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七零国色医香 > 第227节

七零国色医香 第227节

作者:饭在锅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1 13:37:21 来源:免费小说

  说着,这老头不敢再对王春花有任何挑衅不满,拉着自家婆娘转过身就逃之夭夭,生怕慢一步,叶青再说别的什么更厉害的对付他们刘家的招数出来,那刘勇全真得疯。

  刘婆子直到被刘勇全连拖带拽地弄走的时候,都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一边挣扎一边愤怒地盯着王春花,可她再厉害,也不是刘勇全这个庄稼老把式的对手,最后到底还是被刘勇全给带走了。

  一直到人都走远了,王春花腿脚发软地回了屋,好半晌没回过神来。

  她这些年被刘家打骂磋磨,早就已经有了心理阴影了,即便如今已经顺利摆脱了那一家子恶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将创伤修复,彻底放下对刘家的恐惧和心结。

  不过她是真没想到,她视为洪水猛兽的刘家公婆,竟然这么容易对付,她师父不过三言两语,就把那两人给吓得屁滚尿流战斗力全无。

  这让王春花猛地意识到,这一家子原来也跟纸老虎一样一戳就破,所有的霸道恶劣,不过都只是虚张声势,一旦抓住了这家人的弱点,对付起来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王春花抬起头来直勾勾地看着叶青:

  “师父,他们,真的会把小宝送来吗?”

  叶青笑了笑:“刘奎都已经死了,一个没了爹的孩子,你觉得刘家看重吗?”

  “听说刘家那两个儿媳妇儿见天地闹,估计用不了多久刘家就要分家了,等分家,不管是刘家大儿媳妇还是二儿媳妇,肯定都不会愿意再帮你养娃。”

  “但如果两个儿媳妇不养,仅靠刘勇全跟刘婆子两个老人能把孩子拉扯大?他们自己都要指望儿子儿媳养老,如果再加一个孙子,哪个儿子儿媳妇乐意白供一个人的口粮?”

  “他们之所以来找你,就是想把你当冤大头,哄回去给他们养老的。”

  “现在你在卫生站有了倚仗靠山,知道你这边指望不上,那这个孙子对他们来说就等于是个累赘,他们能砸锅卖铁地养他,甚至为此不惜得罪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儿?”

  “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那两人会怎么选,比起一个拖油瓶,他们绝对更看重自己的老年过得好不好。”

  “等着吧,马上你就能跟你儿子团聚了。”

  叶青猜得没错,刘勇全夫妻俩跑了没多久,孩子就被送来靠山屯了。

  是刘家大儿子抱来的。

  这个孩子当初是因为羊水破了早产生出来的,但被叶青接生出来的时候有六七斤,长得算是很结实的,只是,王春花被赶走后,孩子没有乳母吃,这几个月下来,竟然没长多少肉,小脸看上去瘦津津的,看上去甚至还有些营养不良。

  想想也知道,刘老婆子年纪大了,哪里有精力照顾孩子?最多得闲的时候逗一逗,平日里还不是要把孩子丢给两个儿媳妇儿?

  可这孩子是王春花生的,又不是那两个儿媳妇儿生的,对那两个儿媳妇儿而言,这孩子跟外人有什么差别?她们又不是自己不能生,两家都生了好几个娃,自家的孩子都顾不上来呢,哪儿可能帮王春花精心养孩子?

  所以即便是把孩子抢过去,刘家对这个孩子其实根本不上心,都是心情好的时候才会顺手喂一喂,要是心情不好,那就这么任由孩子饿着,连嗓子都哭哑了也不管。

  看到自家儿子被养成这般瘦弱可怜的模样,王春花心中又是痛苦又是愤慨,恨不得冲去刘家把那帮畜生全杀了才痛快。

  就这,刘家还要提要求呢,要求王春花不能带孩子改嫁,不能给孩子改姓,不然刘家就要把孩子给接回去,总之提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要求。

  但这回王春花不会再任由刘家人拿捏了,她压下心底的酸楚难受,抬起头来冷漠地道:

  “他刘奎是什么好东西,值得我王春花为他守寡一辈子?”

  “我今年才二十出头,以后别说一个儿子,生四五七八个娃都不是问题,就你们刘家这劣质基因,我王春花可不稀罕。”

  “你们要是不乐意送,那就把孩子带回去好了,不用给我扯犊子提这些要求,我也不怕告诉你们,这些条件我一个都不会答应,有本事你们就把孩子带回去自己养!”

  “只要你们不怕登报纸,我有的是时间跟你们耗,到时候看谁更倒霉!”

  说着,王春花作势就要将孩子往刘家大儿子怀里一塞,一副这孩子她不要了的架势。

  刘家大儿子巴不得尽快甩掉这个拖油瓶,怎么可能会再接回去?

  本来还以为这个孩子是王春花的软肋,刘家人就做好了打算,虽然把孩子送来了,但只要孩子不改姓,就还是他们刘家人,这个孩子能绑住王春花一辈子,等将来孩子长大了,刘家人还能让他认祖归宗,到时候只要利用这个孩子,他们就能一步步蚕食霸占王春花当医生挣的钱和人脉,这对刘家人来说绝对是无本的买卖。

  可哪晓得,王春花根本不上当,她看这个孩子的眼神极其冷漠,根本不把这个孩子当回事,甚至在刘家提出那么多要求后,立马就要把这个孩子拒收,那无所谓的态度顿时让刘家大儿子吃瘪,气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偏偏刘家大儿子还拿王春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而且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也觉得王春花这个反应太正常了。

  毕竟这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被刘老婆子抱走了,王春花既没抱过孩子也没给孩子喂过奶,又长达近半年的时间没和这个孩子见过面,对这个孩子肯定是亲近不起来了。

  更别说现在王春花在卫生站有工作又受靠山屯上下尊重,前途不可限量,多个孩子只会耽误了她的事业和前程,还影响她再找对象,人家能欢喜就奇了怪了。

  但越这么想,刘家大儿子还就越不乐意让王春花舒坦,所以这个孩子,他是绝对不会再带回去了,不管接下来王春花是给这个孩子改姓,还是送出去给别人养,总之他们刘家是绝对不管了。

  因此,不等王春花反应,刘家大儿子就把孩子往院门口一丢,转过身就脚底抹油,三两步蹿没影儿了,任凭王春花在后面怎么喊,都没有再回头。

  等了好一会儿,王春花才缓缓蹲下身去,把地上的孩子紧紧搂进了怀里。

  感受着儿子久违的气息温度,听着孩子咿咿呀呀的懵懂吟哦,她将脸埋在那破烂的包被之中,眼泪不受控制地疯狂往外涌。

  第150章

  孩子送来之后, 刘家那边反而怕王春花再把孩子送回去,所以当天刘家大儿子回去之后,两个儿媳妇儿就放出话来, 说以后刘奎那个儿子跟他们没关系了, 王春花要么自己养要么就扔了,反正俩妯娌是坚决不会再替王春花白养儿子的。

  刘勇全畏惧于叶青的威胁, 也不敢再轻举妄动,甚至还严厉禁止刘婆子再上靠山屯去闹腾。

  于是, 没几天,王春花就去找了伍永兵和老支书商量,看看能不能把她的户口迁到靠山屯来。

  她如今跟在叶青手底下当学徒,每个月只能靠叶青给的补贴, 以及她和郑欣外出劁猪赚的那点外快来生活。

  但如果户口迁到靠山屯的话,每个月就能计入二十天满工分,这些工分在年底结算的时候能在靠山屯分粮食或者钱, 够她跟孩子吃喝不愁了。

  伍永兵和老支书也不傻。

  王春花在叶青这儿学习的这半年表现如何他们都看在眼里, 即便王春花不能把叶青的本领学到十成十, 不能当人医也不要紧, 只要她能劁猪能给母猪母牛接生, 还懂人工授米青技术,这就是十里八乡都不可多得的人才。

  靠山屯除非傻了, 否则绝对不可能把这送上门的人才给拒之门外。

  伍永兵和老支书看得长远,他们知道以叶青的实力,靠山屯能留得住她一时, 却不可能一辈子把这个姑娘困在这儿。

  将来叶青是肯定要高升的, 那么等叶青一离开,她带出来的这几个徒弟里面, 最有可能留在靠山屯的,就是王春花和顾卫南这两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了。

  但顾卫南还没结婚,也没有孩子,稳定性反而不如王春花,万一将来顾卫南找了个外地的对象嫁出去了,或者找到了机会进城去了,到时候这个靠山屯卫生站,恐怕就只能靠王春花撑着了。

  所以伍永兵和老支书巴不得王春花把户口迁进靠山屯里面来,在王春花提出申请后,两个老头立马就找了大队干部进行商议,没两天就张贴了告示,不但同意了王春花的请求,甚至还做主,在卫生站旁边给王春花批了一小块宅基地,能让她建一到两间屋子。

  如今靠山屯的屯民们背靠叶青这棵大树好乘凉,几个月的时间光是卖看诊号得来的好处,就差不多相当于他们一年辛辛苦苦下地赚来的钱,所以大家对叶青还有她手底下那几个徒弟都很敬重,甚至巴不得肥水不流外人田,不管是叶青还是她那几个徒弟,将来都嫁到靠山屯才好。

  叶青在跟顾家大小子谈对象,所以如今屯子里没人再给她瞎牵红线了。

  但叶青手底下那几个女徒弟,可都个个还是单身呢。

  顾卫南的婚事有顾振兴两口子做主,轮不到外人来指手画脚,但孟嘉郑欣和王春花可不一样,这仨不光年龄二十左右正当年,而且还都没娘家帮忙张罗,所以三人的婚事肯定是备受瞩目的。

  不过,郑欣早前名声坏了,还被农药伤了嗓子,她早就放弃了结婚这个选项,索性干脆用“男人婆”这个名号来武装自己,甚至对外宣称她喝农药自杀那次伤了身体再不能怀孕了,这样一来,一个动不动就耍刀子,天天跟阉割工作为伍还不能生养的男人婆,自然就不在媒婆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所以几个女徒弟里面,在相亲市场上行情最好的,竟然是孟嘉还有王春花两个。

  想要改换门庭,把孟嘉这个城里凤凰给娶回家的自然不在少数;

  但也有一部分人对自家的实力心中有数,知道孟嘉这个城里姑娘他们高攀不上,所以就将目光落在了王春花的身上,哪怕王春花已经嫁过人还生过一回孩子了,但刘家那儿子都已经死了,王春花寡妇再嫁并不会惹人诟病,更何况这个姑娘跟娘家闹翻了,以后也不用和娘家有多少牵扯,还有靠山屯卫生站的工作作为加分项,当然就成了不少人家争相求取的对象。

  偏偏这时候,靠山屯这边又给王春花批了宅基地,可以正式落户靠山屯,这就让王春花真的成为了周围几个生产大队适婚男人眼中的香饽饽。

  但王春花却根本不为所动,她在被叶青这大半年的疯狂灌输后,已经早就从过去那个懵懂愚昧的农村妇女意识之中清醒过来了,意识到女人这辈子并不只是为了丈夫孩子而活。

  尤其是叶青还主动表示可以借钱给她,让她可以等下半年农闲的时候,找人把房子建起来。

  有了宅基地和房子,还有稳定的工作来源,王春花觉得她根本不用上赶着犯贱,非要去找个男人伺候。

  她并不想将自己的人生再困囿进另一个不知道好坏的婆家中去,与其将精力放在处理鸡飞狗跳的家庭琐屑纠纷上,还不如花时间充电学习,努力去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等将来顺利出师,有了真正的谋生手段,她后半辈子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完全不用依靠任何人。

  于是,王春花在得到生产队的允许后,立马就去公社把她和儿子的户口都从臭松沟迁了出来。

  之前刘家给她儿子的名字一看就知道是胡乱取的,叫刘铁牛,是随了刘家老大老二家的孩子叫的,刘家几个孩子有叫刘铁柱,刘铁根,刘铁栓的,所以她儿子也随了那两家的孩子,取了个差不多的名字。

  但王春花对这个名字并不满意,正好这回要给孩子落户,她干脆就把孩子的名字也一块儿改了。

  叶青给兔唇妹取名叫邹昀,王春花也没啥文化,取不来多高雅的名字,但她认识不少随日偏旁的字,又找了字典翻找了一晚上,最后决定给自己的儿子改名叫王旭。

  这个名字得到了家里几个姑娘们的一致认可,于是很快落户靠山屯的手续就办好了。

  王春花也半点没瞒着臭松沟那边,她这边一给孩子改名落户,刘家那边隔天就知道了,但因着之前叶青的威胁还有王春花的态度,刘家那边愣是没人敢来阻挠闹事,就这么任由王春花狠狠打了一回脸,连个屁都不敢放。

  不过,王春花这边让孩子跟了自己姓,明摆着就要把这个孩子拉扯大的意思,原本对王春花有意思的人家就又开始挑剔上了,觉得如果娶了王春花,就要白给人家养一个孩子,多少有些不大乐意。

  于是,有媒婆上门来说亲,张口就提出来要王春花把这个儿子给送走,结果刚进院子还没来得及落座呢,就被王春花大扫把给赶了出来,还站在门口破口大骂,把那媒婆给整得好一顿没脸。

  那之后,可能是被打的媒婆在圈子里四处散播王春花的坏话,又或者是周围的人被王春花那泼辣的模样给惊着了,意识到就连叶青手底下这个看起来不声不响的小寡妇也不好欺负,总之,原先上门说亲差点把门槛都踩烂的那波人终于是消停了。

  没媒婆来搞事情了,隔壁部队农场的章老太太却没间断,自从叶青告知章建国他的情况还有救治的可能性后,章家那老太太就不去折腾自家儿媳妇儿了,改来折腾叶青了。

  这老太太每天一大早不到五点就起床,走着路来靠山屯,然后不用任何人吩咐,就自告奋勇地把叶青家院子还有隔壁卫生站的院子都清扫干净,连同院子里的土狼窝、兔子窝还有鸡棚都整理一遍,甚至还主动要给叶青几个做早餐洗衣服收拾屋子。

  叶青拦着这老太太不让她干,这老太太还不乐意,让章建国把这老太太领回去,隔天这老太太又来了,一个多月了每天风雨无阻,最后把叶青都给整得无语了。

  她又不是封建地主婆,还能真让一个六七十的老太太来给她当洒扫下人?而且这老太太到底是烈属,叶青再怎么看不惯人家,也不能真把人当保姆使唤。

  最后整得实在没办法了,叶青只能跟章建国夫妻俩商量,把这老太太打发去卫生站帮忙晾晒药材。

  这老太太果然乐颠颠地就去了,而且叶青让她怎么做她就怎么做,不管是切还是碾还是清洗晾晒都做得非常小心细致,一点怨言都没有,甚至生怕哪个环节做错了会让叶青不高兴。

  叶青也不让人白给她干活,自从跟林场那边达成合作后,陆陆续续就有药材送过来了,

  一开始管长征收上来的还是林场各家自己存的一些陈货,但慢慢地,随着开春化冻,林子里的植被开始发芽长叶,各种药材也跟春笋一样从土里冒出来了,管长征送药材的频率,也从一开始的半个月缩短到一个星期一次,最近更是三五天的就能送来一批。

  叶青这边带着几个徒弟每天进进出出,又是农场又是屯子里的养猪场还有卫生站有时候还要跑县里去给刘远鹏动手术,总之要兼顾的事情太多,每天日程都排得满满的,简直忙得飞起,哪里还有时间去晾晒什么药材?

  所以叶青就跟伍永兵商量,看看村里那些平时没事爱在屯子口老树下晒太阳闲唠嗑老太太愿不愿意上卫生站这边来帮忙干点活,晾晒下药材之类的,如果愿意的话,干一个月卫生站可以给发放一点补贴,或者直接奖励几个看诊号。

  现在靠山屯卫生站的看诊号在外头卖得还是挺值钱的,但因为每天固定就那么点诊号,各家为了排队争抢号码牌差点挤破头,甚至还发生过打架斗殴冲突,所以屯子里的干部们商量出了政策,每个月卫生站这边发放的名额,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外头那些病人自己来排队领取,另外一部分,则由靠山屯三百多户人家平均分配,分配到看诊号之后,如果要使用,需要提前一天上卫生站预约,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本屯利益分配不均产生矛盾的问题。

  所以,叶青这边愿意额外拿出几个看诊号来当做奖励,其实就是变相补贴老太太们赚一点外快,有了这个收入来源,这些老太太们在家里就有所倚仗,再不用看儿媳妇的脸色,以后养老的日子都能舒坦很多。

  伍永兵顿时就明白了叶青的用意,于是隔天就把屯子里那些手脚麻利愿意听安排还不多事的老太太给召集了五六个,让人上卫生站来帮忙清洗晾晒药材。

  章老太太来了,叶青就让她也加入到了晾晒药材的老年队伍里,跟其他老太太的待遇一样,也是干一个月就给一些补贴奖励,许是经过之前方小桃中毒那一遭,这老太太不敢再给儿子拖后腿了,如今在卫生站这边有正经活儿可以干,她立马就老实了,别说,这些老太太里头,就她干得最麻利,活儿也最细致。

  不过,她这边老实也没用,没过多久,关于章建国的处分就下来了。

  部队农场到底不是儿戏的场所,章老太太之前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部队的规章底线,所以章建国被上面要求退伍复原,得打回原籍去从事劳动生产,或者等待上面的工作安排通知。

  就章家的这个情况,真把让打回原籍,怕是这一家子就要失去收入来源了,回了农村的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看在章家满门忠烈,牺牲了两个儿子的份上,赵玉良到底还是心软了,去县里找了贺连山帮忙,将章建国的档案调到了县里的派出所,让这家伙上蛟谭县一个街道派出所当片儿警去了。

  章老太太知道了儿子的最终去处后,心情就跟坐过山车似的,但她到底还是幡然醒悟,知道儿子能进蛟谭县当警察已经是领导网开一面帮忙走关系了,所以她对部队给儿子的劝退处分再没有半分怨言,反而对赵玉良还有农场领导感激涕零。

  不仅如此,这老太太的养老心态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意识到此前的所作所为对儿子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后,这回章建国去县派出所走马上任,她也再不乐意跟着儿子儿媳妇一块儿生活了,反而坚持要在靠山屯卫生站发挥余热。

  因为在卫生站表现出色,这老太太如今在负责晾晒药材的这群老太太之中找到了存在感,因为她在晾晒药材这块儿颇有些经验和心得,所以其他老太太都会以她为准,有不懂的都会来请教她,章老太太在其中体会到了当主心骨的乐趣,工作自然越干越起劲儿。

  所以老太太根本不愿意去县里了,缠着儿子让他想办法在屯子里的一个社员家找了个屋子借住,白天她就上卫生站去晒药材,晚上就在社员家里睡,卫生站一天包三顿饭,老太太不愁吃喝,整天就为了药材的事儿忙得团团转,以往在农场她见天的围着章建国方小桃转悠,如今却是十天半个月都想不起来儿子儿媳妇一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