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在北宋靠摆摊 > 第84章

在北宋靠摆摊 第84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14:46:24 来源:免费小说

  颂朝的厚嫁之风有多严重呢,《宗法条目》记载,“嫁女一百贯,娶妻五十贯”。也就说,在士大夫阶层,聘闺女比娶媳妇要多花费一倍。这个规矩是从上往下扩散的。士大夫高嫁女儿是为了攀比,彰显自家是殷实人家。而百姓就没有士大夫这么浮夸,他们更为务实,他们一比一陪嫁,通常是为了结高亲。好让亲家带旺自家。

  如果是门当户对,通常会给彩礼的一半作为嫁妆,算是全了两家的情谊。

  如果一点陪嫁没有,除非是家里遇到困难。就比如张家这种情况。百姓把闺女下嫁,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如果张家可以出十贯嫁妆,她能找到的夫家差不多是出十贯至二十贯彩礼的人家。这样的人家一定是有财力的地主阶层。

  张希瑶点点头,表示理解了。

  许氏送媒婆出去,“等我们问过公婆后,再给你答复。”

  媒婆起身告辞了。

  媒婆一走,陆氏就拉住张希瑶的手,“阿瑶,你告诉大伯娘,你阿爷真的打算给夏花十贯嫁妆?”

  不仅陆氏,就连许氏都是双眼放光等着张希瑶的答案。

  张希瑶摇头,“阿爷没说,我只是想知道夏花有十贯嫁妆能嫁进什么样的人家。”

  陆氏听她只是好奇,失落地松开她的手。

  张希瑶见此,看了眼门外,勾了勾唇角,“这十贯嫁妆也不是不可能啊。咱们捡蘑菇,阿爷每次都给咱们一贯银子。一年两回,夏花今年才十二,距离她十八岁出嫁,还有六年时间。你至少能攒十二贯。只要你舍得把这些钱拿出十贯,夏花就能嫁进好人家。”

  陆氏微怔,许氏却是双眼放光,是了!他们还真有可能攒到十贯。

  晚上,张婆子回来,许氏把今日媒婆上门给夏花提亲的事说了。

  夏花听到是为自己提亲,小麦色的皮肤微微泛着红。秋花握住她的手,捂嘴偷笑。其他孩子则冲她挤挤眼睛。

  得知是徐兴旺家,张婆子直接将筷子重重搁到桌上,“我呸!就凭他徐家,还想娶我们张家的媳妇!我就是让夏花在家当老姑娘,也不能同意。”

  为什么陆氏听到徐兴旺家会那么失态,张婆子又为什么会看不上徐家。都是有原因的。

  第44章

  《宋刑统》中规定, 如果出嫁的女儿被休弃或丈夫去世且没有子女,且未曾分割到夫家的财产,回到父母家后如果父母去世无子, 那么这些出嫁女将享有与在室女相同的继承。这表明在宋朝的法律框架下,出嫁女在特定情况下有责任和义务赡养父母(1)。

  除去特殊情况, 这古代女子嫁人后就是泼出去的水, 无需赡养父母,也没法给原生家庭承继香火。

  百姓养孩子不是因为爱, 这些人自打出生起就为自己的口粮奔波,爱这种奢侈的高等需求,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养孩子只是为了防老和承继香火。但这两样大多数由男子继承, 女子却是少之又少。

  责任和偏爱是相等的。养育男子,收益大。

  但养育女子却截然相反。当她还幼小时,全由原生家庭付出。等当长大成人,可以成为劳力时却嫁去了婆家。

  就像现代大学生研究一个课题, 付出几年心血, 好不容易出成果, 署名却是别人。被人摘桃子。换成你, 你乐意吗?

  所以百姓不喜女孩是有原因的。

  这也造成一个结果, 颂朝男女比例比之前任何一朝都为悬殊。

  就拿许家村来说吧。7岁至15岁未成年男女比例为五比一。张家这一辈有四个闺女,已经算是全村独一份。有许多家只有儿子,没有闺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那些生男孩的家庭并不是一开始就没闺女,有的闺女出生下来当天就死了, 有的则是养着养着就死了。女婴夭折率远远高于男婴。

  徐家也是跟张家一起从北方逃难来到许家村落户。

  从落户开始, 他们家已经经过三代传承,但从上至下就一直生有男婴, 女婴没多久就会溺死。

  村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可是时间长了,他们也反应过来了。徐家有杀婴的习俗。

  别看陆氏从小到大不被父母喜爱。可是能活下来的女婴,父母至少还是有点人性的。

  陆氏看不起徐家,也不想让夏花嫁进徐家,也是情有可缘。

  张婆子不喜徐家,理由要比陆氏更深一层。

  别看徐家壮劳力很多,在村子里好像谁也不敢欺负。可是他们的子嗣旺盛都是用女人的鲜血浇灌而成。

  徐兴旺娶过三个婆娘,每一个都是因为难产而死。他原配是一年生一个孩子,女人生孩子就是闯进鬼门关。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这么频繁生育。更何况农女早些年没吃过好东西,身体看着硬实,其实内里早就亏得厉害。生第四个孩子没了。

  然后他又娶了第二个婆娘,也是生第四个孩子时没了。第三个婆娘运气好,生了两个孩子后就一直没再怀上。

  所以徐兴旺总共有七个儿子。徐大牛就是他的长子。

  徐兴旺想给大儿子找门好亲。可是周围几个村子,早就听过他们家只生男婴的事情。

  虽说徐家有五十亩好田,可是嫁不住人多。吃饭的嘴也多。

  到了说亲的年纪,他们发现女方家只要听到徐兴旺的名字,头就摇成拨浪鼓。

  虽然这年头有高嫁之风。但是男女比例悬殊。底层百姓娶亲,属于女方市场。

  易楠苏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