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拂了一身满 > 拂了一身满 第9节

拂了一身满 拂了一身满 第9节

作者:桃籽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0 15:28:44 来源:免费小说

  “旁支的方锐倒是可以胜任,只是那薛韬算来也属钟氏一党,若这人前脚刚被换下去后脚就由我族之人顶替,朝中难免有人说闲话……”

  然也。

  眼下钟氏如日中天,陛下又对钟贵妃和二殿下极为宠信,若这调令拟得不妥泰半便会受到天子叱责,更会为东宫招来麻烦。

  “娄氏兄弟亦可入兵部,”方云崇继续道,“只是近来突厥频有异动、北边并不太平,他家应会派长子娄风赴关内道朔方节度使麾下,至于次子娄蔚年纪尚轻,要应今年的武举恐怕还是有些勉强……”

  朝内武将众多,可孟冬武选之后均已定等留放,庶族出身的武官之中虽有强干之辈,可毕竟身后没有家族依仗,在如今这个形势下被放在职方司难免会受党争波及、终是走不长远;将门之中最显赫的还属方氏和娄氏,只是前者要避嫌、后者又无年纪正好的子弟,倒还真有几分难办。

  “姜氏呢?”方云崇又问,“姜潮如何?他几年前便中了武举,如今应是正六品上中府果毅都尉了。”

  姜氏乃方献亭母族,姜潮正是他的表兄,然此时他还未作答方云崇便当先一拍自己的额头,道:“我是糊涂了,方姜二氏互为姻亲,那便也同我们自家子侄没什么区别……”

  方献亭点点头,心中念的仍是朝中各家局势:那钟氏出身陇右,与其一党的薛韬却一连六年未更换陇右舆图,难道仅仅只是巧合?职方司管辖天下舆图、镇戍、烽燧,一旦消息迟滞,那么……

  他眼中浮过一抹暗光,心底又隐隐感到些许不祥,沉思之时却听长兄“咦”了一声,道:“那楼下的可是子邱?”

  宋二公子宋明真?

  方献亭侧首看向窗外,果然在别霄楼下看见了宋府的马车,宋明真骑马护在车外,正隔着窗同车里的人说话。

  “宋家人如何?”方云崇眼前一亮,“他家是清流、与钟氏一向疏远,子邱同你颇为亲近又一心从武,若明年中了武举岂不正好入职方司?”

  方献亭挑挑眉,又见马车上走下两位宋府的小姐,一位应是子邱的亲妹妹、宋二小姐宋疏清,另一位则是前几日刚在宋家堂上见过的宋四小姐,依稀是叫宋疏妍。

  他略一犹豫,还是招来守在雅间外的护卫临泽,道:“请宋二公子上楼一叙。”

  实则宋二公子今日本只想带他四妹妹去西市买些零碎的小玩意儿,谁成想临出门又撞见了亲妹妹宋疏清,她一听自家哥哥要带别人出去便大吃飞醋,酸道:“好么,感情四妹妹才是同二哥打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我便是外人了?”

  抱怨连连似小刀乱飞、着实扎得宋明真招架不住,遂笑道:“这是拈的哪门子酸?带你一道去就是了。”

  对方这才展颜,亲亲热热地拉着她四妹妹的手登上了马车,到了西市却比个正主逛得还欢,首饰钗环、绫罗绸缎、兼而还有西域来的金银器,林林总总买了一堆,有的更借了他们生母吴氏的名,总之是一口气将她二哥的腰包掏得见了底,就剩那么三两贯在口袋里叮咚响。

  “你这……”

  宋明真十分头痛,心说他四妹妹自幼养在外头没用过什么好东西、今日是专程带她出来买个高兴,哪成想却被亲妹妹搅和得一团乱,剩的那仨瓜俩枣也再撑不起场面,偏偏疏清未觉不妥,还一边往她四妹妹鬓间插玉钗一边道:“我的便是你的,谁也不许嫌弃谁——二哥哥你一个男子懂得什么?姐妹之间都是如此的,一样东西两样用才划得来。”

  这可不算什么正经的道理,在一旁跟着伺候的坠儿忍不住悄悄撇了撇嘴,只宋疏妍一个神色自然,隐约还带一点笑意,答:“正是,是二哥哥不懂。”

  宋疏清听了这话笑得越发愉悦,一边指挥着小厮将买的东西全搬上车去,一边又琢磨起午膳当去哪里用,抬头瞧见别霄楼,便扭头同宋疏妍说:“四妹妹还不曾去过那处吧?正是如今长安第一楼,有道驼蹄羹烧得极是美味——哦,还有那水晶龙凤糕也值得一品。”

  热闹张罗的模样看上去十分快活,宋疏妍自不会拂她的意、便登车同哥哥姐姐一道去了;于人声鼎沸处下车,却见一个一身短打腰间佩剑的男子迎上来对二哥拱了拱手,道:“二公子,我家世子请您登楼一叙。”

  “世子”……

  宋疏妍眉眼微微一动,不知对方说的是不是晋国公府那位,又见二哥眼睛一亮,接道:“三哥也在?今日竟是得闲了。”

  他似颇感畅意,语罢又回头看向两个妹妹,笑道:“便随我一道上去吧,也同三哥问声好。”

  宋疏妍着实没想到自己会再次见到方献亭。

  说来家里同晋国公府结交应也有几年了,只是过去她归长安却一次也不曾碰见,今岁不知为何这样巧,至今已是第三面;他的长兄也在,与他一道亲自站在门口等她们兄妹登楼,见面时二哥似很开怀、扬声叫了一声“三哥”,对方亦笑着点了点头,右眼下近眼尾的那颗小小的痣显得格外清矜。

  “世子,大公子。”

  她同二姐姐一起向两位方氏的公子见礼。

  楼中往来者众,有不少都是长安城中的显贵,见了方氏中人自想上前结交攀附,方献亭似无意与人寒暄,便对宋明真说:“进门说话吧,自在些。”

  宋明真应了声“好”,几人遂相继进了雅间,房内已置一道锦屏、应是专门设来供女眷单坐的,宋疏妍与她二姐姐一起坐到了锦屏一侧,同男子们相隔。

  “三哥今日不必入宫?”宋明真的声音从那端传来,“倒是许久不曾见你外出了。”

  “总要让他歇一歇,”一旁的方大公子笑着接了口,“棣州偏远又生暴丨乱,他在河北道留了两月,殿下还不至于这般不通人情。”

  二哥笑着应了一声“正是”,接着便传来杯盏相碰的声音,应是几个男子在斟酒。

  这个当口外面又传来叩门声,是楼中小厮捧来珍馐美馔、一股脑儿都送进了女眷们一侧,宋疏妍同她二姐姐对视一眼,随即听那端传来方大公子的声音,道:“不知两位小姐喜欢什么,若不合口味便让他们更换。”

  再周到也没有。

  宋疏清年纪长些、此时也该她回话,便答:“……有劳大公子与世子费心。”

  说这话时她的脸颊有些泛红,让宋疏妍又想起前几日在家中她对三姐姐的几番讥弄,心中不免又有些感慨——原来好东西果然人人想要,只看能不能寻到机会争罢了。

  两人没再说话,各自低头用起了午膳,另一侧的男子们谈兴却浓,很快便提及了开春后的武举。

  “子邱今年该要应考了吧?”方大公子笑问,声音十分和煦,“骑射、步射、马枪,又副之策略,可有哪项不通?”

  一提及此宋明真便多了几分愁苦,终归是未及弱冠的少年郎、又一贯被家中重文的长辈耳提面命,心里多少攒着些郁气要求个功名,只是三年前他应考时曾折戟于马枪一关,如今想想还是少了几分把握。

  “其余倒好,”他咳嗽一声,故作镇定地应,“只是那马枪……”

  方大公子抚掌而笑,揭短道:“若我没记错,当初你可是被宫中御马甩下背来了?娄风回来提过多次,说你这马术还欠些火候……”

  宋明真一听颇恼,碍于妹妹们在场也不便嘴软露怯,便回:“他自己又好到哪里去?不过仗着比我年长几岁罢了——何况真要是马术上佳便该能制住三哥的濯缨,说别的有什么意思?”

  濯缨?

  是那个雪夜她见过的那匹马吗?

  宋疏妍默默想着,以玉箸夹起一块甜糕,俄而方听那位世子开口,说:“来年子邱若中,我可请旨将你留在长安不必外放,届时或入兵部任职,你可愿意么?”

  第15章

  兵部。

  宋氏乃书香门第,自祖父那一辈起便是文臣,父亲伯父各有两个儿子,都指着他们文举中进士,二哥从武原本艰难,若往后当真入兵部、家族之内无人照应,恐怕……

  宋疏妍眉头微皱,锦屏那端宋明真的声音听上去却颇为明朗,答:“出不出长安倒在其次,外放至边地也是一样保国安民,只是若三哥有所驱遣,我自不会推辞。”

  宋二公子生性洒脱不羁,对家中父兄尚不是百依百顺,未料对这位年纪只长一岁的晋国公世子却如此服帖,宋疏妍心中讶异,面上仍分毫不显。

  “四妹妹,你吃这个……”

  沉思时二姐姐为她夹了一箸菜,锦屏那端的男子们也又闲谈起了别的事,依稀说起了腊月里将办的冬狩。

  “今年钟氏回长安回得早,怕是也要在冬狩中露脸,”宋明真道,“据说那位钟参军是骑射一把好手,曾在鄯州擒了好些吐蕃将领,也不知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又如何,难道还能越过贻之去?”方大公子又笑着接了口,“子邱到时也莫要藏锋,须知若在陛下跟前露了脸、兴许便可直接点了武状元。”

  这可不是诳语。

  当今陛下并非循规蹈矩之人,每每兴至多有率性之举,倘若有人真能同当初的方世子一般在猎场上为陛下射得一只凶悍稀罕的白肩雕,保不齐还真能不必应举便得个将军做做。

  宋明真朗声而笑,答:“我枪法未成射艺却精,大哥三哥放心,届时必不让那位小参军一枝独秀。”

  这话是说得太亲了,却令宋疏妍感到几分忧虑——她知道比起钟氏,父亲还是更敬重方氏,可作为清流毕竟不曾直接参与党争,若二哥果真在冬狩中同方氏子弟一道与钟氏作对,会不会……

  她想得太多、可不像她二姐姐一般宽心,对方人虽老老实实坐在锦屏一侧,可那心却早已飞到另一头去了,还想:她确是庶出不假,可这姻缘之事谁又说得准呢?保不齐那位世子便瞧不上嫡出的宋疏浅而瞧上她呢,何况她的亲哥哥又同方家人如此亲厚,那她……

  杂乱的心思一股脑儿往外冒、她自己也有些收束不住,偶尔听到锦屏那头零星传来几声方献亭的应答,一个“嗯”字也令人心旌摇曳——若往后真能成了晋国公夫人该有多么好,不单可享无边尊荣,还能一并将她三妹妹的脸气歪。

  一顿饭吃得恍恍惚惚、全然没听男子们聊了什么,半个多时辰后从别霄楼出来眼神也有些飘忽,登车前又听方大公子问她二哥:“可是要带二位妹妹回府了?”

  “倒不急,”宋明真笑答,“今日出来原是要为我四妹妹买张新屏风,如今还没挑着中意的……”

  方大公子笑称他是个好哥哥,又道:“可去浮璧阁看过了?没有称心的?”

  那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去处、金玉木器一应皆有,宋明真心说他兜里剩的那几个子儿可不够给妹妹添置那处的好东西了,当下却只好先答一声“尚未”;方大公子便又提议让他们过去瞧瞧,随即便有同方世子一并告辞的意思,宋疏清心中一急,忽而道:“世子与大公子若无别的安排,不如便同我们一道去转转如何?从此地去浮璧阁应也与晋国公府同路的。”

  这话说得未免太大胆,一旁的宋疏妍微微侧目,心说二姐姐的确比她这养在江南的气派大些,只是晋国公府的门槛如此之高,他家的公子又怎会应承这样的邀约?

  宋明真也以为他三哥会婉拒,毕竟是要务缠身的人、哪有那么多工夫陪外府女眷闲逛?方献亭却想起前几日父亲的嘱托,说要寻个机会对宋氏示些好意,不单是做给宋家人看,更是做给外人看。

  “既如此,”他在宋家兄妹讶异的目光中点了点头,声息清淡,“便却之不恭了。”

  颍川方氏既是将门,族中子弟自然泰半习武,两位公子今日皆是骑马出行,恰可以让宋氏兄妹瞧见方献亭的坐骑濯缨。

  那是前年西域进贡的宝马,通体黝黑油亮、四肢匀称修长,身型比普通中原的马匹来得更加高大雄健,一双宝石般的黑眼睛炯炯有神,观之竟似通灵。

  宋明真一见便啧啧赞叹,围着濯缨稀罕地转了好几圈,那马也是有趣、竟一直高傲地不肯看他,宋明真转到哪它便将头扭到另一侧,一个畜生却莫名显出几分倨傲,委实令人称奇。

  宋明真不信邪,非要伸手拉它的缰绳,方献亭也没拦、径直交到他手上,濯缨却似发了恼,不单前蹄频频扬起要踢人还连连发出响亮的嘶鸣,力气大得宋明真拉都拉不住。

  “这欺软怕硬的畜生……”他笑骂,“真是成了精,还晓得挑主人。”

  几个男子俱笑起来,宋疏妍和宋疏清坐在车内只能听个响,然则那马的嘶鸣声却让宋疏妍再次想起那个雪夜,一不留神又想起方献亭在车外问她是否安好的那个光景;垂下眼睛略一犹豫,终于还是轻轻将车窗推开了一道缝,贴在缝隙里无声向外看去,正瞧见二哥在同濯缨较劲,那人本是背对着马车,某一刻却像感到了她的视线一般倏然回过了身,鸷鸟般的眼睛直直撞上了她,当即令她心头一紧。

  她立刻撤回了自己推开车牖的手。

  ……窗子于是也跟着很快关上了。

  一路行至浮璧阁,果然见得热闹非凡。

  新岁将至,各家也难免要添置些新器,挤挤挨挨许多人,更多的还是各府女眷;晋国公世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追捧,甫一踏进阁中1便引得女眷们脸红偷瞧,他似已不甚在意这些注视的目光,只随意同方云崇、宋明真二人交谈,目不斜视。

  宋疏妍跟她二姐姐一道去里头挑拣了,三个男子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宋疏清是心花怒放,只觉得平生从没有这样扬眉吐气过——庶出的怎么了?哪家的嫡小姐能有她这样的殊荣、被方家世子陪着挑东西?

  于是自然逛得更起劲,拉着她四妹妹的手像只花蝴蝶般在金银玉器间飞来飞去,一会儿看中一架四扇镶贝母的红木屏,一会儿又说那个六扇勾圆月的绣屏瞧着更别致,说话的声音又亮又娇细,余光一直锁在身后头。

  方献亭的目光却在她旁边的宋疏妍身上多停了一瞬,又侧首问宋明真道:“之前在贵府堂上见得匆忙,还不知你四妹妹是哪位夫人所出?”

  宋明真一颗心正吊着、因囊中羞涩故唯恐妹妹们挑中太名贵的东西稍后付不起账,此刻被问才回过神来,答:“她是家父的原配夫人乔氏所出,只是嫡母早亡,后来便一直养在钱塘外祖家,每年只回长安过一季。”

  那便是宋家嫡出的小姐了。

  高门豪族之内诸事大同小异,一个失了母亲的嫡小姐必不为继母所容、如今在庶姐面前也是一般低眉敛目,想来日子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你倒是与她有几分亲近。”他又说。

  “三哥不知道,我那四妹妹是个讨人喜欢的,”宋明真一笑,神情颇为柔和,“也一贯聪明懂事,不必人费心。”

  ——的确是懂事。

  里里外外转了半晌,终究只挑了个最不起眼的绘屏,图样是寻常的葱郁春山,既无黑漆描金又无螺钿翡翠,素净到显出几分清寡。

  “会不会太素了些?”她二姐姐问她,“毕竟是为新岁添置的,还是再亮堂些好。”

  宋疏妍笑笑,回了一声“不必”,又说:“我本就喜欢素净些的颜色,何况这图样绘得也好、正方便我临摹。”

  这话说得真体贴,明明是知道她二哥钱不够用便拣最便宜的买,这样一修饰就让谁心里都舒坦;只是她还是低估了她二姐姐上午花钱的本事,这一架绘屏要五贯钱、二哥口袋里却只剩了三贯,还是不够的。

  宋明真属实尴尬,一方面觉得拿不出钱丢了脸面,另一方面又担心他四妹妹会觉得他这个做哥哥的厚此薄彼、终归还是偏心自己亲妹妹,一番权衡之后便开始朝一旁的方家兄弟使眼色,摆明是要借钱了。

  方大公子一笑,一旁的方献亭已示意随行的临泽拿钱递与宋明真,宋疏妍一愣,头回正大光明地将自己的目光落在那个男子身上,而他也正看着她,神情还是淡淡的,说:“四小姐可以再挑挑,选个喜欢的。”

  这……

  ……竟像是看出了她方才说的是假话。

  她忽而语塞、不知该怎么答了,只知对方的声音落在耳里还如那个山中的雪夜一般特别——明明很冷清的,可仔细听又能感到丝丝缕缕的暖,正似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待到晚来天欲雪,方可问他能饮一杯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