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典妾 > 典妾 第19节

典妾 典妾 第19节

作者:青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0 21:40:36 来源:免费小说

  “怎么走了?不是说好留下吃饭吗?”

  “说起来你不信,他自己落荒而逃的。”不就是两个美人,又不是洪水猛兽,再想想表弟宁肯得罪他这个太子表哥,也不肯要人,又好气又好笑。

  听罢太子的解释,太子妃笑道:“可见表弟待殿下亲切,外头的人哪个敢拒绝太子的赏赐,只有自己兄弟才这么心直口快。”

  “可不是,我生气吧,心里又觉得妥帖。”坐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很少能听到真话,他跟表弟就算没有从小一起长大,好在脾性相投,比亲兄弟还好些,“我这个表弟,人是够聪颖足智,若是自小养在洛阳,早得父皇重用了。不过在我身边做事,我也不能亏待,就是性子执拗的很,圆滑不足,而且也有点感情用事。”

  “怎生说?”太子妃第一次听太子提起蔡玠的不好,之前可是一直夸的。

  太子是知道表弟身边的儿子是西北时纳妾生的,也听母后说过娘家的事,表弟对那位妾很是青睐,他刚就想着表弟不肯接受旁人是不是还念着人家,半开玩笑道:“就那么喜欢?”

  “你道他怎么说?”太子一副恨铁不成钢,“‘曾经沧海难为水’,真是没出息,一个女人也值得他千里之外还心心念念惦记着,哪个成大事的男人这么儿女情长的。”

  “这才是好男人呢。”太子妃却有不同意见,“表弟这样的,才值得女人身心相托呢,有些男人身边妻妾成群,那是好的时候,一旦不好,你看他能留下几个?”

  太子佯装吃味,“表弟是好男人,我就不是了?”

  面对丈夫似酸似挑逗的话,太子妃风情万种斜过去一眼,眼含克制的爱慕,“殿下后宅百花盛开,却公正严明,自然也算好男人。”

  这话可不能叫太子满意,揽住媳妇凑在一起说了一句不正经的悄悄话,太子妃面色飞上薄红,不轻不重擂了丈夫一拳,惹得太子大笑,夫妻俩手把手回后院用膳去了。

  再说蔡玠回到家,先处理了一会儿公务,蔡大宝差不多也睡醒了,叫陈妈妈抱上来找爹爹,小家伙被放在书房隔间铺了厚羊绒毯的地上,四处乱爬,小玩具扔了满地,自己玩一会儿不开心了,歪在地上朝着爹爹的方向,昂昂叫唤。蔡玠听见了,丢下笔坐去儿子身边,拿一个纯色青玉做成的九连环教儿子解,解是解不开的,啃一手的口水才是常态。

  蔡玠如今照顾儿子已是得心应手,拉起儿子的奶兜擦掉口水,捏着儿子的小下巴,拉开看牙,蔡大宝急着玩玩具,把头摆的像拨浪鼓。陈妈妈守在一边,笑道:“小少爷还不满一岁呢,等年后就长的快了,大爷不用急。”

  蔡玠放下手,他第一次养孩子,刚开始也做过一些囧事,早被陈妈妈看笑话习惯了,只把儿子沉甸甸软乎乎的小身子抱进怀里,父子俩低着一模一样的俊秀侧脸,叽叽咕咕用彼此才能懂的方式交流。陈妈妈看的叹气,到底说孩子最亲近亲生父母呢,她跟小少爷在一处的时间不比大爷短,有时候还不如大爷更快领略小少爷的意思。

  而小少爷那么个小人,懂什么呢?偏生就跟大爷在一起的时候最肆无忌惮,又最亲近依赖,有时父子俩在毯子上一个看书一个玩耍,她走开那么一会儿,回来便见大爷张开手脚睡得正香,而小少爷玩累了,爬过去趴在爹爹肩膀上,小身子靠着爹爹手臂,屁股一拱一拱,很快就睡着了。比乳娘哄睡的时候好伺候多了。

  又是一,天上元宵,地上灯夕,大户人家的灯火比街上的还要热闹繁盛,即使深居在院子里,也能从空气中嗅到无边的欢乐笑闹,柳嫣听到外面燃放炮竹的声音,慢慢撑起身子叫春鸢。春鸢端着托盘进来,将热好的药放下,“奶奶可算睡醒了,这药热了好几次,再热就失去药性了。”

  闻到那味道,令人作呕,柳嫣推开盘子,“前面有没有人来请我?”

  听见这话,春鸢只想叹气,之前有什么事情夫人总会差人过来请奶奶,奶奶因着跟大爷赌气,一次两次不去,夫人也着了恼,尤其跟奶奶娘家李夫人生过那回气,今这样全家团圆的子也将奶奶扔在一边不管了,简直摆在明面上的不待见了。

  要春鸢说句公道话,奶奶自然也有错,从来只有媳妇侍奉讨好婆婆的,像今这样的子,人家不来请,身为蔡家正经的奶奶,自己打扮的鲜鲜亮亮过去,蒋夫人绝不会说什么,在外人面前只有慈爱维护的。奶奶为什么就非要等着人来请呢?今时不同往啊。

  春鸢笑道:“想是念着奶奶身子不好,就没人来请,不过厨房那边送了好大一桌席面过来,您起来瞧瞧,是不是?”

  柳嫣视线越过隔间的门望向堂屋,确实好大一桌精致美味的佳肴,连装菜的盘子也是花团锦簇的,一如她身处的蔡家,多么富贵尊荣的一大家人,又是多么的冷冰无情。这段子她说到做到,她宁愿死在蔡家,也不肯出这个门,他们就真当她是死了,老的小的一个没来瞧过一眼,她所有的怨与恨,不得不化为对自己的怜悯。

  是不是就算她真的死了,也不过一口薄棺埋了,人家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柳嫣摸摸自己骨头突出的手臂,身上干瘪泛着病色的肌肤,越加没有一丝出门去见人的**,只想躺在自己的被窝里,就这样慢慢地躺死过去。

  正睡的迷迷糊糊,耳边一阵清晰的哭泣传来,柳嫣不记得自己又睡了几,睁开眼睛看见来人,苍白的唇轻启,“娘哭什么?我还没死呢。”

  李夫人听女儿这样说,越加悲伤不能自已,索性道:“那你就放任自己病下去吧,反正娘也活不成了,不如随你一道去,咱们娘俩到了底下还能互相有个照应。”

  “怎么了?”柳嫣不得不强打起精神来。

  自从之前那件事,不但李夫人跟蒋夫人生了嫌隙,柳大人跟蔡大人也闹得非常不愉快,后宅的女人们还能互相不来往了事,男人们同在一个朝堂,柳大人又多有仰仗亲家的地方,结果女婿父子一个赛一个冷淡,他自回京便在一个六品小官位置上磨子,近些时候雪上加霜,南方老家来信,活了八十有六的老父亲去世,家族请他回去治丧。

  “你父亲兢兢业业全靠自己走到现在,本来失了助益就艰难,再回去丁忧三年,再难起复了。”其实柳大人也猜到李夫人为什么隐瞒胎毒的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老夫老妻没法为了陈年往事翻脸,李夫人的几个儿女都争气,谁能料想原本最为可靠的大女儿不但失了助益,反成了累赘。

  这都是李夫人做的孽,柳大人在家里敲敲打打,没一个好脸色,后院又不安宁,反叫人挑唆的闹着休妻。都过了大半辈子,要真落得个被休的下场,她也没什么脸面活下去了。

  “娘打算代你父亲回去丁忧守丧,你父亲只要想办法活动活动,朝廷是允许夺情免忧的。”要活动,能依仗的只有蔡家,可闹到现在想要人家帮你,自家就得有诚意,李夫人为了丈夫为了儿子只能来劝女儿。

  “乖女儿,跟娘走吧,咱们去南方娘给你找大夫看病,有我在一,绝不叫任何人欺辱你,娘知道你不甘心也舍不得,是娘害了你,娘下辈子守着你赎罪。”

  第43章 我可以答应和离

  已经不知是第几次听到柳嫣病危的消息,之前春鸢也这样来请过,过去见面,不过又是一通满含怨恨的指责,即使如此,再次听到这说辞,蔡玠还是去了后院。

  刚下了年后第一场大雪,如柳絮纷飞,冷冽的空气吸进肺里令人清醒,挂着厚重幕帘的屋子却是温暖如春,柳嫣的卧室更是烘热如火炉,蔡玠解了披风交给春鸢,在床前的凳子上坐下。刚从雪地里走来,鼻尖冻得通红,沉静的眉眼一如她嫁给他的那年,丰神俊逸,明明还是那个人,却早不是从前的心境了。

  或许他对她的心就从来没有变过,柳嫣终是忍不住问出自己最在意的那个问题,“你喜欢过我吗?爱过我吗?像对那个人一样,哪怕一点点。”她始终不能放下对冯敏的芥蒂,连名字也不愿提起。

  这个问题其实早已经没有意义了,但躺在那里的柳嫣撑着最后一口气固执地想要一个答案,蔡玠只能摇摇头,就算骗了她,他也骗不了自己的心,何况就算只是一句谎言,他也不想委屈敏敏。

  “记得我们以前多好啊,就算你许久不来我家,也不会有半点生疏。你知道吗?你家上我家提亲的时候,我真的好高兴,我从小就喜欢你,我娘也一直安慰我,我一定会嫁给你,那一刻就像梦想成真,为什么这个梦不能一直做下去?”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柳嫣哭着望向使她梦碎的人。

  她今特意叫春鸢将她扶起来打扮了,就算没有带首饰,脸上也细细上了一层细腻的粉,遮住了苍白的脸色,可她的消瘦是骗不了人的,躺在床褥堆砌的被子里,仿佛一堆骨头架子陷在里面,哪有半分美感。而他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难得带一丝善意,“我有时候也在想,如果没有走错那一步,两家还是通家之好,你我就算不是亲生,也是感情深厚的兄妹,而不是闹的近乎决裂。”

  她觉得幸福快乐的事情,却是他追悔莫及的一个错误决定,他待她何其残忍,可她看着那张脸,除了满心的怨恨还是酸涩的喜欢,缓过一口气,“是你辜负我,你要是不爱我为什么娶我,娶了我为什么还要纳妾?我这辈子叫你害惨了。”

  她要说什么,他只默默听着,何必再跟一个病人计较。蔡玠不做声,那份宽容疏离,仿佛她是无关紧要的陌生人,早晚会离开他的生命,不再有任何交集,所以他心如止水,没有任何情绪。

  “我这辈子就要结束了,却没有得到过你一分的爱恋,下一辈子可不可以对我好一点,我不要做你妹妹,你以为我稀罕你的嫁妆你的补偿吗?我什么都不要,你答应我,下辈子娶我,待我好一点。就让我安心的走。”

  这话一出,蔡玠剑眉微蹙,良久才缓缓道出三个字,“对不起。”他不能给她这个承诺,即使是哄她开心也不可以,因为他的心早已经给了另一个人,就算要约定下辈子,他想得还是那个抛弃他的人。

  柳嫣又气又怨,哀戚道:“我都要死了,你也不愿意哄一哄我吗?”

  回答她的,还是一片冷的沉默,气的险些吐血,还不得不咽下去,强撑着最后的精神头,“我可以答应和离。”

  他稍稍撩起眼皮,难得的正视,却更令人恼恨,几乎控制不住恶意,“我给你买的那几个妾,花了我大笔银子,我没有生下一儿半女,你把她们收用了,多生几个孩子,叫我安心,我就放你自由。”

  正德三十五年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年后接连下了好几大雪,大户人家一些简陋的马棚都给压塌了,更别说百姓们那些泥土房子。下雪时皇帝兴致勃勃去南山赏雪,御医也说圣上难得身体好转,却无法控制掩盖住浓浓年味下的波云诡谲,果然,从行宫回来,化雪天冷,皇帝就不好了。

  幸好自从生病以来,皇后便寸步不离,察觉到不妙,连夜秘密通知太子。寂静宽阔的皇城大街,瞬息之间,北面亮起大片火光,整齐地马蹄路过的声音,惊醒了还未完全入睡的京官。大家惊疑不定,有悄悄开门查看的大臣,发现是甲胄整齐的士兵,行色匆匆朝皇城的方向去,缩回头不敢再看,料定这一夜肯定有事情发生。

  满心忧虑睡下去没两个更次,便被坊外的敲钟声惊醒,定神一数,不折不扣四十五下,九五至尊之数,听的人精神一凛,反应过来,跪倒大拜,“皇上啊!”

  来不及哭出声,在家人的打理下收拾好朝服,天不亮便往朝中赶,一路上全是麻衣戴孝的同僚,大家聚在一起才敢议论昨晚上的动静。有那消息灵通的,已经将事情打听清楚,正德皇帝确实昨晚就去了,最后一口气刚咽下,二皇子便捧着密旨出现,还带着不知哪里来的兵马打算围住东宫跟坤宁宫,痛斥太子德不配位,他手中的密旨便是皇帝亲自留下废太子的。

  千钧一发之际,北军五营全体出动,其中丁全、陈武带人解救太子皇后,另有一营半路截杀二皇子的支持者射声校尉营,一夜时间天翻地覆,本来快要凌驾太子之上的二皇子被迫自杀,跟随的一干心腹党羽被斩尽杀绝,正德皇帝身边的阉宦气焰大消,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的时代过去了。

  二皇子府跟谋逆的大臣府尸体堆成了山,鲜血成河。整整半个月过去,新皇登基,大赦天下,才算吹去改朝换代的阴霾,继续之前平淡无波的生活。

  天高路远,云阳得知换了皇帝,还是署衙发榜赦免犯人,家里有死囚的最先知道,迟钝的百姓更晚一些。冯家是因为林婶子来做客,说是方天佑不将随军回籍,护送使团来与北面想跟大汉结交通商的蒙古国谈判,而冯骥也来了信,他的婚期定在了今年五月,请爹娘入京主持。

  第44章 都是好归宿

  年关将过,看天爷脸色吃饭的农人不敢怠慢,没休息几,就要开始翻地播种了,趁着春分未至,冯家除了朱秀儿,连冯敏也下乡,为爹跟雇佣的长工收拾饭菜。索性乡下的房屋经过修整,住人是没有问题的,父女俩这一忙便将近半月不得回家。

  冯老三一时间没能完成从农户朝大地主转换的思想准备,每一亩地总要经过自己的手收拾才好,忙不过好容易听劝雇下人,还得自己亲自去看着才能放心,累的冯敏也见天跟着跑。朱秀儿说了好几次,好好的闺女看又晒的黑黢黢的,跟个小子似的,以前那是没办法把个闺女当小子使,现在家里宽裕了,也该享享福,往后嫁出去了侍奉婆母姑嫂,哪还有松快的时候。

  冯老三另有见解,当小子养有什么不好,就是要多见世面多见人,不管走到哪里才能立起来,有的靠自然好,没得靠就能靠自己。再说蓬门小户,家里闺女也不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次从乡下回来,两个人总要斗几句嘴,冯敏都习惯了,自顾自搬东西进门,打水梳洗。

  听到院子里娘抱怨怎么把她的炉子使坏了,冯敏忙探头,“没坏,里芯用了几年烧穿了,早该换了。幸好用完才穿,不然一时还找不到东西替呢,你又不准我拿新的去。”

  朱秀儿笑道:“这炉子懂事吧,还是你奶奶给我的,我都没舍得使。你爹那脾气,有个钱恨不得将家里上下用具全换新的,谁家这么烧钱?”

  “哪里是我要换新的,哪样不是用的修不成了才换,合着不是你修,光找我来要,我给你换个新的使,你还不高兴?”

  又来了,冯敏摇摇头,将水泼在屋檐下,扭身对着窗台上的镜子照了照,没觉得自己黑了。跟刺史府女眷待久了,保养上的功夫也学了几手,不过她一般不用成品的香料,只将时令的鲜花晒干封在香囊里,或挂在床头或系在腰上,带点淡淡的香气。平里不用胭脂水粉上脸,只用一些保香膏睡前敷脸,早上用淘米水净面,上一层上好的珍珠粉。

  她有一匣子小珍珠,全磨成粉半辈子也用不完,加上特制的水乳搅拌成泥,敷上一刻钟洗掉,美白的效果极好,三五皮肤便洁净泛光。前些时候王二妞出嫁,冯敏送了一小包珍珠粉,喜的王二妞连添妆也不要,只想多要些珍珠粉。

  朱秀儿看王二妞喜气洋洋,羡慕得很,转头跟冯敏闲聊,“也不知天佑什么时候回来,赶着年底把你俩的事情办了,也去一桩心事。”

  这才年初呢,又想年尾了,冯敏默不作声,想到哥哥的信,借口道:“大哥都说不急,让咱们去京里看看回来再说,指不定有什么事情信里不方便说呢。”

  “有什么不方便,你哥不是说了?一起行军那么多年,他这位朋友是个踏实上进的,人很不错,配咱们家够可以了。”

  要说一开始方天佑就定下妹妹,成就一场良缘,他们这对异性兄弟亲上加亲,冯骥确实没话说。方天佑的本事不输他,功夫好,又肯读书,在军中很得重用,凡所战役冲在前头,有实力又有野心,为人也正派,极少流连烟花丛,堪称良配。

  前提是妹妹没跟蔡府公子有那么一段前缘,冯骥也是在京中落脚之后,经人介绍跟蔡家旁支的一个弟子投了眼缘,来往频繁起来才了解到蔡家是如何位高权重。他交到的这位蔡氏族人的朋友,来往之间帮了他许多忙,又从对方口中听说了不少蔡公子的事迹,感觉的到,虽是个天之骄子,倒并非目下无尘,又是太子的表弟兼重臣,前途可想而知。

  他也曾想过他那位朋友是不是得了什么人的吩咐才对他格外特殊,对方倒有些恼起来,将他好一通骂,不过最后也明确表示,“咱们看你是个可结交的,才有一又有二,要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得多少吩咐也没用啊。”就是说有吩咐的,至于吩咐施行的深浅,其实也是看他的本事。

  冯骥就有些对蔡玠好奇起来,但是不想通过朋友去攀交情,没得叫人看低,只在先皇殡天那一,北军五营同时杀入皇城。昏暗的夜色中火光映天,他隐在队伍中,看见立在太子身后杀伐决断的青年,跟太子配合默契,有条不紊瓦解了二皇子谋逆之举,诛杀乱党,抢夺玉玺,第一个带头跪迎新皇,蔡家不世之功,权利富贵唾手可得。

  新皇登基确实分封了一大批有功之臣,蔡氏甚至得了一个爵位,冯骥以为蔡玠怎么也应该得个九卿官职,结果再跟朋友碰面,却意外得知他以为会飞黄腾达的人自请为使臣,去西北跟蒙古国谈判去了。

  急流勇退,这份冷静跟才智真非常人能比,朋友听完他的感叹,复杂且无语,“倒也并非你以为的这么俗气。”他那位任性的族弟将家里气了个仰倒,把刚满一岁的儿子也带走了,听那边下人说,走的时候还蛮开心的,只十三叔跟十三婶心疼舍不得孙儿缠了两,遇上这么个‘不孝’的,我行我素,也只能自认倒霉了。z

  冯骥所认定的理由,该是很多不知内情的人的合理猜测,却被朋友盖了个俗气的评价,也有些反思自己是不是在京城官场待久了,染上了些自以为是的毛病,思索良久,不得不请教,“那是为什么?”

  却见朋友意味不明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冯骥本是个思维敏捷的,再想一想跟朋友相交的契机,精神一凛,感情也有些复杂了,给家里的书信便不知怎么写了。支持哪一方都得罪另一方,情义两难全,干脆谁惹出来的事叫谁头疼去吧,反正两方的归宿都不错。

  于是冯家拿到这份夸方天佑的信,又没得到明确的答案,人家都快回来了,他倒把冯敏往京中邀,内中的意思,家里几人也琢磨不出来。

  读了几遍,朱秀儿将信装好,妥善放进床头柜。儿子要成婚,虽未开口叫家里准备聘礼,要真一家人进京主持,却不能空着手去,夫妻俩这几正发愁呢,早知道,家里的现银先不要全拿去买地了。

  正在发愁间,城中的叶中人找来,说是有人要买隔壁的房子,叫他们收拾收拾,人家很快有人来看房。冯家隔壁一家先前开着一爿豆腐店,攒了些家资,云阳遭遇危机后,一家人往南投奔亲眷去了,留下房子托给了中人。冯家因跟那边关系不错,空着的庭院便拿来放些杂物,还将两家后面共用的空地买来盖了牛棚。

  之前逃难用来拉车的马儿也一直拴在牛棚里,每里要废半石的干,只有冯敏跟着冯老三下乡时,偶尔将马儿牵出去跑一会儿,一人一马都觉舒心。其实家里有了牛车,很不必再费事养马,不过冯敏舍不得,才一直留着吃白食,现在隔壁房子卖出去,后面栓的畜生多,夏里泄物不好打理,家里便说要不还是将马儿卖了。

  依照冯敏务实的性子,很明白爹娘的想法,也赞同,他们家现在养不起马,就算将来真嫁去方家,恐怕也没有骑马的机会。林大婶比冯家还要会过子,家里养那么多鸡鸭,听说连狗也舍不得养,就为省一口粮食。这马儿是留不住的,冯敏给马儿好好刷了一次澡,嘱咐爹至少别卖给杀马吃肉的,哪怕去拉车驼货呢。

  冯老三答应着,牵着打理的干干净净的马儿出门,朱秀儿在后面唤冯敏,“别看了,好歹跟咱们逃了一回难,你爹不会卖给吃马肉的人回来帮我把这柜子劈了烧火,省的占地方。”

  从隔壁搬回来不少破旧的木箱木柜,有那腐蚀坏了的,只好当柴烧。冯敏刚找出斧头,冯老三便喜滋滋推门进来了,笑道:“没想有这样的好事,出门就碰到叶中人带人来看房,那赵爷好生阔气,说咱家这马养的很好,正值壮年呢,随手就给我五两银子买下了,叫咱们先帮忙养着,等他家搬进来再做打算。”

  朱秀儿一听,从厨房举着菜刀便出来了,急着打听那新来的邻居,是干什么营生的,家里几个女眷。冯老三就跟人打了个照面,哪里知道那么多,两口子猜了一会儿各忙各的去了。

  刚过完三月,趁着节的余温,集市又热闹起来,原是消息灵通的商人打听到大汉使团就在不远的关外跟蒙古国谈判缔交,双方都是大量的人马货物,乘这股东风,不少人抓住商机。云阳城比过年还热闹,县令早已得令建造营地,从一月前的工匠费便涨了不少。

  冯老三见缝插针,架着牛车前去帮忙拉货,长约几里地的营地建成之后,一些精细活,像是那么多人的饭食、洒扫还得妇女们去收拾才好,冯老三又想法子给朱秀儿报名,连王二妞也给捎带上了。整个云阳因为两国使团的聚集,前所未有的热闹繁荣,冯敏每一在家也听到不少讨论。

  今是蒙古国使团到了,那边的人大氅深衣,高大威武,圆帽高髻,听说光是战马便带了四万匹;后儿又是大汉使团做东道宴请,把个后勤部忙的热火朝天。朱秀儿每一回来都快累瘫了,那手在冷水里洗洗涮涮,冻裂了好几道口子,冯敏不准她再去,便拿着娘的牌子跟爹出城去替工。

  别说,几万人的大食堂真不好做,尤其是他们这些当地雇来的,只能做粗活重活。冯敏混在其中好几才适应,好在水火不缺,沿着山上下来的小溪,架起了一排锅灶,五个厨房大营彻夜不熄火。冯敏每一随着大批当地人来去,也不用她们排夜班,只有这一,那边散席晚了些,收拾耽搁功夫。

  冯敏提着装满脏盘子脏碗的篮子往回走,刚爬上小坡,打头迎面一伙穿着齐整的仆妇,最前面的一个抱着个不大的孩子,擦肩而过的一瞬,对方突然一声‘啊呀’,引起冯敏注意,扭头去看,当即也愣了。

  自从来到西北,孩子肠胃便不大好,身上不舒服,大爷又不常在身边,很不好哄,陈妈妈没法子,只能将他抱出来瞧新鲜玩一玩,这已是每的惯例。这会儿刚逛完,往回走的路上,遇到不少当地帮厨的人,陈妈妈也没在意,只是这一个小少爷一直盯着瞧个不停,顺着看过去,心里惊讶极了。

  似乎为了印证她的想法,怏怏的小少爷黑溜溜的眼珠一错不错,突然道:“娘!”

  陈妈妈带小少爷这么久,光这一声便忍不住心酸了,“这几不舒坦,脾气大着呢,难得看见您,倒安静了。”

  “我在这里帮工好几,没见你们出来过。”冯敏有点惊讶也有点无措,忍不住看蔡大宝,那粉嘟嘟的小人儿,也一个劲儿盯着她,甚至歪着头往这边奔。陈妈妈也有意叫母子俩亲热亲热,主动将蔡大宝递出来。

  冯敏连忙将篮子放在地上,接过孩子抱在怀里,沉甸甸暖呼呼的,一股清淡的香气萦绕,一看便知金尊玉贵养着。蔡大宝面对面好奇地瞅冯敏,又用小手摸她下巴,捧她脸。冯敏仿佛做梦,不由自主便跟着陈妈妈一路走到帐篷跟前了。

  陈妈妈走在前面捞起帘子,扭头看冯敏立在地下踌躇,仿佛知道她心事,“进来坐坐吧,大爷晚些时候才会回来。”

  第45章 不要见面

  谁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上,少不得聊一聊彼此的境况。

  冯敏怀里团着个软乎乎的小身子,看不见摸不着的时候还好,想也白想,一旦接触到,对上那漆黑的大眼睛,跟她三份相似的脸蛋,心便软成水了,怎么看都看不够,陈妈妈还在一边讲蔡大宝的趣事,光是凭着想像,就知道这孩子在家里多招人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