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日落长明天 > 第264章

日落长明天 第264章

作者:默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5 09:46:40 来源:免费小说

  秋泓沉默了片刻,回答:“不知道。”

  “不知道?”

  “但我能猜到。”说完,他睁开了双眼。

  “起先,在我刚刚解读出江山舆图的密码时,金玉文化交流协会和布日格都认为,稷侯剑,也就是染春,一定如史书记载的那样,陪葬于我身边。因此,当问潮假借陆家后人之名,将那把伪造的剑送到祝复华手中时,他迫不及待地就将这把剑炸成了灰烬。”秋泓一顿,“不过可惜,这把随葬了我的剑是假的,我真正的墓穴也是空的,我的女儿、孙女以及子孙后代也没有将这把剑留在他们的身边。所以,稷侯剑,不在我的墓中,不在长水河,也不在泊青岭下。如此一算,范围就小了很多。”

  祝时元一头雾水,全然不明白为什么稷侯剑不在秋泓墓中,不在长水河,不在泊青岭下,范围就会一下子小很多?

  “你拿地图来看看。”秋泓瞧出了祝时元眼中的不解,“沈淮实告诉我,稷侯剑一定在樊州,否则这个以我们五人为界限的法阵就不能成立。可樊州之大,若一寸一寸地去找,何时才能找到?因此我便将樊州市区、岭城,以及下一位受害之人所在的江扬县相连成线,最后发现,这三处恰恰好构成了一个圭田,也就是你们现在所说的……”

  “等边三角形。”祝时元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手中的地图,惊讶道,“而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央恰好是……”

  “凤岐峡。”秋绪接道,他一挑眉,求表扬似的看向秋泓,“这是我在家中无事,偶然发现的机巧。之前我猜测下一位受害人会出现在江扬,果真,就在江扬。”

  秋泓继续说道:“旁人始终认为,若我不清楚染春就是江山舆图中所指的前朝遗物,那染春定会随葬我身边,若我清楚染春是什么,那染春兴许就会被藏到一个难以寻找的地方,比如,念心、慕兰的棺材里,正儿、净儿修的祠堂中。可事实证明,我的墓就是我的墓,其中空空如也,没有稷侯剑,而念心棺材上的诗也不过是一句诗,根本不是指向稷侯剑的谜语。真正的稷侯剑应当藏于这座法阵的中央,也就是凤岐峡上的少衡主峰。”

  这时,祝时元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不对,他喃喃问道:“可是,可是之前秋相你不是不愿他们找到稷侯剑吗?为什么现在又需要稷侯剑了?”

  秋泓的话总是模棱两可,祝时元也总是听不明白。

  比如现在,他想不通,为什么秋泓不去江扬县阻止最后一个“必死之人”去死,为什么秋泓不去竭尽全力地寻找陆渐春,而是要回少衡,和那些仿佛进了迷障的人一样,追逐一把可能在,也可能不在凤岐峡的上古兵器?

  毕竟,在祝时元眼中,秋泓秋凤岐,和史书中写的一点也不一样,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冷血无情的政治动物,他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无辜者惨死,更不会任由身边人成为这场诡异连环命案的牺牲品。

  那么现在的他,又是为了什么?

  祝时元那发达的第六感忽然意识到,有什么即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事,快要发生了。

  离开少衡也不过三天,但回程的路却陌生了不少。

  秋绪一面转动方向盘,一面自言自语道:“来时少岭高速还没有被封,昨天晚上却突然发了整修通知,原本还在路段上行驶的车辆统统都让从最近的下道口离开了,难道这里也发生了地动?”

  秋泓皱了皱眉,回头向路旁看去:“靠边停一下。”

  这是一条偏僻的省道,路两侧杂草丛生,少有人烟。

  秋泓一眼发现,在那片杂草中,孤零零地立着一块牌坊,这牌坊远近之处不见一座房屋,只有它一个,在这旷野里迎风伫立。

  “这牌坊的形制……看着应该是昇初时期的旌义坊。”秋绪对此有些研究,但也不多,他粗略判断道,“看构造,是三间四柱三楼,看用料,像是青石……”

  “旁边还刻有‘冰清玉洁’、‘蕙质兰心’两个词。”祝时元接道,“这是一座贞节牌坊……真是奇怪,如果是文物,为什么会孤零零地立在这里,周边连户人家都没有呢?”

  贞节牌坊,古时用以表彰为丈夫守节或殉葬的女子。贞节牌坊所立之处,周边必然有宗族、祠堂,就算是时过境迁,几百年后,原本聚居在此的后代也不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就算是没有人烟,也会有遗迹。

  可是这座旌义坊,不仅四周空空荡荡,就连方圆十里地,都不见有耕田和村落。

  “这边是盐碱地,之前一直无法耕种,近些年才逐渐改善。”秋绪走到路边,蹲下身看了看道旁的杂草,“我记得,我去年走过一次这里,没有见到这里有座牌坊。”

  秋泓没说话,他面色凝重地来到牌坊前,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个遍。

  “秋相,这牌坊有什么不对劲吗?”祝时元跟在他身边问道。

  “字不对。”秋泓回答。

  “字不对?”祝时元学艺不精,看了半天,也没看出,这牌坊上的字到底有什么不对。

  秋泓却说:“‘节妇王氏,于公之妻,十六于归。三年孀居,无有遗孤,独赡老母,供养姑姐,教导幼弟。节妇忠贞,守制不移。然今,弟已成人,及第榜眼。故壬戌年十二月,上其事大宪’,下面的奏请已经看不清了,但仍能判断出,这位王夫人曾照料夫家老小,并教导她丈夫的弟弟一路高中榜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