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反派boss救赎指南 > 反派boss救赎指南 第46节

反派boss救赎指南 反派boss救赎指南 第46节

作者:扇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1 19:51:38 来源:免费小说

  正月初一,子时刚过,“咚”的一道锣响。

  像是被这声惊醒了似的,来福客栈门口两个大红灯笼倏尔燃起,洒出一片暖澄澄的光,照亮屋檐下年轻人蔚然深秀的眉目。

  吉红外氅绣着祥云新枝,和眉心一点朱砂相互映衬,显得肤色愈白,行止愈雅。

  “小谢,灯提好,要出门咯!”旁边,同样披着喜庆外衣的青年笑眯眯地。

  后边圆滚滚的钱掌柜紧跟着提醒道:

  “小谢啊,你在家乡时没迎过喜神吧?记得一会儿从这条街出去,每一户门前都得停,若是有小孩子冲你扔炮仗也甭怕,那玩意儿就声音吓人,炸不到你。手一定提稳,要是把灯里的蜡烛晃灭,可就讨不到吉利了!”

  谢征点头表示知晓。

  逢到年关,钱掌柜早早就开始忙活,风咸货、剪窗花、写春联,里里外外洒扫庭除,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永安镇向来有初一迎喜神的习俗。

  子时起,年关刚过,在家列好祖宗牌位,由几个容貌周正、身体强健的年轻人打头,身着吉服,从街头挨家挨户地走到街尾。

  其中有人提灯,有人吆喝唱词,有人抱满怀的芝麻杆,每走过一家就取一束插在那家的屋檐下,寓意着“节节高升”。

  那家人穿上新衣来到屋外,点燃炮竹,驱邪除秽,随后加入请喜神的队伍,继续往下一家去。

  全拜访完,人流浩浩汤汤,有大有小,有老有少,一派喜气洋洋地朝观庙前行。

  等到达庙宇,提灯的领头人挂上红灯,开始上香祭拜,就算是请到了喜神。

  这种全镇人参与的大事,几乎都会交给钱掌柜安排。恰逢往年提灯的过了年纪,钱掌柜一合计,干脆让谢征补了这个位置。

  伴随来福客栈前第一声鞭炮的炸响,青年中气十足地喊道:“出门——迎喜神——”

  谢征右手打灯,左手牵着傅偏楼,迈开步伐。

  虽是第一回,他却不见半分慌乱,灯影没有丝毫晃动。

  客栈其它人里,就剩下钱掌柜和无妻无子的老徐,两人都打扮得精神,衣着鲜艳,走在队伍的最末,笑容满面。

  至于傅偏楼,按他的年纪,当喜童有些太大,负责迎神又太小。但兄弟俩刚好凑对,分开不吉利,干脆就放在谢征身旁,当个帮衬的。

  他自然是没有吉服穿的,身上是年前裁好还没穿过的崭新冬衣,将人裹得严严实实。

  羊裘披风领口嵌了一圈柔软绒边,半张脸蛋都陷了进去,看着就暖和得不行。

  时日不算太久,他又被喂胖了些许,总算脱离了纤瘦的行列,雪白的皮肤也不再给人病态之感,呈现出玉釉般的莹润。

  唇不点而朱,眉不描而乌,青山远黛,浓墨重彩。

  若非双颊画着可笑的两枚红圆,简直是举世无双、人见人赞的翩翩少年郎。

  而眼下,不那么翩翩的少年郎拎着一挂爆竹,郁闷不已。

  这东西放在孩童脸上,那叫憨态可掬,讨喜可爱,放在他脸上,根本不伦不类。

  可钱掌柜非说走在最前面,要别人一见就明白是打头迎喜神的,大人额点朱砂,他么,就只能像喜童一样画两个圆了。

  要是能再长高一点就好了。傅偏楼瞥了眼谢征,抬起没被牵住的那只拎爆竹的手,悄悄比划两道,长到谢征那么高。

  那样的话,来年他就一块披上吉服,美滋滋地迎喜神去了。

  不过也只是想想,傅偏楼心知肚明,再过上五年他也没法去。

  毕竟谁让镇上人都以为他有什么眼病,才一直遮住左眼。

  迎喜神要挑选的年轻人,万万不可是残疾。当然,更不可能有只颜色古怪的眼睛。

  像这么跟在谢征身后,也一样能走在最前面,没人能说三道四。

  想到这儿,傅偏楼便没那么失落了。

  他看看自己被包裹在温热掌心中的右手,又觉得没什么不好,要是加进领头的里,为了仪仗齐整,可就不能让谢征牵着他了。

  天很冷的,算了算了。

  随着鞭炮噼里啪啦络绎不绝的响声,迎喜神的队伍慢慢壮大起来。

  不仅是人,还有赶着牛驴家畜的、带上看门黄狗的,提着酒壶的,端着吃食的,抱着鸡鸭的……一些爱玩鸽子的也提上鸽笼,准备到庙宇放飞。

  孩子你追我赶到处甩着炮仗,妇女聚在一块聊家里长短,男人们互相问候吹嘘。有些跟着吆喝唱起诨曲,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行至庙宇,队伍在前面的空地停了下来。

  人们纷纷心领神会,绕成圈,在空地前放下携带的供品,用作祭物。

  众目睽睽中,几个身着吉服的年轻人走进庙里,开始请神。

  领头的谢征松开傅偏楼的手,上前一步,将串起的两个灯笼挂在泥像左右两侧。

  挂完,上香,点燃,合掌而立。

  香柱燃完之前,谁都不能说话,只在心中默默许愿。

  傅偏楼许完愿,眯起一条缝,不安分地偷偷向外张望。

  香烛幽微,昏暗的火光与黎明熹光融为一体,与影子一同扑倒在静静阖目的谢征脸上。他瞧见了,不免一愣。

  都说人靠衣装,这身吉服是历来传下的,款式古旧,不失韵味。

  谢征很少穿这般鲜艳的颜色,他一贯喜欢深色暗色,好洗不易脏。

  傅偏楼也一直觉得素色更衬他,因为这人总是很淡泊的模样,仿佛高山流云,并不适合艳俗。

  可意外的,衣衫的华彩没能盖住他的冷清,反而充作了映衬的垫脚石,眉心一点朱砂,乍一看去,隐隐出尘。

  但令傅偏楼真正走神的,是谢征的笑。

  直到此刻他才看清,那副疏离的、没有任何喜气的笑,仅仅徒有其表,仪礼性地弯起唇。

  那么多许愿的人,或虔诚,或随意,或躁动,没有谁和谢征一样,仿佛周围的热闹都事不关己,不在此世之中。

  这样的谢征,让他忽然觉得很遥远,碰不到、抓不住,好似隔着天堑。

  一炷香燃到尽头,连天声势复又起伏,傅偏楼回过神,胸腔狂跳。

  他攥紧羊裘披风,感到手心毛茸茸的暖意,垂下眼睫,说不明白地,一时间非常不是滋味。

  按照规矩,谢征将香灰分成三摞,三叩九拜。

  旁边青年看他每拜一回,就喊一句吉祥话,祈祷风调雨顺,天官赐福。

  祭拜完毕,几人转身出了庙宇。谢征找了好一会儿,才在梁柱后瞧见了不知在想什么心思的傅偏楼。

  “躲那儿做什么?”他有些无奈,朝少年伸出手去,下颌点了点门口,“走了。”

  傅偏楼欲言又止地看了他好几眼,才“哦”了一声,将手搭上来。

  外头,微冷的风扑面而来,一丝凉意很快被人挤人的热气淹没。

  放鸽子的放鸽子,赶家畜的赶家畜,不少人聚在一起,和着击掌的拍子唱:

  “粘户红笺墨色新,衣冠揖让蔼然亲。香灯提出明如海,都向镇前迎喜神。”

  锣响,外围忽然有人大叫:“什么东西窜过去了?”

  “是只野兔!”

  听闻这声,老人家就笑开了:“好,好啊!这兆头吉祥!喜神今年也眷顾咱们永安镇呢!”

  庆典一样的请喜神持续到日头升起,各家各户还要忙着祭祖,捡了根庙旁备好的柴枝,招财回家。

  带队的几个年轻人这才有空歇下,到客栈脱掉厚重的吉服,道一声贺喜,也各回各家去了。

  谢征与钱掌柜一道将前堂和门口收拾干净,烧纸祭祖,犒劳财神爷;老徐和傅偏楼则忙不迭地起灶开锅烧硬菜,准备做一桌团圆饭。

  午后傅偏楼去杨家送喜蛋,被杨婶塞了个大红包,提着一盒特地为他做的红豆年糕回来,眼睛都笑弯了。

  晚上四人简单地凑了一桌,钱掌柜听说中秋时谢征去了陈勤那儿喝酒,登时拉住他和老徐,硬是要来斗上一轮酒,为此不惜搬出了珍藏多年的陈酿。谢征推辞不过,只得应了。

  他酒量浅,运气倒很好,划拳投骰子没几回输的,大多时候只看着对面猛灌。

  饶是如此,那张俊秀的脸也红了半边。

  傅偏楼年纪小,完全不给碰酒,在旁边看得早就好奇到不行。

  发觉谢征不是很清醒了,便偷偷背过身拿了根筷子,沾了些许酒液就往嘴里送。

  “呸呸呸!”他被辣得一个激灵,赶忙灌下一大口茶漱漱味道。

  回过头,却见谢征似笑非笑地盯着他,顿时缩起脖子,埋头在披风里,只留一只滴溜溜的黑眸心虚地游移。

  “真不听话。”

  谢征倒也没那么严苛,轻轻弹了下少年额头,就揭过了。

  他执起酒杯,抿了一口,视线有些迷离。

  背后,钱掌柜喝高了,勒着老徐的脖子呜呜地哭,哭完又笑,老徐则不断絮叨地背着菜谱。和他俩相比,谢征醉得实在太安静。

  安静得甚至有些寂寥。

  傅偏楼瞧了好一会儿,跳下长凳,一声不吭地跑走了。

  客栈的团圆饭吃了很久,谢征自认没喝太多,头脑却依旧昏昏沉沉,很不明晰。

  仿佛飘在云端似的,他鲜少有这种失却条理的情况。唯独今晚,稍稍放纵了一回。

  但也只是酒桌上的片刻而已。

  回房的路上,夜风拂过,有什么沁凉的物事落在滚烫面颊上。谢征望着院里凋零的桂树,好一会儿,才有些清醒过来。

  ……下雪了。

  他伸出手,接住几片雪花,只觉掌心一凉,融化的雪水濡湿了衣袖,有些冷。

  谢征抽回手,返身回到房中。

  空无一人,傅偏楼不在。

  正好。谢征也不知道,现在看到他,自己会做出什么事、说出什么话来。

  他想独自呆上一会儿。

  没有点蜡烛,也没有更衣,他径直在床边坐下。

  朦胧月色拢住窗外飘雪,好似为天地蒙上一层轻纱。

  新年……新年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