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母仪天下 >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60节

重生之母仪天下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60节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3 10:06:40 来源:免费小说

  第68章

  ◎双章合一◎

  李澄从来办事都是说到就要做到的人,且他和郑放等人不一样的是,郑放还是以前骑兵的想法,如何排布阵法,如何行军,反而用的新武器不多。李澄在这几次大战中,密密的请了不少工匠,专门制作各式各样的武器。

  尤其是拿下豫州之后,豫州青州负责供应粮食,徐州吴郡的赋税则专门用来养兵和制造武器。

  所以早在吴郡和魏地之间,他布置了精巧的天罗地网,有些武器是郭家兄弟可能都没见过的。

  辛氏也听说了,忙过来探徽音的口风,徽音则道:“嫂子别担心,郭家兄弟是先魏王的表兄,魏王很是信任他们,但是一到打仗,还是要我们王爷和谢将军上,就知道此二人不行了,你就放心吧,无事儿的。”

  其实徽音焉能不担忧,天下所有事情都未必十拿九稳,但是若她都慌乱了,下面的人那就更不必说了。再者,李澄也未必不知这等消息,若她擅自跑了,没有章法的一通乱跑,反而被抓到,就得不偿失了。

  辛氏见徽音如此镇定,也放下心来不提,徽音却和吴太妃说了此事。

  吴太妃咒骂道:“该死的一对鳖孙,倒要起咱们的地盘来了,他郭家就是给我们倒洗脚水都不配。”

  这郭家当然是因为出了魏王之母才突然显宦于人前,以前哪里听说过的?这郭家兄弟虽然也是行伍之人,但比李澄差远了。

  徽音道:“我就是和太妃您说一声,您也别害怕,王爷自有应对之策。”

  “我也没什么怕的,澄儿十五六岁就在军中,不知受了多少暗箭,才到今日之地步。”吴太妃闻言也是唏嘘。

  又说郭家兄弟也并非莽撞之人,他们先行至吴郡处,打听到如今吴郡守门之将乃是曾经的旧识谢谦。

  郭大郎对弟弟道:“这谢谦原本是魏王底下一个小小的主簿,后来淮阴王攻打徐州时,特地把人要了去。此人与我有些交情,我倒是知晓他一个癖好。”

  “什么癖好?”郭二郎好奇。

  郭大郎笑道:“此人不爱青春年少的豆蔻女子,偏爱美妙妇人,爱得如痴如醉,和卫铎那老贼是一样的。”

  男人们提起这些都心领神会,郭二郎忍不住道:“那哥哥现去哪里找这样的人?”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以前吴郡归我统管,当时李澄这厮把地要回去的时候,我就埋了个钉子。”郭大郎早就知晓魏王过世之后,豫章王即便长大,也是和霍家谢家好,自家捞不到什么的。这吴郡可是一块大肥肉,若有了吴郡,将来不打仗,做个富家翁也是好的。

  郭二郎素来信奉大哥,知道他主意多,也就派人在暗夜,经河道秘密游过去,再从地道入人家。

  在淮阴王交出吴郡之后,这里就是郭家说了算,郭大郎这是神机妙算。

  却不知晓李澄在军中有严纪,完全不许妇人进军营,而且执行的特别严格,之前有位副将自以为自己做的隐秘,当场被李澄斩首。

  且一旦收到有人要进攻吴郡,几乎全境都开始进入战时状态,各地都开始控管人员。

  还别说美人计,就是送粮草的都要三核身份。

  谢谦早就接到李澄命令,让斥候在附近打探,郭家兄弟自觉在吴郡深耕多久,殊不知这里以前是吴王封地,如今被收回来之后,去岁三月李澄专程过来这里。

  他平日颇受李澄看重,李澄对他可谓是知遇之恩,但是比起郭钊他又差远了,如今他的官职叫吴郡守将,郭钊却是豫州刺史。现下连冀州裴朔,此等虎将都投奔王爷,他若不成,将来他的位置肯定会被人代替。

  “正好拿这两人试试我们新做的蒺藜,此蒺藜在打兖州的时候,几乎把宋老儿打的人仰马翻。”

  郭大郎和郭二郎在发现派出去的探子还未传信过来时,就有些慌乱,谢谦出城时故意卖了个破绽,郭家兄弟奔袭而来,立功心切,再者粮草紧促,也不能让他们耽搁下去。

  郭家兄弟用了投石机,这还是李澄当时建议魏王召集工匠做出来的,这投石机可以投掷石块,能够破坏城墙和城门,然而谢谦先用撞车,撞车是用来撞击云梯的,甚至还用了叉竿和飞钩,这些都是防止敌军的。

  最后用夜叉擂和蒺藜一起把郭家兄弟带的兵带的折损泰半,谢谦又召来弓箭手,故意放话引这二人上前之后,只把这些人射成了筛子。

  这箭上淬了奇毒,以至于郭家兄弟丧命于此。

  消息传到建业,谢九仪对殷丽仪道:“你先跟你姐姐说,此事把消息瞒住,否则魏太妃听了怕她有个好歹。”

  殷丽仪怔愣了半天才道:“竟然把郭家兄弟都刺成了血窟窿,以前大家也在一起共事过,这样是不是太毒辣了?这郭家兄弟带领的军队,指不定以前也帮李澄打过仗呢。”

  “都打仗了,那就是敌人,对敌人仁慈,那就是对自己手软。”谢九仪觉得妻子始终还是顾念以前的情分,殊不知人的权利**比什么都重。

  殷丽仪看向丈夫:“那怎么办?你接着去打吗?”

  谢九仪摇头:“打南郡就损兵折将,粮草几乎要用光了,现在才春播,我们打不起啊。”

  打仗不是嘴皮子动几下就行,那是要钱粮支持的。

  殷丽仪宽慰他道:“至少现在他们只是把郭家兄弟打死了,没有继续打过来。”

  “就怕是迟早的事情。”谢九仪收回目光。

  这边殷丽仪去见了殷丽芳,把谢九仪交代的事情说了,殷丽芳诧异的很:“怎么会这样?你放心,现在魏太妃和霍氏住在一起,平日也没什么人过来。”

  殷丽仪点头:“这就好。”

  “李澄把吴郡拿回去了,就多了一半的赋税钱粮,也难怪如今在兖州和卫铎都敢打了。”殷丽芳又想起自己的儿子,终究太小了,所以郭家兄弟并不把别人放在眼里。

  比起魏地的人如丧考妣,徽音倒是松了一口气,徐州的士族大家愈发信服李澄,且不说其他,自从李澄主政徐州之后,政通人和,促进商贸,甚至徐州百姓再也不会受战火之苦。

  正值璟儿的生辰,不必多说,各处就已经送礼过来了。

  缪夫人、薛夫人这几家徐州本地的士族来的最勤,连远在豫州的江碧落,还有现在刚投奔的曹家也都送了厚礼。

  徽音让福桂登记造册之后方道:“这些都收到库房里去吧。”

  “是。”福桂笑着写礼单子,不由得道:“您每次都把金银分一大半出来交给王爷做粮草,也是真有心。”

  要是别人,见着钱财绝对心动。

  徽音笑道:“不从我自家内库拿钱,难道还要去盘剥老百姓吗?若是百姓盘剥的太狠,又是卖儿卖女,简直就是人伦惨剧。”

  实际上徽音还有未尽之言,百姓没有生机了,就容易闹事,到时候越发民不聊生。

  如果想做天下之主,就必须胸怀天下,胸中装着百姓。

  所以,徽音只是平日看着仿佛颇为奢侈,其实那是为了怕外面的人小看,一旦自己开始节俭起来,外人可能就会猜测李澄打仗没钱了。这对于刚收服几州的李澄而言,并不利,这样的节俭将来等着她有一日做了皇后,再去上行下效去。

  福桂不懂这些,但她道:“主子,反正您呐,总慈悲为怀。”

  徽音笑了笑,那边又说乐云和冬顺也送了礼物给世子,她道:“她们俩倒是有心,说我知道了。”

  乐云的丈夫是大夫,所以送的她亲手做的药枕,两顶帽子,还有两双鞋子,一盒香料,冬顺则送的是两个包袱,一个包袱是衣裳,一个包袱是她自己做的点心。

  只不过,非常时期,徽音不会吃外面的人送来的点心。

  前世她在宫里的时候,有人甚至送了带痘疮和瘟疫的衣裳给她儿子,还好她没入库房。乐云倒好,她是知晓璟儿平日有人孝敬,王府专门有针线上的人,自己送过来就是表心意,可冬顺却巴不得徽音能看到自己的心意,还似以前那样疼自己,喊自己过去说话。

  她在乐云这里坐了半天,又期盼的看着乐云:“你说王妃怎么还不让人来?”

  “今儿事忙,这么些送礼的人,王妃哪里得空见呢。”乐云安慰。

  冬顺在普通人中过的不差,甚至算是不错的了,家里有什么事情,找到昔日王府认得的人脉,几乎都可以帮忙解决,但是要真的见王妃,和以前那样,却是不能了。

  “我知道,王妃哪里能见我们啊,原本我也只是想给主子磕头请安。”冬顺还是觉得可惜。

  但乐云又知道,她是不甘心,在府里即便做丫头都是绫罗绸缎遍身,冬日盖鹅毛暖被,王妃又大方,有些穿过一身就不穿的上好裙子袄子就这么赏给她们。可出去之后就不同了,不是每个人在大富大贵之后,还能小富即安的。

  所以,乐云劝道:“总会有机会的,如今到处在打仗,咱们主子素来谨慎,你也别放在心上,就连我没有召唤也不能常去的。”

  冬顺笑道:“说起来还是秋丰好,嫁了府里的家生子,夫妻和睦,还跟在主子身边伺候。”她不羡慕福桂,是因为福桂不成婚,她觉得代价太大了。

  她这么一走,乐云的男人黄大夫从屏风后头出来。

  “王妃让她过好日子,必定是不肯见她的,怕她再见富贵,又不安生。”

  乐云点头:“是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看王妃也是这个意思,让她安生过日子,未必日后没有出头之日,她那男人可是读书人,才学不错的。况且,王妃也没阻止下面的人帮她的忙,她恐怕不懂这些。”

  黄大夫笑道:“来日方长,人嘛,有一时不到,人家就生埋怨,王妃就是太明白这个道理了,所以也不愿意见她。”

  要说璟儿的生辰,徽音只接了辛氏过来,吴太妃那里她也送了一桌酒席过去。

  因为放了璟儿半天假,这孩子可高兴了,辛氏笑道:“世子这般,看起来真活泼,个子这样高,将来毕竟是龙章凤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看璟儿像哥哥,自古外甥似舅,这个说法是没错的。我哥哥自小就长的高,璟儿也高大。”徽音笑道。

  辛氏看着这一片岁月静好,不由得道:“不知你哥哥他们在兖州如何?”

  兖州此地,李澄在去年把宋刺史赶走之后,虽然赶了回来过年,但期间对兖州的布置没有少,可到底刚接管这个地方,卫铎又打了过来。

  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也可以说是措手不及。

  别看李澄平日行事总是十分神速,在打卫铎时,却是商量许久。

  实际上郑放和李珩也都在看李澄的实力如何,郑放亲自出去剿匪,他经验比裴朔足一些,一身猛力,比裴朔要强点,但也觉得这些土匪们不大寻常。

  似乎是有谁在背后支持,否则那些土匪怎么会有这样新的武器?

  所以,他也在密切留意李澄这场仗能不能打,若能打,那说明李澄的确颇有实力?

  战场上的形势是多变的,卫铎老奸巨猾和郭家兄弟不同,正如同现在,李澄在前线正和裴朔宇文当等人商量的时候,下人来报,说粮草被烧。

  “什么?”李澄不可置信。

  宇文当等人道:“我等都以为卫铎也算是当世英豪,怎会如此?”

  李澄伸手阻止他们说的话:“自古兵不厌诈,是我大意了,所谓打仗,不是光明正大,多半都是各种计策都用上,只要能赢就成。裴将军,这是手牌,你亲自去调一千石的粮草过来。”

  还好,还好有徽音那些粮草,他又写信给徽音表示感谢。

  裴朔没想到李澄居然还有后招,立马领命而去,他是骑兵,马行的很快,这是头一次李澄交任务给他,他不能懈怠。

  却说徽音收到信之后,暗道那一千石粮食恐怕不够用,如此李澄就很容易速战速决,然而速战速决就很容易出错。

  突然,她想到了一件事情,迅速回信让士兵八百里加急赶回去。

  卫铎那边倒是很欢喜:“李澄小儿到底是年纪小,这么快就中计了。”

  “丞相好手段,某等自愧不如。”

  属下们欢呼,卫铎却并不骄,反而让大家盯住卫铎。

  又说李澄粮草被烧一事传到建业,最高兴的不是谢九仪,却是曾经的魏王妃霍氏,她女儿明年就要出孝了,到时候就要嫁到卫家,若是能靠卫家把曾经魏王的地盘收服回来,霍家就取代那谢九仪罢了。

  “你去跟殷次妃说,让她带着豫章王过来,我和他姐姐也好久都没见到他了。”霍氏燃起了斗志。

  现在魏王都死了,她也不必再装贤良人了。

  这些李澄不知晓,他见裴朔不足三日就运来了粮食,在心中满意,考较人可以先从小事看起,裴朔做事的确是全力以赴,不把自己的安危放在心上。

  但裴朔也道:“这一千石并不能抵过几日啊,主公。”

  “我也这么想,我已经让人去催兖州民众之赋税了,这些人故意让卫家军队进来烧我的粮草,我也不必与他们客气。”李澄十分生气,他是气自己被卫铎坑了,现在要复盘,一直复盘,想出对策过来。

  几人正商量,却见外面有八百里加急道:“主公,王妃派标下送信过来,说是紧急公文。”

  李澄心下疑惑,却不知徽音要做什么,他接过信,信上写着:【王爷钧鉴:妾身当年嫁过来之前就与米商家的少奶奶感情极好,她曾经给妾身一件信物,说拿此玉佩可以直接在每家店铺支取一百两……】

  信上又说他之前收服吴郡时,胡夫人已经掌控了夫家生意,让李澄先拿信物支取粮食,之后,她会从内库拿出一百万贯去向曹家、江家还有胡家买粮。

  “王妃真乃我神女是也。”李澄欢喜道。

  曹家去年就捐献了米粮,今年未必还有那么多库存,江家做的是盐商生意,能调过来的也是有限,然则胡家,却是吴中有名的粮商,粮食遍布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