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日落长明天 > 第32章

日落长明天 第32章

作者:默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5 09:46:40 来源:免费小说

  沈惇低下头,沉默了半晌,回答:“四年前的八月十三,我在一个名为‘禄文玉行’的古玩小店中醒来,原主烧炭自杀。”

  “烧炭自杀?”秋泓奇怪,“为什么?”

  “不清楚。”沈惇摇头,“沈万清的父母在六年前去世,这个禄文玉行就是他父母留下的遗产。沈万清没有其余亲属,也没有来往亲密的朋友,他是个家财颇为丰厚的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秋泓自语道,“和问潮一样。”

  “什么?”沈惇没听清。

  “没什么,”秋泓搪塞道,“那你又是如何得知,我会出现在这里呢?”

  沈惇眉梢微微一扬,缓步走近秋泓,压低了声音,反问道:“你说呢?”

  秋泓笑而不答。

  沈惇轻叹一声:“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各种古玩字画中的金印痕迹,皇天不负苦心人,我还真找到了不少。你猜猜,这些金印,都盖在谁的遗物上?”

  秋泓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你,布日格,李岫如,还有陆渐春。”

  “除了陆渐春,其他人的,我都找到了。”沈惇说道,“在我写的奏本上,布日格的降表上,李岫如给李业延立的墓志铭上,以及,你的卷子上。”

  “这是……”

  “这是长靖三十五年的‘莲花案’告破时,被华忘尘鲜血浇了满头的人。”沈惇一字一顿道。

  第13章 吾血咒汝

  长靖朝的“莲花案”,曾在北都轰动一时。

  据《昇史》记载,华忘尘,天崇道时任掌教,自称顿悟了天命,身负替天行道的大义,这人在教众面前表演了几次类似于腾云驾雾、招魂引仙等街头把式后,得到了信徒们的认可。

  他自创天书,用一种旁人根本无法理解的行文写下了世道的运行规律——《昇史》的编著人罗誉大学士看过此书的一小部分刻本,他在《昇史·胡世玉传》中批注道,该书内容大概类似鬼画符,属于解释权独属于华忘尘的那一类“私人作品”,根本毫无内容和逻辑可言。

  但就是这么一个神神叨叨的老方士,曾让长靖朝的十位重臣,不明不白地身死命消。

  其中,就包括当时的长缨处总领大臣,胡世玉。

  秋泓和沈惇依旧记得,那是长靖三十五年的一个艳阳天,初春晴朗,草木丰茂,看似一片生机勃勃之景,可实际上,朝野上下已人心惶惶了一个月。

  因为,原本销声匿迹的天崇道掌教华忘尘又出现了。

  两年前,威山卫指挥佥事陆渐春把此人捉入京城,这本是一件喜事,可谁料转眼间就酿成了一桩惨案。

  最先死掉的是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准,莲花金印直接出现在了他的饭桌上,随后,不到半天,他就溺死在了自己的脸盆里——胸口被人挖了一个大洞,嘴里塞着金印。

  紧跟其后的是户部左侍郎孟启元,莲花金印被夹在了他送给长靖帝的奏疏上,由当日值守长缨处写浮票的吴重山扣了下来。但还不等大理寺的人追查,孟启元就于下朝回家时跌落御河而亡,他失去了自己的左耳。

  再然后是同样跌落御河,并失去了的右耳刑科给事中郭玮,被剜去了眼睛但是是窒息而死的轻羽卫千户窦安……

  如此连死七人后,华忘尘消失,众人以为,这案子到此就算结了,可谁料,两年后,轮到了大昇的相爷,长缨处总领大臣胡世玉。

  长靖三十三年李准和孟启元死时,多数人都还处于津津有味看热闹的状态。沈惇甚至专门提了酒菜,拿着他从王一焕那里收缴来的一枚金印,找秋泓庆祝李准这个谁不给他送银子他就站在天华门下骂谁的“贱”(谏)臣好死。

  但渐渐地,人们发现,火要烧到自己头上了。

  因为,除了自诩“替天行道”的天崇道外,还有不少人渴望观看这些贪官佞臣们咎由自取,比如,天下的百姓。

  而华忘尘在他们心中,无疑是第一大侠,莲花金印就是行侠仗义的标志。

  在当时,除了死掉的十个大臣外,还有不少朝廷命官都在自己家中发现了金印的痕迹,其中有些人甚至只是地方小吏,因而也很难说那些金印到底是谁留下的。但目的无外乎一个,那就是期盼着他们的命能被天崇道取走。

  第二次“莲花案”风波足足持续了两个月,直到胡世玉没了双手,在家中口含金印暴亡,他的长子跪在长靖皇帝脚下以头抢地后,长靖皇帝方才勒令大理寺五天之内破案。

  而就在第四天,去城外给吴重山夫人上香并顺便前往福香观探望辰王之子的秋泓和沈惇竟在无意间,非常巧合地撞见了藏身于天清子房内的华忘尘。

  沈惇不幸被他削了一刀,秋泓得以脱身。

  就在秋泓逃命下山时,遇到了上山为母祈福的轻羽卫镇抚使李岫如,为了能让李岫如入京报信,秋泓舍身被已挟着沈惇的华忘尘捉去。

  这老方士一路逃往城外,却不慎在路上冲撞了来京和谈的阿耶合罕之子布日格的车驾。好在是李岫如和陆渐春带人杀来,把华忘尘扣在了元和门下。

  华忘尘的脑袋被李岫如一把手铳打碎,鲜血迸溅而出。

  死前,这老方士振声高呼:“五百载一轮回,五百载一覆灭,五百载一新世!今日,吾血咒汝!咒汝五百载后为奴!”

  为奴?为什么奴?他也没说清,就在李岫如的手铳下死翘翘了。可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在场人众多,这个能“咒汝为奴”的鲜血不偏不倚,只洒在了五个人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