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465章 历史的小拐点(三)

游龙戏唐 第465章 历史的小拐点(三)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没看到朕正忙么,不见,有甚事,让他找恪儿说了去!”

这大半年来,太宗已是基本不管政务了的,一门心思只惦记着提调军务,除此之外,哪怕再重要的政务,都是由李恪负责打理,而自打房玄龄病了之后,太宗甚至连军务都不怎么管了,每日里关心的只是房玄龄的病情之变化,纵使是陈子明等宰辅们要见太宗一面都难,似许敬宗这等新晋之尚书,根本就不在太宗的接见范围之内。

“陛下明鉴,许大人声称欲言之事非陛下不能决之。”

尽管太宗的语气已是极其之不耐,可赵如海却并不敢就这么退了下去,而是紧着出言解说了一句道。

“嗯……,那就宣好了。”

一听是这么个理由,太宗虽不耐依旧,也自不好再说不见了,闷闷地长出了口大气之后,终于还是准了许敬宗的求见。

“诺!”

见得太宗气色不好,赵如海又哪敢再多言啰唣,紧着应了一声,急匆匆地便退出了寝宫,不多会,便见一身整齐朝服的许敬宗已是疾步从寝宫门口的屏风处转了出来。

“微臣叩见陛下!”

许敬宗虽在朝为官多年,可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在中低层混着,至于履新礼部尚书么,也不过就是半年多的事儿,皇宫是没少进,可到寝宫来面圣却绝对是第一回,尤其是看到房玄龄的病榻就紧挨着太宗的龙榻,脸皮不由地便是一抽,但却不敢失了礼数,紧着便抢到了龙榻前,恭谨万分地 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何事,说!”

太宗心情正自不爽,哪有心思去玩甚虚言寒暄的勾当,连叫起都不曾,便已是不耐至极地吭哧了一声。

“启奏陛下,微臣要弹劾特进萧瑀、萧大人乱政之事……”

许敬宗其实本心就不愿在此际来见太宗的,奈何因着李恪的命令,他却是不能不来,原本还想着能能造膝密陈上一番,可惜太宗根本没给他留下甚腾挪转圜的余地,面对着太宗如此不耐的口吻,许敬宗也就只能是硬着头皮地道出了前来请见之主旨。

“什么?尔这厮胡诌个甚,嗯?”

一听许敬宗要弹劾萧瑀,太宗的眉头当即便是一皱,也不等许敬宗将话说完,便已是恼火万分地厉声呵斥了一嗓子。

“陛下息怒,微臣不敢无礼非法,实是萧大人所作所为已令朝中怨声载道,政务阻塞严重,长此以往,后果恐不堪设想矣,微臣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明知事有危殆,又岂敢不奏哉。”

许敬宗不愧是有着奸相的本色,若是旁的大臣,值此太宗龙颜大怒之际,早被吓得腿肚子抽筋了,可许敬宗倒好,除了脸色稍白了一些之外,根本不受太大的影响,语调兀自平缓一如先前。

“哦,此话怎讲?”

这一见许敬宗如此之镇静,太宗的火气也就消减了大半,可眉头却依旧紧锁着,显然还是不太相信萧瑀会辜负了自己的信任。

“回陛下的话,萧老大人为人严谨,本是好事,奈何过严即苛,用以对己,固是无妨,可用来理政却实有失偏颇,微臣此处有三份奏本,还请陛下过目。”

许敬宗不慌不忙地一抖手,便已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三份折子,双手捧着,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嗯,就这些么?”

太宗一把拽过那三份折子,随手翻了翻,心下里已是有了数,无他,概因那三份折子写的都是同一件事——礼部奏请在辽东新设之二十州建官学,事情虽不大,可涉及的面却相当之广,三份折子一份比一份详尽,可纵使如此,还是被老萧同志打了回票,每一份折子上都有着大大小小的红叉,看起来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得很,可细看了去,其实有不少处都属于本该边实施边作出调整的事儿,原本就难以写得太过具体,很显然,老萧同志的不满意确是有些吹毛求疵了的,至少在太宗看来是如此,然则太宗却并未急着表态,仅仅只是不动声色地吭哧了一声。

“好叫陛下得知,此三份折子仅仅只是微臣之遭遇而已,其余诸部也自大同小异,不仅如此,萧大人常常借故辱骂下属,动辄得咎,以致于各部官员无不为之惶恐不安,朝务梗塞严重,微臣所言句句是实,断不敢虚言以欺君。”

许敬宗观言察色的能力自是不差,只一见太宗的脸色稍缓,便知太宗对自己所奏其实已是信了的,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但却不敢表露在脸上,而是正容地又进谏了一番。

“嗯……,朕知晓了,卿且先去忙罢。”

在太宗看来,若是许敬宗所言皆属实的话,那事情确实是有些严重了,然则太宗却依旧不曾急着下决断,也不曾给许敬宗一句实话,仅仅只是不置可否地轻吭了一声,便即就此下了逐客之令。

“陛下圣明,微臣告退。”

前来弹劾老萧同志,本来就不是许敬宗自己的主意,只是因着李恪有令,不得不来罢了,而今,他该说的,能说的,都已是说过了,自是不想再多逗留,紧着称颂了一声,便即就此退出了寝宫。

“这个时文,搞得甚名堂来着!”

太宗虽不曾当着许敬宗的面表态,可其实心中已是信了其之所言的,毕竟太宗对萧瑀的性子还是相当了解的,心下里自不免有些不爽了起来。

“陛下,此事其实怨不得时文,他那人对人对己都是高要求,以其之才,任侍中,或是御史大夫,那都是胜任有余的,唯独尚书省却不是时文之长,勉强为之,必会有此乱也。”

房玄龄先前一直安静地听着,于许敬宗在之际,他并未发表甚看法,待得听太宗表了态,他方才笑着开解了太宗一句道。

“唔……,玄龄说得是,此事确是朕有些欠考虑了,本想着时文年长,当自能稳住局面,却不曾想闹得眼下这等地步,回头朕且叫恪儿提醒提醒其也罢。”

房玄龄虽说得不算太过直白,可太宗却是一听便懂了,也自觉如此之乱局确实是他自己用人不当所致,只是顾虑到多年的情分,还是不愿就这么免了老萧同志的职。

“陛下明鉴,时文那人执拗,怕是谁都说他不动,依老臣看来,吴王殿下怕也难令其有所改观,若不然,也不会有延族前来弹劾一事了的。”

一说到政务之事,房玄龄的精气神立马便大好了起来,脸色也自有了光彩,笑谈间,一代名相之风采俨然。

“也是,罢了,时文年岁也大了,早些回家养老也是好的,只是尚书省却是不能无人盯着,玄龄看让辅机去顶一顶如何啊?”

听得房玄龄这般说法,太宗也就下定了让老萧同志走人的决心,可下意识地便又想起要调长孙无忌去尚书省盯着,却绝口不提才华出众的陈子明,很显然,太宗又想搞平衡了。

“此事乃陛下之权责也,老臣本不该多嘴,只是叫辅机前去,却恐多有不妥之处,还请陛下三思。”

以房玄龄之精明,自是能猜得出太宗的心思之所在,无非是担心陈子明与李恪之间关系太过密切,一旦朝局失控,恐有逼宫之事发生,而这,在房玄龄看来,明显有些杞人忧天了,只是这等话,房玄龄却是断然不会说出口来的,甚至连叫长孙无忌去尚书省有何不妥之处,房玄龄都不愿明说,仅仅只是含糊地提点了一句了事。

“嗯……,也是,只是子明到底太过年轻了些,朕有些放心不下,玄龄看调何人去尚书省为宜?”

尽管房玄龄没说有甚不妥之处,可一想到数月前老萧同志的造膝密陈,太宗立马便改了主意,不再提重用长孙无忌之事,可又不愿将尚书省全盘交给陈子明去打理,提出的理由么,明显有些荒诞可笑——陈子明在朝已是十数年,任宰辅也有数年之久了,在朝中之威望已是极高,加之办事素来公正,朝野间少有不服者,便是太宗自己都挑不出陈子明为官有甚瑕疵,也就只能拿年龄来说事了的。

“陛下明鉴,老臣以为仁师足可胜任,其侍中一职,大可由崔敦礼接任,如此,应可令朝务顺畅无虞也。”

房玄龄不愧是多年的老相了,对朝中诸般人等的能力大多了然于心,随口一说,便已轻松地解决了太宗的难题。

“嗯,如此甚好,仁师稳重且心细,确是执掌尚书省之不二人选,敦礼操守颇佳,性子也自刚直,担纲门下省,也自相宜,就这么定了,赵如海,拟诏!”

太宗对崔仁师以及崔敦礼的能力也都是清楚的,自不会有甚异议,但见其嘉许地点了点头,便准了房玄龄之所奏。

“诺!”

赵如海就侍立在一旁,这一听太宗点了名,自不敢有丝毫的迁延,紧着应了一声,疾步便抢到了一旁的文案前,抽出了一张空白诏书,拿起搁在笔架上的狼毫笔,摆出了副恭听训示之乖巧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