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母仪天下 >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85节

重生之母仪天下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85节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3 10:06:40 来源:免费小说

  本来是徽音的千秋,现在竟然多了这一桩喜事,连李澄夜里见了徽音都问起:“我听说宇文家的小姐要嫁给我的表侄子了。”

  “是啊,崔家也是挺会抓准机会的,你最信任的就是宇文当了,他们家就和宇文家结亲了。好在宇文家也有分寸,我听说豫章王似乎也有意呢。”徽音平日和这些诰命们聊天,也能听出许多门道来。

  李澄皱眉:“豫章王?”

  徽音忙道:“是啊,可是我只是听说有意,并未说出来,可见豫章王的母妃还是有分寸的。皇上别生气,来,我今儿的寿面等着咱们一起用呢。”

  一碗非常简单的寿面,不过几根青菜,卧着一颗鸡蛋,但是她就是特地等他一起用,夫妻二人享受难得的温馨时刻。

  “好吃。”李澄赞道。

  吃面时,他眉头一直皱着,徽音知晓他有许多烦心的事情,倒也不打搅他,只是让人等他吃完了撤桌子。

  又说江碧波在纪氏这里用完饭后,也准备家去,纪氏正和她道:“你也别想多了,这事儿少不得这些日子有人说闲话,但都是各人过各人的,时日一长也就没什么了。”

  江碧波这是专门上门来,以继子逃婚的事情,求得纪氏同情的。她正愁没法子真正和纪氏等人真正结交,这事儿倒是和纪氏关系更近一步了。

  “您说的是,是我年轻,又从未经历过这些事情,总担心不知大家如何看待我们,还好有您开解我,我这心里舒服多了。”江碧波也很会说话。

  纪氏还暗道自己的口才不错,还颇有些得意。

  等她走了,纪氏还进门和郑放道:“她一个继母倒是担心的不行,要我说这事儿又有什么干系。”

  “那干系可大了,其实她那个继子和她有什么关系。”郑放自己主政时,一塌糊涂,现在跳出局面来,心明眼亮。

  然而纪氏却不明白:“那是为了什么?”

  “你傻呀,如今太子的婚事才算是重中之重,的确如今太子还未到选妃的年纪。可谁家相看不是提前几年相看的。你作为皇后的生母,皇后娘娘要为儿子选媳妇,不问你问谁?”郑放以前曾经也为女儿们选太子妃出过力,岂是不知道其中关窍,当年何夫人的娘和嫂子那里他没少送钱过去。

  纪氏才恍然大悟:“我这个人啊,从来都是把大家想的很好,以前还有三分警惕,现在儿女都好了,我反而没了警惕心。不过,娘娘极其有主见,我也说不上话啊。”

  “外面的人又不知道这些,她们觉得娘娘很孝顺你,所以觉得你说的上话。”郑放打了个哈欠,酒瘾又犯了,他吸了吸鼻子。

  纪氏想她原本其实就是个简单的人,若非经历那么多磨难,也不会有些心机,现在日子好过了,她就放松了。

  她是放松了,豫章王府可没有放松,殷丽芳当时听说宇文家的女儿没有嫁出去,虽然有疑问,但是也想捡漏,毕竟宇文小姐背后的势力诱惑太大了。

  豫章王府的众人看似富贵闲人,可是完全没有任何实权,京中有实爵的人家其实看不上她家的。殷次妃也不希望自己儿子将来真的跟养猪似的,这一代还有王爵,下一代就只是普通宗室了,本朝全部都是递等降袭的,再过几代甚至就是普通人了。

  只是没想到谢九仪阻止了她,如今宇文家和崔家结亲,外面传的好不热闹。

  殷丽仪如今也能觑到姐姐的心思,她又道:“姐姐,不与宇文家结亲反而是好事,自古来高门娶妇,低门嫁女,你和魏王妃素来不和睦,因为嫁妆的事情那王妃就差点搬空王府,您若是找一个家世稍微低些,人机灵点的,将来岂不是和您一条心。若有了倚仗,太有规矩了,她怎么能敬着你呢?”

  第94章

  ◎手段◎

  千秋过完之后,便是各国使者朝圣之日,这样的场合李澄也让徽音和他一起,并非是他真的宠妻无度,而是他根本不相信徽音会和别人说的那般抢夺政权。

  因为她要抢太容易了,随便端一碗汤过来,他根本不必别人试毒都会直接喝下。

  “这是头一次外国有使者过来,咱们也该展现一下我们天朝上国的风范才是。”李澄笑道。

  徽音知晓李澄其实内心非常澄澈,否则为何喜欢和别人争个高下,如今而立之年还动不动说一些特别孩子气的话。她看着他道:“这种朝贡多半都是咱们送出去的多,你也悠着些,咱们本国老百姓的日子还不一定好过呢。”

  若非他是亲近之人,徽音未必会说这些实在话,但也怕打击他的信心,只道:“这次也是托你的福了,能见着这么些人。升平署的舞也不知排好了没有?”

  “放心,都排好了,曲子是亲自给我看过的。”李澄很巨细无遗。

  徽音见他还坐在端明殿里,不免道:“你都坐了一日了,咱们俩若不然出去走走吧我之前有几年就是爱久坐,结果总不舒服。后来一骑马,腰都差点断了,以前你常常在外练兵,现在日日久坐,好歹也要出去走几步才行。”

  有徽音发话,李澄当然是很顺从的被牵着手出去,外面御花园,鲜花怒放,蝴蝶蜜蜂流连于此,不知怎么他想起在徐州的时光了。

  “徽音,你还记得咱们的王府吗?”李澄突然问道。

  “怎么会不记得啊,我刚去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淮阴王府的花园,要不然人家一个人,怎么熬的过来啊。”徽音提起以前的事情还觉得很恍惚,太幸福了,就会觉得日子过的飞快,她恨不得日子过的慢些,再慢些。

  晁妈妈,云慧这些人,仿若隔世一般。

  那些曾经恍惚害怕,提心吊胆的日子,如今回味起来,倒也别有一番意思。

  只不过,夫妇二人还没回味多久,就听说太皇太后突然晕倒了,徽音和李澄对视了一眼,都纷纷赶过去。

  其实太皇太后虽然偶有小恙,但是不严重,这次既然晕倒过去了,她们夫妇连忙请了太医过来。

  太医虽然说话很委婉,但是意思徽音是听懂了,年纪大还茹素,导致气血不通,所以晕倒了。李澄让太医开了药方之后,又把秦安喊来吩咐:“太皇太后这里的饮食要得当,她老人家年纪大了,你们不能由着她的性子来。”

  秦安是大总管,李澄吩咐一声,他就知道怎么做了。

  然而太皇太后为何要茹素呢,据说是为了李澄的身体,她知晓孙子打仗多年,杀戮颇多,所以用此法化解。

  其实徽音第一反应是觉得这难道不是争宠的套路吗?比如故意上吊被发现,或者故意装晕倒说是为皇帝祈福,这些手段用在妃嫔争宠很适合,但是用在一个太皇太后的身上,她即便察觉出什么,也不好说出来。

  疏不间亲的道理她太懂了,之前太皇太后就是因为觉得是自己孙子,所以不加掩饰,现在她掩饰了一下,她看的出来,李澄就未必怀疑这些了。

  果然,李澄听了也是一声叹息:“祖母,这又是何必呢?”

  徽音也露出关心之姿:“是啊,要我说祖母如此虔诚的确是好事,但是总这样弄坏身子也不成。我记得她老人不是很喜欢荀家的一位姑娘,让那姑娘陪着祖母,咱们也放心。”

  与其让别人提出来,不如自个儿提出来,让你装晕也白装了。

  李澄笑道:“这个主意好,你那里现在有童儿照顾,恐怕不能长久陪伴。”他也不想自己的媳妇过来,婆媳本就不和,还天天待在一起,更是雪上加霜,他很爱徽音,但是祖母也毕竟是他的祖母,割舍不开。

  夫妻双方算是给了对方一个台阶,都很满意。

  此时,荀家人正聚在一处用饭,蒹葭郡主刚嫁过来,她的身份特殊,平日不与众人一起用饭。但到底也不敢摆谱,出嫁时,魏王妃叮嘱过她,说她虽然是皇家贵胄出身,但是荀家也是皇上的亲戚,宫里还有个太皇太后在,所以她得面上敬着一些荀夫人。

  当然,如今袭爵的是荀夫人的长子,她这位夫君是荀夫人的幼子。

  荀夫人当年用计赶走荀柔,可想而知她也算不得什么良善妇人,但现在显得慈眉善目的:“明日我们一起去庙里烧香。”

  蒹葭也乖觉,连忙道:“儿媳也跟您一起过去。”

  “这样也好。”荀夫人说完,又看向孙女荀季英:“孩子,你就不必同我们一起去了,女子当以贞静为上。”

  荀季英其实和荀柔不太一样,荀柔是个真的刀口舔血,什么事情做的都没底线的人,但荀季英兴许生于富贵之地,长于贵戚之府,平日多读书识字,竟然十分端庄。那年从宫里出来八岁,如今正好十岁,她心里当然清楚祖母为何和她说这些,不是真的让她贞静,而是怕她出什么事情。

  荀家以前不过是个小官人家,靠着太皇太后才有今日之地位,可太皇太后的年纪太大了,若是她老人家一去,荀家在京里哪还有什么地位啊?天子有自己的外家崔家,皇后娘娘的母家郑家一门两爵,人家崔家和郑家还早结姻亲了。

  若是季英可以进宫,将来做太子妃,那可能保荀家几代人的富贵了。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太皇太后在宫中总是有机会的。

  “是。”荀季英恭顺答是。

  荀大奶奶看女儿久不能出去,也心疼,又对荀夫人道:“我听说宇文家要办诗会,不如让季英也去玩玩,正好她们家还下了帖子了。”

  荀夫人笑道:“宇文家的女儿现在要嫁到崔家去,也算是春风得意了,得了,要去就去吧。”

  只可惜,人还未去成,宫里来了人,说是要把荀季英接进宫陪伴太皇太后,荀家人狂喜,荀季英有些欣喜的同时,又有些彷徨。

  她先进宫去见了皇后,麟德殿是整个皇宫最为富丽之处,琉璃瓦,卷棚上堆砌着诸多鲜花,兽状的香炉吐着丝丝青烟,进了水晶帘后,她跪下请安。

  “起来吧。”徽音笑道。

  荀季英站了起来:“多谢娘娘召臣女进宫陪伴太皇太后。”

  徽音看向她:“你还是个孩子呢,过几日诸国使者都要进宫,你也出来玩玩。太皇太后那里,她年纪毕竟大了,也不必你真的照顾,她那里自有下人,你吩咐一声就好了。平日,你多陪着她老人家说说话就好,你的份例我已经拨下去了,若缺什么,只管让人找秦安。”

  其实作为这个年纪的少女,总会有些觉得丢脸的成分在的,不愿意去讨好别人,也不愿意去做些违心之事,但是女孩子总是懂事成熟的早,大人们的倾向是如此,她们也会尽量满足大人。

  要说徽音对她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恶意,人嘛,能够争取的时候争取就好,也不必折辱人家,太子和二皇子的婚事终究还是他们大人们说了算,只要做爹娘的不糊涂,旁人又能如何。

  “多谢娘娘体恤。”荀季英氏能听懂皇后话里的意思。

  徽音含笑道:“去吧。”

  来接荀季英的是太皇太后这里当用的宫女宝禅,一路上二人都不敢多话,宫中规矩森严,寻常说笑都很容易让人侧目,说没规矩。

  只不过,在宫殿门口道:“荀姑娘,太皇太后还未醒,他老人家近来常常茹素,导致精神不济,皇上让咱们多劝着吃些荤菜,如此就麻烦姑娘了。”

  荀季英其实有些不适,她在家里也是大小姐,又是小孩子,所以大家都宠着她,但是进宫来,明明她才十岁,大家都把她当大人一样。

  她二人进来后,范嬷嬷对她们招手,“先去偏殿歇下吧,这会子太皇太后还未醒过来呢。”

  荀季英又去了偏殿歇息,哪知她这一去,太皇太后就醒过来了。

  范嬷嬷惊喜:“老祖宗,您终于醒过来了,皇上和皇后娘娘都专程过来看过您,您现在感觉到怎么样了?”

  上了年纪了,一点小病小痛都容易不舒服,太皇太后听说李澄过来了,心里松了一口气,她在后宫完全没有任何地位了。甚至所得的东西,都比麟德殿的皇后差远了,所以这次她谁也没告诉,作了这场局。

  便是连范嬷嬷都瞒在其中,她扶额:“哀家还是有些不舒服。”

  范嬷嬷连忙道:“正好茶房煎了药,让人拿来给老祖宗喝。”

  “那药都没什么滋味儿的。”太皇太后往身后的引枕上去,看起来闷闷不乐的。

  范嬷嬷则道:“您老人家不吃药也不成啊,到时候皇上肯定怪罪,等晚膳时,皇上还要过来的。”

  太皇太后一听就高兴了,上次皇上把她重侄孙女儿送了出去多丢脸,若是这次经此一役,能把娘家人再喊进来就好了。也是那郑氏滑不溜丢的,她主动提起让她侄女儿娴姐儿进宫,她也能把自己的娘家人弄进宫来,没想到郑氏却说于礼不合,她也就机会了,这次倒是有了机会。

  范嬷嬷见太皇太后高兴了,又忙道:“还有呢,皇后娘娘把荀姑娘召了进来,如今在偏殿歇息,奴婢们年岁大了,说不出新鲜玩意儿,让荀姑娘来陪着您说话。”

  她说完,本以为太皇太后会高兴的,没想到太皇太后脸上却是红一块,白一块的。

  第95章

  ◎天家兄弟◎

  会真殿中央正有一群升平署的舞女在跳舞,她们旋转、跳跃,足弓高抬,姿态好不优美,丝竹之乐不绝于耳。这是李澄在招待各国使节,徽音也头一次见到这么多不同种族的人,高丽和南番的使者行的礼与汉人无异,他们长相看起来和她们也没什么区别,但是真腊、三佛齐等地方的人,皮肤会稍微黑一些,但是浓眉大眼睛。

  这样的场合下,太皇太后还有荀季英以及一些勋爵夫人都有出席,在场的有些人不免心中嘀咕,还是皇上后宫只有皇后一人,所以看起来冷冷清清的,但这些话她们也并不敢说出来。

  当然,就是说出来了,徽音也不会太在意。

  人最累的就是活到别人的期待里,她和李澄耳语了一句:“这舞排的真好。”

  李澄莞尔:“好看就行。”

  别看李澄现在看起来云淡风轻的,可他居然私下还悄悄学过高丽话和真腊话,徽音看他随意说了几句,很是自豪。

  “我的陛下英睿至极。”

  李澄却摇头:“这些不过是小道,咱们把本国治理好,将来外藩才会真的心悦诚服。”

  徽音点头应是,夫妻二人在此筵席上都显得神采奕奕,结果回到麟德殿时,二人都瘫在床上,根本不想起来。

  “你不知道我的腰有多疼,根本直不起身来了,坐的太久了。”徽音疼的靠在引枕上,她也不爱贴那些膏药,总觉得一股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