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母仪天下 >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75节

重生之母仪天下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75节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3 10:06:40 来源:免费小说

  ◎双章合一◎

  且说宫外江碧波以徽音之名义在京城连续布施了一个月,又是施粥,又是送药,又是义诊,又是送衣,可谓是阵势大。

  宫里却不太平静,因为魏王妃和殷次妃二人的礼就有差别,这不是徽音刻意区别对待,纯粹是因为礼法上就是这样的,妻妾有别。

  原本东西送过去,谁也不会去人家那里翻箱倒柜的问,偏偏太皇太后是个多嘴的,听说徽音送了东西,问魏王妃和殷次妃道:“不知皇后送了什么过来?”

  魏王妃为了表示皇后的善意,当然是把数量都说了一遍,然而也因为如此,殷次妃听了心里就极其不舒服。她觉得以前也就罢了,在魏王府的时候,她的确身份不如魏王,可现在魏王死了,是亲儿子豫章王当家,皇后的举动很难不说有私人恩怨在里面。

  但是殷次妃绝非她妹妹那样,什么都表现在面子上的人,她现在就等出宫,出宫之后,谁的儿子当家,谁是真正的主母,几乎就不必多说了,现在她也就忍耐一二罢了,就是心里有些不大舒服。

  再见到蒹葭郡主,殷次妃表现的还是一如王府那般恭顺。

  这反而让蒹葭郡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去找她母妃道:“殷次妃倒是和先前在王府时一样好了,女儿虽然恨她们当时弃咱们不顾,可听闻她们当时也是衣衫褴褛,若非遇到父王曾经的旧僚,恐怕下场和咱们一样。”

  她到底还只是个年轻姑娘,之前虽然也埋怨,但之后过上好日子了,以前的旧事也淡去了不少,再者,她也知道豫章王是殷次妃的亲生儿子,到时候住在郡王府中,少不得还要和人家打交道。

  魏王妃却没女儿这么好糊弄,她以前可是做过多年魏地王妃的人,有些话在皇宫里不好说,这里耳目众多,你都不知道外头是谁的人听了去,如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故而,她先拉着女儿进了内室,只小声道:“母妃和你说过的,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太信任别人。”

  这话蒹葭一听就警觉起来,心里生了防备,她年纪还不大,面上喜怒都遮不住,即便勉强遮住,也会露出端倪来,殷丽芳当然也看到蒹葭郡主的脸色,还暗道自己对这对母女够忍让了,她们还作出这幅模样来,仿佛别人都是对她们心怀不轨似的。

  且不说这两边如何的暗流涌动,徽音正好来了月事,腰酸腿软,额头还生疮,彻夜难眠,躺在榻上看书以作休息。

  现下伺候的人都是小宫女们,福桂作为大姑姑,地位不同,都是帮徽音处理一些大事。

  她手里拿着的是一本《博物志》在看,看完翻了个身,又觉得眼睛酸涩难耐,起身换了个月事带,行走时腰酸,只得一边敲着腰一边对南妈妈道:“那几日刚来,忙的都顾不上自己的身体,刚轻松了一会儿,身子就不舒坦了。”

  南妈妈拿着小木槌帮她捶肩膀,见她有些疲倦,很是心疼:“娘娘,您是事儿太多,一直马不停蹄的办事,所以才这么累着了。本来生太子的时候,那次就受累了,您也总不能歇着。”

  “还是上次骑马扭着了,久不骑马,那么一骑反而身体不舒坦。当时躺了几日看着是好了,这些时日又坐马车上京,久坐不动,我又一直强忍着,放松下来时,哪里知道自己就这般了。说起来,陛下比我还要辛苦,他也只比我大几岁,常年戎马生涯,身上不知道明伤暗伤多少。”徽音说到最后,愈发是担心丈夫。

  南妈妈在旁劝慰道:“您放宽心,圣上年轻肯定没事儿的。”

  徽音知晓南妈妈说不出什么有大道理的话来,听她宽慰便笑道:“妈妈,这么多年,您陪嫁我那么远去徐州,现在又陪我进宫。等到时候天下太平之时,我赐给您一座宅子,让您安享晚年。”

  只要是人,就会有**,即便是亲爹娘都可能会势利眼,更何况是非亲生的。人家跟着你,人家忠心,那是别人善良,但这份忠义,你必须回报。

  作为乳母的南妈妈却没有意料之中的高兴,反是摇头:“您能让奴婢陪在您的身边比一切都好,以前您是我看着长大的姑娘,现在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奴婢是不能干,但能陪着您说话解解闷也好。”其实南妈妈何尝不知道徽音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越是这样,南妈妈越不想出去。

  不为别的,她能跟着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主子比沈都强。

  不说别的,看那冬顺,听说肠子都悔青了。这也不是每个人出了外头,都能忍受得了这个落差的。在皇后娘娘身边,就是太子都要敬着她们三分,但出去外面,都是无主的人,时日一长,谁还理你?

  这些南妈妈比谁都清楚。

  南妈妈清楚,徽音也很清楚,自由很重要,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才干,在外头可以存活的。即便是有功名,有些背景,小有积蓄的人家过的都不一定如意,人在不如意的时候就最爱怀念往昔。

  主仆二人说了些私房话,徽音的心情也好了一些,甚至中午多吃了一碗莼菜羹,以前她最不爱吃菜羹的。

  饭毕,璟儿和瞻儿两个过来请安了。璟儿小小年纪,也许是封了太子,看起来沉稳许多,行礼之后,走到徽音跟前这几步都显得行云流水,瞻儿则跟在哥哥身后,还是和以往一样,故意猫在哥哥身后,突然跑出来吓唬她。

  “都过来,都过来。”徽音一边一个拉着儿子们,左看看右看看,怎么看都觉得爱。

  璟儿似小大人似的摸了摸徽音的额头:“母后额头不热,应该没事儿。”

  徽音噗嗤一笑,知道儿子关心自己,心中很是舒坦,但还是解释道:“娘是因为一路坐马车,所以不大舒服,休息几日就好了,你们别担心。”

  有儿子们陪伴,徽音心情畅快了许多。

  到了次日,她又许了纪氏进宫探望,母女二人见面,纪氏把外头的事情都一一说了:“你弟妹昨日就去了清河,专门替你打探去了,娘娘放心。”

  徽音吹了吹茶沫子,结果想起自己月事来了,又放下笑道:“我若不信任她,怎么把事情交给她去办呢。我为她寻些事情做,也免得她总想别的。”

  “你,你这是……”纪氏总觉得女儿说这话似有所指。

  徽音摇摇头:“多的我便不说了,外头京中各处可还安分?”

  “安分,很是安分。那武宁伯的夫人还为您四处布施,现在外头都说您跟菩萨似的,其余的娘总在家里,出去交际也没人会放脸上。”这人心隔着肚皮,纪氏觉得那些面上笑的最欢的,可能心里最有鬼。

  就拿太子李珩来说吧,纪氏想到这里,她对徽音道:“你还不知道吧,德音在宫里不能生,是喝了好些寒凉之物。听说她每次房事之后,喝的那坐胎药可能有问题,指不定是太子下的呢。”

  徽音不动声色道:“太子为何要给她下啊?”

  纪氏道:“可能就不想让她有身孕吧,应该是怕你爹看到孩子之后,挟天子令诸侯。”

  但当她说完,自己都觉得不对:“那为何卫良娣也有孕啊?”

  “那就不知晓了,不过先太子还好死了,也算是大快人心。”徽音拿了一旁的樱桃脯吃了。

  实际上这个道理徽音很清楚,一开始是吕、郑两家争,但他能忽悠这么久还是因为吕笑笑和郑德音怎么都发现不了。卫良娣是个聪明人,她发现了,就是不喝,真有了孩子,太子根本不敢做的过分。

  但这些她不能说出来,要不然就是怪力乱神之说。

  纪氏闻言点头:“是啊,等你大姐姐调理好了,也找个人家再嫁了,她正青春年少,总留在家中,到底不好。”

  在这点上徽音倒是很宽容:“她如今这样,都随她去了,她若怕重蹈覆辙,做在室女谁还少了她那口饭?”

  纪氏心想徽音是没怎么受过小姑子嫂子的气,她们若是欺负她,她必定会反盘算一回,但是德音就很难了,本就没什么关系的,谁愿意养个闲人?所以,她道:“她跟娘娘也不一样。”

  “当年她可是快些把太子的亲事定下,还和祖母一起阻挠我嫁给淮阴王,如今她们没有成功罢了。我看着对她宽容,只是懒得理会她,还有她也没有真正罪大恶极,放她一条生路,但是娘和我不同,娘是嘴硬心软,别真的可怜上她了。若我们王爷没有登基,您这个郑夫人的位置,可还保得住?”她担心她的娘太实心眼了,还真的把德音的事情太放在心上。

  给她一口饭吃,份例不缺就成了,何必提点她太多,等人家真的过好了,还是会亲近她的母亲的。这些话说出来的确很自私,可她不会否认自己心里真实的想法,这徐氏可不消停,成日在家里作耗。

  记得当时郑放把殷丽芳的事情告诉李澄,是想让他先下手为强,可徐太夫人和徐氏心思却没那么简单,辛氏说这两人可是想着让殷丽芳夺自己的宠爱。

  她是不觉得殷丽芳对她有什么威胁,可是外面的人又不知道,作为受益自己的人,还胆敢搞这样的鬼,她怎么能忍?

  纪氏恍然:“是啊,有时候觉得她可怜的,但是这些可怜不也是她当初求来的吗?”

  知道母亲听进去了,徽音笑道:“娘好容易进宫一趟,今日尚食局的人进献了几道好菜,咱们一起用。”

  纪氏喜道:“也不知她们做的什么?咱们在外头吃的多,宫里吃的少。”

  “一桌菜也只有那么几道是我爱吃的,旁的就像看菜就好些,还有些菜做的精雕细琢的,可吃起来没味道。”徽音也只能悄悄的说,这是规矩,有些规矩你只能遵守。

  果然,纪氏在用膳的时候发现桌子上摆的满满当当的,但几十个人盯着你一起吃,多吃几口碟子就会被撤下,还真是受罪的很。

  饭毕,纪氏道:“娘娘成日这么吃也受罪?”

  徽音笑道:“也不是都这般吃,就是今日您正好碰上了,我这里也有小厨房,小厨房都是我的厨子。但是总不能老用小厨房的人,让大厨房的太闲了。”

  纪氏想来也是,她在宫里也不能久待,用完饭,知晓徽音还有月事,让她多歇息,遂出了宫,这了宫,没先回家,而是去了大儿子家里。

  这个时候裴朔刚从宫里回来,正和辛氏用饭,二人还对饮了几杯。

  辛氏看着桌上的荔枝白腰肉:“爷多用些这个,这腰子切的薄,也入味。”

  却说这辛氏善饮,平日裴朔总和她吃几杯酒,见她吃了几杯就脸酡红,微微笑道:“我也就吃这么些了,你瞧你,又上脸了。”

  辛氏正欲说话,外头说太太来了,二人又赶忙漱口出去迎。

  裴朔见了纪氏就上前扶着:“我的娘亲,今儿怎么过来了?儿子正与你媳妇吃酒,我让您儿媳妇在厨下多叫几个菜来。”这边让辛氏赶紧下去喊人弄菜,辛氏也慌的作势走。

  却见纪氏让他们不忙,“我方才进宫了,陪娘娘吃了些,这不刚从宫里出来,就过来看看你们。”

  纪氏对着儿子媳妇进屋,见她俩饭桌还未撤下,知晓自己若是不吃,他们肯定也不吃就陪着,遂也勉强吃了一杯酒,和她们一桌用饭。

  三人坐定之后,纪氏先道:“我看娘娘近来身子不虞,她那身边好些宫女太监都是前朝的人,也不知道她睡不睡的着,我这心里担心的很,连着我都睡不着了。”

  敌人要不就在十步之内,要不就在万里之远,那些前朝的嫔妃可以遣散,可是前朝的宫女太监,实在是太庞大了,不可能完全不用。有一个使坏,皇后娘娘身边都会有事。

  小儿子现在跟着皇上出征了,她也只好和大儿子说说。

  裴朔沉吟片刻道:“您放心,我平日多在御前一定会保护好皇后娘娘和太子的。至于您说的那些人,他们有的也无法近身伺候。娘娘还带了不少王府的人过来呢,小厨房的厨娘和她身边伺候的都是贴身的人。”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今儿娘娘赏了几件皮袄下来,我正要拿来你媳妇。”纪氏听儿子说完重点了,又说起家常。

  辛氏听了心中欢喜,她也不是小门子出身,但赏下来的穿了体面。

  况且,越是上等人家,看着排场大,其实主母们仔细着呢。

  这三人说到最后,都默契的没有提起董氏,裴朔不会在母亲面前提起一个妾侍,辛氏就更不会提了,至于纪氏也不会当着儿媳妇的面去问一个妾。

  但裴朔送走纪氏之后,还是去见了董氏,董氏让人拧了帕子给他擦脸,又专门做了醒酒汤,忙前忙后的,歪在床上的裴朔见状就道:“你还有身子的人,就别忙了。”

  “我成日窝在房里,什么事情都没有,又忙什么。倒是爷您够忙的,奶奶那里都说您现下都在外头忙。”董氏笑道。

  裴朔摇头:“这才是大事儿啊,有些人总要生事,我得把京畿重地围的水泄不通,否则,万一有人冲撞到娘娘就不好了。”

  这些话就不是董氏能够插的上话的了。

  倒是崔月环去了娘家,想请娘家人帮忙,哪里知道回来时,素来慈爱的父亲却大病初愈。她母亲崔夫人道:“你父亲被气病了,他让你哥哥从卫家回来你哥哥不许,还写信过来说圣上苛待咱们崔家,让咱们家去投奔卫铎。”

  “爹,娘,那卫铎名为大邺的丞相,其实是大邺的贼人,这种人是想窃国的,他对哥哥有知遇之恩不假,但哥哥也得弃暗投明啊。皇上是您的外甥,难道他还真的会亏待您啊,不过是因为哥哥的缘故让皇上不好封咱们家了。”崔月环听了都急的很了。

  崔训把帕子放在自己的额头上,只道:“咱们是咱们,你哥哥是你哥哥,皇上对咱家也太狠了。”

  “若皇上封了咱们,你大哥见皇上确实待咱们崔家好,怎么可能不回来呢?”

  这崔训还在生气,也是觉得没面子。

  崔月环也知道娘家人颇有怨言,但她嫁到郑家去了,封不封的她说了不算。但她也不能这般说,只好道:“如今圣上出征,许多事情也顾不得了,我听说便是荀家,若非太皇太后几番去皇上那里,皇上也不会这么快封的。”

  崔夫人看了丈夫一眼,又对女儿道:“你爹可是皇上的亲舅舅,荀家还隔了一层呢。还有郑家,是咱们家的姻亲,也不帮咱们说说。是,你爹当年没去徐州,可那不是你爹年纪大了,不是派你二哥去帮忙了吗?”

  她说这话,连崔月环都听不下去了:“娘,郑家是拿冀州土地去投靠的,哥哥是淮阴王收服冀州之后才过去的,本来科考没考中,还安排做了官。即便是皇上心中存着气,难道您还能跟皇上犟,连我公公都跪的利索的很,在皇上面前从不拿大呢。”

  局面一时僵住了,还是崔夫人帮忙缓颊,又故意打岔问起崔月环近来何事,如何回家了?

  崔月环这才说正经的:“近来娘娘新入宫,身边的人不知道底细,特地着我来查探一二。我想爹娘在这里熟悉,若你们能帮忙就再好不过了,到时候娘娘为咱们家说一句话,比旁人说十句话都好使。”

  其实崔月环说这话是没底的,她也怕爹还真的置气了,家里的徐太夫人就是这样的老人,若不是有个长辈的身份在,她可不喜欢太夫人。

  没想到崔训起身正色道:“这事儿交给我,我正经跟你去办,把他们的身家背景保管调查的清清楚楚的,我这就去。”

  这一把让崔月环目瞪口呆的:“爹爹,您不是才大病初愈吗?”

  “大病初愈就得好好活泛,要不然人都养出病来了。”崔训到手的爵位没了,他现在混的比荀家都差了,这怎么能成呢?

  见她爹答应了,崔月环也高兴了。

  殊不知背后也藏着阴谋,卫铎那边正听崔大郎道:“我父亲那边正好有消息传来,居然是帮李澄之妻郑氏查探宫内这些人的背景,如此倒是便宜咱们了。”

  卫铎当然也打听过,说李澄那小子打仗剽悍,诡计多端,但是只有一样值得人称颂,据说是对其妻郑氏一往情深。那郑氏听闻是个国色天香之美人,原本就是冀州第一美人,无数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只是美女那么多,偏这个郑氏还能辖制李澄。

  他做事素来都是不择手段,怎么能够把这件事情完成好就会怎么做?若郑氏出了个好歹,还有李澄一双儿子,全部都趁机掳走,那李澄不会不缴械投降。

  “好好好,长卿,这个消息来的很及时。”卫铎捏须而笑。

  崔大郎君含笑:“这名单,家中的眼线已经抄录了一份过来,怎么安排就看丞相的了。”

  他这么避嫌,也是怕出了岔子,卫铎怪他。卫铎当然也欣赏他上道,着意去安排,卫铎为何这么多年能胜,也是因为他打探情报很有一套,当时把谢九仪这边的人都全部瓦解了。甚至当年还能把李澄的粮草都全部烧了,现在少不了要发挥功效了。

  数日之后

  麟德殿中,徽音见崔月环一个月就办好了此事,连忙夸奖道:“没想到弟妹做事如此利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