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家木门通古代 > 我家木门通古代 第54节

我家木门通古代 我家木门通古代 第54节

作者:ALAMM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6-11 09:16:39 来源:免费小说

  其实现代的米因为追求产量,在口感上是要比永国本地的米差一些的,不过村里人也不在意这个。

  有米吃就算好的了,就算口感没那么香糯又有什么关系。

  三百斤稻谷,一百斤棉花种子,一小包林回星拆掉包装的其他蔬果种子再加上一架木犁和犁头,一辆板车就已经是满满当当的了。

  林回星见缝插针的往各个固定东西的绳索中间塞已经去掉了包装的十字绣。

  这大幅的十字绣可不像鞋垫的绣线那么少,几十种颜色的绣线,备用的绣线也是一大捆,这种情况下,林回星也不好把分辨颜色的纸卡给去掉了。

  再三犹豫过后,林回星还是觉得带着这些纸卡过去,想想想他印制技术如此精美的十字绣都拿过去了,再来担心这么一点纸卡好像也没什么必要。

  而且林回星也受够了上梁沟没有纸用,别说写字用的纸了,就连擦屁.股用卫生纸草纸都没有。

  这大半年为了不露馅,林回星也不敢带卫生纸过去,每次都学村里人用竹片解决卫生问题。

  竹片这玩意儿刮不刮得干净先不说,就说那粗粝的感觉就让林回星不适了好久。

  林回星琢磨着自己忙完这一波事情后,还是得把造纸的事情提上日程。

  写字用的宣纸可以先不做,这解决个人卫生要用的草纸没什么技术含量,取材也简单,林回星倒是可以试一试的。

  回头要真做出来了,不止能方便他,也能方便上梁沟的其他人不是。

  不过这些事情都是之后的计划了,林回星现在最犯愁的,就是该怎么把这些东西拉到上梁沟。

  经过这大半年的捶打,林回星自我感觉身上的力气是增加了一些的,要是在现代平坦的马路上,他拉着这些东西可以说只是稍微有些吃力。

  偏偏山洞到上梁沟这两个小时的路不太好走,林回星一个人拖着负重这么沉的板车,可以说是费了老劲儿了。

  一路上走走停停不说,遇到难走的路段,他还得把车上的东西卸下一半来,走过这段路后再回来搬剩下的东西。

  这是林回星走得最费力的一趟,他中午吃过早午饭就出门了,一直走到傍晚才走到山脚。

  肩膀上被板车的绳子磨破了皮不说,就连手上的都磨出了水泡。

  不过再多的艰辛,再看到上梁沟的人不但帮自己把四亩地周围的空地开了出来,还把自己木屋旁边的空地也开出来了后,林回星瞬间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至少上梁沟的人知道感恩,他也不是单方面的在付出。

  村里的叔伯婶子们虽然没权没势,但是确实在尽自己所能的回报他。

  婶子叔伯们有心,林回星也不含糊,到家后他连休息都没有,直接拉着板车去了村里。

  正好是村里人结束一天的劳作回家休息的时候,林回星拖着车还没走几步,就遇到了出门逮自家皮猴子的苏癞子。

  见到林回星,对方是既惊喜又意外,听说他是去马家送粮食后,苏癞子连孙子都顾不上找了,直接上手帮他拉起了板车。

  林回星本来就累得不行了,当即也没和对方客气,从善如流地让到了一边,嘴上却不忘道:

  “麻烦癞子叔了,这次我带了不少手工活,等会儿回去记得让婶子和嫂子到我大荣叔家里来领啊。”

  第059章

  苏癞子乐呵道:“那可好, 你婶子她们就盼着这个手工活吶。”

  林回星笑了笑:“这次婶子她们不用盼了,我这次拿回来的手工活怎么都够她们做个一年半载了。”

  要说大幅十字绣有什么缺点的话,约莫就是它花费的时间更多, 婶子们拿到工钱更难。

  不过林回星已经想好了, 他手里还有秦辉之前给的碎银子。

  之前他安平县买了那么多点心和猪肉,也没花掉几两银子。

  唯一的大头就是那一罐蜂蜜, 剩下的碎银子也足够林回星先给大家预支一部分工钱了。

  等他忙完现代的事情, 再把香水镜子布料什么的往秦辉哪里一送,还会愁手里的银子不够花吗。

  现在林回星手里还有四十三根金条,秦辉他们手里的黄金也有限,他也不想因为自己弄得永国的黄金价格飞涨,所以他攒黄金的步子可以稍微慢下来了。

  今年林回星是不准备有大动作了,反正他已经有了花不完的钱了, 这一年他就停下来休养生息,种种红薯, 侍弄侍弄棉花果树。

  先前步子迈得太大, 现在他正好停下来打实根基。

  除了林回星自己, 上梁沟的村民也需要时间积累家底。

  这里实在太穷了, 林回星和苏癞子走到马婆婆家里的时候,祖孙三人正在院子里吃饭呢。

  天气稍微回暖了一些后, 村里人大多都把吃饭的地方换到了院子里。

  村里没有蜡烛, 点火把的松油也是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 等闲是不会拿出来用的。

  是以村里人都习惯借着外面的夕阳吃饭,天黑就回房间睡觉。

  每次到上梁沟,林回星的作息就会变得十分的健康。

  那真真是晚上八点多钟睡觉, 早上六七点钟起,轻轻松松拥有十个小时的酣眠。

  马婆婆家的孙子和孙女都知道他们是在给林回星养羊, 对方不但会给他们好吃的点心和饴糖,还会给他粮食。

  前两天祖母做饭的时候还念叨过,说林郎君给他们的是稻谷,等拿到粮食后,她就不把所有的稻谷都拿去和村里人换成豆子了,也几斤下来,给他们煮米粥吃。

  生在这样的人家,两个孩子连米粥都没吃过几次。

  稻谷贵,豆子贱,家里每年得了粮食,都得拿到村里或者托人运到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去换成豆子,唯有这样,家里的粮食才够他们吃个半饱。

  对于马婆婆的孙子来说,林回星就代表着香香的米粥,是以这会儿看到他进来后,他不等自家祖母反应,就急匆匆奔了出来。

  马婆婆家里除了老人就是小孩,这一百斤一袋的稻谷他们肯定是搬不动。

  好在苏癞子是个眼里有活的,见林回星要动手,他当今抢先从车上搬了一袋米。

  林回星也没在一旁站着看热闹,紧跟着也搬起了一袋米。

  把两袋米都放在马婆婆家里的堂屋里后,林回星看着一脸局促和紧张的祖孙三人,柔声道:

  “马婆婆,这是我们之前说好的两百斤粮食,你眼睛不好,所以我也没给你稻谷,直接给你拿的脱了壳的大米,省了你舂米的功夫,回头直接就可以下锅煮。”

  饶是马桂花这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这片山,也知道脱了壳的大米比稻谷价格要贵。

  她哪能不知道林回星这是存心照顾自己呢,人家一片好意,她也不能拒绝,当即就扯过两个孩子:“林郎君心善,这是有意照拂我们呢,你们快给郎君磕头。”

  两个孩子到底是年纪小,被祖母这么一扯,也没多想,‘噗通’一声跪下就开始磕。

  林回星哪知道还有这一茬,在毫无准备下被两个孩子端端正正地给嗑了个正着。

  反应过来后林回星吓得跟兔子一样窜到了一旁:“您这是干什么,我也没做什么,哪能受得起这个。”

  林回星真是怕了马婆婆了,也得亏两个孩子年纪还小,这头磕了也就嗑了,这要是换一个人来,按照他老家的说话,这不就折了他的寿了?

  怕马婆婆再做出这种吓人的事,林回星一刻都没有多留,去旁边养羊的房间里看过几只羊的情况后就连忙拉着苏癞子离开。

  卸下两大袋粮食后,板车上剩下的东西林回星自己就能轻松拉起来。

  眼见着天也快黑了,林回星就想和苏癞子兵分连路:“麻烦癞子叔了,我先去大荣叔家,麻烦你回去叫婶子过来领活,路上再顺便帮我通知一下其他的婶子。”

  说真的,癞子叔癞子叔叫着实在不好听,林回星也想过要换一个称呼。

  奈何上梁沟的孩子养得随便,这苏癞子因为生下来脑袋上就两块斑秃,家里和村里人就一直癞子癞子的叫着,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给他起。

  这么多年苏癞子也早习惯了自己的这个名字,也没觉得不好听。

  也是这边的人不在乎名字好听不好听,连癞子这种诨名他们能坦然接受。

  和癞子差不多的名字还有麻子、瘸子……

  天知道林回星刚听到村里人这么喊别人的时候,有多担心两个人会打起来,没想到被叫的人不但不生气,还笑呵呵的应了,倒是显得他格格不入了。

  苏癞子自然没有二话,事关家里女眷挣钱的事情,他上心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推诿呢。

  对方效率太快,林回星到苏家后,刚和苏大荣看了一会儿木犁,村里的叔伯婶子们就陆陆续续地过来了。

  十字绣大家之前都做过,绣法、藏线头这些婶子们都已经会了,需要林回星再另外解释的地方也不多。

  村里的女眷们虽然不认识数,不认识那些丝线所代表的符号,但是她们长了眼睛,知道一一对比。

  唯一让女眷们所担心的,就是林回星随手从板车上拿出来当样品的绣品实在是太大了。

  她们了解自己的手速,平常她们忙完家里家外的活计后,一天也就只能做两三个时辰的绣活。

  按照她们的手速,要想做好这么一副绣品,怎么着也得花上好几个月吧。

  也不知道这次的手工活工价几何,要是价格太低了,那这做起来还是有些麻烦的。

  好在林回星也知道大家心里的担忧,当即解释道:“这次的手工活都是大件,婶子们一两个月肯定是做不完的。”

  “按照大家的速度,手快的三五个月,手慢的说不定得做上个一年半载。”

  “我也知道婶子们急着用钱,所以这次的工钱我可以预支给大家一部分。”

  “这些绣品有大有小,小的这种工费二两,大的三两,中间还有稍微大一点的,工钱按照大小多两到八钱银子不等,婶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选,工费按照婶子们选的大小,我也可以先给大家提前支两钱或者三钱银子。”

  林回星这话一出,女眷们直接就炸开了锅。

  这会儿她们也顾不上什么大小不大小了,满脑子都是二两,三两!

  这可是银子!

  永国能管家的女人可太少了,上梁沟的这些女眷平常生活在山里,手里何曾经手过银钱。

  就连那些出嫁前家里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女眷,平常别说摸了,就连看都没有看到过银子。

  如王甜杏这种刚成亲不久的小媳妇,虽然自己的聘礼说起来也有五钱银子。

  但是这钱是苏大贵直接给她祖父的,祖父收到银子后就藏了起来,她连见都没见过。

  现在林回星说她们只用帮他绣一副绣品,就能得到两三两银子,这让她们如何不激动,又如何不震惊。

  到底是第一次接触手工活,在村里其他女眷热切讨论的时候,王甜杏却忍不住呢喃道:“真能有这么多银子?”

  王青桃离得近,一听王甜杏这话,当即伸手拽了她一把。

  顾忌着身边还有其他人,太多的话王青桃也不好说,只能压低声音对自家的傻堂妹道:“林郎君的话哪能有假,你有这个工费,还不如赶紧想想是要拿大的还是小的绣品做。”

  小的绣品虽然得的钱少一些,但是需要的时间也能少上许多,大的绣品虽然钱多,花的时间却也更长。

  上梁沟每户人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家里有些余钱的,都选了最大的两米多的绣品做。

  大家心里都明白,最大的这种绣品绝对没有小的多一半,这工钱确实多给了一半,要论划算,自然是做这最大的更加划算。

  至于花费的时间长一点,这有什么关系,家里又不是急等着这工钱买米下锅。

  以前林回星没来的时候,村里的女眷别说一年挣三两银子,就是十年都挣不到三两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