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母仪天下 >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73节

重生之母仪天下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73节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3 10:06:40 来源:免费小说

  “奴婢是尚衣局的司衣,今年四十六岁了,原籍清河县民籍,家中只有一个姐姐,二十四岁守寡之后进宫。”钟尚宫道。

  徽音点头:“二十二年就成了最高等的尚宫,看来的确是很不错,钟尚宫起初是在哪里服侍过的?你们知道吗?”

  她在问别的尚宫。

  有个矮个子,容长脸儿的妇人答道:“奴婢记得钟尚宫先前是在淑嫔处做女官。”

  “王尚宫不愧是尚宫局的尚宫,对这些娴熟于心,淑嫔就是先太子的生母吧?”徽音问起。

  钟尚宫赶忙道:“是,那时候奴婢刚进宫伺候,没两年淑嫔去世,后来又去了皇后那里。”

  原来此人和太子有瓜葛,徽音看向她:“你还不知道吧,何皇后已经弃世去陪先帝了。说起来何皇后也真是的,以前也不过寻常出身,到了后来非御田之米竟然难以下咽。如今还有好些地方易子而食,打着饥荒呢,真是不知好歹,钟尚宫,你说是吗?”

  不是徽音要人背弃旧主,而是态度要对。

  钟尚宫冷汗直冒,连忙应是。

  这些人的底细是一时半会问不出来的,但总能安插自己人进去,原本在王府针线房手艺出众又忠心的,就安排进尚衣局。

  至于尚食局和其它几局如何安排,徽音先不裁人,而是先去她们住处让人去搜有没有毒药一些,平日行为有没有诡异之处,再不许这些人出去。已经挪走的妃嫔,清扫完宫殿之后,全部上锁,等李澄在端明殿办完公务到麟德殿时,发现四周都清爽了许多。

  “还是有贤妻在好啊。”李澄乍入京中当皇帝。

  不信任的人多,但不能把京里所有人都抛走,只能慢慢排查。

  徽音起身道:“其实这样做,很容易把坏人留下来,好人弄走。好人不设防,自然破绽多,那些存了心思的人首尾倒是干净。”

  二人苦笑不已。

  “这是我在小厨房熬的米粥,也准备了干饭,随意弄了几样菜。”徽音生怕那些人准备的饮食不恰当,所以自己让人拿了腰牌出去采买的。

  说是几道小菜,但几乎都是李澄爱吃的菜,先放着四碟果干,李子旋、河北鹅梨、河阳山楂,又有两样零嘴,酥蜜食和蜜饯雕花,一小瓮温好的梅花酿,才是真正的小菜,清炒的茭白、糖醋茄子、酥骨鱼、鲜笋焙鹌鹑牛肉,红烧小排。

  似乎还是和在徐州的时候是一样的,李澄其实是个很念旧的人,他尝了一口徽音做的菜,舒了一口气:“真好,就是这个滋味儿。”

  徽音要站着布菜,被李澄拉着坐下:“咱们夫妻闹那些虚礼做什么。”

  “尝尝糖醋茄子,我放了好些蒜在上面。”徽音夹了一筷子给他。

  因为李澄少年丧父丧母,所以总跟刺儿头似的,但内心又很柔软,他吃着吃着,就笑呵呵的看着徽音:“再过几日我要巡视西洲之地,然后再率人攻打卫铎,让赵鸿等人归降。你在宫里要好好的,那些你觉得有问题的人,轰出去就是了。”

  他是很放心把后宫和京城都交给徽音的,即便自己有什么不测,儿子璟儿是名正言顺册立的太子,直接就可以继承皇位,谁也不敢有异议。

  “才团聚几日,你就又要出去了,我是真的想你和我多待几日,咱们一桌吃饭,一床睡觉。”徽音不知怎么还有些想念在徐州的日子。

  李澄何尝不想呢,但如今天下未定,一切百废待兴,哪里有他歇息的功夫。又见妻子沮丧,他不免道:“哎,你知道吗?你的张老三拉面店可是立了大功,我派出去的探子,有的无处可躲,可直接去那儿。或者是很难传递消息出去的时候,就找你们张老三拉面店。”

  徽音这才开颜:“能帮到你很好,但我那个拉面店后来越开越多,人也是良莠不齐,你可不能全部信任。”

  “我知道。”李澄其实对皇宫不是很习惯,他自小长在江南,常年在外打仗,打仗的地方也多半在南方,如今入主京中总不习惯,但徽音一回来,他就又觉得是那个家了。

  徽音也不打搅他用饭,陪着他把饭吃了,让人撤了桌子。

  今日他自然是宿在麟德殿,二人又去偏殿看了一下两个儿子,璟儿身边跟着的都是徽音用数的人,秋丰直接专门派过来照看,还有他的几位乳母,王府跟过来的丫鬟,几乎是日夜守着。

  瞻儿年纪小点,见着李澄和徽音闹着要和他们睡。

  “明儿吧,明儿把你哥哥也喊上,咱们一起睡,好不好?”徽音抱着小儿子,也很舍不得。

  李澄知晓,徽音素来对两个儿子都是公平公正,长子现在是太子了,他们太过疼爱次子,就会让长子心里不平衡。做爹娘的,最忌讳的是一碗水端不平,将来兄弟残杀。

  所以,他也道:“明儿父皇早些过来,把你和你皇兄接过去。”

  今夜,夫妇二人歇息在一处,倒是没有亲热,都眨眼就睡着了。

  这个夜晚,郑家却不平静,自从郑家人随着徽音回京之后,李澄把曾经何家的宅邸赏赐给了郑家,封郑放为顺国公,郑无恒为顺国公世子。

  原本这是一件令人觉得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偏偏崔月环的父亲并未有任何封赏。

  她对纪氏等人不能露出不满,却和郑无恒道:“那宇文当封了国公,郭钊封了侯这些功臣倒也罢了,荀家也封了侯爷,偏我们家……”

  荀家是吴太妃的娘家,吴太妃的父亲兄弟几乎都不在人世,现在袭爵的是她的侄儿,现下吴太妃已经是太皇太后,偏偏就只有他岳父崔训没封。

  “这太皇太后就在跟前,皇上只是口谕,现在都没还没有正式册封。如今咱们还有一战要打,等将来回来肯定会大封特封你们家的。你看除了皇后娘娘有册封礼,太子都只是圣旨下了旨意,正式的册封礼还没有呢。”郑无恒道

  之前李澄起事,崔家就跟死了似的,而且崔月环的大哥可是在卫铎幕下。

  如今卫铎趁着姐夫上京,差点又攻占兖州,还屠了一城,姐夫早已不耐,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封赏崔家。

  还有一种可能,也许他就是针对崔家,甚至都没想起来。

  但当着妻子的面不能这般说起。

  崔月环听丈夫这般说,也觉得有道理:“其实若娘娘跟咱们家提一下也不是不行。”

  这句话刚出口,郑无恒就变脸了:“你也该长进一些了,功臣叙功,我们本就因为娘娘的关系,竟然和宇文当郭钊一样封了国公,我们家赐的宅子还是最大的,连豫章王的宅子都偏僻狭小,比我们的差远了。娘娘屡次嘱咐我们要好好跟着陛下办差,切勿只顾蝇头小利,你若去说了这话,岂不是让娘娘为难。”

  崔月环不高兴了:“这叫什么为难?娘娘对我二哥还有我姐姐都很好啊。”

  “你别忘了,你现在嫁到我们郑家来了,崔家的事情该怎么处置,自有皇上裁决,自古后宫不许干政。”郑无恒说话,拂袖而去。

  他头一次去了书房歇下,没和妻子睡在一处。

  崔月环哭了一场,荣嬷嬷劝道:“二奶奶,其实说起来大爷那里还只封了个骠骑大将军,比咱们姑爷可差远了。崔家的事情,老奴虽然是崔家的人,但也要说一句,自古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您还是别在人家面前太过提及娘家。”

  显然荣嬷嬷是往好了劝,希望崔月环能忍一时之气。

  甚至她还拿徽音举例子:“您看皇上对郑家如何?”

  “好。”崔月环当然知晓皇上对郑家是挺不错的。

  荣嬷嬷笑道:“皇后娘娘越不偏私娘家,皇上反而对皇后越好,您心中虽然记挂着娘家,其实早把自己当成是郑家人了,所以才向姑爷说心里话,导致让姑爷以为您不在意郑家,只在意崔家。”

  崔月环醍醐灌顶,是啊,她真的傻,之前还觉得皇后娘娘变脸变的快,人家都欢喜,她却一心只为陛下担忧,让陛下越发觉得和皇后贴心。

  现成的人她都不学,还自以为是。

  荣嬷嬷见崔月环醒悟过来,也松了一口气,自家小姐因为是幼女,即便平日看着似大家闺秀,蕴藉秀丽,可是总有些转不过弯来,还好她是个听劝的。

  不过,荣嬷嬷问起:“那豫章王的王府很小吗?”

  崔月环点头:“是啊,不是很大,现在还在修缮中。虽说豫章王是宗室,但我听说当年皇上在魏王去世之后回徐州,豫章王那一派可是对陛下不客气,后来几个人衣衫褴褛的过来投奔,又撺掇魏王部下在徐州作乱,就这样,皇上能看在已经死去的魏王的面子上安置他们已经是皇上仁厚了。”

  “也是,总比去皇陵强,看来咱们当今圣上是个念旧情的。”荣嬷嬷道。

  崔月环笑道:“那可不,您看别人若是继位,必定是斩草除根,可皇上却只让那些人去守皇陵,没孩子的还能回来,咱们家的大姑奶奶可不就回来了么?虽说上次我被皇后娘娘呵斥几句排揎了几句,可是我还是更喜欢皇后娘娘。”

  这话就让荣嬷嬷惊讶了:“那大姑奶奶秉性温柔,说话轻声细语,送的一对荷包也很合您的心意,怎么您会更喜欢皇后娘娘呢?”

  说实话,在徐州的时候,皇后那时还是郡王妃,大家虽然能箍在一处,可气场并不和,皇后娘娘根本就不太随大流。

  但只要她在,别人就甭想在中间左右什么。

  崔月环总悄悄抱怨说她和皇后在一起的时候,都没能说几句话。

  可听了荣嬷嬷的问,崔月环又道:“我不是因为她是皇后我就更喜欢她了,而是她让人很安心,常常裁夺事情片刻之间就有了主意。大家不是都说当今皇上听从皇后建议,把宫里的何皇后和太子的儿子都送去皇陵,没有赶尽杀绝吗?可您想皇陵用度和普通百姓差不多,那些孩子们还那么小,有的还在吃奶,皇后又不许她们带宫中之物出去,看守的人又严,小孩子身体最弱了,那些曾经锦衣玉食的娘娘们也肯定是熬不过的。皇后娘娘这分明就是既做了好人,不让人生事,又悄无声息的斩草除根了。”

  听到这里,荣嬷嬷也是一悚。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上午还有一更

  第81章

  ◎二更◎

  德音回家之后,住在徐太夫人前面的三间房的小小院子里,家里人对她都很客气,但没人主动上门来和她攀谈什么,或者交好。

  这个家中除了祖母之外,别人都对她疏离。

  祖母说母亲回到徐家之后,就不愿意再上京来了,德音是真的惭愧,她进宫一遭,不仅身心疲惫,对嫁人恐惧,连母亲也只能避其锋芒。

  “大姑娘,老太太那边让您过去一趟。”门口小丫鬟道。

  从宫里出来,孑然一身,那徽音真是够贪的,表面上给了嫁资给她们,其实她们的嫁妆全部都不许带出来,就拿德音本人而言,她的嫁妆非常丰厚,现在却全部锁在宫里了。可谁又敢去讨呢?

  大家还得说皇上和皇后娘娘圣明。

  再看门口站着的小丫鬟,是家中新拨给她的,年纪不大,人倒是伶俐,这孩子身上倒是有些连枝从前的影子,只可惜连枝被李珩这杀才打死了。

  她过来徐太夫人这里,桌上放了好几匹新缎子,“祖母,回来就刚做了几身衣裳?您这又是要做衣裳吗?”

  徐太夫人笑道:“之前做的那些事留着平日穿,但你出门的衣裳总要准备几身啊。”

  出门?德音连忙否则:“祖母,还是算了,我守寡之人,就不必出门了。”

  “你守寡?为那个太子守什么寡啊。好好打扮一下,正青春年少呢,过些日子再说一门好亲事,比什么都强。你看二丫头,嫁了个好人家,成了一国之母了呢。”徐太夫人年纪其实也很大了,长途跋涉,舟车劳顿,若非为了德音一口气撑着,哪里还在这儿啊。

  可德音却很抗拒,她上辈子嫁给淮阴王,淮阴王有白月光,对她也很不好,嫁给太子,太子更是折磨她,天下的男人她都不愿意嫁。

  “祖母,我就陪着您吧,我不想嫁了。”

  短短数年的婚姻,却跟地狱似的。

  徐太夫人嗔怪她:“你不嫁人,家里怎么容的下你。如今家里当家的是你弟妹,那也是个不好相与的。等我一去,你在这家里怎么过啊?”

  “我只吃那么一口饭,难道她们还会容不下我不成?”德音真的不愿意嫁。

  徐太夫人摇头:“难道你日后一辈子要看你弟妹甚至侄儿的脸色过日子,那样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嫁个人,老老实实的生个孩子,这一辈子也就什么都有了。对了,我找了大夫来,过两天帮你把个脉,也调理一下。”

  德音想说什么,但终究没说,她很清楚祖母说的是对的。

  她现在在郑家,何尝不是寄人篱下?这些好日子都是在祖母还在世的时候,可祖母年纪很大了,她哪日不在,自己也孤立无援了。

  ……

  比起德音容易被说动的性子,徽音倒开始排查下人,又整肃宫务,成日间都很忙。

  以至于去跟太皇太后请安之时,都差点迟了。

  吴太妃虽然升为太皇太后,但她这个人性子执拗,如今和魏王妃还有殷丽芳住在一起,又起了些心思。

  “你放着现成的人不用,自个儿倒是忙的死去活来的。”太皇太后朝魏王妃那里努努嘴。

  她对魏王妃和殷丽芳的观感不同,魏王妃也是个寡妇,还没儿子,以前她在魏王府住的时候,魏王妃就待她不错,自然同情几分。

  可徽音还未开口,魏王妃就立马道:“老祖宗,咱们皇后娘娘管的多好好啊,哪里有现成的人及她啊。”

  太皇太后笑道:“皇后,你这位婶娘倒是不错。”

  徽音不软不硬的挡了回去:“看您说的,儿臣哪里敢劳动婶娘啊,婶娘是享福的人。皇上说了,等外头的宫殿修缮好,就让二位婶娘出去住,让豫章王好生孝敬她们。不能您如今有皇上孝敬了,就还让婶娘给儿臣办事儿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