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七零国色医香 > 第51节

七零国色医香 第51节

作者:饭在锅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21 来源:免费小说

  “邹奶奶,您怎么自己上厨房里来了?”

  叶青急忙冲上去把老人家的刀给夺了下来,又将老太太搀扶到一旁坐下。

  “你怎么回来了?”老太太还奇怪呢,“还没到下工的时候啊。”

  叶青笑道:“因为我能干,把大队长安排的活都超额完成了呀!邹奶奶,以后我住您家,这些事儿您可就别操心了,都交给我来做,您这又看不见,摸来摸去的,当心摔倒在地上爬不起来。”

  这个年纪的老人骨头脆,摔一下可能就是粉碎性骨折,再要是引起别的并发症,怕是命都能给折腾没了。

  见叶青这话说得很自然,并且接过早饭的活计就吭哧吭哧忙活,中间又是劈柴又是生火的,全程做事都很是利索,没听到这姑娘抱怨过半句,邹老太太就知道这姑娘不是在勉强,所以她很是听劝,没再逞能非得自己干,也没杵在旁边指手画脚,老老实实地拄着拐杖就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等叶青把饭菜做好端进屋,老人家乐呵呵地就过来开吃。

  原本是抱着只要做熟了,哪怕味道差点她也不嫌弃的想法的,但这饭菜一入口,老人家就惊讶极了。

  “你这做饭的手艺真不错,就是口味好像跟申城那边的不太一样。”

  老太太一边吃一边就朝着叶青竖起了大拇指。

  昨晚上叶青就感觉这位老太太提起申城的时候语气和神色不太对,但她那会儿跟老太太才第一次见面,也不好细问。

  现在见老太太都把话题说到这儿了,她好奇心顿时又被勾起来了,忍不住就顺着话头多问两句。

  “您还知道申城的饭菜是啥口味呢,您是不是去过申城啊?”

  邹老太太笑了,点点头道:“我不光去过申城,我还在那边住过几年呢。”

  这话可真让叶青意外了,她是真没想到,在北大荒这个偏僻小山村里,竟然还遇到了半个老乡。

  “真的呀,啥时候的事儿啊,那您怎么没留在申城,还跑到北大荒这旮旯沟里来了?”

  不是叶青瞧不上北大荒,对于她这个木系异能者而言,灵气充裕的长白山绝对才是她真正的归属。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申城是大城市,就居住条件来说,肯定是北大荒完全不能比的。

  而且老太太能去申城住好几年,说明这应该是好早以前的事儿了,那个时候如果留在申城定居,会被划定为城里人,有粮油本吃国家粮,还能享受医疗免费,绝对比在这个穷山沟里窝着要强。

  所以叶青有点想不通,老人家怎么会好好的大城市不待,竟然跑到靠山屯来了?

  邹老太太笑了笑,转过身去,在她炕上一个木匣子里摸索,好半晌,从里面摸出了一个布包裹,把那包裹打开后,将里面的几块功勋章和几张纸拿了出来。

  皱皱巴巴的手,颤巍巍地把那些东西放在桌上,让叶青看:

  “四十年前,我丈夫在申城棉纺厂工作,我也随着我丈夫在申城居住。”

  “后来打仗了,申城也沦陷了,我丈夫跟两个孩子就都参加抗战去了。”

  “我跟一群女工在外面躲藏了好多年,等战争结束再回到申城的时候,才知道我的丈夫跟孩子都没啦。”

  “后来我就回东北了,申城确实很漂亮,每到春天大街上到处都是梧桐花,但是那儿没有了我的丈夫和孩子,我不喜欢。”

  叶青眼眶瞬间就红了。

  原来,老太太拿出来的那几张纸和勋章,是抗战结束后,国家给下发的盖着红章的死亡证明,以及烈士勋章。

  她没有想到,屯子里这个寻常到没多少存在感的老太太,家里竟然满门忠烈,丈夫跟孩子都牺牲在了战场上。

  面前这位满脸褶皱的老太太,一边轻轻述说着那几十年的惨烈往昔,一边努力睁着她那双青白眼,摸索着她面前那张早已经斑驳的黑白全家福,似乎很想要看清楚上面的几张面容。

  但摸索了半晌,才意识到不过是徒劳,她不由得泄气地收回手,轻轻一声长叹。

  就是这一声叹息,让叶青险些落下泪来。

  叶青把老人家的手抓住:

  “真的不喜欢了吗?您不想再回去看看您丈夫跟孩子用性命保下来的城市,看看它如今发展成什么模样?还有烈士园林,那里也许就葬着您丈夫跟您孩子的英灵,您不愿意再回去看看吗?”

  邹阿婆一愣,旋即就哑然失笑,脸上涌上了浓得化不开的悲伤:

  “申城都建了烈士公园了吗?真好,可惜老太婆老了,眼睛也看不见啦,就算他们在那儿,我也回不去啦,我就守在靠山屯子里,等我百年的时候,他们如果还在等我,肯定就会来屯子里接我。”

  听出来老阿婆不是不想,只是因为身体条件受限,她已经不能有更多的奢望,叶青心下酸涩:

  “如果我说,我能帮您治疗眼睛,让您重见光明,您信吗?”

  这话,倒是把邹阿婆给问懵了。

  她只当叶青是在说傻话,遂笑着宽慰叶青:

  “傻孩子,别想太多不切实际的,我这个眼睛治不好啦,不过村里人对我都很好很照顾,我这下半辈子也算过得很平安顺遂,没什么遗憾了,等下辈子再投胎,如果我跟我丈夫、孩子有缘的话,也许还能再遇上呢。”

  叶青没再说话,而是站起身来,去挎包里把之前火车上那位老同志送给她的那套银针给翻了出来。

  “您别动!”

  叶青走到邹阿婆跟前,轻声细语叮嘱了一句,然后趁老人家不备,一针就扎到了睛明穴上。

  轻微的刺痛感,让老太太一惊,下意识地就要闪躲。

  叶青赶紧伸出另一只手固定住老太太的头:

  “您别害怕,我给您针灸呢,我学过中医,会一些针灸手法,给您试试看,您尽量放轻松,感觉一下眼睛那儿有没有什么不一样,有没有什么感觉?”

  老太太心下很是惊讶,但马上就乖巧地坐在凳子上没再动了,过了一会儿后,她反馈道:

  “有一点点酸胀,还有点麻……”

  叶青将飞针轻拢慢捻了几分钟后,将针快速拔出,给予了老太太肯定的答案:

  “您这个病叫青光眼白内障,我刚刚试了,扎针后您这边是有感觉的,说明还有治疗的希望,就是可能治疗的时间可能要稍微长点,十个月八个月的我也说不准。”

  前头还一脸无欲无求,说这辈子没什么遗憾的老太太,倏地一下就冲上来一把抓住了叶青的胳膊,急切和不敢置信地追问道:

  “真的吗?我的眼睛还能治好?”

  叶青笑道:“想要恢复到百分百的视力那肯定不可能,但让您的眼睛能感光,能恢复到正常人一半的视力,我还是可以做到的。”

  叶青话给得比较保守,但这对一个七十来岁的老人家而言,已经是最好的答案了。

  老太太忍不住裂开嘴笑了起来,一边笑,眼泪一边扑簌扑簌滚落,掉在了叶青的手背上,滚烫的温度像是岩浆炙烤着叶青的心。

  叶青正想要宽慰老人家几句呢,没想到老太太又再次站了起来。

  这回她比前面去炕上翻匣子更夸张,直接蹲下身去,把炕床底下摸啊摸地,将其中一块砖给抠开,从炕洞里面给掏出来了一个铁盒子,然后把那个盒子朝着叶青递了过来。

  “我每个月都有政府给的五保户救济金,还有烈属补贴,吃穿花用都不愁,这些是我年轻时候偷偷攒的,只要你能治好我老太婆的眼睛,这些都给你当诊费。”

  叶青哪里肯收,立马就要拒绝。

  见叶青坚持不肯要,邹阿婆怕叶青嫌弃,赶忙把盒子盖都给揭开了:

  “里面有好几块袁大头,还有几个金首饰跟一只玉镯子,虽然这些东西现在不能拿出去,但是都是值钱的玩意儿,丫头你小心收着,将来拿去当嫁妆也绝对不寒碜的!”

  面对这个对她毫无保留的老太太,叶青真的很想哭。

  她自穿越到这个平行时空,就跟逆天改命了似的,从宋春华到陈友德到这位邹阿婆,遇到的这些人无一不是简单纯粹的好人,叶青在末世见多了尔虞我诈,对于这些心思单纯的人完全没有抵抗力。

  知道要是再拒绝这位老太太,反而会让老人家心里难安,所以她就佯装把东西给收了,但这些东西可是老人家一辈子攒下来的积蓄,叶青哪里会真要?她打算回头等老太太不注意,把铁盒子再给偷偷塞进那个炕洞里面去。

  这会儿她把东西收了,老太太果然很高兴,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先是找叶青打听申城那家烈士园林的情况,然后又不停追问她这个眼睛治疗从什么时候就能开始。

  “晚上就可以开始,以后每天晚上我给您针灸一次,另外如果可以的话,还需要配合中草药内服外熏蒸,不过现在我手边也没药材,咱们屯子这边有卫生站之类的吗?”叶青好奇问道。

  老太太摇了摇头:“那没有,最远也要去公社,咱附近这一带都没得。”

  “那屯子里要是有人生病怎么办?”叶青很是好奇。

  “一般生病就是用土方子啊,再不行才去公社卫生站抓药吃。”

  老太太说得很是理所当然,显然也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合理,

  “肯定是跟你们申城没法比,但村里就这个条件,各家都是这么过来的。

  叶青下乡来之前就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出过规划,她对干农活并不算多排斥,但更喜欢的肯定还是当医生,现在听了老太太这话,越发觉得在乡下赤脚大夫这个职业还是很有搞头的。

  很明显,靠山屯这一带,农民们对医生的市场需求其实是很大的,但是因为从业者还处于一片空白,所以大家苦着熬着也就习惯了。

  但如果屯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赤脚大夫,叶青估摸着这个大夫家的门槛都得被周围这几个生产大队给踏平了。

  这么一想,叶青就有点来劲儿了。

  她觉得如果操作得当,以她的能力,用不了多久屯子里的村民们就会哭着求着让她当赤脚大夫!

  看样子,她得找机会在村里人面前好好展示展示她的飞针绝活才成。

  让叶青没想到的是,这个机会,会来得这么快!

  早饭吃了之后,见还有点时间,叶青也没让老阿婆再动手。

  她自己把厢房里的杂物给稍微整理了一遍,能要的就先给收进地窖里面,不能要的就直接扔进厨房,回头做饭的时候往灶膛里一把烧了。

  等时间差不多了,她才又去了地里。

  早上叶青表现得太突出,可以说一战成名,所以她再去到地里,大队长就没再把她跟其他那些知青混为一谈,不但给她分配了更重的任务,还承诺如果她能按时按点做完的话,就给她记满工分。

  记工分这个事儿,叶青之前就问过秦杏枝了,知道如今各个公社都是工分制,一天劳作的工分,从两分到十分不等。

  两公分比较好挣,一般这种收割季,老人孩子在地里头捡一天的稻穗,都能挣上两工分。

  但满工分就不好挣了,通常各家只有最厉害的男青壮年劳动力,从早忙到天黑,才能拿到十分满工分,妇女同志的话,一般就是记八工分,除非她也能跟男人一样可以挑重担可以当牲口使唤。

  所以现在大队长说能给她算满工分,叶青肯定不会提出异议。

  虽然一两个工分对她而言其实无所谓,但她如果能挣满工分,就在这个村里彻底打出名气了,这会让她顺利在屯子里把路人缘刷满,对她将来当赤脚大夫的工作开展大有好处。

  毕竟,对这些村民们来说,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医生,肯定不如一个能挣满工分的大夫说话更有威慑力,叶青年纪小,如果没一个厉害的名头来压镇的话,回头就算当了赤脚医生,也不会有村民信服于她。

  所以这段农忙时间,就是叶青在屯子里立人设的最好时机,她必须得让整个生产大队的人知道,一个不想挣满工分的插队女知青不是好医生,她就是整个蛟潭县知青办最强的全能女大夫!

  于是,整个上午,叶青稳定发挥,超强的战斗力再次证实了,她就是天生的农家好手,比很多本地土著都要强。

  村民们绞尽脑汁搜罗了一大堆好话来夸赞,而实力完全被碾压的那些知青们,从原本的怨气满满,到后面都已经彻底麻木了,对叶青也再生不出半点羞恼嫉恨。

  人就是这样,如果大家旗鼓相当,存在竞争关系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生出妒忌,甚至会想要给对方使绊子把对方也给拉下来;

  但如果对方的实力跟自己完全不在一个层级,超出了能力范畴并且拍马都赶不上的时候,那些妒忌不甘又会自然而然消失,只剩下敬仰钦佩和心服口服。

  像叶青这样又强又卷的真“女汉子”,不管是老知青还是新来的那批,都已经自觉把她从知青圈除名了,大家都不认为这样的怪胎,跟他们是同一个物种。

  叶青可不在乎除名不除名,反正她也没打算跟其他那些知青有过多接触,毕竟看多了小说的她,深知知青点才是真正的是非圈,各种幺蛾子层出不穷,如果不想麻烦惹上身的话,还是离那些有八百个心眼子的城里人远点!

  中午叶青再次提前了半小时完工,她爬上田埂正准备回家做饭呢,忽然就听到地里传来了一阵骚动,只听见有个妇人惊呼:

  “哎呀,见血了,这可糟了,小西这肚子都快五个月了,该不会出事吧?”

  “这是累过头了,估计在地里热中暑了,快,先把人给送回岸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