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拂了一身满 > 拂了一身满 第20节

拂了一身满 拂了一身满 第20节

作者:桃籽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0 15:28:44 来源:免费小说

  万氏一边哭一边指挥家中婢女给主君取热帕子来, 宋泊则在一干恼人的声音里半蹲在兄长身边急切地问及宫中境况。

  “陛下可曾说了什么?如今……如今形势如何?”

  宋澹沉默不语、连眼睛都不曾眨上一眨,静默的模样全似个泥塑的假人,半晌过后方才缓缓搁下手中茶盏,回头看向弟弟, 眼中晦色宛如山雨欲来。

  “仲汲……”

  他连声音都在微微打颤。

  “长安……恐要大乱了。”

  千因万由归结到底还是都牵在东宫那位殿下身上。

  说来储君今岁过得委实坎坷, 前不久才因棣州水患一事被罚在太极宫前长跪六个时辰, 这才过去多少日子便又摊上骊山金雕的糊涂官司,本就孱弱的身体哪经得住这般折腾, 据说回宫当日便被刺激得吐了血。

  天子却似乎对这个儿子并无多少爱怜之心, 仍将他和一干东宫属臣传至甘露殿外听问,宋澹作为事主之一也在其中,眼见寒冬腊月冷气袭人、一国储君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再次受辱长跪, 还要为了一桩根本莫须有的罪名奋力陈情。

  “父皇——”

  他在甘露殿外暴烈的寒风中拜而高呼。

  “儿臣自幼仰承天恩习圣贤之道,既入东宫为储, 更无一日敢不踔厉正心三省吾身——先而为臣, 敢称尽诚竭节;后而为子,自认入孝出悌。”

  “儿臣绝无忤逆犯上不忠不孝之心——恳请父皇明鉴——”

  力竭之声宛如杜鹃啼血,被寒风一卷又飘得七零八落了,此等光景令无关之人也难免唏嘘慨叹, 无奈一门之隔的天子却是心如铁石异常决绝。

  他仍在盛怒之中,大抵是被太子陈冤的高呼吵得烦了, 一出甘露殿便狠狠一脚踹在他的心窝,肥硕的脸因怒气上涌而涨得通红。

  “好,好一个尽诚竭节入孝出悌!”

  天子怒喝之声在大殿前回荡。

  “那你说!那金雕腹中细绢是何人所写?——‘天命所归,宜登大位’,若不是你妄生邪念,莫非还是上天在逼朕退位不成!”

  太子已被这狠狠一脚踹翻在地、面色惨白地吐出一口鲜血,左右属臣见状无不大惊、一边扶人一边转头向天子伸冤求情;这等群臣簇拥的场面却更激怒了天子,只见卫峋随手从身旁禁军腰间拔出一把利剑,指向太子时神情已显出几分癫狂。

  “冤情?他有何冤可诉?”

  “朕尚在此,尔等便欲另立新主!——好!朕今日便斩了这孽障以正视听人心,倒要看看他是哪般的‘天命所归’!”

  ……简直宛如一场闹剧。

  宋澹跪在群臣之中,看着眼前这个谬妄乖戾的君主心中也感到阵阵陌生——他年二十九而登大位,承先帝之志平定边疆励精图治,更曾亲手开创瑞贤年间的太平盛世,文治武功皆为佼佼,万民称颂天下归心。

  ——如今呢?

  就像全然换了一个人……求仙问道大兴土木,宠信外戚荒废朝政,眼下对太子忌惮至此,反更说明其心羸弱、早不复年轻时那般激昂慷慨的壮志雄心。

  他眼睁睁看着那利剑寸寸向太子逼近,某一刻也想舍身去拦、可最终却还是因顾念家族而作罢——那要命的金雕毕竟是子邱亲手射下,如今宋氏在天子眼中恐已是东宫一党,他本就百口莫辩无从解释,此刻若再上前袒护太子岂不更会触怒圣心?

  宋氏仕宦清流……有些事纵然想做,却终归是力不从心。

  ——可偏偏有人从不违心。

  利剑插入血肉,触目的鲜红令人胆寒,他心头一颤,才见是晋国公方贺长身跪于储君身前,当世第一的名门武将有一万分余裕阻止天子那漏洞百出的一剑,可却偏偏放任它深深扎进自己的左肩,肃穆英俊的面容没露出哪怕一丝犹疑胆怯,那便是颍川方氏一宗之主,是普天之下最为忠贞清正的臣子。

  “臣斗胆……”他的鲜血一滴滴落在冰冷的汉白玉地上,“……请陛下听太子一言。”

  彼时宋澹心头巨震,却是忽而明白了何为真正的“自惭形秽”。

  宋氏以清流自诩、他的父亲更有配享太庙之荣,可他却不敢与天子之怒相抗、无非顾惜己身性命一族兴衰;那位国公却并非如此,少时便可横刀立马忘身于外,而今依旧心明如镜不懈于内,盖其一生视家国重于性命,未尝吝于为之舍命。

  “国公——”

  众人大惊,纷纷围拢在他身侧察看伤势,他却只面色平静直视天子,血染紫服仍显雍容,卫峋回望他的表情则扭曲到无以复加。

  “好,好……”

  天子怒极而笑,原本紧握剑柄的手颓然松开,片刻之后再次看向太子,目光却变得更为冰冷凶狠。

  “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

  “吾儿……果真贤孝。”

  这一剑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宋澹已不得而知,他被北衙禁卫挟至北宫偏殿幽禁,此后一连数日皆未得天子宣召,只隐约听闻晋国公伤重不得不出宫将养,东宫亦大病一场、如今连床都下不得了。

  他独自在无人的宫殿中徘徊,便如等待凌迟的囚徒般无计可施,同时眼前又不断闪过陛下与晋国公两厢对峙的场景,某种不安的预感已然呼之欲出。

  第五日上天子终于驾临,屏退旁人独自走进殿中坐于长案之后,宋澹恭谨而拜、叩首后仍长久匍匐不曾抬头;天子依稀像是笑了一下,随即问:“宋卿何以长跪不起,又何以不敢抬头看朕?”

  ……声音似倦极。

  宋澹两手叠于额前仍未起身,答:“臣乃戴罪之身……不敢冒犯天颜。”

  “戴罪?”

  卫峋悠悠念着这两个字,意味格外深长。

  “这么说,宋卿是承认令郎骊山射雕之事是受人指使了?”

  这……

  宋澹心头一紧,惊悸之余又感到不可置信——虎毒尚不食子,陛下这样问却分明是要把东宫逼上绝路……骨肉至亲血脉相连,何以非要走到这步田地?

  “陛下……”

  他已惶惶无言,殿内陷入一片长久的沉默。

  天子却似并不很在意,宋澹听到头顶传来轻轻的敲击声,大抵是陛下在用手指轻敲桌案。

  “朕近来时常缅怀你的父亲……”

  他忽而将话说远了。

  “朕做太子时他曾是东宫属臣,正三品太子詹事,与朕一同历了不少风雨……”

  “后来朕登大位,他却自请入翰林院不贪权位,朕敬他克己奉公清风两袖,方赐配享太庙之荣……”

  宋澹垂首听着,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你是他的儿子,朕盼你能承继他的风骨,”天子语气忽而加重,一字一句说得更慢,“天下自作聪明的人太多,总当自己殚诚毕虑理当青史留名,实则不过以忠义之名而行悖逆之实,终有一日会为天下所不容。”

  “宋卿并非愚钝之人……你应当明白,朕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答案。”

  ……他的确明白。

  天子实际已不想追究当日真相,无论绢书一事究竟是不是东宫所为都要夺去他的太子位,这是一个帝王暮年最荒谬的自证,也是他与朝中强臣最执拗的对峙。

  宋氏能认么?谎称一切都是太子指使?

  且不说子邱的前程将就此毁于一旦、宋氏清流的名声将永远沦为笑柄,单是认罪之后接踵而至的惩处都非他们一姓所能承受。

  可如果不认呢?

  天子之怒正如雷霆,倘若心愿未遂那便动不了正妻嫡子、更动不了手握兵权人心所向的颍川方氏,那么最后会拿谁开刀?会用谁的鲜血去抚平自己的羞愤怨怒?

  他知道答案的,此刻坐在雅言堂上更是神情呆滞,宋泊已急得满头大汗、连连要兄长将这几日的桩桩件件一字不落说个清楚,他却已心力尽丧,只彷徨地念着明日的朝会。

  明日……

  骊山金雕一案已悬置数日,想来近日便要做一个了断,陛下既在今日见他又给他那样一番敲打,兴许便是打算明日在太极宫将太子……

  他心跳如雷、忽感后路已断无处可退,最惊惶时却见家中仆役匆忙跑上堂来,对他拱手道:“主君,晋国公和方世子来了,正在府外请见——”

  ……方氏?

  宋澹眉心一跳,一旁的宋泊亦是眉头紧锁,深知眼下长安城中风声鹤唳,那晋国公为东宫党首又才受了天子一剑、正站在风口浪尖上,倘若此时宋氏见了他们,那……

  “大哥……”

  宋泊侧首看着兄长摇头,宋澹却微微闭上眼睛长久没有动作,片刻之后忽而展目,额角已有冷汗滴落。

  “……速为我更衣。”

  他极快地对万氏说着、像是生怕再慢一步自己就会反悔,宋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把拉住兄长的手臂还要再劝,却听宋澹再道:“国公乃我朝肱骨,亲自下顾岂可闭门不见?……宋氏确无翻云覆雨杖节把钺之能,却亦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说着便肃然起身匆匆折向内院,背影文弱却又透着决然,宋泊焦躁地一脚踹翻堂上胡凳,负在身后的手已紧紧握成了拳。

  第33章

  另一边, 宋疏妍才刚刚从庶母吴氏的院子出来。

  这几日父亲被困宫中、家里一切皆由主母万氏做主,她与二房积怨已深,眼下便趁机挟私报复, 先是罚二哥去跪了祠堂,转头又将吴氏母女禁足在院子里, 天大的款儿。

  宋疏妍因此格外忙起来, 白日里要去吴氏房中劝慰开解、晚些又要偷偷去祠堂给她二哥送吃食,倒比个正经受罚的更辛苦些,累得坠儿也偷偷抱怨:“老太君送小姐来长安本是为了享福,谁知却连连摊上这样的糟心事……我看倒不如索性回钱塘去, 好歹不至于被扯进什么朝廷大事莫名遭殃……”

  话糙理不糙, 崔妈妈嘴上不说、实际心里也作此想, 宋疏妍眉头微皱让她们不要胡乱说话,而后便转去厨房拎了食盒往祠堂去。

  过园子时却远远瞧见了父亲的身影, 正亲自引着两位贵客入府, 其中一位她认识的、前不久还曾在骊山夜雪里给她送过药。

  ……方献亭怎么会来?

  旁边那位更年长威严些的……是他的父亲么?

  她远远避着,心头感到一阵迷茫,不知如此多事之秋这两位怎会忽而登门、刚从宫中被放出来的父亲又何以如此不避讳地与他们相见, 原地徘徊一阵还是无解,只转身去祠堂寻她二哥了。

  宋二公子已在祠堂结结实实地跪了两日。

  他虽是习武之人, 可腊月寒冬毕竟难捱、祠堂之内又无碳火, 能生熬两日已极为不易,宋疏妍进门时他已几乎跪不住,两手撑在地上被冻得青紫一片。

  她赶紧上前把人扶住、又偷偷把自己的手炉塞过去,一边从食盒里往外拿吃的一边埋怨:“平日里瞧着活络得紧, 怎么偏在要紧时候这么老实——主母又没派人来盯着,便是坐一坐躺一躺又有什么……”

  她平日里性子娴静、倒极少会像这样抱怨指责谁, 也就是对她二哥最真心、什么话都说的;宋明真也知道她是挂念自己,没精神地笑了笑,又伸手刮一下妹妹的鼻子,说:“凶死了……”

  宋疏妍叹口气、倒了一杯姜茶给人暖身子,宋明真接过却没喝,只低声说:“毕竟给家里惹出这般大的祸事……这罚也当受。”

  寥落的模样实在令人心疼,何况他们也都知道他未来的前程已没了指望,近来二姐姐哭也是因为这个,说自己命实在苦、恐这辈子都不能在三妹妹跟前扬眉吐气。

  “父亲已从宫中回来了,方才我远远见着,似也没出什么大事……”

  宋疏妍宽慰着哥哥,只盼他莫要再为一桩飞来横祸责怪自己,想了想又说:“晋国公和方世子也来了,只不知是要同父亲说什么……”

  一听她提起方氏之人宋明真便眼前一亮,像是突然看到希望般振奋,抓住妹妹的手说:“三哥来了?你可瞧得真么?”

  “对……方氏,方氏自然会有办法的,三哥什么都办得成……”

  “他知道那绢书与我无关,定然也明白不是宋氏要害太子……”

  “他们会有办法的……”

  “……一定会有办法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