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母仪天下 >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39节

重生之母仪天下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39节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3 10:06:40 来源:免费小说

  虽然不想承认,但的确是这个道理,太子总要郑家甚至让李澄都合起来对付吕威,可吕威哪里是这么好对付的?万一父兄皆折损,到时候受益的不就是何家吗?

  见德音神色变幻,徽音又道:“姐姐,爹若能保存实力,你的位置永远在。咱们为何不能做作壁上观的人呢?吕家和何家若是两败俱伤,姐姐才能脱颖而出。”

  德音一听就觉得是好主意,她暗道徽音能够前世今生都过的不错,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但她也不想徽音得意,只道:“妹妹慎言,这些话不是你我妇人能够说的,我看筵席差不多要结束了,让人送妹妹过去吧。”

  “好,我这就告辞了。”徽音也不留恋。

  东宫离丽景殿并不远,否则徽音也不会答应过来,此时即便是庆贺,也无人敢大声喧哗,她站在宫殿门口,站立片刻,又悄然进去。

  今夜皇宫里的一切,都美如泡影一样,但泡影戳破之后,沿途看到的多为饥民,各大山头群匪林立,瞧,李澄刚刚就把几个掳掠民女的土匪打跑了,又让兵士送她们回家。

  这些女子年纪有的看起来及笄之年,有的还只是小女孩子,有的甚至和她一样是年轻妇人,脸上抹黑了都没用。徽音想她若是没有身份,又生的貌美,可能很难活下去。

  “你祖母怎么不和我们一起回来?”李澄进马车问道。

  徽音笑道:“她和我姐姐恐怕有好些话要说呢,从来都是如此,祖母完全把我大姐姐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看待。”

  果然,徐太夫人正在东宫和德音说起徽音:“简直就是小人行径,我想着看看她的儿子,没想到反而排揎了一场,还要我行礼摆架子,也不知她怎么迷惑住了淮阴王,淮阴王处处替她说话。”

  德音垂眸,“我听太子说淮阴王是专门陪着她回来省亲的,对她何等的好啊。孙女不知何处不如她,竟然混到这番地步。您放心,我已经好了许多了。”

  兴许是徽音过来,让德音不好再无病呻吟,反而燃起了斗志,之前的恐惧也好了许多。

  徐太夫人叹了口气:“也是祖母无能,没法子说动你爹。”

  “祖母,我想吕威权势又大,爹和吕丞相关系素来不错,我和太子妃的关系也不错。相反是何国舅和吕丞相争权,他们要争就让他们争去,孙女也不必操心。反正横竖我这几年肚子也怀不上,何必杞人忧天呢。”德音是把徽音的话全部听进去了。

  徐太夫人不知道徽音昨日有过来,还以为是德音想通了,她听的有理:“良娣久居深宫,却见事明白。”

  “祖母,日后您也少为我操心,凡事以身子为主。”等将来局势不同了,她会让祖母母亲享福的。

  徐太夫人愈发欣慰。

  但徐太夫人和李珩不同,徐太夫人是觉得德音哪里都好,她说什么徐太夫人都会支持,太子却见德音并不热衷他那日说的话,也不拉拢淮阴王夫妇,所以他旁敲侧击的打听。

  可这些听在德音的耳朵里,又是另外一番意思,太子前世和徽音无比恩爱,比对自己还要好,若是再让徽音过来,万一她们旧情复燃呢。

  故而,德音为了证实徽音的话的真实程度,只道:“昨日我已经请我妹妹过来,她反而托我向太子道谢,说您当年伸出援手救她。”

  李珩当然知晓此事,那时郑放受命于吕威,还干掉了何皇后的人马,何皇后自然心中对郑家女不快,她是有意折腾,自己恰好能救下郑放两女,以博得郑家对他的青睐,事实证明果然成功了。

  但他看了德音一眼,笑道:“你不提我都快忘记此事了,我是恰好路过,所以救下她来。”

  若是徽音在此,恐怕不会信他的话,德音却深信不疑,甚至还猜想是不是因为徽音是她的妹妹,太子才救的,这也足以说明太子底色是善良的。

  “原来如此。唉,不是我不想留我妹妹,是她们着急回去呢,说是参加完我弟弟大婚就准备回去。”德音笑着想了个理由。

  李珩却是一收折扇:“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也一道回去你娘家,参加你弟弟的亲事。上次我们回去是有求而去,反而让你被你父亲看轻,这次回去,怎么都得衣锦还乡。”

  德音总觉得怪怪的,她不知道李珩到底是为了拉拢李澄,还是为了徽音,抑或者是真的要陪她回去。

  但她也不能置喙太子,只好答应。

  却说徽音回家时,正遇到崔家送妆来,崔月环不愧是清河崔氏出身,嫁妆异常丰厚,崔氏身边的管事嬷嬷和仆从提前一天来铺床,此时,正在纪氏跟前回话。

  “这是我们家主和主母要送来的嫁妆单,还请侯夫人过目。”崔家虽然不比当初崔训做上将军时的威风八面,但其世家身份依旧傲视冀州,嫁妆也能看出崔家的底蕴。

  纪氏翻看了一下嫁妆单,瞧上面写的不少是寿昌长公主的蒲桃镶宝石靶镜、顾恺之的花鸟图、卫夫人的字帖等等,这些嫁妆全部都是大有来头,足以见崔家之底蕴不同于寻常暴发的人家。她微微点头,让这些人下去忙。

  等她们离开,徽音才从屏风后面出来。

  纪氏笑道:“你是王妃,何必做那个怪样子,躲在屏风后面,仿佛是你在躲着她们似的。”

  “娘,我是怕麻烦,我的身份在这里,到时候请个安都要许久,还是算了吧。”徽音摆摆手。

  母女俩对视一笑,纪氏忙儿子的婚事,但又想着女儿要走,难免牵挂:“你们这么快就要走了吗?”

  若是未成亲,在家中当然是最舒服的,但是李澄有他的责任在肩,这次能够陪着她回来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多留在京里,也并非好事,徐州的军政权利不知道有没有人染指,京中对吕威磨刀霍霍。

  多事之秋,还是先把自家的权利拿在手里最好。

  “该走了,我也舍不得爹娘,但能够回来与你们见一面,比什么都好。”徽音握住纪氏的手,也是心中觉得遗憾不已。

  她虽然眷念家,但是很分的清楚轻重缓急,只要大家过的好,比天天在一起要强。

  明日要成婚了,郑无恒的喜服都换了两套,徽音进来时,见他这傻样,又笑道:“你呀你,欢喜成什么样子了。”

  “姐,我不是欢喜,成婚了有个母老虎管着我有什么好。只是我没成婚,大家都把我当小孩儿看。”郑无恒有点郁闷。

  徽音道:“你姐夫当年没成婚,也占了徐州啊……”

  “姐姐现在越发拿姐夫跟我比了,姐夫年纪比我大,本事嘛,也比我大点儿。”郑无恒还有点不服气。

  徽音讨饶:“倒是我的不是了,你现在年纪还小,也还未上过战场,日后要好好地,姐姐不盼着你如何的权倾天下,只盼着你平安。”

  想起前世那个代替李珩中毒箭的弟弟,徽音眼眶一红,她嫁给谁,弟弟就对哪个姐夫真心实意的好。被刚进来的李澄看了个正着,他以为是明日郑无恒要成婚后,他们就得回徐州,所以妻子不舍,也是心中喟叹一声。

  李澄的父王母妃在世时,他也是备受宠爱,但爹娘去世,什么都靠他一个人,很久都没有这种家庭的温暖了。在岳父母家中,他们把自己当孩子一样的疼爱,一起出门时,岳父还特意送马鞍给他,生怕他吃不好,两位舅兄也尽力招待,他们犹自觉得不够。

  他们的做法完全是把他当成自家人看待,对他接近所有的好,甚至他说出计划时,岳父满口答应,根本就不加思索。

  到了次日一早,郑无恒穿戴一新,拜别父母姐姐姐夫,带着卫士去崔家接人。

  徽音想帮忙,纪氏并不让:“若是让你帮忙,那岂不是折煞你了,你是娇客,好好地就在家里休息。”

  “好,那就不忙活了。”若是普通的姑奶奶,回娘家帮忙迎来送往当然可以,她现在淮阴王妃,若是这般,会被人说失了体统。

  况且连着赶路,风餐露宿,日夜颠倒,她小日子又不正常了,先来了五六日,结束了两日之后,又少量出血。

  身体不舒服,心情当然也郁郁,回到房中,恰逢李澄也过来,还特地问起:“小日子走了吗?”

  “又来了?”

  “这不成啊,日后还是要找大夫专门看看。”李澄很担心。

  徽音笑道:“没事儿的,成婚前小日子来总是痛,现如今已经比之前好多了。”说完,她又道:“我现下让人正收拾东西装箱,等明日我们见了新娘子再走。”

  李澄也无法,不是他不疼妻子,而是他也记挂徐州,将帅不在,就怕底下人心思变。

  徽音换了个月事带,和李澄一起出去,倒是碰到了崔家陪嫁的荣嬷嬷,她见到李澄连忙上前请安,李澄似乎也认得她,还道:“您怎么跟着过来了?”

  荣嬷嬷笑道:“早听闻您和王妃归宁,现下总算可以给小主子请安了。”

  李澄介绍给徽音道:“这是我母亲当年的贴身丫鬟,后来母亲出嫁前她就留在了崔家,小时候我还见过她一次。”

  “现如今大家都到了一家子来了,可见有缘分。”徽音笑道。

  荣嬷嬷也是止不住的点头,看向李澄的目光很慈爱。

  李澄还欲说什么,又说太子和德音回来,郑放让大家一起去接驾,众人又得过去。说来奇怪,这德音之前都没听说她们会回来参加婚礼,现下太子却带着她一起回来,不知所谓何事?

  郑家人自是跪了一地,徐太夫人跪的心甘情愿,看着矜贵的太子,娇媚的孙女,徐太夫人斜睨了李澄和徽音一眼,再耍横,也得在太子面前下跪。

  太子进来之后,自有郑放和李澄等人招待,德音这边则由徐太夫人和纪氏请上座,徽音坐在她下首。王妃的地位当然不逊色于良娣,但是太子的身份高于郡王,好在德音想去看看她母亲徐氏,徽音也不必作陪在这里应付。

  德音肯定想去看看徐氏,她和徐太夫人见面容易,因为太子和何皇后巴不得她常常影响娘家人,所以徐太夫人递了牌子,很快就能排上了,但是徐氏在尼姑庵里,她无法见面。今日人多,又有妹妹这个郡王妃在,大家的目光也都不在她身上,所以她想去见见母亲。

  至于徽音,索性她就去郑无恒的新房看看,不曾想那位荣嬷嬷正在此地,见她进来,连忙过来。

  “您忙您的,我就来这里看看。”她看着阿弟的新房,一瞬间有些恍惚,自己的弟弟也要成婚成家了。

  荣嬷嬷倒是对李澄很感兴趣,专门过来问起:“请王妃安,奴婢看王爷出落的这般好,心里是真高兴啊。”

  “是啊。王爷他智勇双全,又骁勇善战,大事儿小事儿办的身边的人无不满意的。”徽音夸起李澄来轻车熟路。

  荣嬷嬷一个劲儿的说:“这就好,这就好。”

  不知怎么,徽音想起吴王妃临终前让殷丽芳当王妃的事情,又听闻殷家姐妹很小就进王府当伴读,她都觉得很奇怪,但在淮阴王府时,此事知晓的人又不多,甚至连晁妈妈她安插了人去问,晁妈妈仿佛也不太清楚。

  正好有这么个人,徽音看着她道:“嬷嬷,其实我有一件事情想问你。”

  “王妃请说,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荣嬷嬷正色道。

  徽音微微一笑:“你别紧张,我问的也是一些小事情。”

  “您可知晓殷家和崔家有姻亲关系?”

  荣嬷嬷立马摇头:“我们家都不认识姓殷的。”

  “哦,那可能是我搞错了。”徽音道。

  荣嬷嬷一脸茫然。

  新娘子崔月环是黄昏时拜堂进来新房的,荣嬷嬷作为崔家资深管事嬷嬷,已经把这里一切都打听好了,等新郎官掀了盖头后,荣嬷嬷就把这里的一切都和她说了。

  “咱们住的是府上的东院,两边是厢房,后面是后罩房。家里太夫人深居简出,平日多在家中礼佛,侯夫人纪氏脾气倒是爽快,唯一两位姑奶奶,都是皇家的人,与您怕是难得见上一面。”

  崔月环笑道:“方才我们拜堂时,已经见过太子和郑良娣还有淮阴王夫妇,郑良娣总笑,看起来极为和气,淮阴王妃神采飞扬,眼带锋芒。”

  荣嬷嬷却道:“事情不能看表面,郑良娣很得宠,自然也和她的性情有关,但淮阴王妃能让淮阴王千里迢迢陪她回来省亲,也是不容小觑。”

  “嬷嬷,之前姑母不是写信回来说让表兄娶姓殷的姑娘,怎么后来娶了郑家的——”崔月环到底年纪小,也有许多疑惑。

  李澄算起来是她嫡亲的表兄,只不过两家往来不多,一方诸侯,年轻英俊又护妻,即便是她,看了也羡慕的很,尤其是她近来要成婚,心中很恐惧,母亲就拿淮阴王夫妻举例,说天下也有十分恩爱的夫妻的。

  荣嬷嬷听了这话眉心一跳:“这话您可千万别提了,万一被人听到就不好了。”

  崔月环当然也有分寸:“好,我知道了。对了,嬷嬷,大姐姐今儿送嫁,又是一幅好似我母亲苛待她的样子,小家子气的很。她是庶出,跟着她亲娘在外长大,后来才被接回来的,可是我娘也没亏待她啊。”

  崔月环心想举凡士族子弟为了娶到门当户对的女子,之前都会纳妾侍操持,等娶妻之时,把妾侍送走。

  偏大姐姐的母亲不认命,还想和正夫人一较高下,也是活该。

  ……

  更深露重,徽音打了个哈欠,忍不住问李澄:“太子今日来做什么的?”

  李澄弯了弯唇:“太子想空手套白狼呢。”

  “哦,那你们准备怎么做?”徽音看向他。

  李澄打了个哈欠:“我和岳父商量好了,但此事还要回禀魏王,所以,明日我们要日夜兼程的回去,璟儿那里就有劳你照看了。”

  徽音笑道:“那是自然,诶,对了,你猜阿弟现在和弟媳妇在做什么?”

  她想问的是他们是在吃饭还是在喝交杯酒,李澄却语带暧昧道:“当然是做夫妻之间能做的事情了,只可惜你现在身子不好,我还得等。”

  “你呀……”徽音脸一红。

  提起婚嫁,她看向李澄道:“我且问你,当年你母妃和你为何都看中了殷丽芳呢?你母妃娘家哥哥为了娶门当户对的士族之女,宁可拖到三十多岁才婚,而你也是很重规矩的,这我着实不懂了。”

  一直到现在她都觉得李澄那日破釜沉舟的救人来切断和殷丽芳的关联,这个牺牲太大了,这里也许有他果决的一部分,但究其根本,她还是想知道。

  若李澄不跟她说实情,她也一直无法完全对李澄敞开心扉,尽管她其实已经很喜欢李澄了,当仍旧有所保留。

  如果以前真心喜欢殷丽芳,她有自信让李澄爱上她,现在李澄已经很喜欢她了,但若是别的事情,还是要他说清楚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