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我能继承角色天赋 > 我能继承角色天赋 第65节

我能继承角色天赋 我能继承角色天赋 第65节

作者:白马寺钟晚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6 18:10:16 来源:免费小说

  第53章

  剧组重新开拍,整个场景变得更加精致。

  这种精致不在于场景的做工多好,又或者用的材料有多有质感,而是一种更贴和环境的看上去更加真实的生活场景。

  废弃的旧建筑没有人气显得没有生命力,搭建做旧的场景又缺少生活气息,如今终于找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

  时光好像突然回了头,眼前的场景仿佛也勾起了大家对小时候的怀念。

  场景给力,大家也越发代入。

  即使重新造景花费了一些时间,但因为大家表现的都很不错,整体来看居然也没耽搁多少时间。

  被大家私底下称为重拍狂魔的郭导跟变了个人似的,在接下来蛮长一段时间都很少让大家返工。

  这对大家来说无疑是一记有力的强心剂,连郭导也挑不出毛病,这对演技来说是多大的肯定!

  一时之间,大家工作的更加卖力了。

  演员们常常聚在一起讨论自己的角色,其他工作人员也各司其职,争取将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的更好。

  可能是因为年代剧的氛围感染,大家在平时生活中多多少少也沾染了一些那个年代的习惯,又因为整个剧组浓烈的学习氛围,还真有了那么一丝那个年代特有的奋斗精神。

  这种整体的氛围不管是对剧组工作的展开,还是演员们的代入感来说都是一种积极的促进,不管是剧组的管理人员还是演员和工作人员都默契地让自己更加投入进去。

  于是同志们交流间脱口而出“同志”两字仿佛成了常态,一开始回过神来的时候大家还会觉得好笑,等慢慢习惯之后,大家仿佛从这些早已被时代摒弃的习惯中领悟到了那个年代的精神。

  大家怀着相同的志向,走在相同的道路上,一起为了建设祖国而努力,多么伟大而美好的称呼,实在不应该被污名化,戏谑化。

  这是整个剧组思想变化的过程,也是电影中郭跃在新环境中与其他人磨合成长的过程。

  郭导说没有剧本就真的没有剧本,每次拍戏的时候,他都只会给一个大概的框架,其他都任由演员们自由发挥。

  比如拍摄郭跃初次到达二十四林场后的剧情,郭导建了一个真实的村庄,在电影开拍之前,所有人都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大家各司其职,做着属于自己身份的事情。

  为了能让大家代入,郭导连饭都不让剧组的人给演员们做,大家只能以家庭为基础,自己洗衣做饭,工作劳动。

  一开始大家还不熟练,各种错误频繁出现,像什么饭菜做糊了,洗衣服一下子用完了大半个月的供水,工作的时候笨手笨脚……

  等过了大半个月,大家意识到郭导是来真的,于是一个个态度也端正起来,有的查资料,有的问当地老乡,终于慢慢把生活步入了正轨,活干的也越发麻利。

  那个年代的生活是真的苦啊,个人卫生完全别想,吃的喝的更是要人命。

  一段时间的锻炼下来,再难吃的饭菜大家也能做到面不改色的咽下去,一点都不敢浪费。

  再加上工作的细分,一时之间还真的演农民的像农民,演军人的像军人,满满都是那个时代的模样。

  出了效果之后,演员们顿时觉得为了能够诠释好角色吃点苦也没什么,慢慢的大家也越来越适应,偶尔实在受不了了,也能悄咪咪开点小灶,这个郭导是允许的,总不至于真的为了拍戏把演员们饿死。

  所以到了后面,唯一让演员们觉得难以忍受的,大概就是长时间不洗澡身上带来的味道了。

  好在大家都是这么粗糙的活着,谁也别嫌谁。

  包括郭跃在内的知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二十四林场的。

  别说,从画面效果上来看,两方人泾渭分明,一看就知道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让人忍不住想要知道这样的新旧变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这实在是一种很大胆的拍摄方式,也十分考验演员的发挥,拍的好了这可能会成为一部神剧,拍的不好这部电影估计会被群嘲。

  特别是作为主演的沈木栖,她必须承担起贯穿故事主线,展现自己主角风采的作用。

  不然电影没拍好对群嘲还是最理想的状态,剧组里的这些演员可都不是省油的东西,只要沈木栖的能力压不住这些人,沈木栖完全不怀疑大家会立刻取而代之,用出色的演技让自己成为新的主角。

  到时候沈木栖就算是不服气也没道理,毕竟自己技不如人能怪谁?

  这几乎已经成为演员们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这部电影可以是一个女知青的成长之路,也可以是一个农民的奋斗之路,还可以是一个造林工人的信仰之路,可以延边军人驻守边疆的坚守,可以是一个妇女的蜕变……可以是任何普通或伟大的人生。

  只要大家能展现自己塑造角色的闪光点,一切皆有可能。

  离开这里,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机会,能这么公平地去竞争?

  能沉得下心踏实演戏琢磨演技的,心中多多少少都有点理想主义,作为演员来说,能堂堂正正的用演技来击败对方,何尝不是一场属于他们的激动人心的华山论剑?

  堂堂正正的比一场,看看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有了这样的默契,谁能不使出浑身解数?

  再说的庸俗一点,这可是郭导的电影,演员们也是人才济济,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杀出一条血路,不仅对演员个人来说是无上的肯定,奖项方面估计也十拿九稳了。

  这也是郭导不管提出怎样离谱的要求,不管怎么折腾大家都照做的原因,成为一部电影主角的机会有多难得,更何况郭导电影的主角?

  吃苦是一时的,得到的回报却是巨大的。

  只有在出社会之后,才会发现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

  从被环境影响到发挥主观能动性,所有的变化都是层层递进的。

  在郭导的默许下,整个剧组刀光剑影,所有人都在不违背自己人设的前提下,不断的开动脑筋,让自己饰演的角色更加富有魅力。

  沈木栖的压力格外大。

  比如她饰演郭悦初来乍到,在保持娇气不变的情况下,又给角色添加了娇气但坚强努力不拖后腿,思念家人的脆弱,因为身边转变敏感等细节,另一边,饰演大大咧咧知青的另一个演员就给直接塑造了乐于助人,说话直爽的领头人形象,试图力压所有人占据主导地位。

  又比如大家一起干活,饰演村支书的演员就努力展现自己能干的特点,还私底下大量的查阅资料,试图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关键这些点子还真的特别干货,都是曾经被实践过可以实现的道路。

  还有努力又悲情的植树工人,心怀梦想的科研人员,大漠中如同白杨的军人……甚至连个村里的小孩儿,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成长线。

  卷,实在是太卷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自己冲击主角宝座有信心的,但大家都努力的前提下,想要偷懒也是一件很考验人心理素质的事情。

  到时候电影上映后就自己一颗老鼠屎,这话听着能忍?

  “就将自己的人设做到极致呗,拼一把!”

  于是,各种比如极品啊,搅屎棍啊,地痞无赖呀等等角色又跑了,在大家积极向前的路上一个劲地使绊子,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好笑或气人的名场面,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的多元和接地气。

  不得不说,有时候小角色饰演好了,未必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家一起生活工作,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仿佛真的有这样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生活在大漠中的村庄。

  除了主动要求拍戏,为了把戏拍好而努力,沈木栖一直不是一个多么强势的人,很多时候她都比较随遇而安,很少会有那种孤注一掷的决心。

  正是因为这样,一开始在拍摄的时候,沈木栖还真有那么些被动。

  可眼看着真的要被其他演员给压下去了,沈木栖也不由涌现出一股血性和必胜的野心。

  于是她也沉下心来想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想要在一群能人中脱颖而出,必须找到其他人所没有的优点。

  很快,还真被她找到了突破口。

  郭跃下乡前肩不能提手不能松,干体力活她绝对比不过其他人,但郭跃有一个其他人都没有的优势,她是这个年代少有的高学历——大学生。

  虽然这个大学还没读完,但别忘了她父母也是大学老师,在父母的耳闻目染之下,又有着从小住大学家属区的优势,很多专业知识她早就提前学过了。

  那个年代边疆最迫切的问题,一是防风固沙的绿化建设,一直到现在,这个项目还有人在努力着。

  其次是农业,吃饱喝足是多少人的梦想,特别是大西北这农业先天不足的条件,以此为事业也很有看头。

  然后就是水源等问题了,沙漠缺水这没什么好说的,能解决这个问题绝对出彩。

  最后就是隐藏在沙漠中的保密项目,走科研大佬路线绝对看点十足。

  沈木栖一开始就排除了最后一个选项,保密项目之所以是保密项目,普通人就没渠道知道,就算郭跃学的是专业相对对口的物理,冒冒然打听这种事情,家里的成分又复杂,一个不好被当成间谍就完了。

  短文也得有逻辑,郭导肯定不会允许她这么干。

  最后沈木栖再三考虑,选择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这条道路。

  只要水资源问题能够解决,前面两个选择防风固沙和发展农业基本也可以解决了。

  大家对沙漠的普遍印象就是缺水,在实际上沙漠不是缺水,而是缺少留住水的能力。

  大西北沙漠的西部边缘存在许多高山,其中就包括冰山,随着天气炎热,冰山融化,雪水会顺着地势流入沙漠,所以沙漠里其实是可以有水的,要是赶上季节性暴雨,甚至会出现洪水爆发的现象。

  沙漠中爆发洪水,听上去像是玩笑,但实际上并不少见。

  沙子蓄水能力差,如果能改善蓄水的问题,就可以做到在特定季节将水收集起来,然后供大家使用。

  理论上来说,这是可以实现的。

  实际上,以沈木栖现在的能力,也确实是可以实现的,虽然需要一点时间,但在难度上完全比不了全息。

  在没有唐梨馈赠之前,沈木栖就能发明出简易的全息技术,现在进化版的她就更不用说了。

  但沈木栖没打算在电影里直接搞出新科技,毕竟是年代戏,她可以稍微改善一下,但真一下子解决了大西北的用水问题,那就从年代片变成科幻片了。

  先不说能不能说服郭导,上映后观众估计也能把她骂死。

  年代电影中搞这种高科技,实在是太突兀了。

  所以郭跃只能是“历经千辛万苦”稍微将技术改进一点点。

  别小看这一点点,在沙漠中,水就是生命,一点点的改变都能带来极大的影响。

  沈木栖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于是做了计划去找郭导商量。

  一直到现在,缺水问题依旧是大西北的难题,郭导将沈木栖的计划翻来覆去研究了几遍,最终点了点头:

  “如果你的这个计划真的可行的话,那对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是一种改善,我觉得可以试试。”

  居然既然用上了全息投影技术,那么郭导知道这项技术是沈木栖发明的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郭导当时心里的震惊就不提了,就冲着沈木栖能搞出全息投影技术这种高科技,他就愿意相信,或者说他就希望沈木栖真的能解决大西北的缺水问题。

  要是真的能做到计划中这样的效果,就算他的这部电影最后扑成大烂片,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沈木栖要是知道郭导的想法,肯定会告诉他,他这想法还不够大胆。

  她是没打算在电影中直接上科技没错,但没说她不会在现实中把技术搞出来。

  正好这里的人需要这项技术,正好她也有这个能力,不过稍微费点时间,她又为什么不做呢?

  想到她在电影拍摄过程中需要实践,这样一来,甚至可能连时间都不用费多少,直接能够在制作简单版的基础上在脑海里将复杂版的琢磨出来。

  “现在9月多快十月,马上雨季就快结束了,我们立刻去西边,看看能不能拍到洪水的画面。”郭导是个执行能力很强的人,既然做好了决定,就一刻都不耽搁地找了一部分摄影师,“你们能跟我去拍点东西,其他人留在原地一切照常。”

  全息模拟技术可以模拟洪水,但郭导还是更喜欢真实的素材,他打算先去拍一点,然后再将画面和全息技术结合,给大家来一场水淹村庄的大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