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冰上十七年[花滑] > 冰上十七年[花滑] 第3节

冰上十七年[花滑] 冰上十七年[花滑] 第3节

作者:花卷不投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14:17:03 来源:免费小说

  落地时,刀刃「唰」地压在冰面上。

  起跳的位置离路西观战的储物柜挺近,路西赶紧往后仰了个身,要不冰刀激起的雪雾非得扑他一脸。

  滞空时间只有短暂的一秒不到,但像惊鸿般优美,落地时邓畅身体打开,抬头、抬腿,展开手臂,姿态漂亮地滑出。

  一个干净利落,对于十岁这个年纪而言完成度非常夸张的后内三周跳。

  教练和冰场上观摩的小孩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围观的黄斌和路西也跟着开始鼓掌。

  ——

  黄斌看到这个三周跳时,直接发出了「卧——」一声。

  一眼看见坐在自己边上的小奶包路西,再想起自家老婆在听见自己偶尔在路西面前讲脏字时要鲨人的表情,才勉勉强强把后面那个「槽」字咽回去,改成了一个“的天!”

  但邓畅这个后内三周跳着实惊到黄斌了。

  跳跃分为六种,都有通用且复杂的外国名字,比如菲利普跳、萨霍夫跳等。

  不过在国内训练时,为了方便好记,都是简单按照跳跃方式,把这些跳跃命名。

  分为后内、后外、后外点冰、后内点冰、勾手以及x周半(阿克塞尔)跳。

  除了阿克塞尔跳外,所有的跳跃都是向后起跳,向后落冰,因此跳跃周数是整圈。

  唯独阿克塞尔跳是向前起跳,向后落冰,因此比其他跳跃要多转半圈,比如1a(阿克塞尔一周),实际在空中的旋转周数是一周半,难度也和其他两周跳相仿。

  这些跳法的难度各不相同,在花滑计分规则中,完成不同跳跃种类获得的基础分也不同,可以比较简单地把这些跳跃的分值看作是难度的排列。

  比如基础分最高的lutz,也就是勾手跳,也普遍被运动员认为是最难练习的跳跃。

  一般运动员的跳跃学习过程是先练习华尔兹跳,也就是向前起跳,向后落冰的半周跳,可以看做是阿克塞尔跳的雏形,训练基础的跳跃感觉。

  接着他们将学习五种一周跳,再练习一周半,也就是阿克塞尔一周,之后开启五种两周跳的学习,再练习两周半……

  所以在跳跃计分表上,两周半会和五种三周跳并列在一起计分。

  邓畅刚刚跳出的后内三周跳,又叫萨霍夫三周,在六种三周跳中分值排名第四,高于两周半和后外点冰三周,是相对来说难度比较低的三周跳。

  但是邓畅才只有十岁,这个年纪的孩子上冰比赛,所有两周跳全部完成已经可以得到极其热烈的掌声。

  而他能有这样高完成度的后内三周,如果他不是个只能跳后内跳跃的偏才的话,就说明两周半和后外点冰三周一定也有相当不错的水准。

  这在国内同龄人,甚至全世界少年组中都属于佼佼者。

  而且相比技术难度,更让黄斌感慨的是,邓畅这个跳的姿态真是相当漂亮。

  很多小孩子的跳跃会给人一种「贴地飞行」的感觉,因为年纪小力量不够,完成周数全靠身体轻盈转速快来凑,观感会有些局促。

  但邓畅这个跳腾空高度很好,空中旋转游刃有余,看起来很漂亮。

  这是比「完成跳跃」更重要的东西。

  说明邓畅有很强的控制力和爆发力,随着发育这种优势会更加明显,意味着他将比其他人更容易做出现在花滑技术动作领域的顶级难度——四周跳。

  在运动这个领域,小运动员显露的天赋往往比现在已经掌握的技术更重要。

  确实如省队教练打电话来炫耀的那样,邓畅是「几十年不见的好苗子」。

  不过黄斌觉得他们家小西也不差。

  跟邓畅对比的话,小西滑行和他不相上下,甚至可能更好一点儿,跳跃虽然差点意思,但是小西比邓畅小一岁呢,而且小西弹跳力也很强。

  这个年纪的小孩在长身体,差一岁技术就能飞跃很多,总而言之就是小西跟省队顶级水平比也——

  不行。

  黄斌跟自己说不能这么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于是他捏了捏路西的脸,问:“小西,邓畅哥哥厉害吗?”

  “还可以。”路西目不转睛看着从自己面前滑过去的邓畅,“比我弱。”

  黄斌:“……”

  你特么比我还飘啊!

  ——

  路西倒不是无脑狂,虽然在鹤城那个冰场,就是十三岁的大哥哥也滑不过他,但路西对邓畅的水平认知还是很清醒。

  这个后内三周确实跳的漂亮,比路西强,所以路西说:“还可以。”

  但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比较清醒。

  后内三周,他现在是跳不出来。

  但是邓畅比他大一岁,他能跳两周半,一年时间他不至于练不出两个三周跳。

  而且更重要的,邓畅滑行不如他,邓畅得蹬两下冰才能达到起跳前的最佳速度,路西不需要。

  滑行是一切动作的基础,滑速决定起跳难度,用刃水平决定步法和旋转能力,黄斌、还有省队和国家队来看过路西的叔叔都非常一致地评价路西是「滑行天才」。

  所以路西觉得,等到自己10岁,后内三周绝对像吃豆一样简单,再加上一点小朋友的年少轻狂,他自信地说出了这句话:

  “比我弱。”

  话音刚落,冰面上正慢悠悠往回滑的邓畅回头看了坐在储物柜上的路西一眼。

  路西:“……”

  被他听到了哦。

  第3章

  总而言之,估计那时候开始,邓畅就看路西不爽了。

  对此,路西非常可以理解。

  换作有个小豆包拽了吧唧地跟他来一句「比我弱」,路西也得记仇。

  不过,一年后路西确实是成了后内三周跳,甚至还成了3 3的连跳,而且是当着邓畅面跳的。

  所以那句「比我弱」也不算痴人诳语,可以接受。

  但路西没有试图去跟邓畅修复关系——也不是没修复,而是他们关系本来就没到「破裂」的程度,他们甚至在青年组全锦赛、选拔赛、集训队等等有过不少交集。

  只不过也完全算不上朋友,点头之交罢了。

  主要是邓畅那小子总冷着张脸,看路西的时候尤其如此,总感觉还记着被人说「弱」的一箭之仇,路西自己也不是擅长交际的人。

  所以,虽然路西会看邓畅的每次表演,也暗地里跟邓畅较劲,但是真到了线下,就算两人肩并肩坐着,只要看着对方那张面无表情拒人千里之外的脸,路西就实在是很难产生任何上赶着去跟他交际的想法。

  不过邓畅倒老是阴差阳错出现在路西面前,像是巴不得告诉他「我看你不爽」一样。

  比如刚刚在冰场过道的惊鸿一瞥,一天有1440分钟,走出过道只用30秒,1/2880的概率相遇,他们俩愣是擦肩而过。

  巧不巧?

  实在是巧极了。

  ——

  路西没再琢磨邓畅的事儿,他和黄斌跟着陈岐、王丽丽继续往冰场里走。

  首都体育场作为国家队训练场馆,冰场外区域的装潢,包括休息区、更衣室那些,都比鹤城的场馆气派很多。

  不过冰场大小倒是相似,因为鹤城的条件虽然差些,但也是专业训练场馆,按照国家标准建的。

  “这儿是休息区,舞蹈教室在后面,陆地训练区在里头,都得刷卡进的,你的名卡已经在做了,一会儿我拿给你。”王丽丽热情地向路西介绍。

  “咱们这边的冰上统一训练时间是晚上,因为有很多选手还是学生,上下午有文化课学习和陆地训练,时间表也是等一会儿我拿给你。”

  首体的冰场让路西看着很馋——或者说只要是冰场他就馋,为了准备来国家队他休整了一天没上冰,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在等晚上的训练。

  冰场上有一群小孩,路西看了几眼,发现他们的技术从专业运动员角度来说,一看就不太行。

  十来岁的年纪了,似乎最基础的压步都做不明白。

  “这是花样滑冰兴趣班。”王丽丽顺着路西的眼神看过去,笑眯眯介绍道,“一些家长给自家孩子课余学着玩的,不走专业,给娃增加点特殊技能,也给咱们额外增加点收入,毕竟养冰场很贵的嘛。”

  黄斌若有所思地点头,路西一看他这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戳了戳黄斌胳膊肘,善意地提醒:“咱们那没这么多有闲钱的家长。”

  黄斌受到暴击,瞬间颓了。

  ——

  之后又带路西去宿舍区,因为拿了世青赛冠军,是重点培养对象,路西的食宿全部免费。

  另外这个年纪的孩子当然要学习,之前路西在鹤城是跟着体校学,到了这边陈岐问他,是想去上普通高中还是继续跟着国家队这边安排的文化课学习。

  “去上高中的话可以给你安排插班,走特招进市重点的特长班,你是世青赛冠军,高考至少可以保送个北体,这个不用担心。”陈岐说,“我们这边也有文化课学习班,看你,但质量肯定不如普通高中。”

  “邓畅是上高中的,上的还是市重点,而且据说他成绩可好了。”王丽丽在旁边插嘴道。

  路西:“……”

  路西本来是打算上国家队的文化课程,被王丽丽这么一说,却突然有了点儿男人的胜负欲。

  不过再一想,少上半天课时间可以用来做陆地训练,文化课差不多就行,每天在学校耗一整天很没劲。

  最后他还是决定跟着其他项目的同龄队员,在首都体育场里上文化课。

  学习成绩这种领域,勉强让姓邓的先跑一步。

  ——

  安排的宿舍是双人间,一大带一小,当陈岐带着路西走到写着「崔笑」的门牌前时,路西瞪大了眼睛。

  “我跟崔哥一间?”路西又惊又喜地问。

  陈岐点了点头:“崔笑也是我带的选手,脾气又好,让他带着你,你适应这边生活也快点儿。”

  崔笑是国家队现在的男单一哥,今年26岁,已经是职业生涯末期。

  过去一个冬奥周期,国内男单全靠他一棵独苗撑着,他也是国内唯一能跳三种四周跳的选手。

  哦,唯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