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清穿之一世夙愿 > 第91章:痛贬恩师

清穿之一世夙愿 第91章:痛贬恩师

作者:苏墨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9 13:05:54 来源:免费小说

  “他们谏书说要革他的职,哀家知道翁同龢一直是你的师傅,你们感情深厚也是自然。哀家也一直颇为信任他,赏识他的学识,因此让他当过先帝的师傅,又从你入宫开始便负责当你的帝师。”她啜饮了一口茶说:“不过,哀家想听听你的主意。”

  “《马关条约》言明需要**向日本赔巨额白银。为了筹钱,翁师傅才开始发行国债,向国内官民各界借贷,同时加征铺税和房捐税。朕虽并不赞同他的做法,但这确也是无奈之举。儿臣,已经有所打算。?”他沉默良久说。

  “是么,既然如此,哀家相信你的办事能力,平息了此事便好。”这一次,慈禧并没有左右他的意见,似乎也并没有强迫他罢免翁同龢,倒是难得的大度。如她所言,对于翁同龢,她是对他的能力有一定信任,才会让他接连辅佐两位皇帝。

  此事积压到现在,已是不得不给那些官员一个回复,回到紫禁城后皇上便为此事发布了上谕:“荣禄着补授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刚毅着调补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刑部尚书着崇礼补授。”

  他并没有罢黜翁同龢的意思,只是在他的上面设置了监管人员,明眼人都知道这只是回复此事的一个形式罢了。他的这分偏袒外人并不意外,然而,短短几日,却来了个大转弯。

  我正在一旁磨着墨,却见到他放下手中的毛笔,烦闷的将方才正看着的奏折扔向一旁的奏折堆里头。

  “皇上,又遇上烦心事了?”我忍不住问。

  “多人弹劾翁同龢,朕都揽了下来,然而,他却并不领情,屡次顶撞朕,朕想要召见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但是,他却总和朕提什么宜稍缓。今日上早朝,朕不过想要赏张荫桓,就这!他也不允,丝毫不给朕面子。”他气恼的说,提笔刷刷拟了一份上谕,然而盖玉玺的时候却好几次将要落下又犹豫着收回来。

  我定睛一看,瞥见其中办事不力和喜怒见于词色,揽权狂悖开缺回籍几字,我一惊:“皇上!您莫非要罢免翁师傅!”

  他咬着唇,心也似搅成一团理不开的乱麻,我伸手将上谕盖玺的部分遮挡住。

  “做什么?”他望着我。

  “您可想好了,君王无戏言!这玉玺要盖下去,翁师傅就得告老还乡了,您舍得吗?这么多年的师生情,可莫因为一时冲动而后悔。”我紧张的说。

  他透着墨色的眼帘一沉,倔强的抿着唇:“道不同不相为谋,翁师傅对朕有恩,朕又何尝不感念。但也正是因此,他才毫不顾忌的冲撞朕,越到此刻,我们越是观念相冲,他嘴上支持着变法,头脑里根深蒂固的还是旧思想。如今,变法在即,朕不想被制肘。”

  虽然他向来宽容,能够容忍翁同龢一次两次的抗旨,但他毕竟是帝王,并不会事事容忍,况且两人已经因为意见不合已激烈争吵好几回。他不希望变法之时,更加争执得不可开交下去。

  他一手扶着殿梁,眼中透着隐忍:“为了变法能够畅通无阻的实行,朕不得不割舍。反正,已经不由我愿的割舍了许多,而现在已是最后关头。”

  我的手缓缓从谕旨上拿开,一时竟相对无言,我理解他有多矛盾,变法的急切心情并不被翁师傅所理解,兴许他是年少意气了些,但上上下下做了那么多,便是为了变法的那一日。

  玉玺最终还是落下,然而他的心底似乎也随着盖上去的鲜红色玺章流失了些什么,拿起玉玺后手的最后那一颤依旧不免流露出他的那丝不忍。

  此谕旨一下,朝内便炸开了锅,大多数大臣都认为此事定是皇太后的意思,皇上乃不得已而为之。

  翁同龢接到上谕的第二日正是端午,他早早的便来养心殿求见皇上,说是要来谢恩,但兴许也是来求一个解释。

  因为昨日颁发上谕以至于一夜无眠的皇上顶着疲惫的双眼对小德子说:“让他回去吧。”

  “您……不见?”小德子第一次多嘴的问了一句。

  “不见。”皇上无力的摇摇头,回到案子前坐下,微闭着眼,这道谕旨从昨日到今日带给他自己的折磨也并不少。

  小德子还愣在那里,我看了一眼皇上朝他挥了挥手,小德子只好领命出去,大殿外的那个须发苍白的身影隐隐退下。

  “小德子,今日端午,还是如往常那般发给翁同龢赏赐吧。”皇上说。

  “那……您可有话要奴才带过去?翁大人这几日就得要离京了。”小德子小心翼翼的问。

  皇上沉默半晌,终是说了两字:“无言。”

  他看似冷冰冰的面庞下,却汹涌着风浪。

  在翁同龢离京那天,他都依旧固执着不相见,只是再三嘱咐小德子让人好好护送翁师傅离京,并给了不少盘缠,随后便开始不停的在一叠书里头翻找着什么。

  “?君者,舟

  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他翻出一本书来诵读着这句话,手指摩挲着那几行字,记忆仿佛飘回到很久以前,那稚嫩的童声,大声诵读着这几句话,一旁的师傅带有一丝满意的微笑缓缓点头。

  “还记得,第一次,是翁师傅把着朕的手写下这几个字。如今,便刻在了心里。”他抚平了这旧书的一角说。那双如父亲般的大手曾覆在他的小手上,蘸了墨,一笔一划的带他力透纸背的写下这几字。

  那时,他澄澈的双眸里头透着几分天真和稚气,小大人般的说:“师傅,朕懂这几个字的意思,为君者,必先有忧民之意……”

  “皇上,您曾说过,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知道您不见,是不想要勾起不舍,毕竟……君无戏言。上谕已发,一切已成定局。”我看见他有些失神的模样,心疼的在他身旁坐下。

  “……还记得,小时候,亲爸爸生病,宫里头都帮着伺候去了,朕无人照料,便自己铺床倒茶,却不慎烫了手。翁师傅见着,当即便大骂主管太监,斥责他失职。”他喃喃说,唇边还透着一丝温暖的笑意,他缺失的父爱是翁同龢弥补了些许。转而那丝笑容消失殆尽,黑色的瞳孔里有自责也有痛意,却唯独没有后悔。

  “你说得不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离开了,朕依旧尊他为父。只是,就算他怨怪朕也罢。这一次,全当是我自私吧。”他缓缓合上那本已经有些泛黄的书,努力将那些回忆也都随书卷了进去。

  收拾好方才的情绪,他仿佛看起来又变得无坚不摧起来,站起身来拿起毛笔蘸满了墨,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大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他拉我过去看着那几个气势斐然的字说:“珍儿,如今局势紧迫,变法迫在眉睫,箭在弦上已经不得不发!朕翻阅借鉴那些书籍以来,已是时候实行了。?”

  “若是有朝一日,举国重回盛世,这一切便都值得,想必,到时翁师傅也会加以谅解。”他踌躇满志的说。

  “您的意思是……马上便要实行变法?”我嗫嚅着问。

  “明日朕便颁发诏书。”他坚定的说。

  锐意变法的他继承的从来都不是他生父那般为人一生小心翼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是他母亲叶赫那拉那一脉的大胆和桀骜,正是如此,便愈加让我钦佩几分。他眸子里那仿佛浇不熄灭,一次次重燃的火焰很是容易让人轻易沦陷下去。

  “明日!”我惊诧过后说:“皇上……您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个要求?”

  “切莫重用袁世凯,此人不足以为信。”我知道最后的***便是满盘皆输在袁世凯身上,他赌注下错了人,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依旧试图尽我力阻止那场崩盘的灾难。

  他听闻却有些怪异的看我:“袁世凯?怎的忽然提起此人?”

  “此人……风闻并不佳,我只是希望您莫信错了人。”我劝说他。

  “又是听那些宫女太监的风闻?”他不在意的一笑:“袁世凯曾亲自向我上书,条陈变法事宜,也算是支持变法之人。你莫听信那些碎嘴,他们与他又无深交,如何评判他为人呢??”

  “可是……”我还想说什么着急的张着嘴,但是着实找不到令人信服的话来,他却执笔说:“珍儿,这几日辛苦你在一旁侍墨了。”

  他毅然颁布《明定国是诏》,正式宣布变法。每日伏案奋笔疾书,新政谕诏如雪片般,每个领域无不涉及。我知他的急切心情,仿佛恨不得将所有自己认为好的新法制都列入其中。

  我过目那些条例,都颇有远见,然而也正是由于他个人的思潮领先时代太多,因此还无法令他人接受。

  底下人原地不动的接着一个又一个接二连三的谕旨,支持者错愕不及,而守旧派更是连连阻挠新政的实行。双方从以前的无硝烟的明争暗斗到已经开起了火,朝局的对峙分明。

  “皇上,您要去哪?”我端过来刚泡的茶却见到一名公公正在侍候他更衣,齐整之后,他走过来还是如往常那般饮了我泡的茶一口,赞一声好喝。

  “朕要去趟颐和园。”他轻声说:“召见康有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