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92节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第92节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7 18:01:33 来源:免费小说

  “爹,那咱家的豆干还做吗?”赵椿跑过来问。

  赵梦成想了想,便道:“明日去镇上看看,正好唐糖也好的差不多了,咱去拜访黄县令,最好能找到他家人。”

  正坐在小板凳上,任由赵馨给自己梳头发的唐糖愣住了,抿着嘴低下了头。

  第二天一早,赵梦成没带三小只,将唐糖抱到了驴车上。

  赵馨有些舍不得,但还是拉了拉唐糖的手:“小弟弟,你乖乖的,马上就能找到你爹娘了。”

  唐糖没吱声。

  驴车上,赵梦成看了眼孩子,难得安慰了一句:“别担心,黄县令会有办法妥善安置的。”

  唐糖张了张嘴,却又把话都咽了下去。

  一直到看到城门的时候,小孩儿忽然拽住他的衣角,仰起没有受伤的半边脸:“叔叔,我能留在你家吗?”

  赵梦成摸了摸他的头发没说话。

  唐糖有些着急:“我会帮忙干活,不会给家里添麻烦,你别把我丢了好不好?”

  赵梦成却只问了一句:“唐糖,叔叔不能收留来历不明的人,那会给赵家惹祸。”

  “还是说,现在你愿意告诉我自己的来历?”

  从孩子醒来的第一天开始,赵梦成就知道他藏着许多秘密,孩子不愿意说,他也没兴趣听。

  可把孩子留在却是另一件事,赵梦成只想顾好自己的小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并不想牵扯到是是非非中,平白给自己找事情。

  唐糖被他的眼神一刺,猛地低下头不再说话。

  赵梦成说不上是失望还是松了口气,只是驾了一声,过了城门。

  驴车直奔县衙,黄县令显然还记得他,见他带着年礼上门倒是也客气,还亲自面见了他。

  赵梦成道了几句新年话,才提起捡到的孩子。

  黄县令眉头微皱,却还是说:“你先把人留下,回头送济慈院吧。”

  济慈院原本是朝廷办的“孤儿院”,能够收留无家可归的幼儿和老人,给他们一碗饭吃不至于饿死。

  可时间久了,济慈院名存实亡,如今都是一个破落院子,顶多有个老婆子看着,至于别的,那就看当地父母官。

  黄县令还算好的,至少上河镇的济慈院从没饿死过人。

  唐糖听着他们三言两语决定了自己的去处,头垂的更低,拳头微微捏紧。

  黄县令摆了摆手,让人把孩子带下去。

  赵梦成按了按小孩儿肩膀,塞给他一个小荷包,里头藏着一些钱,足够孩子在紧要关头应急,他的善心仅限于此,再多,就没有了。

  唐糖一步三回头的离开,到底没说什么。

  黄县令见状,倒是夸了一句:“你也算是有善心。”

  “比县令您差之远矣,若不是县令主持,上河镇只怕早就乱了起来。”赵梦成说道。

  黄县令听了这话反倒是长长叹气:“本官也只能止步于此,只怕最后落得个鱼肉百姓的恶名。”

  赵梦成眼神一动:“大人可是正为寿礼发愁?”

  黄县令看向他:“你也知道了?”

  “镇上传得沸沸扬扬,赵某也略有耳闻。”赵梦成怀疑这话是黄县令传出去的,好让百姓知道,不是他这个县令要钱,而是皇帝。

  这般去想,黄县令倒不像是愚忠之人,否则不会这么做。

  黄县令淡淡道:“本官倒是想只送两三样土产应付,只可惜就算本官敢拿乌纱帽冒险,东西也送不到圣人跟前。”

  “大人考虑的周全,若大人因此触怒上峰,落了官职,上河镇的百姓还能依靠谁。”赵梦成不提黄大人私心。

  黄县令听了这话,脸色和缓下来,眉宇还是发愁:“本官可以不要名声,却不能不顾这一地百姓,此事实在是让人为难。”

  最为难的是,即使他愿意鱼肉百姓,现在的上河镇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来。

  赵梦成忽然开口:“大人,赵某倒是有个讨巧的法子,既不用劳民伤财,又可以皆大欢喜。”

  黄县令忙追问:“你快说说。”

  第55章 无赖

  赵梦成来之前便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

  “黄大人,请看。”

  黄县令一脸疑惑的接过去,翻开第一页便看入了迷。

  只见小小的册子上,书写的却是务农增产之法,从育种,催芽到沃肥应有尽有,零零总总,让黄大人一眼便认定,若能落实下去,今年上河镇必能丰收。

  他心头一喜,眉头却皱得更紧。

  将册子放下,黄大人看向赵梦成:“法子确实是好法子,与百姓有利,乃是利国利民之良策,可惜了。”

  赵梦成像是看不懂他眼中遗憾和郁卒,开口问:“若能得稻穗百颗,扎成两束呈上,岂不妙哉。”

  “百穗为百岁,双呈为双乘,取义百岁乘百岁,恭贺圣人万岁无疆。”

  黄县令自然也知道这办法好听又实惠,更难得是能表彰他这个当地父母官爱护百姓,一心为民,实乃一举双得。

  但一切的前提是,圣人得是个明君。

  黄县令脸色沉沉,许久才开口:“本官曾在京城为小吏,六年前,曾有御史当朝弹劾圣人耽于享乐不顾民生,闹得沸沸扬扬。”

  “你可知道那御史是何下场?”

  赵梦成侧耳倾听。

  黄县令想起当年的事情,鼻尖依稀还是血腥味:“他被拖出去当庭杖责,牵累三族,自此之后,朝堂上再无人敢提民间疾苦。”

  “圣人说,他乃是天子,自有天佑,大周理应年年丰收,岁岁有余,既如此,又哪里需要什么丰产之法。”

  他背着手踱步:“朝廷官员报喜不报忧,各地灾祸都不敢报到圣人跟前,丰产之法是好,献上后却福祸难料。”

  赵梦成听懂了他话中未尽之意,当今皇帝就是个贪图享乐的昏君,只喜欢美女财宝,对其他事情不闻不问。

  下面的官员害怕送命,一味逢迎,以至于如今正经的治理一地,倒不如溜须拍马有用。

  黄县令沦落到上河镇,可见在朝中无人,几次三番的请求免税无果,可见当地知府的态度。

  看来大周的皇帝比想象中还要荒诞。

  赵梦成心知大周也没剩下几年,能熬那么多年算他底蕴身后。

  “大人辛苦了。”赵梦成起身作揖。

  黄县令见他如此,深有知己之感,连忙将他搀扶起来:“只恨本官位卑言轻,无能为力。”

  赵梦成反握住他的手:“大人,赵某还有一个办法。”

  “圣人千秋,意在吉祥,不如拿出十两金子,请工匠打成最薄的金箔,再让上河镇百姓按下手印,写下贺语。”

  黄县令微微一顿:“这……可行吗?”

  赵梦成劝道:“十两金子,上河镇富贵人家凑一凑也就够了,难就难在这份心意,需要上河镇上上下下所有百姓都参与。”

  “有什么比整个上河镇百姓都送上恭贺,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更能证明大人您一心为君,忠君爱国呢?”

  黄县令立刻明白过来,赵梦成的意思是,要让城中富户出这个钱,十两金子虽然不少,但上河镇的大富人家扯一扯,确实能凑出来。

  金子的延展性好,十两金子足够打造成一副画卷,到时候百姓们按下手印,卷起之后,倒也有几分像样。

  若还是不够,他倒是也有些积蓄。

  再不行,往里头掺入银子,取一个日月同辉的名头,似乎也可行。

  黄县令脑子中闪过好几个法子,心底已经顺着赵梦成的话去想。

  “你让我再想想。”他口中却这么说。

  赵梦成没催着黄县令做决定,又开口道:“大人,那赵某就先告辞了,还请大人收下丰产之法,虽对上无用,但或能救人无数。”

  黄县令露出两分笑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梦成,你不来衙门是本官的损失。”

  “梦成志不在此,但身在上河,也是大人治下百姓。”

  赵梦成微微笑着,黄县令一直把他送到了衙门口,看得几个衙役心底满是疑惑,心底对赵梦成愈发重视,暗自决定要跟他打好关系。

  送走赵梦成后,黄县令马不停蹄,立刻找人商量这法子。

  几个典吏一商量,都觉得可行,金子虽然珍贵,可远比那些价值连城的珍宝好得。

  至于百姓按字画押,那都是他们一句话的事情。

  赵梦成驾着驴车,晃晃荡荡的往城外走。

  去年洪水之后,他就开始思考起丰产的办法来,按照小说里的剧情,这只是大周混乱的开始。

  光靠卖豆腐是富裕不起来的,毕竟连吃饭都成问题的时候,谁还有钱买豆腐。

  赵梦成可不想跟书里头一样,到时候带着三小只去逃荒。

  既然要留在青山村,赵梦成便开始琢磨起能留下来的办法,首先便是推行丰产的办法。

  幸好,县令黄大人是个有些志气,心底有百姓的,若能将他拉拢,也许能在乱世之中,打造出一个世外桃源。

  这些念头一闪而过,距离大周覆灭还有十几年,赵梦成还有时间慢慢规划,不必急于一时。

  驴车缓缓驶出城门。

  赵梦成心底藏着事儿,手上也有些心不在焉,幸好驴子认识路自己往前走。

  蓦的,赵梦成眉头一皱,朝着路边看去。

  灌木丛哆嗦了一下,早春还未发芽的灌木,根本藏不住躲在后头的小孩儿。

  赵梦成有些头疼:“你怎么会在这里?”

  小孩儿从灌木丛后走出来,果然是应该去了济慈院的唐糖,他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居然提前藏在路边等着。

  被发现后,小孩儿脸颊惨白惨白的,怯生生的看着赵梦成:“我,我想跟你回家。”

  赵梦成眉头微挑:“上来,我送你回济慈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