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母仪天下 >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24节

重生之母仪天下 重生之母仪天下 第24节

作者:春未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23 10:06:40 来源:免费小说

  深宫里的人,不管是受宠还是不受宠的活的都很压抑,因此会倏地变得尖刻起来,还很敏感。正如现在吴太妃听了这话,不禁道:“最近天开始转凉了,徐州那边你可预备下了衣裳被褥?你们小王爷平素挑嘴挑的紧,上次他回来我见他还瘦了许多,也不知道怎么瘦的?”

  就这么点攻击力度吗?

  徽音巧笑倩兮:“小王爷不喜奢靡,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深恶痛绝,我见他是有些挑嘴,所以常常下厨,只要他回来我就下厨。是以这次回来,他最遗憾的是不能吃到我的菜了,但我说这有什么要紧,还是祖母这里的孝敬最重要了。”

  吴太妃本想说她没有照顾好李澄的,不曾想自己变成了不体恤孙儿的人,她,她怎么敢这般对自己说话的?

  第32章

  ◎一更◎

  还是魏太妃出来打了个圆场:“郡王妃才嫁过来一年,就和我们小王爷好的如胶似漆的,足以见你们夫妻鸾凤和鸣了。”

  她都这般说,徽音只做害羞状,不经意之间抬起皓腕吃茶,她手上戴的是一对水头十足的翡翠镯子,这还是当年吴王妃在世时的心爱之物,舍不得陪葬下去,让李澄留作日后给心爱的女子的物件。

  如今,就这么明晃晃的戴在了徽音的手上。

  吴太妃竟然都没有留意到,还是魏太妃认出来了:“你这镯子仿佛像是你婆母戴过的?当年我听说这是要传给儿媳妇的。”

  徽音浅浅一笑,仿佛浑然不知道这镯子的名贵一般:“这是小王爷送给我的。”

  魏太妃也觉得她有些拿大,说实话李澄是她小辈中的小辈,郑氏应该更谦卑不知所措才对,但她看起来就是洋溢着一脸笑意,似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局面僵持的时候,魏王妃出来道:“太妃,戏准备好了。”

  众人又一道过去看戏。

  徽音连忙走在吴太妃身边,她也并不亲自扶着吴太妃,而是对她身边的宫女道:“你们可要好好搀着太妃才是。”

  其实徽音一直都不明白,所谓皇家婆媳,又不是普通人家。大家彼此有礼教约束,做足了面子也就成了,她又不惦记吴太妃的东西,吴太妃有必要这般草木皆兵吗?看人家魏太妃,处事手腕可是圆滑多了,称呼都立马改了。

  “郡王妃,今日你远道而来,由你点戏。”魏王妃笑着让人拿了戏单子来。

  “王婶客气了,我不懂这些,在家看戏看的就少,还是你们点吧,我看什么都成。”徽音不是推诿,是的确也不清楚建业现下时兴什么戏。

  魏王妃见她推辞不似作伪,就请两位老太妃一共点了三出戏。

  这三出戏的戏名也很有意思,一出叫《太平记》是讲两国国君以乐会友,最后弥平一场祸事,一出叫《闹金枝》,说的是公主们闹学堂,最后一出叫《昭君出塞》,最后这出戏大家就都知晓了。

  听完一出戏的空挡,有一美貌宫装女子送上各种各样的时兴点心果子,徽音尝了一块酥密食,是酥酪和蜂蜜做成的,甜滋滋的,还有一股蜂蜜的清甜,倒是很好吃,另外还有回马的葡萄还有樱桃煎都是她爱吃的。

  吴太妃和魏太妃听的认真,魏王妃和徽音也都跟随长辈听戏,只是在徽音出恭时,和旁人打听起那宫装美人,宫女道:“那位是许娘娘,她是大王最宠爱的女子。”

  原来是魏王宠妾,再有徽音听到了宫女们的称呼,魏王是亲王,故而称大王,李澄是郡王,所以称小王。

  又有人说许次妃是王妃坐下第一人,还生了二王子,年纪只比殷次妃其实是要大,但是地位不一般。只不过呢,徽音看了看魏王长子和次子,长子虽然才六七岁的样子,但温文尔雅,次子看起来却懵懵懂懂有些淘气。

  这些和李澄对她的说辞完全不同,或许这几年魏王后宅形势完全变了,魏王妃生了一个女儿,殷次妃可能一开始还算受宠,但现在更受宠的是许次妃。

  毕竟李澄离开魏王这里也有三年了。

  戏台子上依旧还在唱戏,徽音方才去解了手,心情也舒畅许多。

  听完戏,众人又要入席用饭,上手是魏太妃和吴太妃一桌,左捶手是魏王妃单独一桌,右捶手徽音个人一桌。左次捶手则是魏王两位诞育了儿子的次妃,许次妃和殷次妃,右捶手则坐的是魏王妃所出的长女还有魏王的两个儿子。

  徽音抬眼就能看到那次妃桌上,殷次妃虽然相貌不及许次妃,但是胜在端庄大气,眼神坚定,一看就是很有主见的人,而许次妃看起来笑的落落大方,但总给人一种独特而娇怯的神态。

  然而这一切现在来说和她的关系不大,用完饭,她就等吴太妃一起要回建业的淮阴王府了。

  吴太妃今日算是憋了一肚子气,她正和范嬷嬷抱怨道:“我没见过哪家做儿媳妇的这样的,她倒好似咱们得活祖宗了。”

  范嬷嬷见主子抱怨,自己也不好不附和,也就道:“谁让那郑氏诞下了世子呢,您就不说别家,就魏王府里,许次妃二十五岁才嫁给咱们魏王。论年纪,殷次妃比她年轻,论清白,殷次妃是黄花闺女嫁给魏王的,那许次妃是以前韩德中的大夫人,再醮之人,偏二人都生了儿子了,登堂入室。”

  其实范嬷嬷的意思很简单,若是以前人家和李澄感情不好,或者一直无子,你有道理说三道四,但如今人得服老啊。

  吴太妃却道:“既然如此,你看我把璟儿养在身边如何?她不是成日炫耀和小王爷感情好吗?我让她还是回徐州,把孩子留下。”

  “这,恐怕小王妃不肯吧。”范嬷嬷觉得吴太妃是头脑发昏了,你若是祖母要养孙儿尚且说的过去,你都是曾祖母了,隔了几辈子的人了,年纪又大,怎么照顾一个小婴儿?

  吴太妃笑道:“肯不肯的,在我的地盘上哪里容得她作主的,那府里可都是我的人。”

  这里可不是徐州,这里是建业。

  又说魏王府上宴毕,魏王妃叫散,殷次妃带着儿子李敬回到自己院子,她这一回来,就听人道:“殷娘娘,谢夫人过来了,等了您许久,见王府快落钥了才离开。”

  “哦,她来是有什么事情吗?”殷丽芳疑惑道。

  “仿佛是谢大人的事情。”侍女也不是很清楚。

  殷丽芳皱眉:“谢大人在前线打仗,能有什么事情?她过来肯定是很重要的事情,偏偏今日王府要为淮阴王妃接风洗尘,我也不能回来。这样吧,她若真的着急,明日是必定会过来的。”

  侍女连声应是。

  是的,殷丽仪想去前线了,她回来建业之后,一刻也不愿意停留,只想去看看丈夫现在到底如何了?李澄不答应,她也不好在郑氏面前搬出以前的交情来,况且徐州恐怕也要支应青州,李澄的事情还多着呢,她便想求一求姐姐,想让魏王派兵送她过去。

  只不过今日据说魏王府宴请淮阴王府,姐姐也跟着过去了,她就只好先行离开了。

  早知道还不如和郑氏一起过去呢。

  “真的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殷丽仪抱怨。

  巧珍道:“夫人,要不然您就别去了吧。那前线刀枪无眼啊……”

  “我是越想越觉得心惊,若真的是普通的伤,大家怎么会严阵以待。”殷丽仪担心不已。

  巧珍反而道:“夫人,姐儿还在家里,您也许久未见了,还是先照看姐儿了。”

  初秋换季,最容易感染风寒了,徽音下了马车,头一件事情,就是先把自己正房旁边的耳房收拾出来。

  “建业看起来很湿热,两位乳母也要保重身体,若是哪里不舒服的,一定要说出来。你们放心,等你们治好病,世子这里还是会让你们过来伺候的。”徽音今日离开了孩子一天,四处检查着孩子的身体,又靠近他的脸,看他有没有高热,心跳有没有跳的太快。

  又怕孩子起湿疹,衣裳被褥都被换上一换,她一直坚信,做母亲的细心,是做孩子们的福气。

  建业的淮阴王府占地其实没有徐州的大,至少没有马场,但毕竟是郡王府的规制,也是一等一的。她住的院子没有那么多花木,因为建业天气太过湿润,树木太多,蚊虫也多,但院子门前铺的是各种各样用雨花石做成的鹅卵石,她特地换了一双软底鞋在上面走,有些疼痛,但走过了又莫名的舒服。

  南妈妈还有跟过来的丫鬟仆妇们,不是在库房清点,就是在叠被铺床,徽音素来信奉各司其职,谁负责哪几样,你没做好你就得赔钱。因此,下人们不敢闹什么法不责众,都要小心勤勉才是。

  这里原本是李澄的院子,器具可能有的还是吴王府的,下面刻着吴。院落倒是打扫的很干净,看的出来,平日是有专门的人在这里清扫打理,这也能看出吴太妃对李澄的事情还是真的很上心。

  这一夜就这么囫囵的过去了。

  吴太妃年纪大了觉浅,又披着一件褙子起身到梳妆台前,她打开一个紫檀木的盒子,里面装着的是一对金镶宝的手镯。镯子的外壁用金累丝缠枝草地纹,上面八个金累丝托里分别镶嵌着红宝石、蓝宝石、东陵石这些,看起来十分华贵。

  范嬷嬷在一旁掌灯,原本她年纪大了,不必再在房里伺候,但今日吴太妃有话问她,遂让她在房中榻上歇下。

  这也是范嬷嬷的体面,原本她一直在吴太妃房里打地铺。

  “太妃,这镯子可真名贵啊。”范嬷嬷赞同。

  吴太妃脸上闪现出神奇的光芒:“这还是先帝在我有妊时,特地赏赐给我的,那时我荣膺在身。大皇子病病歪歪的,我儿子生下来却健壮的很,差一点我就——”

  说到这里,她意识到不对,停了嘴:“我想把这对镯子送给郑氏。”

  范嬷嬷睁大眼睛:“这也太贵重了吧,您不是不喜欢她吗?”

  “错,有了孩子就有了一切,我把这对镯子赏赐给她,也不找她麻烦,让她放松警惕。澄儿在外打仗,若有个大伤小伤的,我便让她去伺候,她总不好一直舟车劳顿再带着孩子,这孩子可不就归我了么?有孩子在,才有这样荣膺。”吴太妃可不是真的傻。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在明天上午十一点左右。

  第33章

  ◎二更◎

  到了次日一早,徽音天还未亮就穿戴整齐,独自去吴太妃那里请安。她过来时带着嬷嬷仆从一大串人,把好不容易刚睡下的吴太妃吵起来了。

  吴太妃头疼欲裂:“怎么回事儿啊?这个时候天还未亮了,人就来过来做什么?”

  范嬷嬷连忙出去,她也是一大把年纪了,熬了夜之后腰酸背痛,但她是仆从,肯定得出去。她这一出去,就见到笑吟吟的徽音。

  “小王妃,老太妃觉浅,好不容易睡着了,若是叫醒了,恐怕就睡不着了。”范嬷嬷道。

  徽音笑道:“倒是我的不是了,光想着晨昏定省,却不料祖母每日的作息。日后我都迟一些过来,不过,到底何时过来呢?”

  范嬷嬷为难:“这奴婢也不知道。”

  她也久不在房里伺候,多半替吴太妃管管事情,出出主意,陪着说话而已。

  徽音看了范嬷嬷一眼,又微微颔首:“那劳烦嬷嬷帮忙问问了,我这个人做事情喜欢按章程办事,否则,我这日日早来,太妃又歇下了,到底不好。”

  范嬷嬷只好应是。

  徽音才施施然的回去了,她这么一回去,吴太妃被吵醒了,哪里还真的睡的着,但还没法说什么。她总不能免了徽音的请安吧,不,那不可能,所谓晨昏定省那是做晚辈的规矩。

  可徽音不明白吗?她可太明白了。

  因为徐太夫人曾经就这么折腾过纪氏,纪氏说她当时有身孕都得小心伺候着,坐月子的时候还差人要把无恒送到自己身边,后来是徐太夫人自己生了一场病,纪氏才把儿子讨要回来。因此,她对徐太夫人那是深恶痛绝。

  对付吴太夫人这种人,就得以毒攻毒。

  她从太妃那里回来之后,遂用过早膳,又把管事娘子喊过来道:“我们淮阴王府如今管事儿的是谁啊?”

  不一会儿来了几个媳妇子,都连忙跪下请安。

  “我喊你们过来,不是别的,王爷让我带着世子回来,世子还小,你们须谨慎一些,否则,若是我知道谁怠忽职守,我是绝对不会轻饶的。”徽音以前还觉得自己个子高有些鹤立鸡群,现在自己个子高身体壮,一站起来,她都能发现那几个媳妇子面露惧色。

  这里是淮阴王府,她是淮阴王妃,迟早这里的权她会全部拿回来的。

  现在先暂且忍耐一二。

  璟儿醒了,今天有些吐奶,徽音也没心情和吴太妃斗了,这孩子吐奶若是不好好防微杜渐,就很容易咳嗽,甚至肺部出现问题,小孩子可是很脆弱的。

  “他怎么吐奶了?你们可是横着喂奶了,或者是他吃的太快了?”徽音问起两位乳母。

  宋乳母连忙吐苦水:“昨日在那马车上,小世子吃的急,天儿又热,就……”

  徽音微微叹了一口气:“这也没办法,她的曾祖母非要见他,我们做儿孙的也只好满足。只不过,孩子太小了,你们多操心。今儿我就不出去了,专门照看他。”

  说完,她拿着棉布替璟儿擦着吐出来的奶,脖颈和嘴边都是。

  再好的乳母,如果主人家粗心大意,她们也会偷懒也会捣鬼,如果主人家细致精明,她们就不敢作耗。

  就跟朝堂设置监察御史是一样的,若没有人监察,那官员们贪赃枉法,胡作非为也无人得知。

  现下朝堂上皇帝孱弱,何皇后贪婪,这群人只知道揽权,不管民生,也不监察官员,难怪现下战乱四起,分崩离析。

  宋乳母和黄乳母是知晓这位小王妃的,她是真的懂孩子,对孩子看顾的很精心,否则这般舟车劳顿璟儿身体都很壮实,就是她细心的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