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游龙戏唐 > 第231章 御前争锋(一)

游龙戏唐 第231章 御前争锋(一)

作者:凤鸣岐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54:14 来源:88小说

“禀大人,赵公公来了,说是陛下有口谕给您。”

三天的假期已过,又该到了坐堂理事的时间了,陈子明一大早便到了大理寺衙门,不过么,却并未去主持审案事宜,没旁的,概因这大半年来的积案虽有不少,可基本上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案子,论理就无须他亲自出马,自有下头那些官吏们会去打点,至于他自己么,则是端坐在了办公室中,拿着份卷宗,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心思明显不在案宗上,正自神游物外之际,却见主薄宁岩匆匆从屏风后头转了出来,几个大步抢到了案前,一躬身,紧赶着出言禀报了一句道。

“嗯,知道了。”

一听有口谕,陈子明的眉头立马不自觉地便是微微一皱,此无他,今儿个乃是与李泰约好了联名上本之日,本来么,陈子明是想着陪李泰一道去上本的,偏偏那厮贪功,言称要先去跟太宗私下沟通上一番,以确保此章程能得以在朝议上通过,念及其背后杵着太宗,陈子明虽微有不爽,却也没提出反对,也就任由其自去邀功,左右该跟其交代的要点,早已都交代清楚了,但消其能背书般地背出来,理应不会出甚太大的岔子才是,却不曾想这才刚上班不久,口谕便来了,毫无疑问,必是李泰那所谓的沟通出了问题,对此,陈子明自是无奈得很,只是这当口上,却也不好多说些甚,也就只能是声线淡然地吭哧了一声,大步便往衙门大堂行了去。

“赵公公来了,本官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虽说心中牵挂颇多,可以陈子明之城府,却是断然不会带到脸上来的,这才刚从后堂的甬道里转将出来,立马便满面春风地朝着赵如海拱手招呼了一句道。

“陈大人客气了,陛下有口谕给您。”

这一见陈子明已到,赵如海自是不敢有甚拿捏的,赶忙躬身还了个礼,笑呵呵地解释了一句,待得陈子明跪好之后,方才面色一肃,拖腔拖调地宣道:“陛下口谕:宣,大理寺卿陈曦,两仪殿觐见,钦此!”

“臣领旨谢恩!”

口谕既宣,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陈大人请罢,陛下以及诸公可是都在等着呢。”

赵如海明显是有意要讨好陈子明,言语间有意无意地点了一句道。

“有劳赵公公了,您请。”

陈子明多精明的个人,尽管赵如海说得很是隐晦,可他却是一听便知兵制革新一事怕是出了意外,十有**是李泰招架不住众宰辅们的多方问诘,不得不将他陈子明推出来当挡箭牌了。

果然!

方才一行进了两仪殿,陈子明立马飞快地环视了一下殿内的情形,入眼便见李泰正满脸黑沉地站在一旁,而端坐在前墀下的太子则是一脸玩味的笑容,毫无疑问,先前的论辩中,一准是李泰吃了大亏无疑,而这,在来之前,陈子明已然是猜到了的——别看李泰很得太宗的欢心,可其素来跋扈的做派却很难令位高权重的众宰辅们归心,尤其是前番在封禅泰山时打了众宰辅们一个小报告之后,更是彻底恶了众宰辅们的心,在这等情形下,哪怕明知兵制革新一事颇有可取之处,众宰辅们少不得也会给其出出难题,再加上太子以及长孙无忌的推波助澜,李泰不吃大亏才是怪事了的。

“微臣叩见陛下。”

李泰吃亏不打紧,却令陈子明处在了极端不利的境地上,道理很简单,尽管陈子明并不清楚先前的激辩之情形,可见着李泰那副模样,便可知诸般宰辅们恐怕都不曾留手,如此一来,要想让众宰辅们转变思维,显然就不太容易了的,饶是陈子明乃是有备而来,心底里也不禁有些忐忑之不安,奈何事已至此,他也只能是强压住心中的烦乱,疾步抢到了御前,紧赶着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

“免了,爱卿且自平身罢。”

望着陈子明那张英挺而又沉稳的脸庞,太宗心下里当即便滚过了一阵的愧疚之情绪,没旁的,概因此番他可是暗中授意李泰去跟陈子明联名上本,为的便是给李泰谋些功绩,明面上么,说是为体现天家对兵制革新一事的重视,可实际上却是在夺陈子明之功,偏偏李泰却愣是将事情给搞砸了,到了末了,还是须得陈子明前来解围,这明摆着是既要马跑,又要马不吃草,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亏待了陈子明这等肱骨之臣了的,正因为此,太宗叫起的声音也自格外的柔和了些。

“谢陛下隆恩。”

正所谓听话听音,以陈子明之能,自是一听便明了了圣意之所在,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不过么,却并不敢带到脸上来,也就只是规规矩矩地谢了恩。

“子明啊,尔与泰儿联名所奏之本章,朕已是看过了的,个中确是有可取之处,然,诸般臣工们对此却颇多争议,朕亦是难以遂决,叫尔前来,便是为了详述这条陈之根由,尔有甚想法,且就说说好了,朕听着呢。”

太宗心中愧疚归愧疚,却是断然不会在此际说将出来的,也就只是就事论事地道明了叫陈子明前来的用意之所在。

“陛下明鉴,微臣其实只有一言,人而无穷尽,地也有穷时,朝廷政策当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方是社稷兴盛之根本。”

太宗倒是说得轻巧,偌大的一本折子,真要说,怕是一天都说不完,不过么,这却难不倒陈子明,早在来前,他便已想好要如何开宗明义了的,这会儿说将起来,自是爽利得很,只一句话便道破了兵制以及均田制必须更易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说得好,陛下,老臣以为陈大人此言大善,为政者,若不能高瞻远瞩,纵无近虑,必有远忧也,实不可不查哉。”

陈子明此言一出,侍中杨师道立马站了出来,高声喝彩了一把,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态度。

“呼……”

一见杨师道如此积极地为陈子明摇旗呐喊,李泰黑着的脸不单没缓和下来,反倒是更阴沉了几分,无他,先前他李泰在讲述变革之要时,杨师道可是没少打闷棍的,压根儿就没给他留甚情面,可轮到陈子明陈述之际,这老货就这么华丽丽地来了个大转身,摆明了就是不给他李泰面子,又怎由得李泰不恼火异常的,奈何形势比人强,这当口上,李泰除了无奈地长出了口大气之外,也当真不知该说啥才是了的。

“陛下,老臣以为陈大人所言实有哗众取**之嫌也,均田制乃我朝兴盛之基石也,若非有此体制,我朝何能在短短二十余载内平定天下,轻易动摇基石,实非社稷之福也,请恕老臣不敢苟同哉!”

没等太宗对杨师道之言有所表示,却见特进萧瑀已是从旁闪了出来,朗声唱起了反调——别看萧瑀与陈子明之间有着亲戚关系,往日里也有几次朝堂激争时站在陈子明一边,可从根本上来说,他就不是吴王党,行事向来都是从其本心出发,此番也是如此,他不赞成变革事宜,就不会有丝毫的含糊,哪怕会因此得罪了陈子明,也一样无所顾忌。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萧老大人所言甚是,我朝之所以强盛,皆因均田制深得民心,而府兵制又能做到藏兵于民间,平时农耕,战时为卒,养百万带甲之士而不费朝廷粮饷,此百战百胜之上策也,轻言更易者,必是别有用心之辈!”

无论是陈子明还是李泰,都是太子急欲打击的目标,不管从何等角度来说你,他都断然不肯坐视这两方势大,这会儿一见萧瑀站出来高唱反调,心情自是为之大好,当即便跟着站了出来,狠狠地敲了记闷棍。

“荒谬至极,父皇,儿臣以为太子哥哥此言实是误国之道也,陈大人先前已然说过了,朝廷政策当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抱残守缺者,不过是餐位素食之徒也,安敢妄言是非!”

太子这么一冒出头来,李泰可就忍不下去了,大步便从旁闪了出来,面色铁青无比地出言反诘了一句道。

“四弟休要胡乱入人以罪,此乃御前议事之地也,非是尔可以肆意妄为之所在!”

眼瞅着李泰这么跳将出来,李承乾心中顿时暗喜不已——本来么,李承乾虽算不得极其聪慧之人,可陈子明所提议的章程是好是坏,他还是能分辨得出的,真要是一板一眼地辩论下去,闹不好真就会被李泰与陈子明得势了去,唯一搅乱此事的机会便是将水给搅浑了去,从此意义来说,李泰的暴跳恰恰正中李承乾之下怀,他自是乐得顺势而为上一把,这不,面色一沉之下,已是端出了太子的架势,毫不客气地便训斥了李泰一番。

“你……”

李泰正自义愤填膺得很,再被李承乾这么一刺激,额头上的青筋当即便蹦了出来,也顾不得甚上下尊卑之分,张嘴便要反讽上一把。

“够了,子明,且就你来解说好了。”

眼瞅着李泰有失控之迹象,太宗可就看不过眼了,也不等李泰将话说出口来,便已是寒着声断喝了一嗓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