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母仪天下 >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63节

重生之母仪天下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63节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3 10:06:40 来源:免费小说

  徐太夫人道:“你不知晓,你若真的不知晓,还会纵着你丈夫把地都丢了?九泉之下,我怎好见郑家的列祖列宗……”

  崔氏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石崇当时打过来若还不跑,她们这群人早就被掳去做妾了,更何况李澄是她表兄,她到了徐州之后自然不怵。照她心想,冀州盗匪横生,就是被石崇暗算了,公公为何跑了,还不就是被渗透的狠了。

  但她一个晚辈,也实在是插不上什么话。

  依照纪氏以前的脾气,自然不怕她,但是又怕自己和这老妪争吵起来之后,被姑爷那边的人听到不好,只觉得和她乘同一车,简直是最错误的决定。

  好在过了嘉浒关之后,驿馆有专人伺候着,纪氏等人进来时,还听那驿丞的老婆奉承道:“王爷吩咐咱们一定得伺候好侯夫人几位。”

  如此,纪氏才摆脱了婆婆,徐太夫人和徐氏姑侄见面亦是抱着痛哭了一回。

  徐氏其实以前也是个足智多谋之人,只不过纪氏肚子争气,让她先了一步,现下她既然从庵堂出来,日后定然不会再回去了。

  “老太太,咱们去徐州也好,我娘家人都在徐州。有她们在,我也算是有也靠山,您和我将来也不必受纪氏所欺负。否则,纪氏的女儿就会被王爷诟病,她也怕咱们掀她老底呢。”徐氏沐浴更衣了出来,只觉得自己战斗力满满。

  徐太夫人感叹一声:“咱们都要寄人篱下了,就少折腾些吧,等着我到时候求求徽音,总不能看着她姐姐还在东宫吧,让她把人救出来才是硬道理。不管怎么说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姐妹呢。”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早九点还有一更

  第71章

  ◎二更◎

  徽音得知父亲弟弟都投靠李澄,还把家眷都带了过来时,她又着人把辛氏喊来,和她一起商量安置的事情。

  “按道理而言,我母亲她们住王府与我作伴,我是求之不得,可太夫人还有徐氏夫人全部都来了。家里的事情嫂嫂也是知道的,我们这位老太妃本来对我就不满,万一生事端,总不好。”

  辛氏从冀州投奔而来,受徽音照拂许多,女儿也在小姑子这里帮忙教养着,哪里有不为她分忧的道理,遂道:“我们爷最是孝顺了,若是得知爹娘要来,哪里还许她们出去住。但太夫人又不是亲的,素日多嫌我们,我隔壁住的一家子,孤儿寡母住那般大的园子,昨儿还与我说想赁出去。我想不如买下她们那个宅子,这钱我出就是。”

  徽音笑道:“怎么好让嫂嫂出钱,人家孤儿寡母咱们就算了吧,若是让人家让出来,未免有欺负别人的嫌弃。我派乔管事去寻一个带园子的五进大宅,如此和咱们家里一样,她们也自在。”

  爹把冀州都交给李澄了,她就是买宅送给她们又怎么样?

  辛氏心道这小姑也忒小心了,硬是一点话头都不让人说的,其实那孤儿寡母巴不得早些卖掉房产,然而她一听是孤儿寡母,宁可另寻它处,也不愿意买人家的宅。

  但转念一想,也正因为小姑如此谨慎,深谙大体,王爷才极其爱她。莫说是房里无人,就是外头吃酒,叫几个唱的来,听丈夫说,王爷只听她们唱,给些赏钱,从不与这些人嬉笑接触。

  “既然王妃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吧。”辛氏也就不多言。

  但她也不能完全不为小姑分忧,马上郑无恒之妻崔氏也要来了,那人可是李澄表妹,又二弟和小姑同父同母,关系又亲近一层,自己近水楼台还心安理得的,日后就无甚用处了。

  所以,她吃完茶,又笑道:“既然马上婆婆她们要来,那娴姐儿还是跟着我回去。”

  回去之后,辛氏又送了梨花香,徽音知晓这是母亲房里喜欢点的,还有两套织金绢的衣裳估摸着是送给崔氏的,至于徐太夫人和徐氏这里,她倒是没有太多表示。

  乔管事不出三日就找好了宅邸,他只放出个消息,别人听说是王妃买给娘家人的,焉有不卖的,有的恨不得送过来,自然也有不长眼的拼命要高价。

  徽音坐着马车出去看了一遭,倒是看中了一家,要价五千两白银,徽音还多添了二百两,让她们把家俬留下,一齐买了下来。

  南妈妈就不明白:“王妃,虽说您怕太夫人和太妃故意捣乱,可一开始就不接她们到王府,这样好吗?连裴奶奶您都在王府招待过呢。”

  “你不知道东海徐家原本是魏王的人,后来魏王去世之后,他们就回来徐州。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真心在此处,还是故意蛰伏探听什么消息,若让我祖母和那徐氏住到王府去。想必徐家肯定是会上门的,我们也不好不接待,如若安插了什么暗桩,到底不好。”徽音如是道。

  南妈妈没想到这一层,她多半想的还是婆媳之间的事情。

  又说清明之前,纪氏一行人先到了徽音所赐下的宅,南妈妈亲自接应她们进去:“听说老太太,太太奶奶们要来,故而买了这宅邸给你们。这宅子好就好在园子里的花草侍弄的极好,树门居中,正房窗棂处雕花精致,家俬摆设都已经是齐全。待太太们梳洗完,再去王府有接风宴候着。”

  “王妃那么些事儿,还能想起我们,真真是太好了。”纪氏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她想女儿就是贴心,如今单门独户住着,她还是当家的主母,自在多了。

  南妈妈亲热道:“王妃特地派奴来服侍您,到时候一并过去。”

  却说一行人进来这宅子里,徐太夫人辈分高,住的是东边最好的院子,正院五间小巧的房子,东边还带三间耳房,后面还有罩房,这里的管事笑道:“王妃说这里冬暖夏凉,是个极好的地方,后罩房给徐夫人住下,如此您这里也有人陪着说话。”

  徐太夫人进来内室歇息,见床铺、家俬一应俱全,衣柜里还叠着几件衣裳,黄花梨的斗柜,紫檀木的床,多宝阁上珍奇许多,她也说不出什么挑剔的话来。只那徐氏住的后罩房,小小的三间,一道小巧的红木家俬,看着鲜亮,却并非是好物件。

  她身边有个服侍的女子名叫秋雁,素来心思刁钻,见徐氏面露不快,只道:“她这是把夫人不当回事,我刚刚去了纪太太的院子里,花木葳蕤,奇珍异兽,更别提一溜人送的是玉盘、珠帘去。您这里恐怕就比纪太太身边的妈妈住的略好些了。”

  “哎,我又能怎么办呢。”徐氏也不傻,她虽然和徐太夫人说的起劲,那也不过是撺掇一二,让她们不安生罢了,真的要她闹上门去,纪氏可不会客气。

  秋雁暗地啐了一下,才跑出去。

  又说纪氏那边,她最爱花团锦簇,是个喜聚不喜散的人,见桌上铺的是八仙过海的蜀绣帘儿,床上锦绣被子堆起,四面镶嵌碧瓶,不远处的花架上放的是一个草编的花篮,篮子里装的是连翘、垂丝海棠、白碧桃、黄刺玫、棠棣,端的是繁花似锦,枝繁叶茂、错落有致。

  南妈妈见纪氏看这花篮,只笑道:“这是王妃亲自插了让人送来的。”

  “王妃可好?”纪氏见室内无人,又忙问道。

  南妈妈叹了一口气:“王爷常年在外打仗,您也是知晓的,那太妃之前还逼迫我们王妃下跪,若是只有您来,王妃肯定就接您进去了。太夫人那性子您是知道的,若是被吴太妃抓到什么话柄,我们王妃怎么在府中立足。”

  纪氏一拍大腿:“是啊,我这是累糊涂了,没想到这一层。要我说徐氏也不必去了,她已经下堂了,这般去做什么?平白让人说闲话吗?”

  见纪氏上道了,南妈妈点头,还悄悄的道:“最怕东海徐家是探子,太夫人和徐氏都是徐家的人,待徐家不设防。”

  纪氏面目严肃起来。

  这边却说徽音请了辛氏作陪,又同吴太妃说了,到时候请她过来,吴太妃得知郑家把冀州之地送给李澄,倒也收拾出几件宝物准备赐人。

  原本她们都依附魏王,若将来孙儿真的荣登大宝,这样的美梦若是成真,那她就是太皇太后了。

  整个大邺最尊贵的女人了,这在之前她完全不敢想象。

  待纪氏等人过来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崔氏带着垂肩冠子,也是一袭锦衣,她扶着纪氏,纪氏见着女儿还有些恍惚。

  徽音却哭了起来:“娘,您可终于来了。”

  纪氏崔氏都一起哭,辛氏扶着肚子过来劝解,纪氏见她大着肚子,连忙问道:“固哥儿的娘,你这是有身子了?”

  “是啊,才刚出怀,太太,您见到夫君了吗?他多番说自己不孝,我们也没法子。”辛氏揩着泪道。

  纪氏摇头:“哪有做母亲的会怪自己孩子的。”

  徽音这边又和崔氏说话,也和徐太夫人应酬几句,不至于表现的冷落人。

  “咱们先去拜见太妃,再入席。”

  众人先去拜见吴太妃,又说徐太夫人并纪氏崔氏进了正厅,见上座上坐着一位老妇人,穿着大袖霞帔,衣裳下摆还有个翡翠帔坠,头上则是梳着同心髻,插着缕金的凤簪,端的是尊贵无比。

  吴太妃笑道:“亲家千万别多礼。”

  徐太夫人连忙躬身道:“老身上门多有叨扰,还请太妃莫要见怪。”

  二人客气了一番,分主宾入席,崔氏则要侍奉在婆母身边,不肯坐下,见徽音道:“今日你是客,不必伺候,坐下吧。”

  如此,崔氏才勉强肯坐下。

  宴席上水陆毕陈,徐太夫人的心思并不在这些上,方才纪氏不让徐氏过来,她选择了沉默,其原因就是她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和纪氏这些人闹翻。

  若私下求徽音,她必定推搪,绝对不会答应,可若是在吴太妃跟前一切就好说了。

  宴毕,众人漱口之后,吴太妃与大家说话。

  徐太夫人似乎非常迎合吴太妃,吴太妃的年纪和她差不多,二人都是寒门出身,之后骤然富贵,京中到徐州,她们都能说的来。

  “上京现下和那时候看的戏不同的,腔调拉的老长,花腔也没了……”徐太夫人笑道。

  吴太妃也感叹:“自从我的儿郎就藩,上京我已经许多年没回去了。”

  徐太夫人听她提起上京,见缝插针的提出自己的意思:“您是好福气呢,吴王孝顺,淮阴王勇猛过人,现下天下人莫不心向淮阴王。就连我那个嫁给太子做良娣的孙女儿,我也觉得太子不当事儿,若是能把她也带过来就好了,正好让天下人看看,什么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72章

  ◎双章合一◎

  徐太夫人此话一出,徽音就讥诮一笑,她想人和人之间也真的是有缘分,徐太夫人对儿子都未必有对孙女这么好,她但凡为了郑放着想,这个时候都不该说这个话。

  她在吴太妃面前说这些话,分明想说郑放两边下注。

  果然,吴太妃听了就不喜,又觉得徐太夫人荒唐,正欲说什么,又听徽音道:“太夫人,您这不是为难王爷吗?王爷也是替天下州牧百姓,怎么会夺太子的女人?您若真的担心太子因父亲投靠我家王爷折磨大姐姐,那等将来我们尽力打听就是了,现在这般,不知道的人会如何议论我家王爷?”

  徐太夫人为了德音常常做出许多无法理解的事情来,吴太妃听全了,只觉得天下英豪都跟着孙儿打天下去了,平白为了个什么女子抢去,倒把名声弄坏了。

  你郑家的女人没人要了,都已经有个孙媳妇姓郑,霸着她孙儿不见天日,现下再来个郑氏女,还要不要活路。于是,她接着徽音的话道:“正是这个理儿,太夫人,你且等着以后。”

  徐太夫人没想到徽音完全把营救她姐姐,说成仿佛救了德音,李澄名声就受损。她这是故意拿名声说事,也说明她知道德音一直比她强,若德音真的从宫里出来了,她会坐立难安。

  她再欲说什么的时候,纪氏插话,赶紧说起了别的话题,她真的深恨这个婆母,你既然这么喜欢德音,愿意陪着她,当初怎么不见你要去东宫陪她呀?走的比谁都快,还生怕她们不带徐氏来。

  吴太妃人年纪大了,精神也不好,略坐了一会儿,就面露疲劳,徽音让范嬷嬷叫人把她老人家用轿子抬了回去。

  复而又差人送徐太夫人去客房歇下,独留纪氏崔氏说话。

  纪氏本以为徽音要说徐太夫人的不是,没想到她问的是:“怎么石崇如今这般厉害了么?”

  “别提了,他还挑衅你爹,你爹那人你是知道的,还真跟他比划上了,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结果就被他打败了。后来屡次挑衅,再者,你爹还说冀州匪患背后指使的人就是石崇,他是故意的。”纪氏说起来还有些气愤。

  徽音倒是很淡然:“技不如人,怎么叫故意不故意。我看石崇一人恐怕没那么大的能力,背后也有太子支持。现下父亲和兄弟们既然准备跟着王爷,就不要生二心了,否则到时候我也帮不了他们。”

  她爹的一些性格她是非常了解的,若是真有这个实力睥睨天下倒好,若是没有,再轻易反复,将来李澄如何,自己倒也管不得了。

  纪氏一听大凛,连忙道:“女儿,你放心,你爹肯定不会的。”

  崔月环以前见徽音时,就觉得她锋芒毕露,顾盼神飞,不是那等低眉顺目之人,如今过来,见她安排的一切妥当,说话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神态,甚至连自己亲爹亲娘都直言不讳,月环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徽音见她娘这般说,才点头:“今日天色晚了,你们且在王府留一晚上,明日早上吃了早膳再回去归整,我也有些东西送过去。”

  “一切就麻烦王妃了。”纪氏忙道。

  公事说完,徽音又笑道:“娘,喊什么王妃啊,私下还是喊我的名字好。方才两位长辈在,我们放不开,此时,小厅里特意让人整治了酪浆、瓜果、点心,大家再去用些,咱们也好好说会话。”

  又说三人一路走来,不是见到牡丹花亩,就是蔷薇架,木香棚等等,清风吹来,花香扑鼻,绕过一扇影壁,又是翠竹苍松,亭台楼阁,好一派富贵气象。

  纪氏见女儿带着她们进了正院后,就着人把门上锁,还道:“怎地晚上还上锁?”

  寻常都是寻几个婆子看着就罢了。

  徽音道:“我那夫君久不在家中,若是门户不严,有人弄出事情来,下人必定嚼蛆,自古人言可畏。”

  她虽然生了两个孩儿,但李澄现下水涨船高,不知道多少人自荐枕席,乔张做致都要寻她的错来。

  “原来如此,咱们如今来了,你也好有个臂膀。”纪氏想起女儿远嫁而来,正因为没个帮手,才事事谨慎。

  徽音一看走到台阶前,又引着纪氏婆媳上来,三人一起进去后,只见内里燃着红烛,恍如白日。

  崔月环只觉这里,珠壁上光随影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两盏琉璃灯。

  桌上早已摆着六个银的高脚碟儿,上面放的是挺括汁多的紫葡萄一大串、黄橙橙沾着绿叶的金桔、鸡蛋大小还冒着雾气的红壳白瓤的荔枝、切好的雪白的脆梨再有两样新鲜的果子,一个攒盘里放着肉脯,另一个攒盘放着干果,再有好几样时兴的点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