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乱世小药铺 > 乱世小药铺 第165节

乱世小药铺 乱世小药铺 第165节

作者:十月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3 10:07:13 来源:免费小说

  香燃了两柱,针灸仍在继续。

  怡王妃有些急了,给怡王使了个眼色。

  怡王单手向下按了按,示意自家老婆子稳住。

  怡王妃只好咬紧后牙槽,直勾勾地看着唐乐筠窈窕的背影。

  又过了一刻钟,唐乐筠总算起针了,她把毫针擦干净,一根一根放回针袋。

  高氏凑过来,柔声问道:“世子,你感觉怎么样!”

  “我……我,好多了。”纪沂山吭哧瘪肚地说了几个字,旋即,他又惊又喜地看着唐乐筠,“我,我,我……”

  唐乐筠道:“马上深吸气,保持情绪稳定,否则我明天就不来了。”

  纪沂山乖乖地吸了一口气。

  高氏惊喜道:“世子的嘴不那么歪了,父亲,母亲,世子好多了!”

  “扑通!”怡王妃从罗汉床上跳了下来,几大步抢到床榻旁,细细地看着纪沂山,“真的,这是真真儿的!我的儿,你有救了,肯定有救了,呜呜……”

  唐乐筠抚了抚她的肩膀:“二婶,病人不宜激动,您老也是。饭要一口口吃,病也要一点点治,我们都要有耐心,是不是!”

  “是,是。”怡王妃擦了脸上的泪,“听你的,二婶都听你的!”

  怡王也过来了,他笑着对唐乐筠说道:“以前就听说侄媳妇针灸术极高,二叔还不相信,今日心服口服,心服口服啊,哈哈哈……”

  他爽朗地笑了起来。

  “二叔过奖了。”唐乐筠坦然接受赞美,“我开个方子,你们记得去我的药铺抓药。还有,十二哥需要康复锻炼,我会写在方子后面,还请仔细阅读。”

  怡王妃道:“好,二婶记下了。”

  唐乐筠洋洋洒洒地写了两页纸,交给怡王妃后,便以宵禁为由告了辞。

  怡王妃把她送到门口,再由高氏亲自把她送回府……

  怡王妃转身回来,问正在认真阅读方子的怡王,“王爷,她的药方和夏院判的药方有何区别!”

  怡王道:“君药大差不差,臣药、使药,以及剂量都不一样。”

  开方配药是需要经验的,越是老大夫经验越足。

  “那……”怡王妃拿不定主意了,“世子按照哪个方子服药!”

  怡王把药方递给她:“当然是侄媳妇的,你看看她这一笔字,那孩子不是俗人啊!”

  怡王妃打眼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这,这……简直难以置信!”

  “那是你我看着她写的,还有什么信不信的”怡王道,“这两口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幸好本王从未小看他们。”

  第136章

  伊格御跑了,怡王妃母子平安回京,证明了纪霈之的清白。

  针对他的一场风暴还未成型,便烟消云散了。

  但齐王永远地没有机会了,据说,伊格御在这场刺杀中展现了一个大高手的基本水准,完全没有给他留下生的余地。

  瑞王得利了。

  但他一方面要会见赶来依附的朝臣,另一方面要及时处理朝政,忙得脚打后脑勺,暂时没有了针对端王夫妻的兴致。

  蓝皇后去世后,永昌伯府在纪霈之的暗箱操作下,肉眼可见地衰落了。

  有间药铺解除了潜在的危机,营业额在短时间内有了大幅提升。

  如此一来,铺子里的人手就不够用了。

  唐乐筠本想面向社会招几个长短工,但被纪霈之阻拦了,他让伍畅找来五个可靠的熟手,连同曹大夫一起,把有间药铺的经营支撑了起来。

  如此,邓翠翠便可以一心待产了,田老太太和田婶子负责伙食,田家男人负责园子和采买——对此,唐乐筠征求过他们的意见,也给出了意见,双方基本达成了一致——他们继续跟着她,什么时候社会不动荡了,什么时候再议。

  生云镇不回去了,但适逢秋季,庄稼可以收割了,田家在田家村权益不能放弃,他们必须回去一趟。

  正好,唐乐筠姐弟也想看看生云镇老宅和梅山的那片地。

  于是,大家商议了一下,把出发的日期定在八月二十六。

  出发前一天,唐乐筠给纪沂山做了最后一次针灸。

  收针时,纪沂山虔诚地看着她的手,说道:“娘娘这一手针术绝了。”

  唐乐筠道:“‘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自弃者天弃’,我的作用固然关键,但十二哥的配合同样不可或缺。”

  纪沂山起身长揖一礼:“十二哥受教,日后一定修身养性,再不使性傍气了。”

  高氏顿时用帕子遮住了脸,也遮住了眼里汹涌的泪意。

  纪沂山羞愧难当:“以前……让夫人担心了。”

  唐乐筠颇有成就感地点了点头,尽管彻底改正很难,但只要有了正确的认知,他们一家就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总比一条道走到黑的好。

  ……

  唐乐筠告辞出来,由高氏陪着,一起到了正院的宴息间。

  怡王妃坐在贵妃榻上,笑容满面地说道:“侄媳妇,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需要老身帮忙的事,尽管开口。”

  能让怡王妃说出这样的话着实不容易。

  唐乐筠笑道:“二婶太客气了,我们是一家人,应该的。”

  怡王妃在她手上拍了拍,意味深长地说道:“好孩子,有一颗赤子之心。”

  唐乐筠只是客气客气,就成‘赤子之心’了,可见在皇室谈亲情、谈一家人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

  高氏端着一盘冒着热气的桂花糕过来了,“弟妹快尝尝,这是我家厨子最拿手的一道点心,和旁人家的不一样。”

  唐乐筠不客气,捏起一块仔细看看,这是一块方方正正、松松软软的小点心,上面有一层粉红,粉红上点缀着几朵桂花,光看颜色就让人食指大动了。

  她咬了一口,口感绵密,甜而不腻,赞道:“确实好吃。”

  怡王妃道:“你走的时候带上几块,给孩子们也尝尝。”

  唐乐筠笑了:“连吃带拿可还行!”

  怡王妃打趣:“当然行,侄媳妇放心,绝不会有人说你打我们怡王府的秋风的。”

  说着,她朝身边的嬷嬷勾了勾手,那嬷嬷快步走到条案旁,取来一只锦盒,放到她的手里。

  唐乐筠道:“二婶,您这是做什么!”

  怡王妃道:“好孩子,你这会儿不是大夫,是咱们皇家的儿媳妇,头一次到亲叔叔家,二婶作为长辈怎能没有见面礼呢!”

  她打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一只金镶玉的玉镯,颜色浓绿,质地温润,但絮状物极多,成色一般。

  唐乐筠眼尖地看到了玉镯内侧阴刻的“唐”字,遂问道:“唐门机关,二婶送我防身的!”

  “就知道瞒不过你。”怡王妃道,“京城不安全,齐王死了,我们娘俩被劫,你这孩子天天在外面跑,没点儿防身的东西怎么成别看这镯子成色不好,但只要按下这里,就能跳出一只飞针,针上可淬毒,也可以不淬,关键时刻或许能保你一命。”

  “都说长者赐不可辞,那我就收下啦!”唐乐筠欣然接受,直接戴到了手上,“谢谢二婶,我很喜欢这个礼物!”

  “呵呵呵……”怡王妃笑了起来,对她的儿媳们说道,“还是这孩子实诚,我这送礼的也格外开心。”

  高氏玩笑道:“既然母亲送礼送的开心,不如也送儿媳一件,儿媳保证也让母亲开心。”

  怡王妃用手指点了点她:“你这皮猴,母亲打你两下更开心,你可让打!”

  高氏笑着把手伸了过去:“儿媳是肯的,就怕母亲舍不得。”

  ……

  一大家子有说有笑,气氛极为和谐。

  唐乐筠忽然想起了凄凄惨惨的齐王府——纪霈之身体抱恙,她带着白管家去吊的唁。

  当天去的人多,齐王府的人应酬不过来,她在灵堂烧了香,略略安慰齐王妃两句,便退出来了。

  回府后,她和纪霈之谈起过杨晞,以及他背后的秦国公府。

  她认为,齐王死了,秦国公府便失去了靠山,如果纪霈之主动招揽,杨晞说不定看在她的面子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但纪霈之认为,杨晞为人固执,书生意气,主动招揽反而落了下乘,不如静观其变。

  齐王去世将近十天,算时间,西北前线早就收到消息了,不知道杨晞作何打算。

  “弟妹。”高氏见她出神,拍了她一下,“想什么呢!”

  唐乐筠撒了个谎,“没什么,就是想起家父在世时,和唐门的一些往事。”

  “是啊。”怡王妃把话接了过去,“侄媳妇原本也是唐门中人,啧……唐门只怕肠子都要悔青了吧。”

  “母亲说的极是,人这一生,谁不是三灾六病的呢!”

  “我母亲从小教我,得罪谁都不要得罪大夫。”

  “哈哈,巧了,嫁过来之前,我祖母也说过。”

  ……

  怡王府的媳妇们纷纷附和了起来。

  唐门。

  唐乐筠心想,如果不是怡王妃送了只镯子给自己,自己几乎都想不起来这个门派了。

  天下大夫多的是,她不觉得唐门会因为医术高看她几眼,在唐锐安和唐乐音的影响下,他们只会觉得她嫁给纪霈之,影响了唐门在大炎朝廷的布局,碍手碍脚。

  ……

  回到别院时,差不多中午了,小厨房正在准备饭食。

  唐乐筠进去转一圈,拎着一条洗干净的黄瓜去了纪霈之的起居室。

  纪霈之正在看来自各方的密信,见她进来,从右手边拿起一只信封晃了晃,“杨晞的信,给你的。”

  “这可是巧了,在怡王府时我还想起过他。”唐乐筠把咬过的黄瓜放在装点心的盘子里,接过信封,撕掉封口,把信纸扯了出来。

  “你想他做什么”纪霈之不咸不淡地问一句,顺手拿起她的黄瓜咬了一口。

  元宝看着唐乐筠“嗯”了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