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在北宋靠摆摊 > 第56章

在北宋靠摆摊 第56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14:46:24 来源:免费小说

  张希瑶笑眯眯应了,她跟张婆子说一件大事,“阿奶,咱们用的冰太少了。你卖冰棍时,顺便吆喝卖冰。咱们也不多赚。就按照另一家店的价格往外卖。”

  张婆子想想不费事,也就答应了。

  快到下午三点时,张二伯回来了,他们在冰窖取了两块冰,用被子包裹好打道回府。

  张希瑶告诉他们,知了猴全部卖出去了。

  张二伯喜得眉开眼笑,“那我跟你们一起去捉知了猴。这个赚钱可比摆摊更划算。”

  “那是当然!”张希瑶得意一笑。

  回了家,张婆子把这事告诉张老头,他也很开心,家里又多了几十文的进项。

  只有孩子们不高兴。知了猴可以卖钱,那大人还让他们吃吗?

  原本他们还在为今天找了知了壳而开心,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个个打蔫了。

  张希瑶笑道,“放心吧。只要你们赚了钱,哪怕吃不了知了猴还可以吃别的。钱可以买许多好吃的。”

  孩子们双眼亮晶晶看着她,“什么好吃的?油渣?”

  原谅他们没见识,从小到大吃过的好东西太少了。一个个瘦得跟猴子似的。就连最大的大郎,十六岁了,才只有一米四的身高。关键他这个身高在同龄中算高的。

  像大伯、二伯这两个成年人,身高也才一米五几,她目测不超过一米六。

  张希瑶怕自己变成小矮人真不是无的放矢!

  至于女子长得太高,将来不好嫁,根本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她将来是要顶门立户的,当然长得越高越好。

  张希瑶歪着脑袋想了想,“不止油渣,还可以吃糖饼,炸馓子,江米条,包子,炸油条……”

  想到这里,她突然怔住,她知道做什么了。炸油条啊!这颂朝肯定没有炸油条。

  宋朝的炸油条叫炸油鬼,是炸秦桧的意思。可这现在还没有秦桧呢!

  可是想到这年代的细面很昂贵,她又觉得行不通。

  别看小麦好像不贵,一斤也才两三文,可是古代捣面技术不过关,细面很辛苦才能捣出来。价格自然不便宜。

  她想让细面变得便宜,就得把磨面机做出来。

  可这东西需要大量的铁,她一个搞金融的研究起来很费时间,还不一定能成功。

  她这边郁闷得不行,孩子们却已是兴奋得蹦起来,“那好!我们要吃糖饼!”

  夏花拉着张希瑶的左手,“阿瑶,我想吃糖饼。”

  秋花拉着张希瑶的右手,“阿瑶,我想吃江米条。”

  张希瑶被她们拉来拉去,甩都甩不开。张婆子上前将两人的手拿开,“行啦!你们先卖到钱再说。别拽她了。她今天中午摆摊卖货晕倒了。这几天先在家歇息。”

  听到这话,家里人全都担忧地看着张希瑶,“晕倒了?没事吧?”

  “我没事。就是头有点晕。”

  张婆子却不像张希瑶那么实诚,她把戏做得逼真,“怎么没事?顶着大太阳,天天跟着我叫卖,为了多卖钱,舍不得吃凉粉。天天吃豆饼。你看晒得这么黑!”

  张希瑶挡住脸,哎呀臊死了,她怎么可能到镇上还吃豆饼。她天天吃的包子。虽然是素的,可确实是包子。

  阿奶说起谎不打草稿,说得跟真的似的。

  家里人一个个全信了。纷纷说让张希瑶在家歇息。

  她休息,但是摆摊不能停,张老头直接点名让大郎去摆摊。

  摆摊要拉板车,虽说张婆子力气大,可年纪摆在这儿,肯定年纪最大的大郎合适。

  大郎听到自己可以去摆摊,有点不知所措,说话都开始结巴了,“我我我…我不行。不如让二郎去吧。”

  张家最大的孙子张大郎性格跟张大伯很相似。一棍子打不出个闷屁来。干活比谁都利索。就是不敢跟外人说话。

  其实也不怪他。没有见过世面。也无人教导。村里的孩子大多如此,腼腆害羞。

  反倒是二郎因为父亲是张二伯的缘故,从小就机灵,嘴巴也甜。每次都会帮着父亲一起收鸡蛋。

  “二郎还太小了。你就跟在我后头,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张婆子一锤定音。张希瑶在家歇息的事就这么定了。

  吃完早饭,除了张老头和张婆子,所有人都去山上找知了猴。

  张婆子原本想让张希瑶在家歇息,可她想找童年的乐趣,说什么都要去,而且给理由也很充分,“现在没有太阳。我不会晕倒的。”

  张婆子想着明天她不用早起就同意了。

  这么多人出来捡知了猴,大人也跟着出来,把村里人都给惊动了。

  有些人觉得张二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性子。为了口吃的,不至于花钱买灯笼,知了猴肯定能卖钱。

  于是有人就主动询问张二伯,镇上是不是收知了猴。

  张二伯觉得这片山如此大,大家都来找,他家赚的钱只会更多,就把他家收知了猴,一文收二十个的事说了。

  听到可以卖钱,而且一文钱就能收二十个。家里的孩子每晚都能找几百个。

  他们农忙时替地主收粮食,累死累活干十来个小时,也只能得二三十个铜板。

  找知了猴多轻松啊。不用下死力气,就互相找而已。

  于是村里人两两相告,开始在摸知了猴。他们没有灯笼,就只能在山脚或村里找。

  张希瑶手拎着灯笼,越往里走,知了猴就越多。一摘一个,就像摘花似的。

  易楠苏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