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31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二)

游龙戏唐 第31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二)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朕意已决,尔等无须再谏!”

这一见长孙无忌等人疾呼不已,太宗显然是有些不耐了,面色阴沉地一挥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最后的决断。

“陛下,老臣恳请您三思啊。”

太宗这等坚决的态度一出,高士廉与岑文本可就不敢再吭气了,唯独只有长孙无忌自忖与太宗关系不一般,兀自强项地进谏了一句道。

“辅机坚持要朕立李泰,莫非就因其是尔之外甥么,嗯?”

太宗往日里对长孙无忌一向倚重,但有所请,少有不允之时,然则今日受李承乾临去上本之影响,对长孙无忌这等持宠而娇的态度却已是有些忍不下去了,不单不曾给其一个解释与说明,反倒是冷厉地瞥了其一言,从牙缝里挤出了句阴森无比的诛心话来。

“陛下,老臣实无此心啊,陛下,我朝律制向是立嫡,今李承乾既废,自是该轮到李泰为继,此社稷根基大事也,老臣岂敢因一己之私而废公心哉。”

正如陈子明没有退路一般,长孙无忌也同样如此,道理么,很简单,长孙一家能有眼下的荣华富贵,靠的不光是太宗的恩遇,更多的则是长孙皇后的荫蔽,倘若后续之帝王与他长孙家没有血脉关系,又怎可能会再对长孙一系如此礼遇,就算不下杀手,雪藏冷遇也属必然之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这么个道理,若非如此,长孙无忌也不会明知李泰是杀害李治的凶手,还死活要保其,而今,被太宗这么一当庭揭破了心底里的隐秘,长孙无忌的脸色瞬间便已是煞白如纸一般,可却依旧不肯认栽,兀自强辩个不休。

“公心?朕看你是私心满满才对,哼,泰儿自幼聪慧过人,朕何尝不爱之,屡屡关爱,厚遇之多,比之乾儿还多,可其究竟都做了些甚?窥视东宫,屡屡逼兄,后又害弟,如此权谋者,岂可为朕之储君,前隋之所以二世而亡,岂不正因立储不当之故么,似此蠢事,朕岂肯为之,尔如此逼迫朕立泰儿,究竟是何道理?”

太宗就一性情中人,爱一人时,总觉得他啥都好,可真要是对谁起了疑心,那就看其左也不是右也有问题,这不,呵责之言当真一句比一句诛心,浑然没念及往日里的郎舅之情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老臣实是不敢自外陛下,陛下息怒。”

这一听太宗喝问连连,长孙无忌自是清楚大势已去,也自不敢再强顶到底,赶忙便磕头连连地告罪不已。

“罢了,朕也懒得罪尔,此事就这么定了,赵如海,尔即刻去魏王府传朕旨意,令其三日内离京,不得迁延!”

眼瞅着长孙无忌狼狈若此,太宗不忍之心不由地便又起了,倒也不曾再呵斥于其,而是一挥手,声色俱厉地便下了令。

“诺!”

听得太宗有令,随侍在侧的赵如海自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紧赶着躬身应了诺,领着数名小宦官便退出了大殿,自去魏王府传旨不提。

“储君乃是社稷之根本,实不宜久旷,众爱卿对此可都有甚要说的么?”

处置了魏王李泰之后,太宗显然是不打算让东宫在这么空悬下去了,这便面色阴沉地环视了一下惊魂未定的众宰辅们,声线暗哑地发问了一句道。

死寂,一派的死寂,尽管大家伙对东宫的人选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可在不明圣意之前,又有谁敢在此际胡乱开口言事的,于是乎,任凭太宗如何凝视,众宰辅们全都跪伏着不动,偌大的殿堂里自也就安静得有若鬼蜮一般。

“子明。”

太宗等了片刻,见众宰辅们全都低着头,登时又是一阵老大的不耐,偏偏又不好再呵斥众宰辅们的不识抬举,目光冷厉地在众人身上来回逡巡了好一阵子之后,最终落在了陈子明的身上。

“微臣在。”

陈子明其实早就料到太宗会点自己的名,无他,按朝规而论,李泰既是也被贬了,那东宫人选就该着落在李恪的身上,而他陈子明又与李恪有着郎舅之亲,若是顺势举荐的话,似乎正相适宜,不过么,那只是表象罢了,真若是他陈子明胆敢就这么大模大样地保举李恪的话,先不说李恪能不能入主东宫,只怕他陈子明就要没个下场了——陈子明可是坚决反对李泰入主东宫的,这会儿要是提名李恪,明显就有着谋私之嫌疑,身为臣子,而介入天家废立大事,从来都是大忌,半点都轻忽不得的。

“卿一向甚有远见,且就帮朕看看,那些小子们中,何人可入得东宫?”

太宗大有深意地看了陈子明一眼,一派随意状地便出言询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与诸位皇子皆不甚熟稔,实不敢妄言,一切自当简在帝心。”

既是猜到了太宗的心思,陈子明自然不会去干自投罗网的蠢事,耍了招太极推手,便将决定权交回到了太宗的手中。

“嗯,玄龄,尔又有甚人要荐的么?”

这一见陈子明没有当庭推荐李恪,太宗的眼神里立马有道释然的精芒一闪而过,也没再往下追问个不休,而是将问题又丢给了房玄龄。

“一切听凭陛下做主,老臣别无异议。”

房玄龄可是个精明人,又怎会不知此际尚不到表态之时,他自是不会去推荐人选,毫不含糊地便表明了一切听从太宗指示之态度。

“陛下,老臣以为我朝律制乃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今,诸嫡子若是都不立,自当以立长为宜!”

萧瑀就是个直性子,等了好一阵子,见众人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在装糊涂,登时便有些按捺不住了,也不等太宗开口相问,便已是高声提议了一句道。

“嗯,时文(萧瑀的字)这提议倒是有理,众爱卿以为如何啊?”

太宗这一生最疼爱的便是三位嫡子,可惜那三位不是死便是被废,剩下的还有十子之多,只不过论到宠爱么,却是都差不离,太宗倒是没啥偏爱不偏爱之说,不过么,说到底,太宗本人对立谁为储君也尚未拿定主意,这会儿见萧瑀有意保荐吴王李恪,倒也不甚反对,可也没就此拍板,而是将问题丢给了众宰辅们。

“陛下,老臣以为立长虽是有规可寻,可真要保得我大唐基业千秋,还须得立贤为妥!”

一听太宗这等问话,长孙无忌可就稳不住了,没旁的,概因他跟陈子明之间已是难有调和之可能,而陈子明与李恪又有着郎舅之亲,若是李恪将来登了基,断难没他长孙无忌的好果子吃,故而,哪怕先前刚被太宗发落得狼狈不堪,这会儿他也不得不强行出头建议了一句道。

“陛下,老臣以为长孙大人此言甚是,古来便有立贤之说,今仿古礼为之,当是大佳!”

高士廉的顾忌与长孙无忌一般无二,他自然也不愿见到李恪得了势,这便紧着也出言附和了一把。

“嗯,二位爱卿所言也是有理,只是这贤与不贤又当如何考评才好,卿等就说个章程来与朕听听好了。”

立长立贤之说,陈子明早在前几日便跟太宗分析过了,对此,太宗也自思量过几番,终归觉得程序上难以操作,也自头疼得很,此际见长孙无忌与高士廉如此提议,还真就来了兴致,紧着便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臣以为当得由群臣举荐,呼声高者必贤无疑。”

长孙无忌自忖在朝中势力并不比陈子明稍差,若是再将李泰的支持者收编为用,必可阻击得住李恪崛起之势,也自没去细想,应答的话语当即便脱口而出了。

“此法应是可行,老臣附议。”

高士廉的想法与长孙无忌并无甚区别,这会儿站出来为其摇旗呐喊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倒是岑文本却是保持了沉默,显然并不认同此所谓的良策,只不过他身份尴尬,却是不好在此际有甚言语罢了。

“前几日,子明曾有一诗赠朕,朕觉得颇有深意,也请众爱卿都听听好了,诗曰: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所谓群臣举荐之法,太宗不是没想过,可却觉得不是个好法子,无他,若是真成了惯例,那后世之皇子怕是都会玩拉帮结派之把戏,朝纲大乱乃必然之事,断然不可取,故而,这一听长孙无忌这等言语,太宗虽不曾出言驳斥于其,却将陈子明的诗给弄了出来。

……

一听太宗这般说法,众宰辅们顿时便哑然了,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接茬才好,即便是始作俑者的陈子明也不吭气了,不是他没办法,而是火候不到,此际多说只会多错,不单不能成事,反倒会惹来长孙无忌等人疯狗般的撕咬,既如此,还不如先藏拙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