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在北宋靠摆摊 > 第142章

在北宋靠摆摊 第142章

作者:易楠苏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7 14:46:24 来源:免费小说

  “能行吗?之前不是说棉花都死了吗?”夏崇光有些不放心。

  这时候的棉花是从南方传过来的,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其实开封已经不算很北,但是跟南方相比肯定就不算南方。张希瑶之前就让家里人种过棉花。

  她也是想省些钱的意思。在南方一斤棉花也就三十文,到了开封至少翻四五倍,再运去北方又翻几倍。

  如果开封能种棉花,她就可以省下不少钱。

  可惜前几年种的棉花一直没能成活。天一冷就死。后来反复试验,通过对棉花种子进行处理,棉花才渐渐适应寒冷气候。不至于因为降温就死。

  夏崇光也是松了口气,“要是真的。那记得多给我留些种子。我也在自家地里种棉花。”

  虽说夏家可能少了一条商路,但是至少他比其他家能少些花销。毕竟张家不卖布,只是卖棉花而已。

  “以后你们家种的棉花都卖给我,我帮你们制成布,再卖向北方。只卖棉花就太亏了。”夏崇光笑道。

  “可以啊。”张希瑶一口答应。

  她问夏崇光再要两台纺纱机,正好白让的粉碎机已经做好了,不如让他帮忙改良一下梳棉机。

  她记得这时候的纺纱机好像没有飞梭。

  夏崇光点头答应,“可以。”

  跟夏崇光聊了一会儿,张希瑶就去了大伯娘的房间。

  陆氏和秋花问夏花在夏家过得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她。

  夏花说了夏家的情况。夏家还没分家,一大家子在祖宅生活。但是大伯身体不好,大嫂要照顾他,还要掌管后宅,管不了外面的生意。

  三少爷夏路平还没有娶媳妇,平时都在书院读书。

  前两年夏家老两口陆续去世了。这其实也不奇怪。古人寿命很低。年过半百就已经算是古稀老人。更何况他们是五十五岁才去的。已经算是高寿。

  陆氏握住夏花的手,“女婿经常在外跑。你一个支撑门户,也太难了。”

  夏花笑着安慰她,“娘,府里也有管理。就是我自己也有贴身丫鬟。不会无聊的。”

  秋花问她,“几个丫鬟?”

  “五六个丫鬟,还有做饭的婆子,家生子都有好几房。”夏花笑道,“布庄还有好些绣娘。她们都在绣庄做事。”

  秋花松了口气,“那就好。大伯娘,你也不用担心夏花。她嫁进夏花是享福去了。”

  “是啊。她可是当家的娘子。”张希瑶也笑着安慰。

  陆氏又问夏花平时吃得怎么样,有没有受人约束。

  “我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上面也没有长辈管着。大嫂最是和蔼,对我也好。”夏花还告诉她,“他们做的糕点也很好吃。这回过来,我特地带了不少。娘要是喜欢吃,下回我再使人送过来。”

  陆氏生平最喜欢吃。只要女儿吃得饱,她就高兴。这日子就有奔头。

  她们在屋里聊得热闹。张婆子过来催促她们快些去灶房做饭。总不能姑爷带着礼物来了,他们连饭都不准备吧?

  陆氏也顾不拉着女儿聊天,立刻去帮忙。

  于是就夏花、张希瑶陪着夏花聊天。

  夏花问张希瑶,三郎什么时候成亲。

  “明年!”张希瑶想了想,“家里的房子有点少了。阿爷打算再往外扩。”

  夏花微怔,“你们平时不在家,盖那么多作甚!”

  张希瑶笑道,“我也是这么说的。所以阿爷打算粉刷一下。明年请你过来喝喜酒。”

  “好啊。一眨眼三郎也要成亲。”夏花唏嘘着。

  张希瑶有些好笑,“你马上也要当娘了。你现在正好。”

  得亏不是十四五岁就成亲生子。要不然身体都吃不消。

  夏花羞红了脸,拍了她一下,“你还没成亲呢。怎么老是把娘挂在嘴边。”

  “我实话实说啊。”张希瑶抽了抽嘴角。这有什么好害臊的。

  第75章

  在老家待了五天时间, 张希瑶就回到汴京。

  三郎接替张二伯的管事之位,开始适应做生意。虽然他对杂货铺不熟,但好在大郎一家都在杂货铺, 所以也不用担心出乱子。

  张二伯天天跑去跟京兆府的官吏套关系。

  张希瑶则则带着四郎到处看铺面。她手头有些钱,一直留在手里没用。这会儿再买个铺子, 就可以花掉。

  她来来回回看了好几天, 最终在外城最繁华的街道拿下铺面。

  四郎有些不解,“你为什么要把铺子买下?我看好多人都是租铺子。”

  “如果我们店开得火起来, 那些原房东可能会把我们撵走。那些租铺子的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原房主不敢得罪。我们就不同了。”张希瑶是有自知之明的。

  四郎听完恍然大悟,“你想得很周到!”

  张希瑶买下铺面后就开始装修。

  家里有现成的水泥, 虽说数量不多,但是装修这个铺面足以。她现在需要弄出腻子,这样会让墙布洁白透亮。

  上辈子她不是泥瓦工,真的不懂配比。

  她就拿几样材料混合。她一开始以为现代的腻子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毕竟颜色很像。可是她实验后发现生石秋抹墙容易干裂, 而且没有腻子的细腻。

  所以她又找了其他材料, 发现滑石粉也是白的, 更为细腻。

  只是有一点, 它粘性不够。而现代的胶水,古代没有。她就想到了糯米。古人很早就使用糯米抹墙。因为它能加固墙的韧性。

  易楠苏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