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被迫奉子成婚之后 > 被迫奉子成婚之后 第143节

被迫奉子成婚之后 被迫奉子成婚之后 第143节

作者:云闲风轻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6 18:10:21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看伯都倒是神色坦然。

  待沈棠宁和乌伦珠将那伤口包扎完毕,乌伦珠才转过头认真地端详沈棠宁。

  乌伦珠容貌与察兰汗妃有五六分的相似,都是远山眉,琼鼻朱唇,乌发雪肤,大大的桃花眼,只不过比之汗妃如江南美人般的秀雅娇美,乌伦珠显然还吸取了她的父亲默答汗容貌的长处,眉眼间更多了几分难得的英气妩媚。

  沈棠宁打量乌伦珠,乌伦珠自然也在打量沈棠宁。

  这位年轻的公主平生见过最美的女子便是她的母亲察兰汗妃,刚刚她急于给伯都处理伤口,这时再细细端详沈棠宁,目光甫一落到她的身上,乌伦珠便睁大了一双美丽的桃花眼,忍不住惊叹起来。

  用所有美好的词汇来形容眼前的女子仿佛都不为过,乌伦珠脑中突然蹦出一句察兰汗妃教过她的周人的诗句——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那似水乌黑的眸,雪白肌,尖俏的下巴,忧郁的眼神,两腮略显病态的苍白非但没有半分折损她的美貌,反而为她增添了几分楚楚可怜的美丽韵味。

  沈棠宁也习惯了旁人见到她容貌时的惊艳,说来她与温氏、沈弘彰生得并不很像,沈连州也不像他的亲生父母,但大约两人都不知晓,沈连州更像他的外祖母。

  这也是一开始,伯都不敢相信沈棠宁是他亲妹妹的缘故。

  他自认长相样貌平平无奇,而沈棠宁却堪称绝色,即便有察兰汗妃珠玉在前,在第一眼见到沈棠宁的时候,伯都也被她那双忧郁含情的美眸夺去了所有的目光。

  “你真美……”乌伦珠喃喃说道。

  沈棠宁轻声道:“妾身不过蒲柳之姿,公主谬赞了,却不知公主怎会来此?”

  乌伦珠看了一眼伯都,刚要开口,伯都却抓住她的手,对她几不可见地使了个眼色。

  两人兄妹多年,乌伦珠立即便明白了伯都的意思。

  尽管她不懂为何伯都不允许她说实话,但还是遵从了他的意思,用不太熟练的中原话对沈棠宁说道:“沈姐姐,自从找到自己的身世之后,哥哥便总是这样,偷偷地一个人跑到宁远来看你。他离家有多日了,我的母妃和父汗都很担心他,我也很担心,这一次便跟着他偷偷过来了。”

  这就是要走的意思了。

  沈棠宁望向伯都,欲言又止,眼神中却多了十分的失落与不舍。

  她不想伯都离开。

  好不容易兄妹相认,她还没来得及与他互诉衷肠,问问这十九年他究竟是如何过来的……

  “哥哥,你去罢,来日方长,我带你去见我们的娘,她现在就在镇江。”

  “我去过了,团儿,一个月前我便去看过娘了。”伯都柔声道。

  为了除去伯都,土勒一直派人暗中查访伯都的身世,还真被他找到了伯都的身世之谜。

  原来土勒的军中,有周人曾做过西契曾经的贵族兀良哈部的奴仆,如今那周人改了契人名字叫做斡脱。

  那时九岁的伯都刚被买到兀良哈太师的府中做低等仆役,后来兀良哈部在政治斗争中落败,家族覆灭,家中奴仆要么被充作了苦役,要么卷铺盖逃走。

  太师府中有一对周人夫妇奴仆,男人叫做胡贵,女子名为周氏,这对夫妻一直无所出,便趁乱带走伯都并收养了他。

  那年正巧伯都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先前记忆全无,胡贵白捡了个儿子,就哄骗伯都他和周氏是他的亲生爹娘。

  只毕竟不是亲生的,胡贵没钱的时候,想到这个白捡的儿子,就想将他卖到奴隶市场换钱,恰巧遇到微服的察兰汗妃才救他一命,就此飞黄腾达。

  斡脱和胡贵在兀良哈太师府中时关系很不错,也认得伯都,胡贵和周氏逃走之后,斡脱便再未见过这夫妻俩了,此后他便投到了土勒的帐下。

  偶有一次听说了伯都父母的名字,骤然忆起这段陈年往事,推测伯都根本不是周氏和胡贵的亲儿子。

  为了讨好土勒,斡脱根据记忆画出了当年伯都的样貌,意图找到伯都的真正身世,以此作为要挟,看能不能为土勒换来筹码。

  说来也是凑巧,当时土勒帐中另有一名管理奴仆的周人管事名为钱孙,无意间见到这画像大为惊异,竟说这少年是由他千里迢迢从京都运来西契转手所卖,而这少年的亲生父母,他也曾听少年愤怒时脱口而出。

  因这少年性格格外倔强,当年与他起了数次冲突,甚至有几次要自尽,令他颇为头疼,故而印象深刻。

  土勒得知后大喜,他万没想到伯都不是个卑贱的奴隶之子,居然是大周朝平宁侯的儿子!

  土勒在军中大肆宣扬伯都的身世,道他是周人之子,非我族人,其心必异,想以此来离间伯都与默答。

  伯都不愿察兰汗妃夹在中间为难,在彻底剿灭土勒,拿下他的项上人头后,伯都也从钱孙口中确认了传闻。

  之后他便不顾察兰汗妃与默答的劝阻辞去了枢密院副使的官职,只身一人去了京都城。

  他实在记不起自己九岁之前的童年,他下定决心要去找他的亲生母亲温氏,看能不能寻回那段失落的记忆。

  在京都城,伯都冒着被通缉的风险,千方百计打听到了温氏如今的落脚处。

  原来温氏已经整整三年没有回过京都城了。

  他也见过了自己的舅舅温济淮和舅母姚氏。

  表弟温珧读书刻苦,姚氏为他定下了一门婚事,至今尚未成婚。

  表妹温双双则嫁给了隔壁街的一个姓赵的铁匠,两人的孩子都快两岁大了。

  第二日,伯都便快马加鞭去了沈氏的镇江老家。

  在镇江江宁,彼时温氏怀中正抱着他五岁大的小侄女圆姐儿。

  她已年迈,发中掺杂着银丝,双目却依旧慈祥和善,哄话的音调还像当年一样轻言细语,温柔似水。

  ……

  那一刻,伯都竟宛如醍醐灌顶般,脑中蓦地涌入了那段尘封近二十年的记忆。

  他记起来了,他终于记起了他失落的童年,他的母亲,他的妹妹。

  等伯都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控制不住流了满面的泪水。

  沈棠宁听到此处,连忙忍住泪问温氏如今如何了,伯都一一回应。

  兄妹两人说个不停,谢瞻下去叫阿秀做了一桌子的好菜招待伯都和乌伦珠这兄妹俩,以及护送乌伦珠来的拖剌。

  三人多年未见,席间,沈棠宁与伯都自是许多话聊。

  不过她也没有闲着,趁着谢瞻与伯都说话时观察乌伦珠,发现乌伦珠公主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伯都,但出乎她预料的是,沈棠宁本以为乌伦珠公主是默答汗与察兰汗妃的掌中明珠,会是个十分活泼可爱的姑娘。

  不想乌伦珠话并不多,只不时接两句话,偶尔对视时,含羞带怯地冲她微笑。

  到傍晚时伯都便不得不早早离开了,他要回西契借兵,兵贵神速,迟则生变。

  分别时兄妹二人依依惜别,伯都将怀中的羌笛赠予沈棠宁,接着,便将乌伦珠抱上自己的黑云马,两人共乘一骑,一同消失在了浓黑的夜色之中。

  第二日一早,谢瞻便去游说了周存和吴准,借他虎符,调动三万辽东兵一用。

  从龙之功,对于周存和吴准来说实在是个难以抗拒的诱惑。

  光是想想,仿佛封侯拜相,封妻荫子的荣耀已在远远朝他们招手,周存心中便无限澎湃抖擞,何况还能一雪前耻,真想看看等他跟着豫王杀回*京都城的时候黄皓这个老东西脸上是怎样一个好看的表情!

  周存痛快地答应了谢瞻,兴奋之余也生了一丝犹疑,他们三人在这里安排得明明白白,却不知这远在河南的豫王究竟如何作想?

  万一豫王毫无争位之意,他们三个莫非还要将豫王架到炙火上去烤?

  谢瞻却不置可否,从怀中拿出另一封信,递给了周存和吴准。

  周存连忙拆开一看,先见信的落款写着两个字——

  永祎。

  永祎,是豫王的字。

  ……

  半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京都城。

  按照太祖皇帝的祖训,大周朝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自孝懿皇后去世后隆德帝便未再立后,后宫之中他最宠爱的也是楚王的母亲林妃。

  太子死了,梁王虽非嫡子,却成了长子,自然变成了顺位继承人,在黄皓和余公公的帮助之下干脆坐实废太子谋反之实,废黜太子之位,将其贬为庶人。

  至此,梁王也终于住进了他梦寐以求的东宫。

  而得知废太子谋反,隆德帝病情却是急转直下,原本不过是风寒之疾,到最后演变成了中风,整日躺在床上昏迷不醒,不过是进气多,出气少了。

  先前黄皓忠于太子之时,眼见隆德帝搞帝王平衡之术,表面上对废太子一片赤胆忠心,实际上背地里也对梁王的示好来者不拒,为自己留后路,着实是个首鼠两端之徒。

  梁王如今继位,他自然如个哈巴狗一般凑了上去。

  不久,锦衣卫便在东宫之中搜到了废太子谋反的书信铁证。

  这些书信上声称废太子晓得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个贱婢之子,而非孝懿皇后嫡子,这几十年来一直害怕隆德帝将他废黜改立,另立新君,在眼红隆德帝愈发宠爱梁王之后,狗急跳墙发动了宫变。

  梁王苦于没有证据,又担心是污蔑了皇兄,几经挣扎犹豫,决定于宫变当日亲自前去宫中阻拦。

  最终梁王也成功阻止了废太子谋反,废太子兵败自尽。

  那些参与“谋反”的太子党属臣,自然通通被构陷下狱。

  朝廷中由黄皓一力把持,梁王朱永福——

  不,如今该称为太子殿下,太子奉隆德帝口谕监国,为彰显自己仁厚之德,即位后他亲自安排了废太子的丧仪,在废太子的丧礼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几欲肝肠寸断。

  口谕么,自然是余公公做人证的口谕,至于隆德帝是否说过,谁又知晓。

  事情顺利地超乎他的想象。

  朝堂中反对他的声音渐渐衰微了下去,不过他也并未因此掉以轻心,目前他仍然有个强有力的劲敌,便是他的两个弟弟,远在千里之外河南的豫王以及因为年轻还未来得及就藩的楚王。

  这位楚王的母亲林氏倒是聪明,太子死后她和儿子楚王立即便对新太子俯首称臣,深居简出,每日除为隆德帝侍疾,不再外出见任何人。

  而豫王那厢,太子不愿留下这个隐患,意图对这个皇弟除之后快。

  黄皓劝他监国之初先不要轻举妄动,免得豫王是真的狗急跳墙,毕竟豫王已经远离政治中心多年,目前对他也构不成多大的威胁。

  朱永福约莫是做梁王的时候被隆德帝捧得太高太久了,早忘了自己原本就是个不学无术,跟在废太子后面耀武扬威的纨绔之徒。

  他哪里肯听黄皓这个老油条的肺腑之言,恨不得立即将豫王干脆利落地弄死,竟是一刻也不愿等,没过多久就以隆德帝的名义下旨召豫王进京为隆德帝侍疾。

  明为奔丧,实则是场鸿门宴,朱永福的用心简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明眼人都晓得豫王此去十之八.九是凶多吉少。

  然,若不去,那必然又是做贼心虚,不定朱永福后头还有什么招数等着他。

  豫王不想死,当然,他也不相信他这个太子三哥所谓的肺腑之言,

  据他对隆德帝了解,尽管他的父皇近年来愈发宠爱梁王与楚王,但恐怕从未想过废太子。

  废太子已经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子,真要废太子,将招致朝野动荡,这不是隆德帝想要看到,他只怕他的父皇隆德帝早已在京都之中遭遇了不测。

  豫王王府之中有侍卫和扈从近千余人,阻挡朝廷禁军远远不够。

  生死攸关之际,豫王脑中忽而灵光一现,想到了一人。

  这个人,或许可以以一当十,出奇制胜,帮他戳穿梁王的真面目!

  于是,宁远城中,谢瞻便在短短几日之内先收到了陈慎送来的密信,继而又是豫王的信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