到了大朝之时,一大早地,群臣们便已全都聚集在了太极殿中,默默地等待着帝驾的到来,气氛一如往日般的肃静,只是在这等肃静中却是带着浓浓的肃杀之气,不少朝臣眼中都闪烁着别样的光芒,很显然,大多数朝臣都清楚今日这一朝的重要性之所在。

“皇上驾到!”

一派死寂中,后殿处突然响起了一声尖细的喝道声,旋即便见一身整齐朝服的太宗由一大群宫女宦官们簇拥着,缓步从后殿处行了出来,身形倒也还算挺拔,只是脚步明显比往常要拖沓了些,也稍显沉重了些,足可见太宗的龙体依旧有恙。

“臣等叩见陛下!”

见得太宗已至,诸般臣工们自是不敢稍有疏忽,赶忙收敛起了散乱的心思,齐齐大礼参拜不迭。

“众爱卿平身。”

太宗的身体当真是大不如前了,这才走了几十步的路而已,气息居然已是带着微喘了的,叫起的声音也自不免便显得嘶哑了许多。

“谢陛下隆恩。”

能混到朝臣这么个级别者,自然都是心眼极活泛之人,自是都听出了太宗叫起之际的无力感,各自的心中难免都起了微澜,只是这当口上,却也没谁敢有所失礼的,只能是齐齐照着朝规谢恩了事。

“众爱卿,朕听闻已逝特进萧瑀之谥号争议颇多,朕心甚忧,今日早朝且就此事好生议议也罢。”

待得群臣们分文武各自站好了队之后,太宗也自无甚寒暄的废话,直截了当地便道出了今日早朝议事之主题。

“启奏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主题既定,身为礼部尚书,许敬宗自是须得紧着出列言事,此乃题中应有之意,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讲!”

许敬宗几次办差总出这样或是那样的差错,太宗对其自是无太多的好感可言,这会儿虽是准了其之所请,可从口中吐出的字眼明显生硬得很。

“谢陛下隆恩,微臣有一事要奏明陛下,已逝特进萧瑀公忠体国,自我大唐开国起,便屡立奇勋,位列凌霄阁之九,为宰辅之尊二十余载,高祖屡赞曰:‘公之言,社稷所赖。’,陛下也曾多番籍慰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武德年间,不顾险阻,屡次于朝堂之上力谏议高祖,为陛下请命;贞观初……,如此忠诚亮直之臣,实为我朝之中流砥柱也,今其既丧,国失股肱也,悲哉,痛哉,当以文贞之谥表之,以为后世臣工之典范也,如上以闻。”

许敬宗不愧是搞史学出身的,对萧瑀的诸般事迹皆熟稔于心,加之文采出众,一番长篇大论下来,当真将萧瑀美化到了无人可及之地步,至于瑕疵么,则是玩了手春秋笔法,一带而过。

“陛下明鉴,微臣对许尚书所言实不敢苟同焉,据查,贞观元年,萧瑀与时任侍中之陈叔达当庭大吵,言语粗俗,不顾陛下劝阻,恶语频出,以致被免官归家,陛下不计前嫌,旋即又以右仆射委之,然,时不过数月,萧瑀又私下勾连时居于陈子明之萧皇后,实违制之举,再度遭免;贞观六年,我大唐剿灭为患边疆多年之陈子明,萧瑀不单不为之振奋,反倒以污蔑之言弹劾卫国公李靖,妄图污人以罪,再度遭免;贞观九年,因与时任户部尚书之唐俭不和,挟嫌报复,事败,又再遭免;贞观二十二年六月末,暂署理尚书省之际,又屡屡无故贬叱大臣,欺上瞒下,诸多不法,以致又被免,纵观其为官二十余载,虽小有功于社稷,然,行事每多偏激,私心且重,今既丧,自当以‘褊公’谥之,如上以闻!”

许敬宗话音方才刚落,也不等太宗有所表示,就见文臣队伍中人影一闪,大理寺少卿严刚已是大步抢出了队列,同样是一通子长篇大论,所言所述与许敬宗可谓是针锋相对,丝毫没给萧瑀留半点的情面。

“陛下明鉴,臣以为严大人所言甚是,我辈为臣者,当以公心为先,今,已逝特进萧瑀行为乖张,屡有大过,其能以‘文贞’谥之,倒是‘褊公’一词恰如其分,臣恳请陛下圣裁!”

严刚话音刚落,吏部尚书杜楚客也自紧着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地附议了一番,旋即,便见十数名朝臣也紧着要出列声援,显然都是李泰事先部署好的人马,要的便是这么个先声夺人之气势。

“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不等李泰一方的朝臣们有所动作,却见御史中丞乔良已是大步抢了出来,高声禀报了一句,瞬间便打断了李泰一方人等将起之气势。

“嗡……”

乔良这么一动,群臣们立马为之轰然乱议不已,没旁的,概因乔良这厮太过凶残,不奏事则已,一旦动本,那就一准有人要倒大霉了的。

“乔爱卿有何本章要奏,且自说来好了,朕听着呢。”

太宗并未理会众人之乱议,不动声色地便准了其之所请。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正人先得正己,严大人絮絮叨叨瞎扯了一通,皆言他人之不是,却没看见自己之罪过,何其可笑哉……”

果然不出群臣们之所料,乔良一开口,便摆出了要弹劾严刚之架势。

“乔大人莫要信口开河,此乃御前之地,非是尔可以肆意血口喷人之处!”

一听乔良如此说法,严刚可就稳不住神了,紧着便呵斥了一嗓子,试图打断乔良的奏事,没旁的,他为官么,倒也勉强算是合格,可要说清廉如水么,那自是不可能之事,实际上,处在大理寺少卿这么个要职上者,真能做到公平公正者,实在是少之又少,严刚本就谈不上啥正人君子,受人关说官司的事儿自是曾干过几回,只是行事隐蔽,少有人知罢了,可这等玄虚当真架不住彻查,真要是被乔良拿到廷议上来说,那后果须不是好耍的,自是由不得严刚不心急火燎的。

“严大人还请稍安勿躁,是非真假自有陛下圣裁,却不是靠着声高便能无事者。”

乔良乃是有备而来,自是不会怕了严刚的威胁之言,但见其面带讥诮之色地驳斥了严刚一句之后,这才再次转向了太宗,不紧不慢地接着道:“陛下,据微臣查知,大理寺少卿严刚行为不轨,其罪有三:其一,为人关说官司,以致错判案子三桩,分别是下马陵刘家争产案、大兴里赵家讼林家侵产案、河芳里‘苏记商号’与‘林家铺子’争产案;其二,妄议储君人选,不顾陛下三令五申之告诫,屡屡与人称:濮王殿下贤,又是嫡子,当立!此等言论,实有大不敬之罪也;其三,行为卑劣,身为朝堂命官,知法犯法,竟不顾廉耻,暗与其媳苟合,大违人伦天理,当诛!如上以闻。”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一向奉公守法,绝无此般恶行,此皆乔良诬陷微臣,当得反坐。”

乔良的弹章这么一出,严刚当即便慌了神,不为别的,概因这些事,他确实都干过,只是自以为隐蔽,自忖并无证据落于人手,自是不肯就这么服了罪,这便紧着反咬了乔良一口。

“陛下,微臣所言皆有凭证,现有诸多人等之口供在此,还请陛下过目。”

乔良虽是御史中丞,负有监控朝野之责,可真要说到消息灵通么,其实真就强不到哪去,之所以能在此际拿出严刚的诸般罪证,靠的其实都是“新欣商号”之力,而这,又全都是出自陈子明之谋划——早在知晓李泰那头安排严刚来当先锋时起,陈子明便已密令柳如涛将往常收集的严刚之罪证全都转交给了乔良,这才会有眼前这么一幕的出现。

“递上来!”

严刚乃是长孙无忌一手提拔起来的少壮派官员,往常在朝中也自相当的活跃,太宗对其原本是颇具好感的,却不曾想私下里居然还有着这么多污秽之勾当,当真令太宗心火狂燃不已,不过么,倒是没急着发落于其,仅仅只是声线阴寒地吩咐了一句道。

“诺!”

太宗金口既开,侍立在侧的赵如海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应了一声,疾步便跑下了前墀,接过了乔良高举着的几卷纸,转呈到了御前。

“严刚,尔这厮好大的狗胆,竟敢欺君罔上至此,来人,将这厮给朕拿下了!”

太宗将赵如海转呈上来的那些证词匆匆翻看了几眼,越看便越是火大,到了末了,已是用力一拍文案,厉声便断喝了一嗓子。

“诺!”

太宗此言一出,侍卫在殿旁的持戈武士们自是不敢稍有耽搁,齐齐应诺之余,一拥而上,也不管严刚如何喊冤,架将起来,便往外拖了去。

“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冤枉啊……”

一见情形不妙,严刚当真是急红了眼,不管不顾地便嚷嚷了起来,无他,乔良所奏之三大罪分开来看,都不算重罪,可合在一起,那就足够严刚喝上一壶的了,虽不致死,可前途却是彻底完蛋了去,这等后果当真不是严刚所能承受之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