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楚千尘 > 296滕妾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楚千尘 296滕妾

作者:楚千尘顾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1:46:44 来源:免费小说

  多余的琥珀一把抱起了同样多余的猫,步履无声地退了出去。

  书房里只剩下了顾玦和楚千尘。

  顾玦忙了好几天,终于制好了丝弦,今天他正在给那架断了弦的箜篌重新上弦。

  他特意在左手戴了一只鹿皮手套,以防手指在拉弦时被划伤。

  楚千尘的目光愉快地在顾玦那戴着鹿皮手套的左手上转了转。

  这只手套是楚千尘亲手所制,比常规的鹿皮手套更薄,也更柔软,鹿皮手套的形状也更贴合他修长的手指。

  顾玦现在正在给刚上好的弦调音,右手看似随意地在丝弦上拨动着,拨弦时,手指勾出一个漂亮的弧度,既随性,而又优雅。

  一阵阵断断续续地的弦音时不时地响起。

  楚千尘看着顾玦调弦,唇角弯弯,一只手慵懒地撑着面颊,嘴里随意地说着家中的一些琐事:“这个冬天太冷了,隋大管事家里有老人,我让人多送了一些炭火过去。”

  “这几天,府里不少人都感染了风寒,我就调配了一种药茶,让所有人每天都喝一杯。王爷你也得喝。”

  “陈侍卫的长子今年快七岁的,我让隋大管事去问了问是想习文还是习武,我琢磨着无论是哪个,都得先去私塾读上几年。”

  王府的侍卫们都是北地军中退下来的,他们在王府当差,楚千尘自然希望他们对王府有归属感。

  “马上要过年了,府里一些侍卫回不了老家,干脆就把父母接来了京城,人过些天应该就要到了。侍卫们平日里是住在倒座房的,我琢磨着让老人家住在那不太方便,就和隋大管事商量了一下,把石章胡同的屋子收拾一下给他们住。”

  石章胡同的屋子其实是给家生子住的,可是王府的人手不多,石章胡同基本上空着没人住。

  楚千尘完全是想到什么说什么,说得全是些府里的杂事,笑容璀璨。

  顾玦也丝毫没觉得厌烦,眸子里荡漾着柔软的笑意。

  王府里都是些大老爷们,从前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些细微的琐事,直到楚千尘接手了王府的中馈。

  顾玦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个宸王府在一点点地发生变化,如细水长流般,让他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其实顾玦也知道楚千尘最不耐烦这些琐事了。

  他的小丫头做这些仅仅是为了他而已。

  顾玦解下了左手的鹿皮手套,对着她招了招手。

  楚千尘以为他是又要教她学弹箜篌了,愉快地凑了过去,不想,他一把揽住了她纤细的腰身,让她靠在他的胸膛上。

  顾玦轻轻地吻了吻她的柔软的发顶,再吻了吻她白皙光洁的额头。

  楚千尘乖乖地任由他亲,不似他第一次亲她额头时那般僵硬,很放松地靠在他身上,就像是一只撒娇的猫儿似的,用一侧面颊蹭了蹭顾玦的胸膛。

  顾玦愉快地笑,略一勾眼,把他的小丫头抱得更紧了。

  他又在她小巧的耳廓上亲了一下,在她耳边低语着:“我们千尘真是细心又能干!”

  说话时,他温热的气息吹上她的耳廓,她觉得耳朵痒痒的,耳朵动了动。

  楚千尘听着他强健有力的心跳,一颗心像是浸泡在蜜罐子里似的,甜滋滋的,眉目温柔似水,面颊微酡。

  就在这时,门帘再次被打起,琥珀又进来了,映入眼前的这一幕让她霎时僵住了,她的眼睛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喵呜?”

  小黑猫也跟着进来了,疑惑地叫了一声,不解琥珀怎么不动了。

  琥珀垂下了眸子,略显局促地说道:“王爷,王妃,礼亲王来了。”

  “”楚千尘从顾玦的怀中抬起头来,仿佛被人侵犯了领域似的不太痛快。

  真讨厌!楚千尘皱了皱眉头,小嘴紧抿。

  礼亲王是宗令,是皇帝和顾玦的亲叔父。

  他向来脾气好,又德高望重,对宗室中的那些孤儿寡母的门户多有帮衬,比如前庆郡王因为打死了永安伯之子,被夺了爵位,流放三千里,只留下他的妻室王氏与一个独女,日子艰难。这些年一直是礼亲王对她们母女多有照顾。

  这种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在宗室中口碑颇好,也正因为此,先帝才会择了他为宗令。

  顾玦对这位三叔也颇为敬重,淡淡道:“把人请进来吧。”

  琥珀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转过了身,再次退出了外书房。

  这一次,琥珀把猫给留下了。

  于是,小猫愉快地跑向了自己的主人。

  等到礼亲王随琥珀来到外书房时,顾玦与楚千尘已经各自坐好了,小黑猫乖巧地蹲在了楚千尘的膝头,由着她给它撸毛。

  夫妻俩纷纷给礼亲王见了礼,“皇叔父。”

  礼亲王没想到楚千尘竟然也在,目光微转看了她一眼,跟夫妻俩都打了招呼后,礼亲王在一把紫檀木圈椅左了下来。

  琥珀给三人都上了滚烫的大红袍。

  礼亲王先浅啜了一口热茶,接着开门见山地问顾玦道:“阿玦,你知不知道顾锦辞爵的事?”

  “知道。”顾玦点了下头。

  这两个字就等于打开了礼亲王的话匣子。

  礼亲王口沫横飞地说了起来:“顾锦那小子啊,平白长了那些年岁,都快三十岁的人做事还这么冲动!”

  “这小子啊,从小就性子跳脱,我从来还以为他长大后,等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了,他就懂事了,没想到他还是跟小时候一个样子,十岁那年还跟一伙人打赌去大冬天去跳什么冰湖,现在是说辞爵就辞爵。”

  想起这些往事,礼亲王也是感慨,然后抬手揉了揉眉心。

  这几天,礼亲王被这件事烦得头疼不已,又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靖郡王太妃也真是的,怎么就能这么偏心!也怪我,没好好盯着这些年也是委屈他了。”

  礼亲王苦笑着地叹了口气,头更痛了。

  顾玦在一旁含笑听着,一边喝着茶,姿态是那么优雅。

  楚千尘漫不经心地摸着膝头的猫,摸得小黑猫的喉咙间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响,猫眼睛眯成了两道细细的缝儿。

  礼亲王也喝了一口大红袍,润了润嗓子,才真正地开始进入正题:“现在顾锦说是要分家。”

  礼亲王简直要唉声叹气了。

  古语有云,父母在,不分家。

  靖郡王太妃毕竟还健在呢,继母也是母。

  现在分家等于是在告诉外人,郡王府家宅不宁。这是丑事。

  通常情况下,为了宗室的名声,做为宗令也要劝阻一二,因此在大齐历史上,这种提前分家的事可谓屈指可数。

  但是,这些日子以来,礼亲王也仔细考虑过了,再加上那日他亲自去靖郡王府见过杨太妃,见识了杨太妃的为人,也觉得过去这些年也是苦了顾锦夫妇俩了。

  顾锦这都被逼得连郡王爵位都不要了,可想而知,这个郡王府他是真不想待了。

  这一家人都已经成了仇人了,还是分家得好,总不能真弄到双方你死我活吧。

  礼亲王面色凝重,这才道出了今天的来意:“我今天来,是想请你当日一同去靖郡王府做个见证。”

  宗室分家,当然不可能私底下悄悄分,自有宗室的规矩与礼数。

  礼亲王作为宗令,将主持分家的事,另外还需要几个出身尊贵、德高望重的宗室王爷在场见证。顾玦是先帝的嫡子,又为大齐立下了不世功勋,得封宸亲王,他肯定是除了皇帝以外最尊贵的顾氏子弟了。

  礼亲王也知道顾玦自从冬猎后就没再出过王府,生怕他不肯去,就绞尽脑汁地开始劝了起来:

  “阿玦,我看你自北地回京后,总闷在府里,你才二十几的人,年纪轻轻地,别活得比我这老头子还乏味,总要到处走走,散散心,透透气。”

  “靖郡王府也是自家亲戚,这亲戚之间也该时常走动走动。”

  “要是你肯答应,我前些日子新得的一把宝刀就送给你了,这可是罕见的波斯宝刀,吹毛断发,削铁如泥。”

  “你不是喜欢刻印吗?我那里还有几块收藏了好些年都舍不得动的鸡血石,也给你了”

  礼亲王起初是劝,到后来就开始诱了,心疼地连他的宝贝鸡血石都拿了出来。

  楚千尘闻言轻笑出声,笑声像清脆的银铃,她的猫也恰如其分地“喵”了一声。

  少女与猫的声音让书房里沉闷的气氛变得温馨活跃了几分。

  楚千尘的眉眼笑得弯成了月牙儿,从礼亲王最后两句话听出了几分熟稔的味道。

  唔,听礼亲王这驾轻就熟的调调,她估摸着,从前王爷年少的时候,礼亲王怕是没少这样哄王爷听话吧。

  对于顾玦年少时,她来不及参与,因此每每听殷太后、礼亲王这些长辈说起这些个趣事,就觉得分外的有意思,就仿佛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顾玦。

  想着,楚千尘笑容又深了三分,像是含着蜜糖似的,眼角眉梢似是要溢出蜜来,连摸着猫儿的手都变得更温柔了。

  顾玦朝楚千尘看了一眼,眉眼柔化,干脆地颔首应了:“好。”

  “阿玦”礼亲王本欲再劝,慢了两拍才反应过来顾玦这是答应了。

  礼亲王也朝楚千尘看了看,心中莫名地觉得顾玦会答应得这么痛快似乎与他媳妇有关。

  夫妻和美是家宅兴旺之相!

  礼亲王欣慰地想着,硬生生地把话锋转了过来:“那我们就一言为定了。”

  “等分家的日子定了,我派人来跟你说。那天,你就带上你媳妇一起去,到时候能帮就帮一把。”

  礼亲王的最后一句说得意味深长,点到为止,提醒顾玦届时能帮就帮顾锦一把。

  顾锦连郡王爵位都已经不要了,等于已经让出了最大的一份家产,他都委屈退让到这份上了,他们这些叔伯兄弟也不能再由着杨太妃胡来了,他们顾家人也不会由着一个妇人随意摆布。

  说完了正事,礼亲王也就不再久留,当下出声告辞:“我还得再走几户人家,今天就不叨扰了,改日你们两个来我府中玩。”

  礼亲王要请的见证人可不仅仅是顾玦,还有其他几户老牌的宗室,今天至少还得再造访五六户人家。

  他从椅子上站起身时,微微蹙眉,右腿有些僵硬。

  顾玦也起了身,含笑道:“皇叔,我送送你。”

  楚千尘也跟在后方,默默地陪着相送。

  外面的寒风刺骨,让人觉得手脚像插在了雪地里似的,冷到骨髓里,猫爪子一碰到地上的积雪就像是碰到火似的弹了起来,倒回了书房间里。

  天气冷,迎面而来的寒风像在推着人往回走似的,三人走得极慢。

  把礼亲王送上了他的马车后,他深怕顾玦会反悔似的,又挑开窗帘补充了一句:“日子大概就在这几天。”

  之后,马车就慢慢地从宸王府的一侧角门驶了出去。

  看着马车的方向,楚千尘伸出一只手,捏住了顾玦的袖子,扯了扯。

  楚千尘愉快地笑,笑得像是一只偷了腥的小狐狸似的,调侃他:“王爷,你是不是从前从皇叔那里哄了不少好东西?”

  她还故意压低了声音,其实在这空旷的环境中,后面的琥珀与江沅两人听得一清二楚。

  楚千尘说话的同时,已经和顾玦开始往回走,于是两个丫鬟特意放缓了脚步,默默地跟主子们拉开了距离。

  顾玦唇角翘了翘,但笑不语。只是听她自然地随他唤皇叔,就觉得心情很好。

  楚千尘沿着他的袖口再往上捏了两寸,两个纤白的手指爬啊爬的,撒娇着问:“肯定有对不对?”

  “猜猜看。”顾玦终于说了三个字。

  这三个字听在楚千尘耳里,已经是很大的提示。

  既然是让她猜,那肯定不是凭空猜啊,也就是说外书房里应该就有一些东西是礼亲王“送”的。

  楚千尘想了想,第一个想到的是挂在书房里的那把犀角弓,“那把弓?”

  那把弓的大小对于顾玦如今的身量明显是小了点,楚千尘从前只知道那是他少年时用的弓,此刻她也只是灵机一动。

  顾玦点了下头,肯定她的猜测。

  他眯了眯眼睛,似在回忆往事:“我书房里有几幅字画、一套白瑶玄玉的棋子,还有那个翡翠雕卧豹的镇纸也是皇叔‘送’的。”

  礼亲王一向与人为善,对宗室的小辈们都很好,顾玦年少轻狂时,没少仗着这点去找这位皇叔讹些好东西。

  楚千尘又噗嗤地笑了出来,欢快的笑声似乎驱散了周围的寒气。

  她的两根手指已经爬到了他的手肘,然后顺势挽上了他的胳膊,扬起了线条柔美的下巴,娇滴滴地问道:“王爷,你有什么好东西?”

  她的眼睛笑眯眯地眨巴了两下,就差只说,我也想讹。

  顾玦笑了,这一次,明快的笑声自他喉底逸出,面庞上多了几分鲜活的少年气。

  他停下了脚步,另一只手的手指轻轻地在她鼻尖刮了一下,“那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意思是,只要你有本事,尽管讹!

  楚千尘睁大了眼,看着他的眼睛,正色道:“我很有本事的!”

  顾玦:“可不就是吗?”

  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说说笑笑地回到了外书房。

  不愿意出门的猫已经等着望眼欲穿了,见他们回来了,就黏黏糊糊地去缠着楚千尘,绕着她的裙裾蹭来蹭去。

  楚千尘一进屋,先把那架刚上好了弦的箜篌给“讹”了过来。

  顾玦笑着应了,还附上了自己作为赠品。

  “先生,我们今天就学梅花三弄吧,应景。”楚千尘对着眼前刚上任的“先生”撒娇地笑,“你先弹一遍。“

  没一会儿,外书房里就响起了箜篌那清雅空灵的声响,在庭院里回旋着。

  至于琥珀,没一会儿,就从外书房里匆匆出来了,回了一趟正院。楚千尘吩咐她从药房里拿了一匣子黑乎乎的狗皮膏药,让隋大管事送去礼亲王府。

  等礼亲王拖着他的老胳膊老腿在各王府跑了一遍,再回到礼亲王府,已经是下午了。

  他在半天内几乎跑了半个京城,回到正院坐下时,不由疲惫地叹了口气。一个小丫鬟在礼亲王妃的吩咐下给他捶腿。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嬷嬷捧着一个匣子,禀道:“王爷,这是宸王府那边派人送来的狗皮膏药,说是把膏药糊在油纸上,然后贴上就行。”

  老嬷嬷说到“狗皮膏药”这四个字时,表情有些古怪,但大管事说,这四个字确实是宸王府送药膏的人亲口说的。

  狗皮膏药?!礼亲王惊讶地挑眉,还颇有几分欣慰地对礼亲王妃道:“阿玦这孩子长大了,还真是挺细心的,居然能瞧出我腿脚不好。不似顾锦这小子,平白比他长了些年岁。”

  老嬷嬷早就备好了油纸,等礼亲王一吩咐,就打开了匣子,一股浓浓的药味霎时弥漫开来。

  那老嬷嬷把黑乎乎的药膏往巴掌大小的油纸上一糊,然后就贴在了礼亲王右腿的膝关节上。

  礼亲王觉得贴药膏的地方一凉,皮肤与肌肉都反射性地收缩了一下。

  礼亲王这老寒腿也有十几年了,逢雨天、风雪天,就犯病,酸胀、疼痛、麻木,严重起来,不仅揍不了路,一晚上睡不着觉,那也是常有的事。

  礼亲王妃看着那一匣子好似泥巴似的药膏,皱了皱眉头,叹息道:“王爷,你这腿这些年来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太医和名医了,吃药、针灸、药酒、敷药膏,能用的法子也都用了,一点用都没有。”

  “也不知道顾玦这药膏是从哪里弄来的。”

  “狗皮膏药”这名字听着就像是那市井中游方郎中开的方子,要是给礼亲王整得病上加病,只会更麻烦。

  礼亲王妃其实想劝礼亲王别用了,但礼亲王挥了挥手,豁达地笑道:“你就少啰嗦几句,不管有用没用,都是阿玦的一片心意,随便用用就是了。”

  礼亲王妃倒也不恼,又嘀咕了几句:“你老说我啰嗦,啰嗦还不是为了你好”

  “诶?”礼亲王打断了礼亲王妃的唠叨,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药膏开始发热了,暖暖的,热热的”

  礼亲王仔细体会着贴着狗皮药膏的右膝关节传来的热感,热感越来越清晰。

  当热感开始强烈,原本疼痛与麻痹感似乎就被压下去了一些

  “对了,大管事说,宸王府的人说了这药膏贴了后会发热,是正常现象。”老嬷嬷想了起来,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

  礼亲王妃却是皱起了眉头,“王爷,你还是把药膏撕下来吧”

  礼亲王妃觉得他就是感念顾玦的好心,也可以先让府里有老寒腿的老人先试一试这药膏再说。

  “撕?为什么要撕?”礼亲王一脸莫名地看着礼亲王妃。

  随着右膝关节上那股热感逐渐扩散,他觉得右腿上原本那种僵直麻木感一点点地消退了,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浓重的阴霾似的。

  礼亲王有些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不痛了!”

  他又摸了摸膝关节下方,像是不相信似的捏了自己一把,露出吃痛的表情。

  接着,他又尝试着下炕站了起来,旁边的老嬷嬷下意识地要去扶他,却见他嫌弃地挥了挥手,示意她不必。

  礼亲王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还试着动了动右脚,确信右膝盖确实是不痛了,只剩下那种暖暖的感觉沿着经络流淌着。

  他又慢慢地来回走了几步,越走越快

  “”礼亲王妃嘴巴微张,简直是目瞪口呆,下巴都差点没掉下来。

  老头子的老寒腿有多严重,她这个老伴自然最清楚不过了,最近这几天老头子走路一直是一拐一拐的。

  可现在看他这行动自如的样子,就像是换了条腿似的。

  礼亲王忍不住就来回走了几趟,他切身的感觉是最深的。

  比起前些日子,他现在别提有多舒服了,腿脚是这个冬天从未有过的轻松,宛若新生。

  礼亲王再看向那个匣子时,他那灼灼发亮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什么稀世珍宝似的,只恨不得把这木匣子给供奉起来。

  他连忙对着老嬷嬷道:“快,快把这药膏给我拿来!”

  礼亲王已经被这药膏的效果彻底折服了,小心翼翼地接过老嬷嬷递来的匣子,之后就不肯松手了。

  他如获至宝地叹道:“好东西啊,这可真是好东西啊!”

  “这么个好东西,怎么不取个神仙膏之类的名字,偏要叫什么狗皮膏药啊。”

  礼亲王笑得是合不拢嘴,脸上的一条条皱纹挤在一起,好似菊花似的。

  他的老寒腿痛了这么多年,什么太医、什么奇药都对他没用,下雨疼,刮风疼,天冷时更疼,前几天风雪最厉害的时候,他差点连早朝也去不了。

  “这简直就是救命的神药!”礼亲王爱怜地用手摩挲着木匣子,很得瑟地跟礼亲王妃说道,“我就说了吧,阿玦就是个好孩子,送的东西肯定好。”

  他完全忘了他刚刚也只是说随便用用。

  礼亲王妃此刻也忘了自己方才说得话了,清清嗓子道:“也是,阿玦在军中那么多年,这北地军中那么多伤兵,肯定是有治疗外伤、老寒腿什么的奇药!”

  礼亲王妃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

  礼亲王笑得更开坏了,忙吩咐老嬷嬷道:“去,去把大管事给我叫来。”

  于是,老嬷嬷就赶紧唤了一个小丫鬟去请人,不一会儿,大管事就气喘吁吁地来了。

  礼亲王正色问道:“关于这药膏,宸王府的人可还有说什么?”

  其实该说的大管事都已经告诉了老嬷嬷,但是既然礼亲王问了,他自然是耐心地又说了一遍,从药膏要糊在油纸上说起,说一天用一次就够了,一次贴上一个时辰,说老寒腿的根本是累积在体内的寒、湿、热毒代谢不出去,平日里要忌这些吃食。

  最后大管事又补充了一句:“隋大管事还说若是王爷用得好,过几日他就再送些药膏来。”

  礼亲王听得全神贯注,牢牢地记住了,恨不得把每个字都仔仔细细地咀嚼三四遍。

  尤其是大管事的最后一句话更是听得他喜笑颜开。

  礼亲王把自家大管事挥退后,笑呵呵地对着礼亲王妃叹道:“这三岁看到老,阿玦从小就是个好孩子,心里想着我这皇叔啊。”

  礼亲王妃已经从狂喜中缓过来一些,习惯性地与老头子斗嘴:“比如哄了你那套白瑶玄玉的棋子?”

  她可还记得当初被顾玦哄走了那套白瑶玄玉的棋子,老头子足足嘀咕了半个月,连下棋的心思都没了。

  礼亲王:“”

  礼亲王妃噗嗤一声,忍俊不禁地笑了出来。

  他们这样的人家当然不会因为区区一套棋子心生什么芥蒂,也不过是觉得这些男孩子年少时就是调皮,干出的那些个荒唐事没一筐,也至少有一箩。

  以顾玦的年纪,也没比他们的长孙大几岁,老两口对少年时的顾玦自然也多了几分宽容。

  那个时候,谁又能想到那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九皇子可以成长为现在天下闻名的宸王顾玦呢。

  礼亲王笑容满面地又说了一句:“我那叫放长线钓大鱼,现在总算轮到我收利息的时候了。”

  礼亲王妃被他逗笑,笑得前俯后仰,眼角都笑出了泪花。

  老夫妇俩正说笑着,这时,礼亲王世子打帘进来了。

  礼亲王世子约莫四十来岁,中等身材,穿着一件玄色狐皮袄子,显得身形有些臃肿。

  他显然是刚才外面回来,脸上犹带风霜,表情十分凝重。

  礼亲王一看他的表情,就觉得出了什么事,便问了。

  屋子里的笑声倏然而至,方才轻松的气氛也随之凝滞。

  礼亲王世子在一把圈椅上坐了下来,整个人有种身心俱疲的无力。

  他叹了口气,头疼地说道:“刚刚昊国的安达曼郡王进宫去见了皇上,他走后,皇上又大发雷霆,砸了不少东西,连倪公公出来时手背上都被烫了一块。”

  “我找人打听了一下,听说安达曼郡王提出,大齐有陪嫁媵妾的传统,特意去问皇上,大齐会由谁为三公主的媵妾,需要什么仪制。”

  礼亲王与礼亲王妃面面相看,前朝是有公主和亲,陪嫁媵妾的习惯,但大齐朝可没这个习惯。

  礼亲王妃不解地蹙眉道:“皇上这又有什么好生气的?”

  礼亲王世子叹了口气,“皇上一向爱面子。”

  他这么一说,礼亲王妃也想明白皇帝到底在气什么。皇帝这是觉得南昊低看了大齐,两国联姻本来应该是双方平等的,可是南昊人居然不但要娶大齐公主,还要大齐送贵女作为媵妾。

  这又不是去菜市场,买了蔬菜还要菜贩再送几根葱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