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337章 风云突变(一)

游龙戏唐 第337章 风云突变(一)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科举革新事宜的正式诏书下得很快,早朝刚过,午后便已下达,接旨后,李恪自是不敢稍有耽搁,与李慎配合着调度各有司衙门,群策群力,风风火火地便张罗开了,与此同时,南粮北调事宜也已是全面铺开,一船船的粮秣辎重从江南陆续调运往幽州前线军营,太宗更是下了猛士诏,在全国各地募集愿从军东征之武举,朝堂的议事安排也紧着将重心转到了东征一事上,战争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更浓,却不曾想就在这等战前准备的紧张时分,黔州突然传来了条噩耗——废太子李承乾于贞观十八年六月初一夜间呕血而亡,太宗闻讯,为之恸哭不已,罢朝。

“大哥一向命运多舛,今去黔州不到一年即身故,实是令人扼腕,孤打算为其诸子请封,子明以为可行否?”

尽管与李承乾之间并无丝毫的兄弟情谊,可真得知了李承乾郁郁而终之消息,李恪还是不免有些个兔死狐悲之感,偏生府上又无人可分说这等情怀,这便着人将陈子明请到了往日里密议所在的宅院,彼此间见礼一毕,李恪便已是伤感不已地叹息了起来。

“此善举也,殿下当自为之,且,依下官看来,这等恩赦本章,就算殿下不上,也自有他人会上,既如此,倒不若殿下先上了方好,只是如此一来,朝局恐将有变矣。”

陈子明与李承乾打过的交道不少,可要说情谊么,那自是半点都欠奉,于其之死,也自无甚感觉可言,他关心的仅仅只是朝局会否引起起变化,而答案么,早已算定——会,不单会,而且变化或许还不小!

“嗯?子明此言何意?”

李恪之所以想上本为李承乾的儿子们请封,除了兔死狐悲之伤感外,也不乏显示一下宽仁之用心,却根本没往朝局演变方面去想过,此际一听陈子明这般说法,眼神瞬间便是一凛,紧着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陛下乃性情中人,爱子之心切矣,似李承乾这等大逆不道之辈,尤可恕其死罪,足可见心中对亲情之重视,此,于诸皇子而论,虽好事,于殿下来说,却是有大不利也,若是下官料得不差的话,司徒大人必会借此事大做文章,顺阳郡王恐将有回朝之机矣。”

早在听闻李承乾死讯的那一刻,陈子明就已在反复推演朝局的可能之变化了的,得出的结论其实并不甚理想,应对之策不是没有,只是所要付出的代价并不算小,值还是不值,陈子明本人都尚不曾完全推算个清楚,正因为此,他仅仅只是先说了个判断,却并未急着道出应对之策。

“四弟回京?这……”

这段时日以来,尽管太宗始终不曾明言储君属谁,可对李恪的态度明显比越、纪双王要亲近上许多,每每在政务上多有提点,正因为此,李恪也自不免有些飘然之感,这冷不丁听闻李泰有着回京之可能,当即有若一瓢冷水当头淋将下来一般,没旁的,李泰虽是已被贬过,可毕竟还是嫡子之身份,朝中原本就有着不小的势力在,再加上长孙无忌的力挺,闹不好真有再起之可能,而这,显然不是李恪所愿见之局面。

“嗯。”

陈子明并未急着作出解释,仅仅只是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能阻止否?”

见得陈子明点头确认,李恪的脸色当即便有些个不好相看了起来,沉吟了片刻之后,这才慎重其事地发问了一句道。

“殿下不能,下官可以,可也就只是暂时而已,代价么,恐将不小,然,若能将此事拖到陛下出征之际,倒也值得。”

当初为了能将李泰赶出京师,陈子明可是费尽了心力的,自然是不愿其再次归来,奈何太宗怜子心切,要想强行阻止,必然须得付出相当之代价,这等代价或许便是他陈子明被贬出朝去,若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怕是再难回到朝中,当然了,太宗东征也须得年余之久,倒是无所谓在不在朝中,但消能在太宗班师前后回朝,这等代价倒是可以接受,问题是到时候能不能回朝,陈子明却是并不敢打这么个包票,概因变数实在是太多了些,可控性太差。

“代价不小?唔,还请子明详述一二,小王且看看值当不值当。”

在李恪看来,越、纪二王皆谈不上对手,可李泰却绝对是生死大敌,他自是不愿见到李泰有丝毫再起之可能,纵使陈子明已说了代价巨大,可李恪还是不打算就此作罢,但见其一扬眉,已是慎重地出言追问道。

“若是下官料得不差的话,司徒大人想必会紧着派人去均州送信,让顺阳郡王着紧上本,以哀恸兄长之逝为由头,诚恳认错,而后么,司徒大人再从旁关说一二,陛下定会怜悯之心大起,稍一被怂恿,必会下诏传顺阳郡王回京,到那时,殿下势必不能轻动,欲阻止其事,也就唯有下官以门下省之名驳回此诏令,据理力争之下,当可缓之,然,此事过后,下官恐再难于门下省立足,十有**要被贬出京。”

陈子明早就料到李恪会是这么个反应,也无甚隐瞒,直截了当地便将最可能的阻止办法以及代价道了出来。

“这……,若是让四弟归来,又如何哉?”

李恪在朝中最大的支柱就是陈子明了,他自是不愿见到陈子明被贬去地方,更别说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还仅仅只能暂缓李泰的归京,这无疑就是桩赔本之买卖,显然是做不得的,至少在李恪看来是如此。

“顺阳郡王可以归京,然却不宜早归,若不然,局势必大乱无疑,倘若能拖到陛下东征归来,那倒也就罢了,概因到了那时,殿下借留守国中之利,位置已是初步稳固,任凭顺阳郡王再如何折腾,也难掀起甚大浪了的。”

陈子明自是能理解李恪的顾忌之所在,只是事到如今,该作出的牺牲,怕已是免不了了的,陈子明自不会在此事上稍加隐瞒,几句话便点出了阻止李泰早早归京的意义之所在。

“嗯……,能否着旁人为此?”

陈子明都已将道理解说得如此分明了,李恪自不会听不懂,只是心中明白归明白,他到了底儿还是不愿见到陈子明被贬之事发生,这便试探着提议了一句道。

“别无它法,那长孙老儿断不会公然提议让顺阳郡王回京,只会私下里怂恿陛下,防不胜防啊,待得诏书既下,除下官外,旁人都难有阻止此事之能为也。”

陈子明也不想被贬,今日一得知李承乾的死讯,便已不知推演过多少回了,得出的答案还是只有一个,那便是只有他作出牺牲,才能强势挡住李泰的回京,因此恶了太宗之心,也就属难免之事了的。

“这……”

左也是难,右也是难,李恪张了张嘴,却愣是不知该说啥才好了的。

“殿下勿忧,下官纵使被贬,回朝也非难事,但消能去得并州,最多两年而已,不单能再回京师,甚或还可再进上一步!”

选择是陈子明自己做出的,他自是不愿见李恪在那儿左右为难,这便笑着安慰了其一句道。

“哦?”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可说短么,也不短,然则若是考虑到太宗亲征高句丽一事,实际上陈子明离开朝堂最多也不过就是一年而已,这等代价虽还是颇大,可到底还在李恪的承受范围之内,更别说陈子明还自信能再往上进一步,自是由不得李恪不为之期许不已的。

“殿下明鉴,薛延陀与高句丽皆我大唐之边患也,野性难驯,因担心我大唐严惩之故,私下早有守望相助之盟约,若陛下率大军远征高句丽,薛延陀必会趁机犯边,战事一起,下官建功立业之机会也就到了,但消绸缪得当,一举覆灭薛延陀汗国亦非难事,有此天功在手,回朝自是不难。”

陈子明笑了笑,语调淡然地便将安排好的后手简单地道了出来。

“唔,依子明看,父皇此番亲征高句丽,结果当会是如何?”

尽管陈子明说得甚是自信,然则李恪却不敢就这么轻易地下赌注,犹豫了片刻之后,这才谨慎地发问道。

“先胜而后败,无他,正面平推,非是破高句丽之良策也,无他,其兵虽弱,其地却广,又多山城,逐城攻克下去,终归难免遇到难破之坚城,时日稍一迁延,严冬必至,大军水土不服,不败自败矣!”

李恪这一问颇为的蹊跷,似乎跑题了,可以陈子明之睿智,却是清楚其此问的用心何在,无他,倘若东征也大胜,陈子明击破薛延陀的功劳也就算不得突出了,顶多得些嘉奖,却难有晋升之可能,回朝自也就遥遥无期了去,当然了,在陈子明看来,李恪这等担心其实是多疑的,概因陈子明一直就不看好太宗所制定的正面平推之战略,往日里也没少找机会劝谏太宗战而有度,奈何太宗根本就不听劝,陈子明也自无可奈何得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