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历史同人]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 > 第159章

[历史同人]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 第159章

作者:锦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9 09:55:32 来源:免费小说

  【这位力保大明的忠臣得到了什么下场——凌迟处死,尸首弃市,抄家,家属戍边做苦力,独子被流放。之后朱祁镇回过劲来,怕被天下人唾弃,于是把杀于谦的锅扔给了徐有贞。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徐有贞是助朱祁镇夺门之变的功臣。】

  【朱祁镇从于谦家里什么金银都没有抄到,位极人臣的于谦,家里朴素无比,唯一的好东西还是朱祁钰赏赐的华服。】

  “老子都没舍得重责的人才,这小子给我这样搞?”朱棣目瞪口呆,他见于谦的言谈举止就觉认定这是个人才,想着好好培养留给儿孙,结果儿子用了孙子用,到曾孙子这里用完就给给杀了?

  朱高煦看热闹不闲事大,“还是凌迟处死,谁家皇帝凌迟有功之臣如此不体面。”这于谦一直都看不惯自己,跟老大一边滚的家伙,找着机会就在老爷子那告状,虽说有些功绩,但比起自己来还是差一点的。

  朱棣现在看谁都不顺眼,正愁朱祁镇还没出生,他找不到发泄口子,老二幸灾乐祸的样子本就可恨,还上赶着来找打!

  “老子没瞎没聋!”

  【范广,一生在北方抗击蒙军的将军,土木堡之变后也先军队兵临城下,于谦提拔范广为总兵。在京师保卫战中顽强抗敌,英勇无畏,守住了京师,领兵追杀也先,绝对是有功之人,为明朝江山献上了自己的一生,怎么看都是忠臣良将。结果因为是于谦提拔的人,朱祁镇授意其心腹,构陷也范广伙同于谦谋反,诛杀于市,抄其家,流放其子于岭南,并将范广的妻女、家宅都赐给了瓦剌人为奴!】

  【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退一万步说,朱祁镇厌恶朱祁钰一党,要清缴其党羽,那把人家的妻女送给敌人欺负算什么事?这一点,隋炀帝、赵家三位人才都得甘拜下风。】

  【残害忠臣的借口竟然是谋反,太侮辱人!朱祁镇就该学一学朱由检,一根麻绳在歪脖子树上吊死,兴许风评还能好些。】

  【如果说范光是景帝的人,事后报复,找个正常的理由,后人都无话可说,问题是朱祁镇简直无耻至极。】

  【袁彬,锦衣卫校尉,朱祁镇的护卫,在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后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照顾朱祁镇的衣食起居。在朱祁镇手足无措的岁月里为他殚精竭虑,出谋划策。这样一个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忠心耿耿的人,在朱祁镇复辟后总该苦尽甘来,不说升官发财,那锦衣玉食应该是有的吧。】

  【结果因为袁彬不小心得罪了朱祁镇的宠臣门达,门达便向朱祁镇进谗言,吹耳边风,于是朱祁镇不分青红皂白将袁彬下大狱,遭到严刑拷打,被折磨得不成人样。朱祁镇认为自己不是恩将仇报的人,他告诉门达,别把人弄死了就行。】

  【朱祁镇就是这样对待在危难之中对他忠贞不二的人,袁彬是什么人,什么人品,他难道不清楚?】

  【要知道此时的袁彬已经五十多岁的人了!而且袁彬得罪门达的事也离谱,袁彬岳父因为骗人财物,门达将袁彬定为主使,借口荒唐至极,跟杀范广的理由一样离谱。】

  【袁彬的岳父还是朱祁镇的舅舅的姻亲,按理说也算有亲戚关系,亲戚加上恩人都无法唤其朱祁镇的良知。】

  此时在朱祁镇被俘虏的时空中,正当在朱祁镇身前护着他的袁彬得知自己一颗忠心都喂了狗,当即痛并思痛,“太上皇帝有心与大王结为姻亲!”

  也先看不到天幕,闻言欣喜若狂。他本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朱祁镇,原本朱祁镇一个笨蛋根本不知道怎么拒绝,奈何他身边有袁彬这个硬茬,现在不知怎的,袁彬竟然不再坚持朱祁镇是他们的皇帝,而是称呼其为“太上皇帝。”

  “好!好!好!”也先兴奋得搓手,吩咐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就洞房!”就算明朝立了新皇帝又怎么样,你们的太上皇照样娶我蒙人的公主。

  朱祁镇没啥利用价值了,但用来恶心明朝君臣还不错。

  朱元璋说明朝不和亲,这下老祖先人的脸都没咯!想想就西东!

  【还有石亨、曹吉祥,二人都是朱祁镇夺门之变中立首功的人,这二人在后来发动叛乱,企图杀死朱祁镇。事情败落,反叛份子凌迟的凌迟,诛杀的诛杀。曹吉祥没有想到,当年领悟朱祁镇的意思去构陷于谦,结果凌迟酷刑也用到了自己身上。】

  【朱祁镇当领导当成这个样子也是少见!】

  【之前说李隆基刻薄寡恩,朱祁镇也大差不差。】

  正在改过自新中的李隆基欲哭无泪,老天爷您可别再提我了,他怀疑九泉之下的祖宗也能看见天幕。

  最近做梦老是梦见太宗高宗这些祖宗,每天晚上都在梦里挨打,醒来骨头钝痛,要不是身上没伤痕,他都要以为列祖列宗知道了后事压不住棺材板,半夜爬起来找他算账了。

  【明朝吏治崩坏,文官不再以忠君为荣,原因也可以从朱祁镇这里找到——为国为君效忠的人没有好下场,那为什么还要当忠臣良将?当官还是得多捞钱,有外患,那关我什么事,拼什么命。皇帝死了换个皇帝,我不还是当官?】

  【明末内忧外患,大多数文人地主依旧纸醉金迷,敌军来了望风而降,基本不怎么反抗。后来统治者采取让华夏人接受不了的背祖政策才有所反抗。】

  【朱元璋知道了有朱祁镇这样的子孙,九泉之下还不被前朝诸多皇帝、死对头蒙人笑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