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地府探案,坏妖骗钱 > 地府探案,坏妖骗钱 第10节

地府探案,坏妖骗钱 地府探案,坏妖骗钱 第10节

作者:三红七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2 15:08:35 来源:免费小说

  与伏樗相熟的两人,皆已确定鼓面之上的皮是伏樗的人皮。

  儋耳老祖的四位弟子齐齐看向他,“老祖,为何?”

  “不知几位施主,可知晓庐郡三十年前的那场旱灾?”

  崔子玉点头,“我知晓。庐郡大旱,足足两年没下雨,致庄稼无收,赤地千里,饿殍遍地。”

  元光三十三年五月,天赤如血,至三十五年六月,无雨下,种粒皆绝。

  百姓饥死过半,流亡者众,乡乡几断人烟,时现易子而食。

  儋耳老祖笑道:“当年,老僧居少咸山,常带着弟子去庐郡救济灾民。往日繁华如烟的城池,那时流民载道,路边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老僧不忍生灵涂炭,便遍寻诸法,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找到下雨的法子。”

  “何法?”

  “不眠不休敲响守神鼓,足三日,上感动天,可得雨下。”

  他敲了三日,到第三日午时,神迹现世,天降大雨。

  自那日起,甘霖连下半月,干涸的河床里荡起清波,龟裂的土地重新泛起绿意。

  百姓得救。

  可惜,鼓也开始坏了。

  他翻了不少古籍,终于窥见修鼓之法,“此鼓乃西域羯石族之物。典籍中记载,他们爱以人皮制鼓,尤以道心纯粹的女子之皮为佳。”

  孟厌:“所以你哄骗伏樗,骗她自尽后,再将她做成鼓?”

  儋耳老祖皱眉答不是,“施主,此事是伏樗自愿的。”

  十年前的新岁后,发鸠山的几位高僧使计毁伏樗名声,断她修行之路。

  伏樗悲痛几日后,再次绽颜找到他。

  他看出伏樗又心生死意,便与她提起三十年前的那场神迹,祈望能帮她重振生机。

  谁知,伏樗听完,反而问他,“老祖,神鼓日渐衰败,你可找到那位道心纯粹的女子?”

  他答未曾,伏樗开心地指指自己,“若以已身,助守神鼓再佑人间,当不负老祖救命之恩。”

  “你同意了?”

  “嗯,”儋耳老祖勉力扯出一丝笑意,“她意已决。”

  自那日起,伏樗重拾佛法,力图在二月二十二的吉日前,成为世间道心最纯粹的女子。

  她没日没夜的参悟佛法,在二月二十二走进山洞。

  儋耳老祖上山后,通过房中密道来到山洞,以小刀切开其头皮,再将流珠慢慢灌入。

  当流珠填满伏樗皮肉下的每一处缝隙,一张人皮就此剥下。

  崔子玉环顾四周,“她的尸身呢?”

  儋耳老祖走到洞口,看向万丈山崖下,“伏樗为世人修好守神鼓,想来已得道成仙。皮囊,不过是她的身外之物。”

  洞中众人悲泣,儋耳老祖却笑得满足。

  他修好了守神鼓,若世间再遇旱灾,有鼓便有生机。

  念念为众生,他与伏樗,佛为心,道为骨。

  今世来生,以已之身,终成大道。

  孟厌听完他所说,扑哧笑出声,“你错了。”

  “何错之有?”

  “那日的神迹,与你无关,更与鼓无关。”

  三十年前,孟厌入地府方一年,庐郡饿死的游魂,将鬼门关堵的水泄不通。

  她辛苦熬着孟婆汤,苦恼游魂何时才能不来。

  泰媪好心宽慰她,说再等三月,庐郡便会下雨,自此风调雨顺,太平百年。

  她当时问了一个傻问题,“泰媪大人,雨师大人不能今日便下雨吗?那些游魂瞧着有些可怜。”

  “一切皆有定数。”

  时至今日,孟厌仍记得当日泰媪所说的六字,“你心中笃信的道,只是定数安排。即使你那日没有敲响守神鼓,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三日后,天依然会下雨,百姓依然会得救。”

  儋耳老祖缓缓摇头,一双慈目和煦地看着孟厌,“旱灾之后,却无蝗灾,此乃上天保佑之兆。”

  孟厌:“不是的。是因为石复州,他是从前庐郡的太守。”

  儋耳老祖轻轻应了一声,“原是石太守,老僧知晓他。可这事与他有何关系?”

  庐郡旱灾后一年,有庐郡游魂入地府。

  那些游魂面上带笑,说他们是石复州手下的巡视打捕者,专捕蝗虫,“旱灾之后,蝗虫初生。石太守带着他们一行打捕者,没日没夜设法扑捕蝗虫以焚之。这些未留下姓名的打捕者,才是庐郡蝗虫未现之因。”

  儋耳老祖听完,仍固执地说是守神鼓之功,“守神鼓确有神力,此鼓甚小,却能传音千里。”

  孟厌抱起鼓,走到洞外一处崖边。

  手起鼓槌落,往日清脆悦耳的鼓声,眼下声音似闷雷。别说传音千里,留在洞中的温僖都摆手说听不见。

  儋耳老祖不信,自己抱着鼓敲。

  连敲三下,守神鼓再不复往日风采。

  他无力地倒在地上,鼓从他的怀中滑出,滚到孟厌脚下。

  “我认识一人,是制鼓的好手。”孟厌常去黄泉路找游魂显摆官位。有时遇到有趣之人,便会与他们多说几句,“他与我说,若要鼓声清脆,传之甚远,可找一四面有高窗的空旷山洞。”

  “如此,便可响彻云霄。”

  她抱着鼓走进原先的山洞,大力敲响。

  鼓响,众人扭头看去。

  守神鼓所在的山洞,四面有高窗,洞中一片空旷。

  儋耳老祖没错,他所作所为,从不是为自身积善,而是为苍萌亿亿。

  伏樗亦没错,她一心向佛,奈何世间人皆不容她。

  世人轻她谤她辱她,她仍回以一片赤心。以生受剥皮之刑,希望为百姓修好守神鼓。

  若他日大灾又临,守神鼓在,生机便在。

  伏樗。

  因道生,因道死。

  第8章 花事了(一)

  “伏湫呢?”

  孟厌急着问道:“有人看见她也进了山洞。”

  儋耳老祖指指洞中的左边,“那边有一间密室,她在里面。”

  众人冲进洞中救人,谁都没有发觉,儋耳老祖抱着守神鼓,趔趔趄趄走到了崖边。

  密室暗门打开的一瞬,洞外传来一声闷响。

  四个弟子冲去崖边,凄声哀嚎:“老祖!”

  伏湫被救出,懵懵懂懂地问他们,“难道这里便是极乐之地?雁姐,为何你也在?”

  雁姑一掌拍到她背上,呜咽骂她,“你不过多学了几本佛法,怎敢妄谈牺牲?”

  伏湫鼓着嘴,“樗姐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她为世人修好了守神鼓。我便央求老祖,也把我做成鼓。”

  正巧,因伏樗那块烫伤的印记,守神鼓出现裂痕。

  儋耳老祖思索多月,才在前几日答应她。

  孟厌拉起她,“有一位高僧曾说,修行无需牺牲。救济众生,多的是法子。”

  虽然他也为了救万千僧尼之命,不停奔走,最后劳心而死。

  从洞外走进来的崔子玉告诉孟厌,“山神朝我们招手呢。”

  山神在儋耳老祖跳下后,守在他的尸身旁边。

  因他落下之地,已非金门峰。山神以山中精灵为路引,引导众人下到崖地,找到一具尸身与远处的一副裹着黄布的骸骨。

  “不如将他们葬在一处吧。”

  孟厌提议道:“他们是师徒,更是世间难得的知己。”

  下山路上,三人身后凭空多了一老一少两个游魂。

  伏樗知晓来龙去脉后,自责不已,“老祖,到头来,却是我连累了你。”

  儋耳老祖回望金门峰,“道心破碎,老祖再无颜苟活于世。伏樗,黄泉路不好走,老僧陪你一起吧。”

  “真可惜,这人不是恶魂。”

  孟厌走在前面,忽然听见有人在道“可惜”。她猛地回头,看向身后唯一一人,“温僖,你可惜什么?”

  温僖摊手,“我没说话。”

  只是片刻后,他的心底有一个声音幽幽响起,“这个傻子,她若是早些开窍,我岂会白跑一趟?”

  “别说了。”

  “温僖,你嘀嘀咕咕,定在骂我!”

  三人带着游魂回到地府,结案卷宗一交,月浮玉大手一挥,给孟厌加了二十分。

  之后,朱砂笔一转,又扣了十七分。

  孟厌攥紧拳头,“月大人,下官做错了何事?为何要扣十七分?”

  “查案司孟厌,焚毁《地府为官手札》,视为大不敬。”

  “烧一本破书,就要扣十七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