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红楼]林家太子妃 > [清穿 红楼]林家太子妃 第84节

[清穿+红楼]林家太子妃 [清穿 红楼]林家太子妃 第84节

作者:玫瑰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7 09:25:45 来源:免费小说

  胤褆和胤礽都已长成,而且他们自幼习武,身边又有护卫,就算到了战场之上护住性命至少是没有问题的。

  老祖宗的传统不能丢,男儿的血性不能丢,不管是他还是以后的子孙后代,大清的国土绝不能在他们的手中丢失一寸。

  此次是个绝佳的历练时机,该让他们见识一番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的。

  生死之间最能洞察自身,这是读多少书,听多少教诲都学不来的东西。

  毓庆宫。

  因为胤礽也要跟着一起上战场,林默涵心中自然是担忧的。

  她太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是很有可能的。

  她与胤礽刚刚甜蜜了几日,实在不想让他以身犯险。

  不过转而一想,他怎么说也是太子殿下,就算是去战场必然是要时刻紧跟着康熙的,如此一来安全上应当无虞。

  但林默涵还是想尽可能多地做些准备,她进入了系统商城,兑换了一柄锋利的好刀和堪比防、弹级别的金丝软甲,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金疮药等等。

  胤礽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几样东西,眼里尽是温情,这些东西比内务府准备的好出太多,他不想问涵姐姐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只知道这些都是对他的关心罢了。

  夫妻对坐,林默涵腹中有千言万语想要叮嘱他。

  然而,她自己就是从战场之上杀出来的,深知实践的重要性。

  即使自己说的再多,不到战场之上亲自经历一番,也不过都是纸上谈兵罢了。

  身处于这样的时代之中,胤礽又是这般的身份,他自小接受了最为精英的教育,谈起理论知识来恐怕也不比自己少。

  如今缺的,也不过是切身经过战火焚烧,最终百炼成钢的锻造过程罢了。

  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相处,粮草之事被康熙交由索额图办理,胤礽需得从中协办,他还要与胤褆日日跟随康熙点兵,实在忙的不可开交,常常到夜半三更时才能回到毓庆宫中,抱着林默涵小憩片刻,天不亮便又要起身去忙。

  等到大军开拔之日,满朝文武,全城百姓都聚集在城门送别大清的天子和将士们出征。

  林默涵站在高高的城楼之上,看向一身戎装的胤礽,透过少年炙热的眉眼中她仿佛看到了那个曾经也意气风发的自己。

  同样地一身铠甲,在太阳底下映射出摄人心魄的强光,一杆红缨长木仓不知染过多少敌人之血。

  林默涵原以为自己早已厌倦透了那样的生活,然而此情此景眼中却又不自觉地露出一份怀念

  直到胤礽回过头来,远远地与她对望片刻,林默涵挥手送别,直到他扭过头跟随着大军的脚步出发。

  百姓们夸赞着康熙如何地英明,将士们如何地威武,一定能将贼子剿灭的一干二净。

  前世出证时,林默涵从未认真听过百姓们的心声,如今倒是有了几分新鲜感,但又升起几分怅然若失。

  恍然之中,仿佛她也应该带着这些期盼提木仓上马,走在队伍的最前端,在迎风飘扬的“林”字赤旗下带领着将士们一往无前。

  只是一抬眼,她却只能跟随者后宫嫔妃们往那威严高耸的紫禁城行去,如今那里才是她该去的地方。

  因为皇上和两位阿哥都不在宫里,太皇太后又刚刚崩逝,之后的日子后宫之中一片安静。

  佟佳贵妃除了处理宫务之外,也没有什么心思见人,日日都在承乾宫中吃斋念佛,祈祷神明保佑她的表哥能够平安归来。

  惠妃也同样如此,大阿哥虽然英勇,但毕竟年龄尚小,又毫无经验,她这个做母妃的也难免不忧心。

  德妃的恩宠早已不复从前,家中在内务府的势力几被清除殆尽,更是紧闭了宫门,轻易不与人交往。

  剩下的宜妃和荣妃也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余下那些位份不高的就更加老实了。

  林默涵无事几乎也从不外出,不过偶尔去趟慈宁宫罢了。

  孝庄走后,偌大的慈宁宫里便只剩下了苏麻喇姑一人,元春不忍让她独自伤悲,便留了下来多陪她几日。

  林默涵来时,两人刚刚哭过一场,一瞧便知又想起孝庄了。

  苏麻喇姑则说道:“太子妃快帮我劝劝这丫头吧,如今慈宁宫里已经没有了主子,她还留在这里作甚,早早回去寻个正经人家要紧,不要陪我这老婆子虚度光阴了。”

  元春哭道:“太皇太后和嬷嬷待我恩重如山,如今她老人家先行一步,我怎能不管嬷嬷。就让我在慈宁宫多留几日吧,左右我不着急嫁人。”

  看着两人都为对方着想的样子,再想想往日里慈宁宫中的欢声笑语,如今已经荡然无存,林默涵的心中也十分地难受。

  想了想,便说道:“如不嬷嬷先搬去毓庆宫里陪我同住吧,太子爷不在,我一个人也闷的狠。再者说,您与海嬷嬷闲来也可叙叙话。”

  或许换个新环境,再有旧日的姐妹陪着,想必苏麻喇姑也不会一味地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之中。

  然而她却摇了摇头,说道:“奴婢哪里都不去,就在这里守着主子生前的宫殿。倒是太子妃快将这丫头带走吧,我这里决计容不下她了。”

  她态度坚决,元春哭求无用,最后还是被林默涵给带走了。

  不过苏麻喇姑虽然不愿出慈宁宫,但是林默涵却让海嬷嬷暂时卸下了差事,每日都往慈宁宫里开解她,闲暇时也亲自去瞧瞧她,说些话解解闷。

  至于元春,她则被林默涵先安顿在了毓庆宫里。

  左右这会子胤礽也不在,两人日后再见面恐怕也不大方便,所以便趁着这会子功夫多相处一番。

  元春尽心竭力地侍候了孝庄一场,不但得了她的亲口夸赞,其实也早就备下了赏赐,苏麻喇姑不但尽数给了她还往上添了两成,元春出去之后的日子不会艰难。

  不过林默涵既然还有余力,能帮一把的话自然也不会吝啬。

  半月之后,元春终于心绪平静了下来,只是也到了该出宫的时候了。

  临别之际,林默涵说道:“大姐姐,前些日子见到母亲时,她曾对我说过一桩事儿,只是当时大家都在守灵,也不方便问你。如今既然要出宫,便不得不提了。我父亲有个门生,乃蜀中人士,出身于耕读之家,正值而立之年。他嫡妻去岁难产离世,膝下唯有两个女儿,刚刚调入京城任国子监司业,是正经的六品官。家中父母俱在,都是老实和气的性子,我母亲再三考察,觉得是个好人家。当然,姐姐回去了之后也能亲眼相看一番,成与不成,都由姐姐说了算。”

  元春自然知道出宫之后她马上就会面临婚嫁问题,只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但是想想自己双十已过的年华,便又觉得这还算哪门子的快。

  方才她听的仔细,这家人的条件对如今的她来说其实还算不错。

  虽然是填房,但前头原配没有留下儿子,便也不算什么。

  既是耕读人家,又是姑父门下的读书人,想来是清流中的清流了,想来家资并不丰裕。

  但是她的嫁妆不薄,慈宁宫里已然赏赐了不少,家中的也总会给她再备上一份,虽不说大富大贵但总不用为钱发愁。

  除此之外,能叫姑妈和太子妃开口的,想必定是家风清正的人家。

  这便再好不过了。

  元春点了点头,说道:“劳烦姑妈为我筹谋,想来她亲自掌过眼的必定错不了。请太子妃放心,不管成与不成,我出去之后都会好好孝顺老太太,孝顺姑妈和姑父。”

  她心里着实不知该如何感激林默涵,自己与姑妈一家原就不甚亲厚,他们实在没有必要为自己做到如此地步的。

  这世上之人,有如她母亲那样为一己私欲弃亲生女儿于不顾的,也有如林家这般肯为苦命之人伸出援手的。

  林默涵不便出门,便亲自给王熙凤写了封,嘱咐她莫要让荣国府的人为难迎春。

  原本也不是元春自己想进宫的,如今没有达成他们的目标也怪不到她的身上。

  同时也是提醒她,要时时注意着王夫人那边,省的她知道女儿回去之后再作妖儿。

  又让紫兰带着诸多的赏赐,亲自送了元春回府。

  她这个太子妃的名头还算好用,暂且为元春挡去一些不怀好意的大量吧。

  第105章 劝慰

  元春回去之后,给林默涵来了几封信。

  贾母待她极好,抱着她痛哭了好几回,没有一句指责的话,而且还心疼她这几年在宫里蹉跎了年华,已留她在荣庆堂住下了。

  王熙凤也很是亲热,前前后后送了不少贴心的东西过来。

  还有两位妹妹,看到她们都出落的这般懂事聪慧,她心里十分高兴。

  迎春还特地回娘家来探望过她,姐妹四人原就是血亲,此番终于团聚,大家都受过林家的恩惠,很能说到一处去。

  虽然迎春也不大好经常回来,但现在元春归家之后除了陪伴贾母之外,就是与探春和惜春姐妹三人聚在一起,互相说一说在宫里的见闻和家里这几年发生的变化,大家每每都唏嘘不已,更加珍惜眼下的生活。

  更加让元春触动的是荣国府发生的变化。

  她对进宫之前的记忆尤深,后来在慈宁宫里时受过孝庄和苏麻喇姑的熏陶,早就明白荣国府看着锦绣富贵,实则内里破败不堪,一直很是担心。

  而这次回来,亲眼目睹家里的变化,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贾琏已经护卫着御驾去了战场,但王熙凤把家里管的很好。

  府中规矩严格,各司其职,极有章法,虽比不得慈宁宫治下,但与她进宫之前已经大有不同。

  原本她想象之中的被人指点的情形根本没有发生,她回去之后亲人们都很高兴,奴才们也很尊敬她这个大小姐。

  元春在信中写了许多事情,但是一个字都没有提起过王夫人和贾宝玉,就连李纨母子、贾环都夸赞过几回,想来也是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另外就是,她已与林如海的门生相看过了,目前双方都比较满意,很感谢贾敏在中间为她周折费心。

  知道元春回去之后过得不错,林默涵便放下心来。

  她来这世上一遭儿,可以帮助几个女子脱离苦海便是大功德了。

  这段时间大家都闲了下来,林默涵虽不能轻易出宫,但是可以时常叫黛玉进来说话。

  她有时自己过来,有时薛宝琴也会跟着,左右说的都是姐妹之间的体己话,林默涵原也喜欢热闹一点。

  这一日,黛玉和宝琴再一次来毓庆宫里陪林默涵说话。

  唐佳氏和程佳氏也跟来凑热闹,几人轮流着上场打了几圈马吊,程佳氏亲手整治了一桌精致可口的佳肴,众人吃的是心满意足。

  午后两位格格就识趣儿地离开了,留给林默涵姐妹说话的空间。

  林默涵先是问了问小弟赫瑾的功课如何,黛玉便说他如今已经开始和夫子学习策论了。

  父亲每日也会抽出时间来指导一番,黛玉有时跟着去旁听,姐弟二人经常把自己做出来的文章交给父亲批阅,很是得了几回赞赏。

  薛宝琴也在旁边说道:“黛玉姐姐着实文采斐然,若是个男子,定能赢个状元郎回来。”

  黛玉在这方面确实有些天份,这些年她跟着林默涵听了很多新鲜的道理,又通过林家的生意和满朝欢见识了许多,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在格式上严谨工整,而且内容上也言之有物,不是现如今还稚嫩的小赫瑾能比得上的。

  就连林如海有时也暗暗地感叹,他自然更愿意有冰雪聪明又十分贴心的女儿,但若黛玉是个男儿身,一定能够取得功名,在朝堂上有所作为。

  黛玉听到宝琴的赞赏,也没有谦虚,实在是几人的关系这般亲近,无需你来我往的客套了。

  林家一切都好,林默涵难免又要关心薛宝琴的近况了。

  薛宝琴说道:“自从哥哥与嫂子出海之后,便不能再收到他们的信件了,不过想来船上那么多人,以前也出去过很多回,我虽然记挂着他们,倒也不担忧他们的安危。”

  林默涵点了点头,出了大清之后,确实就无法再信件往来了,她也许久没有薛蝌的消息了。

  聊着聊着,几人便提起了薛宝钗。

  “堂姐自从回家之后,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以前最是讲规矩一个人,现在也肯抛头露面去外头巡铺子了。上回我去瞧他们时,有个掌柜的来家里汇报,她亲自见了人,指出了几处错误之后当场就卸了他的差事,大伯母和堂兄都不敢说话,真是叫我吃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